APP下载

课程思政建设的显隐之辩

2023-06-11邵彦涛李亚宁

教师教育论坛(高教版) 2023年1期
关键词:思政课程教书育人课程思政

邵彦涛 李亚宁

摘 要:加强课程思政建设,是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更加注重整体性发展和质量提升的体现,也是专业教育教学走向内涵式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随着课程思政的提出,专业教育教学中“教书育人”的潜在品质转变为课程思政的显性要求。但是,思政元素在专业教育中的隐性特质又要求课程思政必须最终由显归隐。课程思政是对一门专业课“魂”的建设,它的使命在于默会,支撑在于理论,关键在于反思,要在对“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反复追问中凝魂铸魄。课程思政“魂”的建设,在教师教育中尤为重要。

关键词:课程思政;思政课程;教书育人;隐教性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5995(2023)01-0058-06

课程思政一经提出,便迅速成为一个热点话题,基本形成了“门门课程有思政,人人尝试讲育人”的格局。育人元素始终潜在于所有的教育实践当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原则,就是坚持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既要讲道理,又要办实事。如果说思想政治理论课主要解决思想问题,那么专业课则主要解决实际问题。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显性育人”相比,专业课的课程思政建设从解决实际问题出发来解决思想问题,传授有向度、有温度、有厚度的知识,在“隐性育人”方面具有自身的独特优势。从教育管理的角度来看,课程思政建设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体系的生动实践,需要将专业教育教学中潜在的“育人”功能突显出来;但是,从具体的教学实践来看,由于思政元素在专业教育教学中的隐教性特质,课程思政建设还必须由显归隐,回归到自身无可避免的默会使命中。课程思政的使命在于默会,支撑在于理论,关键在于反思,要在对“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反复追问中凝魂铸魄。在此意义上,课程思政是对一门专业课“魂”的建设,要通过发挥课程思政“魂”的作用,贯通“学”与“用”,统一“知”与“行”,不断提升新时代立德树人的实效。

一、潜在:思政元素在教育实践中的地位和作用

自教育活动产生以来,教书与育人就不可分割,统一于培养人的实践过程之中。历史上各个时代、各个阶级,都是按照自己的需要把“教书育人”作为一个普遍性原则,追求将“育人”贯穿于“教书”的过程当中。

在中国古代小农经济的历史条件下,教育作为维护统治的重要方式,不是用于培养生产发展所需的专门人才,而更多是培养维系封建制度的士人君子,从而形成了一切教育活动皆为育人的教育传统。《礼记》中关于教师形象的描述是,“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也。”先师孔子将教育的最高目标落于有才德的人——“君子”身上,进而塑造了世人所追求和崇拜的模范典型。孔子认为君子要实现“修文”与“修德”的统一,追求“敬德修业”,主张知识教育与品德教育并重,最终实现“修己以安百姓”的目标。在“学而优则仕”理念的影响下,德才兼备的君子也逐渐成为歷代官学和私学的教学目标和培养标准。隋唐开创的科举制度,以儒家经典为主要考试内容,通过模式化的考试制度使“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深入人心。到了宋代,民间书院兴起,更加追求人格完善,将修身、养德的理念贯穿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式等各个方面,比如通过德业薄、劝善归过薄要求学生反省、检查,塑造“圣人”的人格,使德育向立体化方向发展。至明清时代,则将忠君爱国和经世致用相结合,以维护统治需要。

简要梳理可知,教育活动自产生始就带有浓郁的政治色彩,教师这一职业一经诞生就承担了教书和育人的双重使命,培养教师的师范教育更是从兴起就带有思想政治教育的使命职责。中国共产党继承并发展了这一传统,将育人工作纳入党领导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之中。凡教育实践皆有一定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思政元素潜在于所有教育实践之中。说是“潜在”,是因为尽管高校的专业课程并没有直接把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教学目标,但是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却是专业课教学过程中巨大的支撑性“潜在”,任何教育活动一旦向着更高境界追求和发展,就必然会与思想政治教育发生联系。之所以说是“潜在”,正是因为它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只是被教育实践者熟视无睹罢了。

二、由隐到显:课程思政的提出与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包括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两个方面。教育科学文化建设既是建设物质文明的重要条件,也是提高人民群众思想觉悟和道德水平的重要条件;思想道德建设则决定着整个精神文明建设的社会主义性质。这两方面互相渗透、互相促进。在学校,专业课程是提高青年学生教育科学文化素质的重要载体;思想政治理论课则被视为进行思想道德建设的主渠道,二者曾长期并行、互不干涉。但是,以任务分工的逻辑认识思政课和专业课的关系,容易把专业课教师矮化为“教书匠”、知识的“搬运工”,忽视乃至削弱了专业教学所承担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鉴于这种分工逻辑的乖谬,进入新时代以来,课程思政的教育理念破土而出,专业课程中“教书育人”的潜在品质转变为课程思政的显性要求,实现了由隐到显的转变。

(一)思政课与专业课的任务分工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高校就开始设立马列主义理论课,“有计划、有步骤地在教师和青年学生中进行政治与思想教育,其主要目的乃是逐步地建立革命的人生观。”[1]之后陆续开设“社会发展史”、“新民主主义论”和“政治经济学”等科目,用于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革命的人生观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2]改革开放以后,在马列主义理论课程之外,提出了开设共产主义思想品德课的要求。1982年教育部根据党的十二大精神,提出“有必要把共产主义思想品德课作为一门必修课,纳入教学计划。”[3]之后,思想品德课逐渐与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并列,“85方案”形成了“两课”课程体系,“98方案”对“两课”课程体系进行了调整和完善,“05方案”则正式以“思想政治理论课”来概括原来的“两课”,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和思想品德教育的合二为一。这样,高等学校将“思想理论建设、思想政治教育和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融为一体,形成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改革的强大态势。”[4]从此,思想政治理论课就成为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和主阵地,也在事实上确立了思想政治理论课与专业课的不同任务分工。专业课服务于提高青年学生科学文化素质,思想政治理论课着力于提升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以任务分工的逻辑认识思政课和专业课的关系,一度大行其道,并产生了深远影响。思想政治理論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这一点无可非议。但是如果据此就认为,专业课不需要承担思想政治教育的责任和功能,就显失偏颇。早在1951年教育部就指出,存在着一种“政治课与业务课对立的错误认识和只有政治课才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课目的不正确看法”。[5]一些高校、一些教师从分工的角度认识二者的关系,认为思政课就是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课就是传授专业知识。曾经一段时间,某些专业课教师还热衷于给思政课“拆台”,认为思政课没有意义,讲的都是空道理、不实用,甚至鼓励学生在思政课堂上低头进行专业知识学习。

以任务分工的逻辑认识思政课和专业课关系,还容易把专业课教师矮化为“教书匠”、“搬运工”。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原则,就是坚持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既要讲道理,又要办实事。但是,以分工的角度来认识,思政课就变成了解决思想问题的讲道理,专业课就变成了解决实际问题的办实事,思政课教师变成了“假大空”先生,专业课教师变成了有知识无德育的“教书匠”。以“教书匠”的身份来认识自我,是对教师工具性功能的片面认知与单一索求,教师成为了知识的“搬运工”,极大削弱了教育活动的政治性、公共性和开放性。熟不知,在任何情况下,专业课教师总是在用一定的世界观、方法论作为指导进行教育实践。倘若教师的世界观、方法论存在偏颇,就无法准确做出正确的教育决策和判断,也必然会影响到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塑造。

任务分工的逻辑还容易使教师教育沦为简单的教学技能教育。教师教育不同于一般的专业课教育,而是以培养未来教师为明确目标的教育活动。课程思政自然蕴含在师范教育当中,本就是师范教育的应有之义。师范专业培养目标中的“高素质”首先就指思想政治素质,“师范精神”的核心就是“师德规范”、“教育情怀”。如果缺少了课程思政,教师教育仅关注职业能力,将教师教育异化为用教学技能高效率地教知识以保证学生考试成功的规范性行为,就与教师教育的目标南辕北辙。

(二)课程思政的提出与发展

百年党史,积累了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经验。新时代以来,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显然,思想政治教育不能仅仅理解为开设一门或几门思想政治理论课,而是所有课程建设的共同任务。在这一时代背景下,课程思政的教育理念逐渐从“学科德育”中破土而出,不仅成为了理论上的热点话题,也成为实践上急需落实的紧迫任务。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党和国家越来越重视德育在各学科、各教学环节中的渗透,并多次下发文件加以指导。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系统阐述了“学科德育”理念,明确指出“高等学校各门课程都具有育人功能,所有教师都负有育人职责” [6],要求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大学生专业学习的各个环节,深入挖掘各类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在传授专业知识过程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随后,全国各地开展了以“学科德育”理念为指导的课程改革,并在课程改革过程中由上海市教委首先提出了“课程思政”的理念。

2017年中共教育部党组印发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指出,要大力推动以“课程思政”为目标的课堂教学改革,“梳理各门专业课程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和所承载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融入课堂教学各环节,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知识体系教育的有机统一。”[7]这是“课程思政”首次出现在全国性的教育文件中,为课程思政建设提供了方向和指引。在2018年9月召开的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再次强调“要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明确提出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要围绕立德树人目标来设计,“教师要围绕这个目标来教,学生要围绕这个目标来学。” [8]这一重要论述,为新时代高等教育深刻把握“教育的首要问题”提供了重要遵循,课程思政作为立德树人重要落实理念和机制的认识基本成型。随后,课程思政在全国范围内逐渐形成共识,关于课程思政的理论探讨与建设也层出不穷。2020年,教育部正式印发了《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并提供了实施建议,为课程思政建设指明了路径。2022年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调研时又一次强调,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迫切需要我们的教师“既精通专业知识、做好‘经师,又涵养德行、成为‘人师,努力做精于‘传道受业解惑的‘经师和‘人师的统一者” [9] ,进一步促进了课程思政认识的不断深化。时至今日,课程思政已经成为教师群体的一个职业共识,大家普遍意识到“课程思政的实施过程从本质上讲就是‘立德树人的过程, 是一个解决立什么样的‘德、树什么样的‘人的过程。”[10]

课程思政的提出,从实验探索到概念提出,从理论成型到形成共识,一方面将教育科学文化素质的提升与思想道德素质的提升联系起来,专业知识学习成为提高大学生思想觉悟和道德水平的重要条件和推动力量,与思政课互相渗透、互相促进。另一方面,课程思政从解决实际问题出发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与思政课从解决思想问题出发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相互辅助、同向同行,能够更好地实现讲道理与办实事的结合和互补,推动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取得真正实效。

三、由显归隐:课程思政无可避免的默会使命

课程思政建设一经提出,就迅速演变为一个理论上的热点话题和实践中的普遍要求。加强课程思政建设,从党领导的思想政治教育来看,是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更加注重整体性发展和质量提升的体现;而从课程改革来讲,则是专业教育教学走向内涵式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从此意义上来说,课程思政建设是对一门专业课程的根本性改造,“既是一种教育教学理念的转变,更是一场课堂教学改革。”[11]但是,被推到聚光灯下的课程思政在实践中也出现了一定的偏颇。要使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以课程思政为抓手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还需要遵从课程思政的隐教性特质,从三个维度上下功夫。其中,课程思政的使命在于默会,柔性缓进是课程思政建设的基本要求;课程思政的支撑在于理论,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是课程思政建设的科学指引;课程思政的关键在于反思,“后天的智慧”是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方法。

(一)课程思政的使命在于默会

课程思政的提出,实现了从“教书育人”的潜在要求向课程思政的显性要求的转变,要求将知识传授与立德树人紧密结合起来,将教育科学文化素质的提升与思想品德素质的提升紧密结合起来。但是,课程思政的由隐到显,与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在专业教育教学的隐教性特质形成了一定程度上的冲突。刘建军指出:“如果说思想政治课更多地体现了显性教育的特点,那么课程思政则集中体现了隐性教育的特点”。[12]专业课程中的思政元素是隐藏在专业知识和教学过程当中的,柔性缓进的教学方法是课程思政隐教性特质的基本要求。课程思政的特色就在于从解决实际问题出发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立足点是解决实际问题,思想政治教育是归宿而不是起点。一些课程在建设课程思政时,没有结合专业内容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于是变成了空洞的说教,甚至生搬硬套、两张皮。一些老师为了课程建设或者别的目的,将课程思政推到了一个无以复加的高度,甚至当成了课程的单一目标,这是不合适的。课程思政作为默会知识,是镶嵌在明确知识当中的、具有情境性、个体性和针对性的知识,它是知识的“唤醒者”,而不是知识的“制造者”。课程思政不能喧宾夺主,刻意渲染,苦口婆心的说教,而只能将课程思政隐含和镶嵌在专业教育教学的明确知识当中,遵循专业的独特性前提下,回到由显归隐的默会使命当中。

(二)课程思政的支撑在于理论

相比于思政课程,课程思政更加注重思想政治教育的润物细无声,激发课程知识与思政元素的化学反应。因此,专业课教师不需要直接说理和正面教育,而是更讲求将“政治要强”的品格内化为自身的精神气质和基本素养,潜伏于教育教学的细节当中,成为具有自律性、稳定性的固有品质。加强课程思政建设,就是要求专业课教师将自身扎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坚定的政治立场和信仰、崇高的政治担当在专业教学中自发地延展出来,在具体的教学情境中转化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智慧。可以说,课程内容为教师“教什么”框定了范围,而课程思政则为其“怎样教”从价值理性方面给予支撑,保证专业教育教学始终坚持育人指向,并为其发展提供稳固的内在根基和不竭的力量源泉。

专业课教师不是知识的“搬运工”,而是“照亮者”和“引渡者”。这就决定了专业课教师的教育行动中每一个环节都包含了价值判断。王占魁曾指出,“教育行动是人的给予性实践,这就意味着教育实践存在着永远无法根除的恶,需要不断地通过价值判断和选择才能做出正确的教育决策和行动。”[13]而保证专业课教师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选择的核心方法,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观点、立场和方法。毛泽东曾说:“谢谢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和斯大林,他们给了我们武器。这个武器不是机关枪,而是马克思列宁主义”。[14]《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强调,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观察时代、把握时代、引领时代”。[15]马克思立场、观点、方法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所在,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灵魂,也是课程思政建设的科学指引。课程思政建设不仅要求回归课程本身的价值功能,而且更加强调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引领课程建设、内容构建、课程实施。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指导课程思政建设,就是要对我们日用而不知、习焉而不察的观念加以清醒的反思,在反思的基础上决定我们的教学实践,推动教学活动的进一步发展。加强课程思政建设,提高专业教师的课程思政能力,就是课程思政意识从自在走向自为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对教育教学活动进行反思的过程。

(三)课程思政的关键在于反思

由于思政元素在专业教育教学中的隐教性,课程思政建设不可能一蹴而就,只能是一个长期的实践过程。课程思政不是给一门课打补丁,而是建设一门课的“魂”。要凝魂铸魄,就要在实践清思中不断进行反思。

反思,就是对教育实践中“为谁培養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反复追问。在教学活动中,总是以自在的观念因素居多,即由传统和习惯的“获得性遗传”所赋予或形成的观念。教师在大多时候都是依托不假思索的惯例、传统和经验来完成教学活动,思想政治教育资源隐藏其中,却没有与教学设计融为一体,没有成为专业教学的“魂”。这种没有经过自觉反思的观念,有时候会传导给学生错误的结论。反思意味着教师从教育实践中抽离出来,以一种怀疑的态度去审视自己的教育活动,在不断追问中反思自己的教育行动和理念。课程思政的在场,无疑会对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和选择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撑和观念支撑。课程思政既包含了现场诊断意识,要求教师保持在整个教育过程中对思想政治教育元素的敏感度,及时捕捉即时出现的思政教育切入点,顺势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教育;更包含了在实际遭遇后形成的“后天的智慧”,是教师对已经生成的教育活动的反思。马克斯·范梅南指出:“教师可能的行动并不是魔术般地发生的,他们依据的是在回忆性的反思中所获得的智慧。”[16]反思,就是专业课教师对教育实践的总结,从教育实践出发实现对思政元素的动态“消化”,从思政元素出发实现对教育实践的静态“吸附”。在专业课程内涵式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教学反思是课程思政建设的关键,也是推动课程思政建设进入深层领域的重要方法。

对“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反思,在教师教育中尤为重要。教师教育是培养人师的教育,有着特殊的“德性伦理”。教师教育不仅要关注自身是否“身教”、能否“立人”,还要教会未来的教师如何“身教”、如何“立人”。教师教育不仅要对照“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根本问题进行适时、适地地专业伦理判断,还要将自己化解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二元对立关系进而形成正确判断的课程思政建设实践固化下来。一方面提升学生的课程思政能力,另一方面也使课程思政建设真正成为教师教育内涵式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参考文献:

[1] [2][3][5][6]教育部社会科学司. 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文献选编 1949-2008[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8:4,9,92,9,205.

[4] 顧海良.思想认识新基点 教育创新平台[J].教学与研究,2006(06):15-18.

[7] 教育部发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J].高等职业教育索,2017,16(06):33.

[8]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N].人民日报,2018-09-11(001).

[9] 坚持党的领导传承红色基因扎根中国大地 走出一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新路[N].人民日报,2022-04-26(001).

[10] 吴子兴.课程思政背景下的“立德树人”落地化研究——以《语文学科教学论》课程为例[J].教师教育论坛,2019,32(01):64.

[11] 沈红云,李俊杰.高校教师“课程思政”教学能力提升培训策略探析[J].教师教育论坛,2021,34(03):89.

[12] 刘建军.课程思政:内涵、特点与路径[J].教育研究.2020,(9):31.

[13] 王占魁.“自在”与“自为”之间——论教育理论对教育实践作用的“潜在”品质[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7,(19):5.

[14] 毛泽东选集(第4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1:1469.

[15] 人民出版社.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M]. 北京:人民出版社, 2021:72.

[16] (加)马克斯·范梅南(Max Van Manen) .教学机智 教育智慧的意蕴[M]. 李树英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1:154.

Abstract:Strengthening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nstruction is the embodiment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pays more attention to the overall development and quality improvement in the new era, and is also the inevitable requirement of professional education and teaching to develop towards connotative and high-quality. With the introduction of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 potential quality of “imparting knowledge and educating people”in professional education has been transformed into the explicit requirement of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However, the recessive characteristic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lements in professional education require that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lements must eventually be hidden from the obvious.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is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soul” of a specialized course. Its mission lies in tacit implement, its support lies in theory, and its key lies in reflection. It should cultivate the soul and cast the soul in the repeated questioning of “who to cultivate, how to cultivate and for whom to cultivate”. The construction of “soul” of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 in teacher education.

Keywords: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impart knowledge and educate people;implicit teaching

猜你喜欢

思政课程教书育人课程思政
湖南省教书育人楷模
——丁德馨
教书育人
篆刻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对高校思政课程创新的探索
传统节日德育资源在思想政治课程中的应用
案例教学法在高职思政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职业中专思政课程增强传统文化教育策略探讨
试论民办高校教书育人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