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福州市琴亭湖公园杜鹃主题园景观营造探讨

2023-06-01

南方农业 2023年5期
关键词:杜鹃花杜鹃营造

王 玲

(福州市琴亭湖公园管理处,福建福州 350000)

琴亭湖位于福建省福州市五四北片区,史上为福州古东湖遗址。2008 年,福州市委、市政府实施抗洪防涝为民办实事工程,掘湖建园,沿着古湖遗迹开挖琴亭湖,并于2011年建成一座集滞洪、排涝和城市生态休闲观光于一体的综合性城市公园——琴亭湖公园。该公园占地面积31.6 hm2,其中水域面积17.3 hm2。鸟瞰琴亭湖,其形似一只白鹭,湖岸线条顺畅自然,南北两岸均可隔湖相望。公园沿湖岸而建,呈条形绿地,整体地势平坦,视野开阔。

1 琴亭湖公园杜鹃主题园发展的自身需求

琴亭湖公园位于福州市城乡交界处,最初公园功能定位主要为蓄洪排涝,公园的景观营造为简单的生态模式。随着福州市五四北片区的发展及周边住宅区的建设,越来越多的居民到琴亭湖公园休闲观光,粗犷式的景观已无法满足居民的观赏需求。因此,营造精致的特色景观成为琴亭湖公园管理者需要解决的问题。

杜鹃是世界著名的观赏植物,也是我国十大传统名花之一,有“花中西施”的美称,深得大众喜爱[1]。我国对杜鹃的园林栽培与应用有数百年的历史。福建省杜鹃花属主要野生观赏植物有20 余种[2]。相较于野生原种,杜鹃花的园艺品种丰富多彩,如今全世界注册登记的杜鹃花园艺品种已超过2万种[3]。

琴亭湖公园腹地的植物空间形式为疏林草地,上层乔木多为落叶树种及遮蔽性较差的常绿乔木,如蓝花楹、木棉、钟花樱花、鸡冠刺桐、台湾栾及柳树等,下层配以模纹灌木或草坪,整体环境与杜鹃花生境相似,适应大部分杜鹃生长。公园内缺少中层开花植物,开花灌木少,观赏性弱,而杜鹃品种丰富,利用不同品种的特点打造丰富的杜鹃花景观,在与其他植物搭配也能形成层次丰富的景观空间,因此杜鹃花作为打造花卉主题园的载体具有极强的优势。同时,福建省对杜鹃的应用以毛鹃和比利时杜鹃居多,对其他园艺品种杜鹃的应用较少,杜鹃主题园的营建使得琴亭湖公园为福建省杜鹃种质资源的收集与应用提供了平台。

2 琴亭湖公园杜鹃品种的引种驯化

自2013 年起,琴亭湖公园着手准备杜鹃引种工作,通过查阅文献、种植基地实地勘察及咨询专家,最终确定由浙江金华方永根杜鹃有限公司引进杜鹃品种。金华市与福州市同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从金华市引种杜鹃成功概率较高。杜鹃品种的选择主要考虑以下3 点因素。1)适合福州市的气候特点。福州市气温适宜,温暖湿润,夏长冬短,年平均气温20~25 ℃,最冷1—2 月(平均气温6~10 ℃),夏季温度高,最热7—8 月(平均气温33~37 ℃)。此外,可选择已在其他亚热带气候城市适应良好的杜鹃品种。2)选择以毛鹃为亲本的品种。福州市种植栽培毛鹃多年,发现带有毛鹃基因的品种稳定性更强。3)基于琴亭湖公园景观设计上的观赏需求,应选择不同观赏特性的品种,满足杜鹃景观多样化的营造。

根据不同物种的生态习性选择相应的栽培地,并创造与原生境相似的小环境是植物引种成功的关键[4]。琴亭湖公园选择不同的生境种植杜鹃,如荫蔽度高的密林下、疏林下、向阳的空旷场地、沿湖缓坡、石山环境等。通过观察、记录每个品种生态习性,如物候期、花色花型、叶片质地、变叶落叶情况等,了解不同品种的生长势差异及同一品种在不同立地条件的生长差异,同时筛选较耐阴、较耐晒的品种。截至2022 年,琴亭湖公园在十年间共引进杜鹃品种187 种,至今存留152 种,其中应用范围较广的品种有60 余种。公园的杜鹃品种涵盖了4 大园艺品种,包括春鹃94 种、夏鹃1 种、东鹃28 种、西洋鹃15 种,以及原生种14 种。

3 琴亭湖公园杜鹃主题园景观营造

琴亭湖公园杜鹃主题园是在原有公园的基础上经过十年改造逐步形成的,因此尊重公园原有的场地特征,合理进行保留与改造尤为重要。营造杜鹃主题园景观时,既要考虑公园地形改造、园林设施、植物配置等方面,又要满足游客需求,遵循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

杜鹃花引种栽培初期为试验性阶段,主要在园路边界、沿湖缓坡及一些林下空间以片植、丛植或点缀于景石边的形式种植。随着稳定生长的杜鹃品种越来越多,为建设多样化的杜鹃景观提供了足够的素材,同时结合公园基础建设的改造完善,逐步在公园的核心位置营造以杜鹃花为主的景观。根据功能不同,可将公园的杜鹃景观分为自然风景式、休闲观赏式及科普教育式3种类型。

3.1 自然风景式的杜鹃景观营造

自然风景式杜鹃景观营造过程中,因地就势,将公园内空间形式单一、植物配置简单的场地进行微地形改造,模拟杜鹃花野生生活的环境,形成“微型山体”“峡谷”等地形,表现杜鹃花原生之美,同时弥补公园地势平坦、一览无余的缺陷。结合地形的变化,通过不同品种杜鹃花之间的相互映衬,营造自然风景式的杜鹃景观,分别形成了“杜鹃山”和“杜鹃花谷”两处杜鹃景点。

1)“杜鹃山”景点原是一片约500 m2的三角形地块,地势平坦,上层为台湾栾,下层为地被及斑秃的草坪。在片植的台湾栾东南方向堆坡置石,形成一处“微型山体”。东南面以石叠山,东侧用黄土堆坡,南侧靠近园路砌波浪形的矮墙,墙面用毛石铺设,体现古朴自然的景观。植物配置上,保留了高层的台湾栾,并在不同的节点处种植杜鹃树桩、青枫、红枫作为上层植物。中层主要搭配杜鹃灌木,山坡上以小叶形、浅紫色系的多种杜鹃花片植,偶尔点缀大叶形与落叶杜鹃,营造漫山遍野杜鹃花开的效果;岩石边种植花朵小巧的东鹃,明亮的花色与深沉的石头颜色相互映衬,展现杜鹃花在岩石中生长的景象。下层种植耐阴的地被,大面积以麦冬为主,台阶边缘、石头边点缀少量蕨类植物。整个“杜鹃山”景点层次丰富,高低错落,脚踩自然石材铺设的台阶中,仿佛置身在杜鹃花山中,登至最高点,可坐石桌边休憩饮茶,亦可俯视周边的公园美景(见图1)。

图1 杜鹃山

2)在“杜鹃山”的东侧,设计了一处“杜鹃花谷”与之相连,两处景点景观效果各异但相互呼应,形成一条完整的杜鹃风景游览线路。“杜鹃花谷”改造前的场地是几块面积不大的绿地,游览路线比较杂乱,植物配置为疏林草地模式,上层乔木有大叶榕、木棉、海南蒲桃等。改造时将几条小园路打通,把分散的绿地整合在一起,在中间开辟一条贯穿东西的游步道,游步道两侧砌矮墙,两侧向外逐层降低砌成异形的花池,游步道与矮墙均为毛石铺设,与“杜鹃山”的波浪形矮墙相互呼应。在植物配置上,原有的大乔木基本保留,中层种植了木绣球、山茶、钟花樱花、紫荆等观花灌木,搭配以红色系为主的杜鹃,利用地形的高低及植物的高度形成层次丰富、和谐自然的植物群落,下层土壤覆盖树皮,营造自然生态的感觉。杜鹃花开形成了花谷的视觉效果,盛花期时,游客穿梭在“杜鹃花谷”中,身旁被热情如火的红色杜鹃花包围着,充满了浪漫、惬意的气氛。

3.2 休闲观赏式的杜鹃景观营造

为满足游客驻足休憩的需求,公园在2017年琴亭湖湖体扩容工程——公园景观改造工程中新建了多种形式的园林建筑,如亭、廊、花架等,园林建筑搭配杜鹃种植构建花园式的景观,为游客提供了更多彩的休憩场所。

琴亭湖公园东园南岸原有一处相对空旷的绿地,绿地边界种植了鸡冠刺桐、海南蒲桃、蓝花楹及小面积的金叶假连翘灌木丛,中心区为空旷的草地。结合游客游园需求,在草地上建造了一座六角亭,并以毛石小路衔接亭子与公园园路,小路边缘用大小不一的景石垒起矮挡墙。植物配置上,保留原有的鸡冠刺桐和蓝花楹,亭子边上种植钟花樱花、木绣球、紫薇作为中上层观花植物;中层选用不同花色、不同株型的杜鹃以孤植、丛植、片植等种植方式,与山茶、南天竹、银姬小蜡、巨麻、绣线菊等植物搭配,营造花园式的景观氛围;下层使用锦绣苋、佛甲草等色叶地被植物丰富地面的色彩,与毛石路、矮墙相佐,展现自然野趣、生机勃勃的感觉。该景点植物配置以春季观花植物为主,于是为这座六角亭取名氍毹亭,“氍毹”意为“毛织的地毯”,将四周的花丛比喻成“花的地毯”,体现春季繁花似锦的景象。在氍毹亭中远可眺望湖光景色,近可欣赏花团锦簇,让人放松自在、心旷神怡(见图2)。

图2 氍毹亭

3.3 科普教育式的杜鹃景观营造

随着琴亭湖公园杜鹃规模的不断扩大,向市民游客提供更深层次的杜鹃知识与文化,设计一处专门展示杜鹃品种“园中园”的思路应运而生。公园的东园南岸有一处超过500 m2的狭长状绿地,在绿地边缘砌红砖墙进行围合,改造成“杜鹃品种展示园”。四周围墙高度不同,其间穿插一段木栏杆,使围墙更加富有变化。在绿地中间最窄的位置设计主要入口,利用原有的3 棵榕树,还增添了条石平台、置石、红砖墙等元素,入口平台左右两侧分别设计圆形和方形的“门框”,将两侧的杜鹃景色定格在框中,形成框景的效果(见图3)。园中的游步道用碎石搭配间断的木条铺设,种植区置石点缀,整体体现古朴自然的感觉。杜鹃品种展示园中收集了近100 个杜鹃品种,并根据杜鹃的特性进行分区,左侧为春鹃和东鹃系列,右侧收集原生种杜鹃、西洋鹃及少量的夏鹃和落叶品种(见图4)。中上层植物景观保留原有的羊蹄甲、日本晚樱,增加木绣球、红枫、桂花及杜鹃盆景,下层种植冷水花、兰花、三七。红墙、景石、石子路、门框的组合,配以层次分明的植物群落及多种多样的杜鹃花,形成优美的景观意向。园中设置了杜鹃花小知识的展示牌,游客赏花识花的同时可以了解有关杜鹃花的小知识,是集观赏、科普、游园功能于一体的杜鹃小天地。

图3 杜鹃框景展示图

图4 杜鹃品种展示园

4 结语与展望

优秀的植物主题园应具备观赏与应用、科学与艺术的高度统一,既发挥寓教于乐的功能,又具备推广研究的潜质[5]。琴亭湖公园杜鹃主题园的营造既提升了公园的景观,丰富公园的内涵,打造公园品牌,又推动了福建省杜鹃事业的发展。

1)琴亭湖公园可作为亚热带季风区杜鹃种质资源收集的一个平台,通过对杜鹃的引种、适应性栽培及精细化养护,筛选出适应亚热带季风气候的杜鹃品种,将性状良好稳定的品种向其他周边城市推广,同时在亚热带季风地区的杜鹃苗木产业、杜鹃景观应用方面提供后续支撑。2)可以琴亭湖公园杜鹃景观为模板,构建亚热带地区杜鹃的植物配置模式,分别研究不同类型杜鹃品种的搭配模式和杜鹃与其他植物的搭配模式,总结出适用于亚热带地区杜鹃景观的营造方法。3)琴亭湖公园杜鹃主题园体现了简朴自然的风格,充分利用原有的地形地貌及植物,运用经典的古典园林造园手法,如“框景”“障景”“夹景”等,结合色叶落叶植物的搭配、其他季节开花植物的搭配等,营造出四季有景、步随景移的杜鹃主题花园,可为其他同类型观花植物的造景应用提供参考。4)通过各种形式传播杜鹃文化,如举办杜鹃花展、开展公益课堂等,可让市民认识杜鹃、了解杜鹃、喜爱杜鹃,满足不同人士精神文化层面的需求,提升人们的幸福感。

猜你喜欢

杜鹃花杜鹃营造
诚心为“侨” 营造“家”温暖
杜鹃花开
2021年山西将完成营造林26.67万公顷(400万亩)
杜鹃红
待到杜鹃花开时
杜鹃
杜鹃花
百里杜鹃百里歌
百里杜鹃
哦,杜鹃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