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认知发展下《格林童话》的叙事特点及价值

2023-06-07杜佳莹陈琦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23年1期
关键词:格林童话教育价值

杜佳莹 陈琦

内容摘要:作为世界文化遺产之一的《格林童话》有着丰富的研究价值,受到了世界各地研究者的关注。本文基于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分析并归纳了《格林童话》具体的文本内容,阐述了其叙述方式、人物塑造、语言风格等方面的特点,并论述了儿童阅读《格林童话》的过程所反映出的皮亚杰的包含图式、同化、顺应和平衡的认识结构。基于皮亚杰的儿童道德认知发展阶段的划分标准,本文进而探究了《格林童话》对分别处于他律阶段、自律阶段和公正阶段的儿童在心智发展方面的具体教育价值。

关键词:《格林童话》 认知发展理论 叙事特点 教育价值

德国著名的语言学家雅各布·格林和威廉·格林基于对语言学和文学等领域的兴趣,潜心搜集与整理民间童话。《格林童话》不仅是德国文坛上的珍宝,也是世界文化遗产之一,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称赞为“欧洲和东方童话传统划时代的汇编作品”。

“《格林童话》是世界上继《圣经》和《古兰经》之后的发行量高居第三的作品。”(Frey 2017: VII)任何著作的诞生都离不开特定的文化土壤和历史传统。“格林童话的诞生及其搜集整理者格林兄弟的出现,在德国都不是个别和偶然的现象,而是德意志民族的文化传统、历史发展和价值观念所产生的合乎逻辑的结果。”(陆霞2008: 67)它丰富的内涵引起了许多研究者的研究兴趣。刘文杰(2009)指出传统的格林童话研究主要围绕着文学、社会学、心理学和结构主义等方面。研究者们从《格林童话》中的多个角度切入,在故事结构方面,有研究者以童话世界营造、情节安排和结构布局为框架分析研究了格林童话的叙事策略(王程程2017),也有研究将中德民间童话的叙事特征进行比较,其中具体的文本分析支撑着研究者的论点,具有较高的跨文化研究价值(王旭2020)。童话在《辞海》中被定义为儿童文学的一种,对儿童起着重要的教育作用。以往的研究者们从认知能力、道德情感、文学素养等方面阐述了《格林童话》对儿童的教育意义(张鹏鹏2012;郑颖颖2015);有研究者基于系统功能语言学的评价理论对格林童话的社会教育功能进行探析(韩颖2014);对也有研究从新颖的视角“童话中的暴力情节”入手,分析了故事中暴力情节的时代伦理环境、其映射的道德倾向以及对少年儿童产生的影响(冯芃芃、雷淑叶、舒馨怡2019)。然而,从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角度对《格林童话》的教育价值进行的研究尚不多见。“童话的语义结构本质上是艺术反思和表达的结果。”(Hohr 2000: 98)事实上,《格林童话》中大多数故事的叙述方式、语言特色、角色设置等因素都会影响儿童对故事的理解程度,《格林童话》对儿童的教育意义是在顺应了儿童认知发展规律的基础上而产生的。本文以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为基础,对《格林童话》的叙事特点、语言风格等进行分析,并结合具体的文本来总结归纳其蕴含的人生道理,以探究其对儿童的教育价值。

一.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皮亚杰是发生认识论的创始人,创立了“日内瓦学派”。他对儿童心理学史中形而上学的发展观进行了批判,认为儿童的心理发展是在内在和外在因素的共同影响下不断变化的过程。他于六十年代初创立了“发生认识论”,他认为知识的发生与发展可以分为两个主要方面,分别是知识形成的认识结构和知识发展过程中新知识形成的机制。他在认识结构方面花费了很多时间和精力,认为适应是智慧的本质,智慧活动中都含有一定的认识结构(皮亚杰1980)。皮亚杰的认识结构包含“图式”、“同化”、“顺应”和“平衡”四个基本概念,这也是认知心理学的初始形态。“图式”指行为的结构或组织,是认识结构的基本组成单位,是人类认识事物的基础。“同化”、“顺应”和“平衡”是认知发展的三个基本过程。“同化”指个体把客观环境纳入原有“图式”中,是量变的过程。“顺应”指个体调节内部结构以适应客观因素的变化,是质变的过程。“同化”和“顺应”既相互对立,又互相依存,它们共同扩充了“图式”的内容。“平衡”指的是同化和顺应两种机能的平衡。

皮亚杰多年致力于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把儿童心理的发展分成四个主要阶段:感知运动阶段(0-2岁)、前运算阶段(2-7岁)、具体运算阶段(7-12岁)和形式运算阶段(12-15岁)(皮亚杰1980)。他还对儿童的道德认知发展进行了研究,把童年期的道德认知发展分成了四个阶段:前道德阶段(0-4岁)、他律阶段(4-8岁)、自律阶段(8-10岁)和公正阶段(10-12岁)。本文将基于以上皮亚杰认识结构的理论以及对儿童道德认知发展阶段的划分,对《格林童话》中的叙述手法、人物塑造、语言特色等进行分析,旨在挖掘《格林童话》中的文化底蕴和人生哲理,揭示其对不同阶段儿童的独特教育价值。

二.认识结构理论与《格林童话》的叙事特点

从童话中的人物塑造角度来看,“童话在人物性格的描写上,易把男性人物赋予勇敢、理智即聪明、善良的性格特点,女性人物倾向于赋予善良、柔弱、勤劳与懒惰等性格特点。”(吴楠2012: 72)而且,《格林童话》中的人物善恶分明,没有角色处于善和恶的中间地带。儿童涉世未深,平时接触到的女性大多是自己的亲人、老师等,这些人带给儿童悉心的照顾和温暖的陪伴,儿童会在脑海中建立这些女性对自己的温暖举动的图式。当儿童在阅读《格林童话》时,善良美丽的白雪公主、能干的灰姑娘等女性符合儿童的认知,会被儿童归入“女性善良温暖”的认知结构中,这就是“同化”的过程。但是,同样作为女性,白雪公主的继母、灰姑娘的姐姐却十分恶毒,儿童经历了认知的迷惘期,于是改造了自己的认知结构,结合具体的事情去看待不同的女性,这就是“顺应”。

《格林童话》语言朴实且幽默,极富民间韵味。而且其中的人物名字比较简单,有些角色的名字和其自身特色相关,例如白雪公主名字的由来是“肌肤如雪般洁白”(Jacob und Wilhelm Grimm 1812/15: 138),野莴苣名字的由来是“她的母亲吃了女巫花园里的莴苣才得以治好心病并顺利生下了她”(Jacob und Wilhelm Grimm 1812/15: 34);有些角色的名字是比较常见的人名,例如“汉塞尔”“格莱特”“汉斯”“艾尔莎”等。也有很多角色没有名字,仅用职业名称来称呼,例如音乐家、纺纱女、裁缝等;或者是通过亲戚关系来称呼,例如哥哥、妹妹、妻子、老祖父等。不同于很多西方长篇小说中人物较长的名字,民间童话简单的角色称谓让儿童在阅读时不容易混淆不同的角色,而且更能带给孩童一种故事的代入感。这样的叙述方式更加平实自然,民间童话里主人公的成功经历不会带给儿童很大的现实距离感。

大多数儿童在童年初期最先接触的文学读物是童话,在这之前,儿童在父母的指导下于日常生活中逐渐接触和认识了很多新事物,他们的脑海中也建构了很多动作的基本“图式”——即内在的知识结构。“儿童最初的图式是遗传性图式,如吸吮、抓握等一些本能反射,一经和外界接触,这种先天图式就会不断调整、转换、丰富、发展和壮大起来,并由动作图式发展成为表象图式、直觉思维图式,最后构成运算思维图式。”(尹忠泽2006: 137)父母为儿童展示了现实世界的真实面貌,而且父母也会在儿童说错了话时及时纠正他们,因此儿童会不自觉地形成“能用文字描述出来的事物都在现实世界中真实地存在着”“只有合理的事物才允许被表达出来”的想法,于是当他们被父母介绍了更多事物的名称和性质时,他们会把这些事情归入自己已有的现实世界认知结构中,这就是“同化”。但是,“童话平静地接受了神奇的事物,包括神奇的元素和简化的逻辑和因果关系,它提供了一个独特的、高度可识别的世界,它的特点是故意脱离现实”(Tiffin 2009: 13)。在儿童接触了童话中的故事后,他们发现了很多能用文字描述出来的事物在现实世界中并不存在,例如会说话的动物、美丽的仙女、聪明的精灵等,这与儿童原有的认知结构产生了冲突,于是在自己的思考和父母的指导下,儿童改变了“能用文字描述的事物”的图式,把“想象的事物”也纳入了“能用文字描述的事物”,这就实现了“顺应”。儿童原来在日常生活中认识了现实世界的事物,这本来是一种平衡状态。后来,他们又在童话中认识了想象世界的事物,并且当他们自己描述事物时,既结合事物的本质特征,又在适当的情况下运用自己的想象力,丰富了自己的表述,这就实现了一种新的平衡状态。

三.不同道德认知发展阶段中《格林童话》对儿童的教育价值

周作人在《童话略论》中认为“童话者,原人之文学,亦即儿童之文学,以个体发生与系统发生同序,故二者,感情趣味约略相同。今以童话语儿童,既足以厌其喜闻故事之要求,且得顺应自然,助长发达,使各期之儿童得保其自然之本相,按程而进,正蒙养之最要义也。”(周作人1932: 8)周作人依据“复演说”的观点,阐述了儿童的心理和文学兴趣应是“原人”的复演。童话是“原人之文学”,它顺应儿童心灵成长的过程,有利于促进儿童的心智健康发展。而且“童话是集体无意识心灵历程中,最纯粹且精简的表现方式;以最简要,最坦诚开放且最简练的形式代表原型。在此纯粹的形式中,原型意象提供给我们最佳的线索,以了解集体心灵所经历的过程。”(玛丽-路薏丝·冯·法兰兹2019: 9)童话也为读者展示了集体心灵在世事变迁中所经历的成长与蜕变。

(一)他律阶段(4-8岁)——儿童“善恶观”的形成

根据皮亚杰道德认知理论对儿童道德发展年龄阶段的划分,儿童在4到8岁处于“他律阶段”。“从道德判断的立场而言,他律的道德感引向一个有规则的结构。”(皮亚杰1980: 94)这个年龄段的大多数儿童以听家长讲述或是自己阅读文本的形式开始接触童话,这个年龄段的儿童还不具备从行为的动机出发去判断行为性质的能力,他们往往根据行为产生的结果来判断行为的本质。《格林童话》中大多数人物的结局都与人物的行为密切相关,善良的人最终会过上幸福的生活,而邪恶的人会受到应有的惩罚,这些都印证着“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道理。故事中的细节引导着儿童对特定情况进行分析和思考,向儿童传递正确的价值观,促进儿童的心智健康成长。例如《狼和七只小山羊》中邪恶贪婪的大灰狼“在井边弯腰喝水时,由于肚子里过重的石头而跌入了水中,最终惨死”(Jacob und Wilhelm Grimm 1812/15: 22);《十二兄弟》中善良的王后凭借自己的智慧和毅力救了自己的哥哥们,也向国王说明了自己七年里的苦衷,最终和国王幸福地生活,而国王邪恶的母亲也为自己对王后的恶意誹谤中伤而受到了审判,最终“被放到一个装满了沸油和毒蛇的桶里,死得很惨”(Jacob und Wilhelm Grimm 1812/15: 28);《强盗新郎》中心怀恶意的强盗试图谋杀自己的未婚妻并谋财,最终他的诡计被未婚妻识破,他也受到了应有的惩罚。这些童话有利于提升儿童的道德感,帮助他们更好地分辨世界的真善美和假恶丑并作出更明智的未来选择。但是,有些童话故事中的坏人结局过于血腥和暴力,这可能会被年幼无知的儿童模仿,从而给他们埋下未来走上违法犯罪道路的可能性。

(二)自律阶段(8-10岁)——儿童“个人奋斗观念”的树立

当儿童处于8到10岁的自律阶段时,他们逐渐意识到了道德行为的准则并不是固定的,他们不再盲目地完全遵从成人的规则,而是更多地从行为动机出发去自主地判断行为的性质。他们在做事时也会更多地从主观能动性的角度出发。《格林童话》中的很多故事都是沿着主人公遇到困难、尝试了三次或更多次才获得成功并过上了幸福生活的脉络。“《格林童话》中,‘三的应用非常普遍,三人物、三物件、三次行动等,既构成童话结构的线索,使结构趋于稳定和完整,同时于反复中突出强调,将紧张情绪一步步紧绷到最后,不断加强读者情感投入和阅读期待,在情绪最紧绷使读者获得情感释放。”(王程程2017: 91)例如在《白蛇》中善良的年轻人在旅途中救了鱼、蚂蚁和乌鸦,后来又分别在它们的帮助下完成了公主的三项考验,最终顺利迎娶了心爱的公主。《白蛇》中年轻人的奋斗过程带给儿童一种体验感。儿童在年轻人帮助别人的具体行为中看出了他善良的动机,最终也会由衷地为年轻人的美好结局感到开心。儿童也看到了年轻人在追求幸福的道路上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年轻人也面对过种种挑战,但是他仍然坚持不懈。儿童会逐渐在脑海中形成“成功本来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的观念,因此当他们面对生活中的一些棘手的事情时,他们会多一份耐心和从容。虽然儿童的精神上多了一种寄托,但是他们也不会盲目跟从童话中人物的行为,他们会在自己的思考和判断之后做出进一步的行动规划,选择自己未来要成为什么样的人。

(三)公正阶段(10-12岁)——儿童“人生哲学观”的启蒙

10到12岁属于儿童道德认知发展的公正阶段。儿童的道德观念不再是仅用规则来判断事物,而是开始从利他主义角度去考虑,在规则的基础上结合关心和同情他人的情感因素去判断事物的性质。儿童对很多事物的理解逐渐深入到了真正意义的层面。“童话是一种学习方法,被认为有助于学习,并将价值观植入幼儿的性格中。童话故事包含了哲学和智慧的价值观,可以让儿童们以一种有趣的方式学习。”(Sayer,Kristiawan,&Agustina2018:109)《格林童话》以丰富的故事阐述了何为真正重要的东西,展示了在无尽欲望前人性的阴暗面,教导儿童要学会知足,珍惜已经拥有的和真正重要的事物。在《幸运的汉斯》中,汉斯一路上换了很多东西,他用自己工作七年的劳动成果——一大块金子换了马,用马换了母牛,用母牛换了猪,又用猪换了鹅,用鹅换了石头,而石头掉入了池塘。最后,他无忧无虑地回到了母亲身边。有些人可能认为汉斯的做法是愚蠢的,因为他每次交换之后的东西的价值明显低于之前的东西,但他竟然还是很快乐。但是快乐并不是用金钱来衡量的,每个人对于快乐的定义都不同。金钱是身外之物,会随着外界的变化而变化,但是快乐是从人的内心深处自然散发出来的。正如陶渊明诗人,虽然他在田园过的生活很清贫,但是他一直享受着内心的自由和快乐。很多人一生都在追名逐利,不珍惜已拥有的亲情、友情等,因此他们最终无法收获内心的喜悦和安宁。从全人类的角度来看,“人的自然天性的丧失导致了人类的精神危机”(孟小果2020: 243)。与汉斯的行为截然不同的是,在《渔夫和他的妻子》中,渔夫放走了自称是被施诅咒的王子的比目鱼,妻子以渔夫对比目鱼有恩为由,先后让渔夫向比目鱼索取了漂亮小屋和宫殿,后来妻子又在比目鱼的帮助下当上了国王、皇帝和教皇。“她对新事物的渴望越来越快,却无法利用物质上的优势,也没有时间与之产生积极的体验。”(Frey 2017: 82)最终她许下“变得跟仁爱可敬的上帝一样” (Jacob und Wilhelm Grimm 1812/15: 51)的愿望,这一次比目鱼没有实现她的愿望,而是让她回到了渔人棚屋里。渔夫的妻子对财富名利过于贪婪,欲望无限膨胀,最终失去了得到的一切,心灵也被欲望吞噬。这些故事都生动形象地向儿童展示着生命的真正意义。

综上所述,《格林童话》作为一部广受流传的民间童话,具有想象丰富奇特、人物性格鲜明、语言朴实幽默等特点。从皮亚杰的顺应认知发展理论出发,儿童在阅读《格林童话》时,以大脑中原有的“图式”为基础,在“同化”和“顺应”两种机能的作用下达到平衡的状态,不断获得“新图式”,即不断更新认知结构。根据皮亚杰所划分的儿童道德认知发展阶段,在他律阶段、自律阶段和公正阶段的推进过程中,《格林童话》对儿童的教育深度逐渐增加,教育内容从“善恶观”逐渐深入到“个人奋斗观念”和“人生哲学观”。

参考文献

[1] Frey D. Psychologie der Marchen[M].Springer Berlin Heidelberg,2017.

[2]Hohr H.Dynamic aspects of fairy tales: Social and emotional competence through fairy tales[J].Scandinavian journal of educational research,2000,44(1):89-103.

[3]Jacob und Wilhelm Grimm.Kinder- und Hausma rchen[M].Berlin: Realschuhbuchhandlung,1812/15.

[4]Sayer I M,Kristiawan M,Agustina M.Fairy tale as a medium for childrens character cooperation building[J].Al-Ta lim Journal,2018,25(2):108-116.

[5]Tiffin J.Marvelous geometry: narrative and metafiction in modern fairy tale[M].Wayne State University Press,2009.

[6]馮芃芃,雷淑叶,舒馨怡.暴力叙事与儿童教育:《格林童话》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9(31):25-28.

[7]韩颖.格林童话的教育功能探析——以评价意义为视角[J].外语与外语教学,2014(3):5-10.

[8]刘阿平.回归魂牵梦绕的童年伊甸园——试析《格林童话》中森林情结的生态意义[J].文学界(理论版),2012(07):136-137.

[9]刘文杰.德国浪漫主义时期童话研究[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

[10]陆霞.说不完的格林童话——杨武能教授访谈录[J].德国研究,2008(2):65-69.

[11]玛丽-路薏丝·冯·法兰兹.解读童话[M].徐碧贞译.北京联合出版有限公司,2019.

[12]孟小果.生态批评视野下的《格林童话》[J].上海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3):238-243.

[13]皮亚杰,英海尔德.儿童心理学[M].吴福元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

[14]王程程.《格林童话》叙事策略[J].青年文学家,2017(27):90-91.

[15]王旭.中德民间童话之叙事特征探析——以《中国民间童话系列》与《格林童话》为例[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20(2):149-152.

[16]吴楠.《格林童话》对儿童性格发展的影响[J].时代报告(下半月),2012(2):72-73.

[17]尹忠泽.论皮亚杰儿童认知发展理论中的辩证法思想[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136-138.

[18]张鹏鹏.简析格林童话对儿童的教育意义[J].电影评介,2012(17):104,112.

[19]郑颖颖.浅谈格林童话的教育意义[J].大观,2015(4):131-131.

[20]周作人.儿童文学小论[M].儿童书局,1932.

本文系上海理工大学“德语国家概况”省级一流课程的成果。

猜你喜欢

格林童话教育价值
来自《格林童话》的困惑
译介铸经典,瑰宝恒流传——《世界各地的格林童话:格林童话国际接受的动态流变》述评
青蛙王子
“过期”的《格林童话》
“过期”的《格林童话》
小学数学概率统计的教育价值与教学例析
论教育价值与教育目的的关系
从教育价值探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创新
初中语文教材中情感元素的教育价值研究
“儿童读经热”对当代语文教育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