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振兴背景下的农村生态治理路径研究

2023-06-04杜琼

国际公关 2023年7期
关键词:路径研究乡村振兴战略

杜琼

摘要:基于当前我国农村不断发展的背景,农业经济水平也逐渐呈现“上升化”发展趋势。而在我国多次会议中都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并为其制定了一系列的制度。随后我国各地政府也开始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对农业经济管理体系进行全面变革,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我国农业经济的现代化进步。但是想要有效达到乡村振兴这一战略目标,相关领域就要提升对于“农村生态治理”工作的重视,通过环境治理谋求发展机遇。基于此,本文就农村生态治理助力乡村振兴的路径展开分析,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积极性参考建议。

关键词:乡村振兴战略;生态环境治理;路径研究

我国曾在党的二十大会议中提出要推动农业经济的优先发展,而乡村振兴战略在一定程度上属于周期较长的历史目标。因此就要从长远角度对我国农村的未来发展工作进行有效规划,只有提升我国农村生态环境,才能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落实奠定坚实基础。然而就当前我国农村生态环境的现状能够看出,想要推动农业经济现代化的发展,促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落实,就要对现有的农村生态环境管理体系进行优化创新,并完善相关的基础设施,只有这样,才能促进我国农村经济的长期有效健康发展。[1]

一、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生态治理的必要性

(一)促进经济的稳定发展

农业环境保护管理体系是农业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石。在农业再生的历史背景下,我国农业实施环境保护管理体系能够有效推动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同都市经济发展比较,乡村经济的发展更依靠资源和生态环境。乡村生态将进行绿化管理,庄稼数量和品质将提高,收入将提高,消费水平也将提高,这将带动乡村经济的发展,反之亦然。所以,有必要正确认识农业环境治理和农业区域经济开发之间的联系。二者应该统筹管理,以防止对农业区域的经济开发产生过分影响,进而损害农业区域的生态治理。

(二)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

科技是主要生产力。在农业再生的背景下,我国农业环境管理工作的开展能够有力地推动科技的发展,也是农业环境保护管理的主要基础。对农业领域进行环保管理必然会推动农业技术的发展,进而降低环境污染。随着国家农业环保管理工作的开展,中国农业技术发展初见成效,逐渐趋向层次化、系统化、精细化,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推广的有效性大大提高。所以,农业环保管理工作能够推动农业技术的发展,推动产业发展的现代化。

(三)促进实现可持续发展

农村环境管理是农村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之一。在农村再生的背景下,在中国农村地区实施环境管理可以有效地促进农村的可持续发展。农村环境管理不仅能促进农村经济和科技的发展,而且在人口、资源、环境等方面也能发挥积极作用。

二、乡村振兴背景下的农村生态治理存在的问题

(一)对于发展缺少有效措施

目前,我国农村环境管理的相关法规很少,环境管理立法存在“重城市轻农业” 的现象。适当的系统主要是城市系统,这使农村地区的环境管理发展和绿色发展系统边缘化,而且缺乏专门用于农村地区环境管理发展的法律制度。此外,环境管理方面的现有法律制度更加注重加工和报酬环节,在事前和事中缺乏适当的制度。在环境管理中,及早预防环境对破坏和事故发生时的紧急处理起着重要作用。相关法律制度侧重于环境管理事件后的联动,这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使用和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二)农业资源日趋减少和退化

农村地区的水环境面临各种环境问题。一方面,居民生活污水随意排放,生活垃圾和动物粪便未及时清理,被雨水冲入河流。农药残留和肥料处理不当导致了水污染;另一方面,城市向农村水域排放工业废水也是农村地区水污染的原因之一。以前,中国的环境控制力度很低,由于城市污染越来越严重。一些污染相对较高的中小企业搬迁到农村村庄。尽管这些公司的出现促进了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缓解了农村工人的就业压力,但也对农村水环境造成了灾难性的污染,其经济效益远低于环境价值。

(三)资源配置的不足

农村环境管理资源配置不足主要体现在投资和人才方面。在资金方面,政府在农村地区的环境管理方面没有足够的投资。政府在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投入较多,但在治理农村地区污染的先进技术和设备方面投入较少,这不利于农村地区环境管理的长期可持续发展。此外,由于公司主要以盈利为导向,当地公司对环境管理投资的热情很低。关于环境管理人才,农村地区的农村人普遍受教育水平低,缺乏环境管理人才和培训机制,导致农村地区环境管理能力低下。

(四)主体较为单一

目前,中国主要的农村环境管理机构是统一的。随着中国国家管理体系和管理能力的现代化,也要求农村生态从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然而,在大多数农村地区的环境管理中,仍然存在政府部门接管所有环境管理问题的现象。一些农村地区的政府没有演变成服务型政府,当地企业和农村居民没有履行其支持農村环境管理的职责,导致农村地区政府出台了一些战略和制度,不符合农村地区的实际情况,不符合农村环境管理的实际需要,陷入了农村地区环境管理的恶性循环,参与者单一,难以提高环境管理的有效性。

(五)农民意识较为薄弱

在农村环境管理的过程中,人类的意识可能会对实践产生反应,但在当前中国农村环境管理中,仍然存在管理主体的环境意识较差的问题。最重要的是,农村领导人对环境管理的意识不足。中国的大多数村领导还没有意识到环境管理的重要性,而是单方面追求经济效益。此外,农民作为农村地区最大和最重要的群体,对农村地区的环境管理具有重大影响。然而,一些农民没有环保意识,不良的生产方式和生活习惯损害了生态环境。对农民环境管理的理解越来越模糊,这进一步增加了农村地区的环境管理困难。

三、乡村振兴背景下的农村生态治理策略

(一)企业方面

1.减少对于乡村生态环境的破坏

想要在乡村振兴背景下达到治理农村生态环境的目标要求,就要从企业发展角度入手,要求各大企业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要尽可能避免对农村生态环境的破坏,对以往企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各项破坏环境问题进行分析,根据对应的问题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整改建议,为了有效达到这一目标要求,可从下述几个角度入手:第一,政府要加大对农业区域环保建设的投入,完善农业区域的环境监测设施,同时通过投资引导和普及现代科学技术来提升农业区域环境监测的水平;第二,加大农业区域环保治理方法的研究,增进科技交流。我国广阔的农业区域限定了农业环境污染控制的领域。所以,各地在探索农业环境污染控制中,要预留专项资金进行农业环境污染控制的科技研究。针对农业污染特征和环保治理需求,要通过技术增强环境污染管理的实效性;第三,还要健全农业环境信息发布与环保治理服务体系,健全农业区域公共环保治理服务体系,为农村区域环保管理工作提供支持。[2]

2.对生态治理提供资金支持

相关数据报告调查结果显示,为农村生态治理工作提供坚实的资金支持,也是现阶段提升工作质量的最佳途径。首先,我们应该增加对农村环境管理的投资。农村环境管理需要国家投入大量资金来支持地方政府,加强农村生态基础设施建设,使用和推广先进技术。同时,要加强对投资资金的监管,确保这些资金在农村环境管理中切实可行;其次,加强农村环境管理人力资源开发。我们可以通过教育和培训培养农村地区的环境管理人才,邀请第三方参加职业培训,并在农村社区创建学习组织;最后,必须促进农村工业的高质量转型。立足当地有利资源,发展绿色产业、旅游业等地方特色产业,实现农村各类产业高质量发展,优化农村资源配置。

(二)政府方面

1.完善政策

加强对农村环境管理措施的支持是农村环境管理长期有效的重要保证,这促进了农村环境管理体系的建立。我們应该从最高层面改进地方环境管理的设计。顶层设计的主要任务是进行规划。各地方当局应根据实际情况在顶层规划中制定详细的实施细则,以确保所有农村部门能够协调环境管理的实施,确保政策和制度的科学性。我们还应加强发展农村地区的环境管理和监测系统。通过将激励和监督制度相结合,我们可以在严格执行问责制的同时使用成果奖励,从而使环境管理的压力和力量相互支持,有效促进农村环境管理和绿色发展。

2.建立企业与农民之间的桥梁

随着国家管理体系和管理能力现代化的建设,中国的环境管理应逐步从一个实体发展为多个实体,政府、社区、企业、第三方专业组织和村民参与其中。多方利益攸关方参与农村地区的环境管理可以提高治理决策的科学性。农民、企业、村民和其他多方行动者生活在农村地区,他们更了解农村地区的实际情况,可以帮助政策制定者了解农村地区环境管理的实际需求,从而提高中国农村地区的环境管理效率。同时,可邀请外部专业组织为农村社区工作者、企业和村庄居民提供专业环境管理培训,以提高多层次环境管理水平。此外,农村生态环境不仅是几个经营者居住的地方,也是他们生产的地方。我们应确保若干实体有权参与环境管理,以便若干具有相同权利和义务的实体能够参与农村地区的环境管理。

3.需发挥监督作用

在农村环境管理工作中,要充分发挥政府领导作用,完善农村环境管理机制。首先,我们应该从政府层面改变传统的发展观念,加强绿色发展理念在有机农村建设中的作用,摒弃经济而非生态工作的理念和做法;其次,建立农村环境管理和沟通系统,成立农村环境管理领导小组,支持相关部门的工作,协调政府部门,整合农村环境管理的资源和投资,减轻政府部门之间权力和责任分工对农村环境建设的负面影响;再次,加强对农村地区环境管理的监督和管理,引入与工作有关的问责制,防止各级政府部门不作为和无序;最后,我们应该完善农村环境管理的法律和监管体系,为预防、打击和管理农村污染夯实法律基础。

(三)农民方面

1.学习生态文明建设理论

相关部门应加强有关环境保护法的宣传及教育工作,使农村居民能够深刻意识到生态保护的重要价值以及生态破坏对社会及个人造成的严重危害,使人们能够在实际生活中树立良好的环保观念,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规范自身的行为。地方政府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应充分考虑环境的承载能力,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而对于生产经营者而言,不能一味追求经济利益而忽视环境保护,在实际的生产及经营活动中,应将污染物的排放量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并加大对清洁能源、绿色化工技术的应用力度。只有将环保意识真正贯彻到实际的生活中,尽到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与义务,才能够在整体上实现良好的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效果,进而为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稳步落实奠定坚实基础。

2.遵守相关的方针政策

做好农村环境管理,要深刻认识环境管理的重要价值,立足实际,构建科学合理的质量管理体系,这也是加强农村环境管理的主要内容。在实际工作中,可以创建一个多层次、全面的质量管理体系,站长全面负责,质量控制室组织和管理,监控室运行和实施,以确保所有管理工作单元的有效实施。为了加强环境管理的水平,监测站应定期进行适当的评估,以便在出现问题时采取有效的补救措施。各部门的农村环境管理领导和管理人员应充分发挥榜样作用,积极学习相关知识和技能以及各种管理内容,并对环境管理实验室资质评定标准有一定了解。然后向所有员工普及适当的知识,以了解质量管理的重要作用,并逐步提高他们的质量管理意识。我们对自己的任务和劳动权利有清醒的认识,严格按照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建立严谨务实的工作作风,积极参与农村环境管理工作,实现农村环境管理的有序推进。[3]

四、结束语

在乡村振兴视域下提升对于“农村生态环境管理” 工作的重视,无论是就推动我国乡村振兴战略全面落实方面而言,或是就助力我国农业经济长期有效健康发展而言,都具有重要的价值意义。因此,相关领域工作者要对此高度重视,对我国现阶段农村生态环境现状进行分析,构建完善的农村生态环境管理制度,提升我国农村居民的生态环保理念,使“农村生态环境管理” 工作最大化发挥其作用。

参考文献:

[1] 张晓晓.乡村振兴背景下的农村生态治理路径研究[J].现代农业研究,2022,28(12):102-104.

[2] 翟树莹.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生态文明建设路径探析[J].智慧农业导刊,2022,2(23):135-137.

[3] 龚宇,李创.乡村振兴背景下金融助推相对贫困治理路径探讨:基于淮安市淮阴区农村金融实践分析[J].农村经济与科技,2022,33(21):180-182+190.

猜你喜欢

路径研究乡村振兴战略
“党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基层治理创新
浅谈对乡村振兴战略的认识和思考
哈尔滨新区对外开放路径研究
大学生党员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存在问题及培育路径研究
保定市基于PPP模式开展基础设施建设的路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