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科学课阅读中培养学生高阶思维能力的策略研究

2023-06-05徐建萍

小学生 2023年10期
关键词:高阶思维能力种子

☉徐建萍

小学科学学科教学,以教学活动为载体,培养和深化学生对科学知识的理解能力;以科学实践为途径,深化应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在科学方面的创造力。“学习——实践——应用——内化——创造”,一系列活动都需要大脑参与到相关活动中。阅读贯穿于科学思维培养的各个阶段。应用有效的阅读教学策略,在培养学生高阶思维能力方面能够发挥事半功倍的效能。

一、小学科学阅读教学现状分析

(一)小学科学教育对阅读环节缺乏重视

传统教育观念中,普遍将阅读教学划分到语文教育范畴,小学科学学科教师并没有意识到阅读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科学素养、高阶思维能力的重要作用,因而在教学环节存在着忽视阅读教学的情况。部分教师在教学环节不关注学生的科学阅读,部分教师未设计科学的阅读教学规划及方案,也有些教师对科学阅读教学的理论认识不够充分……这些情况的存在都体现出教师对阅读环节缺乏重视的现实问题。

(二)小学科学阅读教学缺乏科学性

小学科学阅读教学应当重视学生的学习情况、班内阅读氛围、科学文本特征等重要因素,而这些因素之间又形成相互联动关系(如图1所示)。实际教学活动中,很多教师并没有对这些交互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教学活动按部就班,布置阅读内容、复述或者讲解阅读内容,此种教学方法往往导致阅读教学缺乏知识性与趣味性,影响科学阅读教学目标的实现[1]。

图1 科学阅读的交互影响因素分析

(三)缺少对培养学生高阶思维的重视

从目前小学科学学科的实际教学情况来看,缺乏对培养学生高阶思维的重视是普遍现象,很多学校未将培养学生高阶思维纳入到学科教学目标中,还有部分学校缺乏稳定的科学教育师资,各班级的学科教学存在频繁更换教师、科学学科课时被占用或取消等情况,这些问题的存在,都会影响培养学生高阶思维能力教学体系的形成,培养学生高阶思维能力就成为空谈。

二、小学科学阅读中培养学生高阶思维能力的策略

(一)全面分析科学阅读的影响因素

1.学生的学习情况

教师开展各项科学阅读教学活动,需要对教学对象有全面的了解,以全面客观掌握学生的认知发展情况以及学习情况,从而为自身阶段教学目标的设定、教学方案的计划和实施奠定基础。例如,教师可设计调查问卷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摸底,其中涉及“你每天都会进行课外阅读吗?”“你最喜欢的书籍有哪些?”“你能用简单的话语描述你最喜欢书籍的内容吗?”“你能说一下蚕的生长变化过程吗?”“你知道地球上都有什么吗?”“你知道祝融号吗?”等题目,此种较为详尽的问卷调查,可以帮助教师对学生的科学学习基础、阅读行为习惯等教学相关因素的基本情况进行了解,明确学生科学知识的兴趣点、学生的科学阅读基础、学生是否具备良好的阅读行为习惯等内容,便于下一步教学活动的开展[2]。

2.班内的阅读氛围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会形成学习共同体。学生之间很容易相互效仿和影响,一本有趣的图书可能成为班内同学津津乐道的讨论点、很多学生也会为寻找同学间的共同话题而去阅读某类书籍……这些现象都能够体现出阅读氛围,对于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具有引导作用。教师关注班内的阅读氛围,可通过观察学生相互沟通讨论话题、创设话题考查学生对问题的参与度等方式,了解班内阅读氛围的基础情况,并形成与之相应的教学观点。

3.科学文本的特征

对于科学阅读教学而言,教师需要对各种阅读文本有广泛的了解,除小学科学教材之外,更需要关注各种针对小学生的科普类文本应用。适合培养小学生高阶思维能力发展的科学阅读文本,应当具有知识性、趣味性、应用实践性、生活性、拓展性等多重特征。例如《我的第一本物理启蒙书》系列丛书(如图2 所示),应用图文结合的方式,让学生能够直观了解生活中常见的物理问题、生物问题、化学问题。这些问题存在于学生生活周围,只是学生并未建立这些生活问题与科学知识之间的关联意识。应用这一系列丛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意识,为培养学生高阶思维奠定基础。合理的科学文本推荐,应当是教师开展科学阅读教学需要关注的重点问题。

图2 《我的第一本物理启蒙书》内容示范

(二)有效运用信息技术,拓展学生阅读资源

以科学阅读为途径培养学生高阶思维能力,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也是促进学生高阶思维发展的有效方法。应用信息技术开展科学阅读教学,能够突破时间和空间的局限性,赋予学生更多的自主性,将单纯的科学阅读延伸为科学知识的自主学习[3]。如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地球、太阳、月球》这一单元,教材主要要求教授学生认识地球、月球、太阳等内容。在日常生活中学生已经了解地球和太阳都属于太阳系,对于恒星、行星、卫星等名词也略知一二,进行此部分内容教学时,教师便可以为学生设定互联网阅读学习任务,让学生通过自行浏览网站、检索信息等途径,了解“太阳系中八大行星的基本情况及主要特征”“月球的基本情况及主要特征”“恒星、行星及卫星之间的运动关系”等内容,在本单元的教材内容教学完成后,组织学生进行延伸性学习,要求学生利用自主学习的相关资料,对教材所学内容进行补充式讲述。有些同学通过阅读学习了解到金星的自转方向和公转方向是相反的,有的学生展示了太阳系各星球之间位置关系的图片(如图3 所示)……此种网络信息资料的阅读学习形式,可以补充和完善学生的天文知识架构,调动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让他们从高纬度视角理解地球、太阳、月球之间的互动关系。

图3 太阳系各星球之间位置关系

(三)引导探究实现学生高阶思维培养

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发展,需要教师通过大量的教学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形成逻辑思维、形象思维、模型建构等多种理性思维模式。同时,学生在理性分析问题的过程中要善于应用比较与分类、抽象与概括、逻辑推理等思维方法。思维模式及思维方法的形成和应用,都需要学生具有主动探究的意识习惯。在科学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也可以应用引导式教学的方法,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例如,进行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植物的一生》这一单元的教学时,教师可在教学准备阶段要求学生自行开展萌发种子、培育幼苗的实践性学习活动。学生可利用课余时间在家进行绿豆种子发芽的实验,并将种子成长各个阶段自己的操作方法、种子成长结果记录下来。学生为完成教学任务,会寻找相关书籍或材料作为实践参考。在课堂教学环节学生展示自己的实践成果,有些学生的实践不尽如人意,种子并没有发芽;有些学生的种子发出了小芽但是后来又腐烂了;也有部分学生种植的种子已经长出了几片叶子。对于不同的实践结果,教师要求学生自行分析实践结果出现的原因,有些学生讲述他们每天会给种子喷淋水分,有些学生讲述他们一直将种子泡在水里,有些学生讲述他们将种子放置在阳台上获得充分的阳光,有些学生讲述种子萌发的初始阶段要进行遮盖达到避光的目的……进而教师对学生进行引导性分析:同样阳光条件喷淋水分、浸泡种子的实践结果是否相同?同样水分条件阳光充分和适当避光处理的实践结果是否相同?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分析不同的实践条件与结果,便能够得出影响绿豆种子萌发和成长的外界因素结论。

(四)多种教学方法联动建立高阶思维能力培养体系

由于学生在学习兴趣、学习能力等方面存在个体差异,即使同班级、同年龄的学生,在科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方面也会体现出较大的差异性。培养学生高阶思维能力,需要教师关注个体之间的思维差异性,将思维能力存在差异的同学进行适当分阶,设定差异化阅读学习任务,并根据不同阶段的学生思维能力发展情况,对分组成员进行调整,从而构建相对完整的高阶思维能力培养体系[4]。如,进行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食物与营养》一课的教学时,教师设定多个学习小组,设计“研究食物的营养成分有哪些”“食物营养对于人体的作用”“补充食物营养小能手”等多个学习任务,同时给学生配备《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的阅读学习资料,让学生结合自身学习任务开展阅读学习活动。此种教学方法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主动阅读和求解意识。以学习任务为阅读目标开展针对性阅读活动,学生会主动分析阅读内容与学习任务之间的相关性,进而各小组之间进行交互讨论,探究分析各小组所获得的资料是否可以进行修正、补充或完善,形成知识闭环。教师可结合不同教学内容,应用分组式教学、任务式教学、讨论式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的联动,积极在学科教学中进行实践,帮助学生构建高阶思维能力培养和发展的教育体系。

三、结语

培养学生高阶思维能力需要融入到小学科学教学目标中。科学阅读的教育指导,能够为培养学生高阶思维能力拓展更有效的途径。教师在科学阅读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全面分析科学阅读的影响因素,有效应用信息技术拓展学生阅读资源、引导探究实现学生高阶思维培养、多种教学方法联动建立高阶思维能力培养体系等策略,促进小学科学学科教学目标的实现。

猜你喜欢

高阶思维能力种子
有限图上高阶Yamabe型方程的非平凡解
高阶各向异性Cahn-Hilliard-Navier-Stokes系统的弱解
培养思维能力
滚动轴承寿命高阶计算与应用
培养思维能力
桃种子
一类完整Coriolis力作用下的高阶非线性Schrödinger方程的推导
可怜的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