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古代蒙学典籍中的农耕文化及其海外传播研究

2023-06-10邓燕玲

艺术科技 2023年11期
关键词:海外传播农耕文化

摘要:以《三字经》《千字文》《幼学琼林》等为代表的中国古代启蒙教育教材,蕴含着丰富的农耕文化,包括以土地为中心,尊重和爱护自然;以耕种和畜牧为根本;祭神的习俗和实干精神;等等。传承和发展中国优秀农耕文化,挖掘农耕文化的时代价值,是应有之义。文章探究中国古代蒙学典籍中蕴含的农耕文化,研究其在海外的传播和影响,具有重要的意义。中国古代蒙学典籍中的农耕文化在海外的传播广泛,影响深远。特别是汉字文化圈内的越南、朝鲜、韩国、日本、泰国等,在节日习俗、古典园林等方面继承和体现了中国古代蒙学典籍中的农耕文化。中国古代蒙学典籍在海外的传播主要依托书籍的翻译。虽然中国古代蒙学典籍的译介版本众多,但图书的受众面依然有限,很难在普通民众中流行。中国古代蒙学典籍中的农耕文化也面临相似的困境,难以在除了专业汉学家和研究者之外的群体中广泛传播。因此通过互联网在海外推广和传播中國古代蒙学典籍中的农耕文化,具有非常高的价值。影视化改编、短视频创作、利用5G和AR技术将虚拟场景和现实结合,都对中国古代蒙学典籍中的农耕文化在海外的传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有助于扩大其在海外的影响力。

关键词:中国古代蒙学典籍;农耕文化;海外传播

中图分类号:G629.299;G122;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3)11-00-03

基金项目:本论文为2022年度江苏省研究生实践创新计划“中国古代蒙学典籍中农耕文化在意大利的传播和影响研究”成果,项目编号:SJCX22_1836

0 引言

“蒙以养正,圣功也。”蒙学在中国文化中起着奠基作用。中国古代蒙学典籍作为中国古代儿童的启蒙教材,在海内外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农耕文化不仅是我国农业的宝贵财富,还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传承和发展中国优秀农耕文化,挖掘农耕文化的时代价值,是应有之义。探究中国古代蒙学典籍中蕴含的农耕文化,研究其在海外的传播和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1 中国古代蒙学典籍中的农耕文化

我国是农耕文明古国,在长期的农业生产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农耕文化。以农为本,辅以渔樵,伴随着读书明理的农耕文化,是传统社会生活的基本模式[1]。以《三字经》《千字文》《幼学琼林》等为代表的中国古代启蒙教育教材,历经千年,其中蕴含的农耕文化对现代人继承和发展传统农耕文明具有启发作用,对人类文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1 以土地为中心的农耕文化

《三字经》言:“曰江河,曰淮济。此四渎,水之纪。曰岱华,嵩恒衡。此五岳,山之名。”此段介绍了中国的土地、河流,强调了土地的重要地位。中国的农耕文化以土地为基础,土地是财富之本,土地的多寡也是财富多少的标志。“地所生,有草木。此植物,遍水陆。有虫鱼,有鸟兽。此动物,能飞走。”这一段则介绍了地球上存在的动物和植物。爱护土地,以土地为重,是中国农耕文化的核心和根本,在此基础上,尊重和爱护自然是应有之义。

《千字文》中也有农耕文化的相关内容。“户封八县”的意思是有八县以上的封地,用土地的多寡来说明财富的多少和社会地位的差异,表明了土地的重要地位。

1.2 中国农耕文化之根:耕种和畜牧

“曰士农,曰工商。此四民,国之良”,表示士、农、工、商这四种人是国家不可缺少的栋梁。先秦时期商鞅变法中强调农本商末和重农抑商思想,“士农工商”四民前贵后贱。随着历史的发展,四民的贵贱逐渐不复存在。但“农”自古至今都是社会的基础,强调农民的重要性,也是中国农耕文化的重要表现。“稻粱菽,麦黍稷。此六谷,人所食。马牛羊,鸡犬豕。此六畜,人所饲”,《三字经》的这一段点出了人类种植的六种粮食、养殖的六种家禽。耕种和畜牧是中国农耕文化之根,由此绵延出相关的农耕文明。

“子不学,断机杼”是《三字经》中脍炙人口的句子,大意是孟子不好好学习,其母亲用刀割断布来警示他如果不坚持学习,就会像织布过程中把布割断一样前功尽弃,强调了学习需要坚持不懈、持之以恒。《三字经》中的孟母选择用“断机杼”作为劝学的方式,是因为当时妇女基本以纺织为主要工作。《诗经·大雅·瞻卬》中言:“妇无公事,休其蚕织。”纺布的原材料棉花、毛皮、麻类等都是耕种、畜牧等农耕生产的重要产物,纺织依托农业生产,与农业生产息息相关,共同构成中国男耕女织的农耕文化。《幼学琼林·卷四·制作》中言:“伏羲氏造网罟,教佃渔以赡民用。”打鱼也是以耕种为中心的农耕文化向外的辐射,在古代农耕生活中占据重要地位。

《千字文》中“秋收冬藏”意为秋天收割庄稼,冬天储藏粮食,反映了传统以耕种为中心的农耕文化中耕种的基础性作用。而“妾御绩纺”,女性以纺织为主要工作则是由以耕种为中心的农耕文化衍生的。“治本于农,务兹稼穑。俶载南亩,我艺黍稷。税熟贡新,劝赏黜陟”,《千字文》中的此段强调农业的地位,其是治国的根本,用粮食交纳税粮,庄稼种得好的得到表彰和赏赐,种得不好的就要受到处罚,表明了农业在治国中的作用,耕种是中国农耕文化的核心。

1.3 农耕文化中的习俗与精神

《幼学琼林·卷一·岁时》中,“四月乃是麦秋”,四月麦熟所以称为麦秋,时令以庄稼成熟的时间命名,足以表明耕种在中国古代社会中的重要性;“七夕牛女渡河,家家穿乞巧之针”,七月初七,妇女在庭院祭拜织女乞求得到织布绣花的巧技术,体现了以耕种为中心的农耕文化衍生的纺织在古代中国的影响力;“春祈秋报,农夫之常规”,耕时祭神是祈求农作物能丰收,秋收后祭神是报答神明的庇佑,这是农民一定要遵守的习俗,祭神的习俗延续到今天,足以表明农耕文化之源远流长、影响深远。

《幼学琼林·卷三·饮食》中“羔酒自劳,田家之乐”,表现了农耕文化中经典的田园之乐,也是许多文人墨客向往的田园生活。《汉书·传·董仲舒传》的“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则强调了农耕文化非常重要的实干精神,这种精神代代相传,成为农耕文化中非常宝贵的财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中国古代蒙学典籍中体现的农耕文化内涵丰富,源远流长。爱护土地,以土地为重是中国农耕文化的核心和根本,耕种和畜牧是中国农耕文化之根,由耕种、畜牧生产的棉花、毛皮等成为纺织的原材料,与农业生产息息相关,共同构成中国男耕女织的农耕文化,并在古代治国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此基础上,尊重和爱护自然,也成为中国古代农耕文明中的应有之义。耕时祭神的习俗和农耕文化中非常重要的实干精神代代相传,对当今中国和世界具有相当重要的借鉴价值。

2 农耕文化在海外的传播及其影响

利玛窦在中国传教期间,在深入了解中国儒家文化的基础上,把天主教教义与儒家伦理观念相融合,引用儒家经典论证诠释天主教教义[2]。有一种说法是《三字经》影响了利玛窦中文名字的选择,“窦”字来自“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中的窦禹钧这一人物[3]。这表明中国古代蒙学典籍在海外的传播和影响之深广,具体到中国古代蒙学典籍中的农耕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也可以在方方面面窥见一斑。

在汉字文化圈的越南、朝鮮、韩国、日本、泰国等国家,农耕文化的传播广泛,影响深远。在节日习俗、古典园林等方面,都对中国古代蒙学典籍中的农耕文化有所继承和体现。

《鸿庞氏传》将越南古史起源与中华古史相连,以独特的视角记述了上古炎帝神农氏一脉的世系直至败亡,炎帝神农氏后裔之说在古代越南民族记忆和文化中的地位一直难以撼动[4]。《大越史记全书》载:“帝幸布海口耕籍田,命有司除地筑坛。帝亲祠神农毕,执耒欲行躬耕礼。”[5]“祠神农”在越南李朝太宗皇帝时已成古制,由此可见炎帝神农氏作为农耕始祖在越南的信仰源远流长。太宗皇帝“祠神农”的目的和中国古代皇帝祭神的目的一致,都是祈求来年农业兴盛,是对中国古代农耕文化的继承。直至今日,越南的民族节日侬垌节通过“求务”“布祥”等仪式祭神,祈求丰收,体现了中国农耕文化在越南的传播和影响之深远。

中国农耕文化中的祭神祈福在泰国的各种节日中也有所体现。宋干节是泰国一年中最盛大的节日,也叫泼水节。节日的主要活动有沐浴礼佛、互相泼水祝福等,寄托着人们对来年风调雨顺、耕种丰收的美好期待。在东北部的传统节日火箭节当天,人们会点燃并发射用塑料管、竹子或木头等材料做成的火箭以求雨祈福,希望来年农业昌盛。除此之外,泰国还有农耕节,顾名思义,节日当天的祭祀活动是对来年五谷丰登的美好祝愿。泰国丰富的节日活动中蕴含着中国古代蒙学典籍中体现的农耕文化。

中国古典园林以农耕文明为基调,对自然风景进行创造。中国古典园林在汉字文化圈经历了广泛的传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如越南顺化静心湖、日本醍醐寺三宝院、韩国庆州雁鸭池和首尔景福宫,是对中国古典园林经典“一池三山”的范式模仿[6]。“一池三山”是皇家园林的经典山水格局,源于中国古代的神仙信仰,与农耕文明中祈求风调雨顺的祭神习俗一脉相承。韩国九曲园林则是对福建武夷山九曲溪的模仿和构建[7],其中的核心是对朱熹思想的崇尚和追随,空间布局上依山水自然交错变化的特点,体现了崇尚自然、顺应自然的思想,这正是中国农耕文化中的重要内容,体现了农耕文化对海外园林的影响。

3 蒙学典籍中的农耕文化在海外的传播策略

中国古代蒙学典籍在海外的传播主要依托书籍的翻译。虽然中国古代蒙学典籍的译介版本众多,但图书的受众依然非常有限,很难在普通民众中流行。中国古代蒙学典籍中的农耕文化也面临相似的困境,难以在除了专业汉学家和研究者之外的群体中广泛传播。因此,如何在新媒体时代在海外推广和传播中国古代蒙学典籍中的农耕文化,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影视化改编往往能引起意想不到的巨大反响。四大名著的影视版在海外具有极大的影响力,其中的一些情节和思想在全世界范围内都得到了传播,这启示蒙学典籍中的农耕文化在海外的传播也可依托影视改编,将其文化内涵寄托在蒙学典籍中有关农耕文化的具体故事中,将其改编为系列农耕故事影片,激发大众的兴趣,增强中国古代蒙学典籍中农耕文化在海外的影响力。

新媒体时代,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要抓住机遇。互联网革新带来了短视频热潮,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全民短视频时代已经到来。以TikTok为代表的短视频平台在海外具有巨大的影响力,尤其在青少年群体中深受喜爱,已经成为世界范围内文化传播的主力。作为微文本的短视频,方便插入各类大叙事,用于佐证或调节宏大叙事的沉重与严肃[8]。因此,通过短视频在海外广泛传播中国古代蒙学典籍中的农耕文化,是一项充满前景和挑战的工作。

为了在全世界范围内推广中国古代蒙学典籍中的农耕文化,增强其影响力,可以通过短视频平台将中国古代蒙学典籍中的农耕文化具体化成一个个小故事,在保留其核心思想的基础上制作创意视频,使用时下流行的AI特效来创作,吸引海外民众特别是青少年关注,在海外推广农耕文化。例如,《幼学琼林》中的“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强调的是农耕文化中非常重要的实干精神,对“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展开充分的想象和创作,结合时代特点,制作成动画短片或利用时下热点拍摄真人短视频,能在全世界范围内广泛传播实干精神,产生积极的影响。与此同时,5G和VR技术日新月异,将中国古代蒙学典籍中的农耕文化与5G、VR技术结合,再现中国古代蒙学典籍中的农耕场景,也非常有前景。例如,可以将“子不学,断机杼”中的“机杼”图像展现给观看者,由此介绍中国的农耕文化,将虚拟场景和现实结合,提升中国古代蒙学典籍中的农耕文化在海外的影响力。

4 结语

以《三字经》《千字文》《幼学琼林》等为代表的中国古代启蒙教育教材,历经千年,蕴含丰富的农耕文化,对现代人继承和发展传统农耕文明具有十分重要的启发意义,对人类文明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互联网时代,应充分利用各种新媒体平台,增强中国古代蒙学典籍中的农耕文化的海外传播力。

参考文献:

[1] 张丛军.新农耕文化浅议[J].山东社会科学,2011(3):54-57.

[2] 什么是“利玛窦规矩”[J].中国宗教,2019(6):28.

[3] 三字经[M].王应麟,S.T.Phen,译.新加坡:EPB出版社,1989:8.

[4] 刘啸虎,焦烨.域外神农:略论炎帝神农氏在古代越南的影响[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41(3):55-59.

[5] 孙晓.大越史记全书(标点校勘本):第1册[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39-40.

[6] 李畅.园亭流芳:中国古典园林海外传播的文化学概述[J].中国园林,2020,36(10):133-138.

[7] 金银珍.“师法中国”与韩国九曲园林[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2012(1):112-114.

[8] 王小英,祝东.微文化·交互性·像似符:短视频的符号互动与文本构成[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1):102-110,120.

作者简介:邓燕玲(1996—),女,浙江金华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汉语国际教育、文化传播。

猜你喜欢

海外传播农耕文化
“一带一路”视域下民营企业的海外传播策略
从莫言作品的海外传播看东西方文化的认同构建
浅析戏曲跨文化传播
从农业谚语看壮泰民族的传统农耕文化
民间美术是本我的放逐和情感的宣泄图式
中国京剧在海外的传播与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