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绘本教学中创意读写的策略探讨

2023-06-11胡丽娥

基础教育论坛·上旬 2023年6期
关键词:绘本教学

胡丽娥

摘  要:从绘本阅读到创意写作,这是一条让儿童轻松学习的路径,是有助于儿童能力提高的教学方式。如何充分发挥绘本在教学中的媒介作用,引导学生在读图中细心观察、推理猜测、深度感受,在写话中积累语言、迁移模仿、创编故事、链接生活是文章论证的核心问题,并结合教学实践,力图探讨绘本教学中创意读写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绘本教学;创意读图;创意写话

儿童具有热衷于创造的天性,绘本之所以深受儿童的喜爱,原因之一是它充满了创意。通过读写绘本,儿童可以走进童话般的语言世界中,逐渐提高洞察力、想象力和表达力。儿童可以从绘本中习得本领、陶冶情操、浸润语言,享受诗一般的语境。对此,本文针对小学低年级绘本教学创意读写的策略进行探讨。

一、创意读图有方法

绘本读物精美、纯净,投入其中,对于儿童来说,这是一条快乐的学习路径,也是一道迷人的风景。绘本图画里包含着许多精彩有趣的故事,借此可以让儿童获得诗意、童趣的语文学习感受。绘本读物以图为主,如何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是需要教师要认真探讨的问题。

1. 观察封面,制造悬念

阅读从封面开始。封面的图像往往会介绍书中的角色,或提供内文的重要信息,故事的主旨也可能隐含在其中,细心的读者能从封面图中解读到许多信息。例如,在阅读绘本《不要再笑了,裘裘》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封面,明确故事的主人公,抓住“不要再笑了”制造悬念:笑不是一件令人开心的事吗?为什么负鼠妈妈却不让小负鼠笑呢?

2. 观察画面,推理猜测

绘本前后画面之间存在着关联,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读图过程中建立起前后画面间连贯、动态的内在联系,进行有依据地推断。例如,在教学绘本《母鸡萝丝去散步》时,母鸡经过了池塘、干草堆、磨坊等地,每当狐狸想扑倒它的时候,母鸡总是能躲过去,最后狐狸反而被一群蜜蜂追赶。该绘本每两页图画之间都存在着关联。如前一页是母鸡走过院子,狐狸躲在后面伺机而动,后一页则是狐狸扑过去却踩到地上的钉耙,而母鸡浑然不知地继续往前走。在教学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先读前一页并进行大胆想象,尝试推测后一页画面中的狐狸和母鸡会怎么样,让学生自己看图、猜测、想象、表达,从图中读懂故事的趣味性,锻炼想象力和表达力。

3. 观察细节,深度感受

对儿童来说,读图过程中具有挑战性的一点是抓住绘本画面中隐藏的细节。对作者意图的领悟程度直接影响阅读的深度。通过细节的训练可以锻炼儿童的观察能力、读图能力、理解能力。例如,绘本《不要再笑了,裘裘》中有很多细节值得品味,如由于小负鼠不认真对待装死练习,负鼠妈妈疲惫地坐在沙发上,负鼠妈妈的愁眉苦脸和旁边小负鼠的天真烂漫形成鲜明对比。这个细节将负鼠妈妈对宝宝的关爱和担忧不经意地表达出来。读者可以由此感受到小负鼠裘裘的无忧无虑。该绘本故事后面的情节中,大熊来访,小负鼠装死,通过细节对比,读者可以发现:小负鼠装死的姿势几乎没有变化,只是表情不同。基于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为什么在负鼠妈妈训练小负鼠裘裘装死时,小负鼠裘裘总是忍不住笑,而当大熊来时,小负鼠裘裘却能做到一动不动呢?又如,绘本《我妈妈》中每一幅插图里隐藏的爱意可以让读者感受到妈妈的爱是无处不在的。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读懂这些细节,发现绘本故事的趣味性及其中蕴含的奥秘。读图的切入点还有很多,如绘本的扉页、环衬、封底及内文中的色彩、构图等都包含丰富的信息,值得读者细细品读。在绘本教学中,教师应当挖掘合适的读图切入点,引导学生深度阅读绘本。

二、创意写话有路径

1. 关注语言,积累表达

不同类型的绘本有不同的语言风格,有些绘本运用了一系列的动词,有些绘本运用了很多拟声词。对此,教师可以尝试抓住关键词引导学生读懂、把握并积累语言,从而在写话中学会运用语言。例如,绘本《不要再笑了,裘裘》中,关于负鼠妈妈训练小负鼠裘裘时,用“闻啊闻啊”“戳啊戳啊”“晃啊晃啊”这些动词形象生动地描述动作。教师可以通过动作表演、游戏模仿等方式,帮助学生准确理解动词,积累语言。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进行适当的拓展,在后续的仿说练习中激发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这样的仿说仿写练习,不仅强化了学生对动词的理解和运用,而且让学生习得了串联故事情节的方法,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运用的能力,让语用的训练落到实处。

2. 关注句式,迁移模仿

除了关注绘本的用词,绘本中的一些句式也是富有特点的。通过句式的模仿训练,可以有效地提高儿童的语言表达能力,使儿童感受语言的魅力。

(1)比喻句式。例如,绘本《我妈妈》中用了大量比喻手法描写妈妈:“我妈妈像蝴蝶一样美丽,还像沙发一样舒适。”教师可以提取句式“像……一样”让学生仿写,描写自己的妈妈。

(2)反复句式。例如,绘本《逃家小兔》中有许多表达结构相同的句子,充满诗意。小兔和妈妈的对话使用“如果……,我就……”的句式结构,是适合仿写的素材。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小兔还可能逃到哪里呢?妈妈会怎么回答呢?并适时进行仿写训练:“如果你变成      ,我就变成      。”从而让学生自然地将绘本语言迁移运用到自己的生活情境中。

3. 关注留白,创编故事

留白是绘本中一种常见的艺术表达方式。留白可以给读者带来无尽的想象空间。教师可以利用留白,让学生依托图画写下感触最深的文字。

(1)图画留白。例如,绘本《母鸡萝丝去散步》中语言简洁平淡,但图画里隐藏着一个令人时而紧张时而开怀的跌宕起伏的故事。绘本文字部分没有具体描写“狐狸上蹿下跳,跟在母鸡萝丝的屁股后头,一心想把它吃掉,可总是倒霉透顶,‘偷鸡不成反而次次都是‘蚀了一把米”的情节。如果只读文字,儿童容易感到枯燥。在教学时,教师要把学生的目光引向图画,引导他们观察狐狸的动作、神态,想象狐狸的心理活动。如此,学生边看边说、边说边笑,图画中的故事经学生的嘴从画面中一个一个走出来了。教师再适时让他们自主挑选自己觉得最有意思的一组情景写一写,学生兴致盎然,容易产生表达的欲望。由此可见,以图画情节为依托,既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让他们有话可写,又能让他们写得兴趣盎然。

(2)文本留白。例如,绘本《我有友情要出租》讲述的是森林里有一只大猩猩,它孤单寂寞,却不知道怎么交朋友,它用“出租友情”的方法交到了一个好朋友——小女孩咪咪。然而,快乐的时间总是短暂的,小女孩咪咪在陪伴大猩猩玩了几天游戏后也要跟随爸爸妈妈搬走了,大猩猩又要重新出租友情。其实,细心观察图画可以发现,一只小老鼠时常陪伴在大猩猩的身旁,但是大猩猩一直没有发现,而小老鼠也只是在旁边观望,故事在大猩猩和小老鼠的背影中落下帷幕,它們两个的友谊会不会发芽呢?这样开放式的结局,留给读者无限的思索和想象。教师可以让学生续编故事,给故事加上一个自己喜欢的结局。

4. 链接生活,个性表达

虽然绘本故事往往幼稚简单,但其中深藏的寓意和丰富的想象力是值得深入关注和剖析的。教师需要做的是架起绘本世界与学生生活的桥梁,链接他们的生活经验,促进学生对绘本深层次内容的理解,进而进行个性化表达。例如,绘本《小房子变大房子》讲述的故事是小老太太觉得自己的房子很挤,聪明的老先生却让她把母鸡抱进去、把山羊牵进去、把奶牛赶进去……直到不能呼吸,再把它们赶出来,小老太太感觉小房子变成大房子了。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联系生活经验谈一谈对绘本故事的看法和感受,畅所欲言,自由表达,房子没变,感觉却变了。实践证明,一旦成功将绘本世界与学生生活连接, 从笔尖流淌出来的就是学生基于生活的灵性表达。

绘本适合作为儿童读写能力启蒙的媒介。绘本故事易于儿童理解,以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呈现知识和道理,不仅有助于提高儿童的读写能力,还可以促进儿童身心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张瀚. 巧用图画书培养低年级学生写话能力[J].教学与管理,2015(8).

[2]杨微. 绘本在小学低年级写话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 扬州:扬州大学,2020.

猜你喜欢

绘本教学
绘本阅读,为什么
从图画的背后读出含义
幼儿园绘本教学的价值与实施策略
浅谈绘本教学对大班幼儿语言能力的推进
关于小学英语绘本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绘本教学方法的创新途径探讨
小学低年级绘本教学误区及归因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