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会工作参与未成年人保护的现状及优化策略

2023-06-04罗玉华

国际公关 2023年8期
关键词:社会工作

罗玉华

摘要:本文以崇左市为例,总结社会工作参与未成年人保护的做法,发现地区社会工作介入未成年人保护存在介入深度不够、路径不顺畅、制度性支持不够、内生动力不足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建立边境地区困境儿童分类保障机制、完善多元化的保护体系建设、加大对基层政府的培训力度、加强社会工作人才培育力度等对策。

关键词:社会工作;未成年人保护;分类保障

一、问题的提出

2020年10月17日,《未成年人保护法》修订案经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2次会议表决通过,2021年6月1日正式施行。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加强了家庭保护要求,进一步明确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是保护未成年人的第一责任人,细化和完善监护人监护职责,未成年保护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除了家庭保护之外,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涉及多个主体,需要多元化的保护路径。本文以广西崇左市为例,基于社会工作机构参与未成年人保护项目的实践,研究社会工作参与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优化对策。

二、参与未成年人保护项目的实践

崇左市是广西陆路边境线最长的边境口岸城市,全市边境线占广西陆路边境线总长度的52.3 %。跨境婚姻现象普遍,留守儿童问题严重,全市有留守儿童17 863人,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具有特殊性和复杂性。据调查,崇善社会工作机构(以下简称“CS社工”)2018年到2022年,承接民政系统购买的宁明县、天等县未成年人保护项目,主要服务对象是学校未成年人;大新县社会工作与志愿者服务项目,主要服务对象是农村留守儿童;天等县困境儿童保护和留守儿童关爱保护项目;福利院儿童项目,主要对孤残儿童开展关爱服务。共服务困境留守儿童、孤残儿童等特殊未成年人10000余人次。

三、参与未成年人保护的方式

据调查了解,崇左市社会工作对未成年人保护的参与方式主要包括对所有未成年群体开展普适性的教育,对特殊未成年人(困境和留守儿童)开展个案和小组等服务。从普适性层面和个案层面采取多元化的方式进行介入,发挥当地志愿者和学生志愿者的优势,形成了“社工+志愿者” 的联动方式。

(一)开展普适性的团体活动

崇左市留守儿童问题具有普遍性和特殊性,CS社工结合实际,利用师范院校学生志愿者的优势,针对在校未成年人不同年级不同需求开展不同的主题活动:针对身心健康问题开展“青春期知识” 等主题教育活动;针对安全问题开展“防校园暴力”“防性侵”“防溺水” 等主题活动;针对感恩意识淡薄问题开展“感恩教育” 主题活动;针对留守儿童社会交往问题开展“人际交往能力提升” 等特色主题活动。截至2022年,CS社工已开展60余场特色主题团体活动,服务人数累计2000余人次,使服务对象的社会化能力得到提升,与环境有正向的互动,社会适应能力得到提高。

(二)提高特殊困境儿童的抗逆力

据调查,CS社工以困境儿童的个人和家庭为介入对象,服务困境儿童100余人,这些个案大多是残缺家庭的儿童,有些是中越跨境婚姻儿童。社工针对困境儿童及家庭的需求开展资源链接、精神慰藉、情绪疏导等个案服务,为困境未成年人的家庭和个人增能,提高他们的抗逆力,提升社会融入能力。

(三)提升监护人的监护水平

由于现在外出务工人员增多,留守儿童越来越多,隔代教育问题严峻,留守儿童大多缺乏家庭教育。CS社工开展“监护人加油站” 主题培训,帮助监护人分析儿童的成长阶段,了解儿童的心理需求,灌输正确的沟通方式,让他们在亲子沟通中减少摩擦。据调查,CS社工共在天等县开展监护人培训 15次,培训约450人次。

(四)壮大学校和本土志愿服务队伍

据调查,社工通过招募志愿者,形成稳定的志愿者团队。CS社工志愿者团队共263人,累计参加社工活动1000多人次,共开展志愿者培训约20次,培训人数1000多人次。2019年,CS社工举办崇左市第二届微公益创投项目大赛,选出15个优秀的志愿服务项目,主要包括儿童、青少年、妇女、老人等服务对象,开展素质拓展、心理辅导、家庭教育等方面的服务,并于2020年落地大新县三个社区,服务得到当地群众的充分认可,并得到《左江日报》等媒体的关注和报道。

(五)开展社区文娱活动

社会工作者可通过组织生动活泼的社区文化娱乐教育活动,吸引广大儿童特别是“问题儿童” 积极参加,不致使“问题儿童” 产生“另类” 的感觉。[1]CS社工通过社区工作的方法介入特殊未成年人保护,以农村社区为依托,提高困境儿童的社会支持度。据调查,2018年以来,CS社工共开展了60次社区主题活动。通过开展社区活动能够逐步提升农村未成年人的自信心和参与感,提高他们的社会参与能力。

四、社工介入未成年人保护的困境

社会工作介入未成年人保护很大程度上弥补了社会救助体系的不足,为未成年人提供了专业化、精细化的服务。但是在介入过程会遇到不少问题。

(一)介入深度不够

在调研过程中,发现边境地区的困境儿童中有部分事实无人抚养孤儿(以下简称“事实孤儿”)。这些儿童包括婚姻子女中的“事实孤儿”(母亲为越南人,父亲去世或者无劳动能力,母亲改嫁或者回国),父亲服刑或强制戒毒、母亲改嫁等事实无人抚养的困境儿童。这些儿童虽然大都能享受最低生活保障或者临时救助等,但是如何保證其得到长效和持久的保障是当前的一个难题。社会工作对这些儿童的介入仅停留在链接资源和情感慰藉等方面,介入的层次不深,发挥的作用有限。

(二)介入路径不顺畅

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涉及多个场所,社会工作介入过程中存在很多现实困难。学校是在校未成年人的主要场所,但是校方对社会工作的认识度不够,学校社会工作开展存在困难。如CS社工在介入学校时遇到有些学校不配合的现象,校方表示他们日常的工作很忙,无暇安排社工的活动,对社工的介入存在排斥的心态。另外,未成年人的家庭教育非常的关键,但是未成年人家庭具有分散性和个别化,社会工作能介入的家庭不多。社会工作很难做到对未成年人的全方位保护。

(三)政策支持不够

政府部门在未成年人保护体系中起着重要的主导作用。社会工作的介入需要政府部门的支持和引导。但是社会工作在介入未成年人保护工作过程中发现当地有些政府部门对社会工作的认识不够,基层政府对社会工作的认识处于空白状态,对社工的工作支持不够,导致介入困难。如CS社工在协助某县民政部门开展留守和困境儿童数据收集和录入时,派出26名学生志愿者,但是只有5个乡镇愿意接收志愿者,甚至有些乡镇觉得志愿者进入会给他们添麻烦。

(四)内生动力不足

边境地区社会工作介入未成年人保护的空间距离远,成本高,很难做到点对点驻村帮扶,对个案的介入深度不够。如CS社工介入某村提供个案服务过程中就遇到了很多困难。该村是一个偏远的贫困村,社工每次介入时耗费很多成本。虽然CS社工培育了当地的一名兼职社工,但是由于不是社会工作专业出身,其专业性显得不足。

五、困境的原因分析

(一)缺乏困境儿童分类保障机制

相关文件对困境儿童的分类不够明确,对儿童的风险等级认定标准不够详细,也不够权威。社工在介入时对儿童的评估没有参考标准,在调查过程中对困境儿童的风险等级分类不明确。在进行困境儿童个案辅导时没有形成标准化的介入机制,导致困境儿童在干预方面针对性不够。

(二)保护场域存在分散性

推动留守儿童服务资源的整合,形成多元福利供给,共同参与儿童社会服务是非常重要的。[2]未成年人保护的场所涉及家庭、学校、社会等多个场域,每个场域有不同的主体,保护工作具有多点性,多个主体之间缺乏有效的配合,存在断层性和单一性。加上父母、老师、村委等主体对社会工作认知度不高,对社会工作的介入存在一定的排斥,社工需要多方位开展工作,容易出现顾此失彼,很难做到面面俱到。

(三)基层群众的认识不足

据调查了解,CS社工到基层开展服务时发现很多群众对社会工作不了解,不知道社工是來干什么的,对社工的信任不足,导致社工要在宣传方面花时间和精力,需要组织社区活动让村民对社工有进一步的了解,在建立关系的过程中,社工需要消耗很多的精力。“我们有时候入户需要村干带着我们,有村干带的话村民才会相信,不然一开始很多村民误以为我们是骗子。”Y社工说道。群众认识不足是开展工作受阻的主要原因之一。

(四)本土社会工作力量薄弱

基层工作者的专业理念和知识不足、不扎实,没有将社会工作与本职工作有机结合起来,也是造成社会工作参与社会治理渠道不畅通、效能不足的重要原因。[3]社会工作的发展内生动力不足主要是由于崇左市经济发展水平落后,缺乏对社会工作发展的财政支持,购买社会工作服务的经费仍然依赖于上级业务部门的支持,崇左市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经费不足,社会工作机构少,社会工作人才不足,崇左市执证社会工作者仅为100多人,真正从事一线社工工作的人则更少。

六、优化对策

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涉及多个主体,保护的场所更是具有多点性,社会工作介入是这个体系的一个分支和补充,如何通过社会工作的介入使得这个保护体系更加完整是我们要解决的问题。

(一)建立困境儿童分类保障机制

困境儿童包含很多种类,边境困境儿童更是具有特殊性,应进一步加大对边境地区孤儿、事实孤儿等困境儿童的排查,逐步形成困境儿童的筛查、分类、评估和干预机制,建立精准的认定和保障机制。进一步扩大社会福利的覆盖面,着实从制度上解决农村困境儿童的救助不足问题。

(二)完善多元化的保护体系建设

未成年人保护涉及多个部门、多个主体、多个场所,保护难度大。目前,国家、自治区、市、县四级都出台了关于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合力监护、相伴成长” 的相关文件,各级联席会议制度也已经形成。充分发挥民政部门的牵头作用的同时,公安、教育、妇联、团委等部门也应该主动作为,把联席会议制度发挥到位,真正形成未成年人保护网。这样社会工作力量作为这个网络的补充力量才能在这个保护系统中游刃有余,才能更好发挥专业力量去开展专业的服务。

(三)加大对基层政府的培训力度

社会工作是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的主要手段,基层政府对社会工作的了解和支持程度直接影响社会工作介入的质量。要加大对县级民政部门以及乡镇政府相关负责人的培训力度,加大对社会工作重要性的宣传,提升他们对社会工作的认识。加强对社会工作介入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支持,为社会工作介入提供制度性的保障,形成从上到下畅通的介入渠道,避免社会工作介入时遇到阻碍,如此才能提高效率,提高社会工作介入的有力保障。

(四)加强社会工作人才培育力度

社会工作人才是社会工作发展的源泉,政府层面需进一步加大对边远地区社会工作发展的支持,市、县两级应将社会工作发展经费纳入本级财政预算。加强对社会工作机构的扶持,加大对社会工作人才的培育力度。对基层社区干部、村级儿童福利督导员等人员开展社会工作知识的培训。采取激励措施鼓励社区干部考取社会工作职业资格证书,培育本土人才,把社工知识融入未成年人保护的各个环节当中,使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不断趋于专业化、职业化和规范化。

七、结束语

崇左市是边境地区,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具有特殊性,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任务艰巨,应该更进一步发挥政府部门的主导作用,从制度层面完善政府多部门的合作,引进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形成“政府+学校+家庭+社会” 的多点衔接、多元合作的联动保护体系,更好地促进边境地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促进边境地区和谐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迎生.社会工作概论(第三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8: 402.

[2] 王才章,李梦伟.基于社会服务项目的儿童福利资源整合[J].当代青年研究,2016(05):61-66.

[3] 王思斌.增强社会工作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效能[J].中国社会工作,2021(25):7.

猜你喜欢

社会工作
优势视角在学校社会工作中的作用探析
以系统观推进社会工作专业实践教学
结构性嵌入:社会治理视域下强制隔离戒毒“民警+社工”工作模式研究
社区退休老人的老有所为与社会工作介入
社会工作介入流动儿童需求与服务研究
以社会工作视角解决四大国有控股银行服务质量提高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