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为何我困于食物,无法自拔?

2023-05-30罗凤娇

心理与健康 2023年1期
关键词:暴食障碍心理健康

罗凤娇

进食障碍是青少年群体中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一项基于该群体的大型研究表明,超过30%的青春期男孩和40%的青春期女孩受到影响,这种情况甚至持续到成年早期。尽管临床上完全的进食障碍相对罕见,但亚临床节食和减肥行为在青春期女孩中普遍存在。那么,哪些因素将患有临床进食障碍的人与其他人区分开来呢?除了社会文化因素之外,遗传和心理因素也会导致进食障碍的出现和持续。其中青少年应对技巧缺乏是与进食障碍相关的心理因素之一,进食障碍患者与非进食障碍患者在对事件的评价和应对压力事件的方式上存在差异。

发展心理病理学的理论模型表明,过度的压力和应对技巧缺乏是青少年发病的重要病因学结构。青春期是感知压力比成年期更大的时期,青春期经历的压力对大脑和心理健康的影响比成年期更大。并且,青春期的应对机制相对不稳定,应对策略也因人而异。

青少年压力反应与应对

从理论上讲,压力反应通常通过两种不同的途径影响身心健康。直接的途径表现在个体经历压力源会直接影响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的激活,从而增加体内糖皮质激素(如皮质醇)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因此,长期过度的压力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较差的心理健康状态下,持续的压力还会加速疾病的进展。

间接地来讲,过度的压力会引发个体不良行为,对身心健康造成负面影响,例如不良的饮食习惯,这反过来又会增加健康状况不佳的可能性。压力体验的增加可能引发高热量食物的进食。对青少年来说,压力还会导致两餐之间零食消费的增加以及水果和蔬菜等低热量高营养食物摄入的减少。这些与压力相关的进食行为会通过增加身体肥胖对健康产生不利影响,甚至引发抑郁、焦虑、进食障碍或伤害自身等行为。

压力与应对的认知模型指出,当感知到压力源时,人们往往使用的应对策略有:以问题为中心的应对、以情绪为导向的应对以及回避策略。第一,以问题为中心的应对旨在消除或減轻环境中的压力源,努力改变有问题的事件或情况。第二,以情绪为导向的应对旨在减轻与压力事件相关的情绪困扰。第三,回避策略。如过量饮酒、吸烟和暴饮暴食,可能会暂时减少负面影响,将注意力从负面影响、负面自我评价和对他人表现的关注上转移开。青少年由于缺乏有效的应对技巧,面对压力往往倾向于使用回避策略。

从长远来看,回避策略不仅不能有效地减少负面影响,反而会干扰压力相关信息的处理以及对可能出现的负性后果的关注。进食障碍患者倾向于将情境视为压力,并倾向于表现出运用不灵活的应对方式。不同应对策略对心理健康的影响不同。特别是,与以问题为中心的应对相比,使用回避策略可能会导致抑郁、焦虑、进食障碍等不良后果。因此,所采用的应对策略类型可能对心理健康和行为发挥重要作用。

青少年不良应对类型与进食障碍有怎样的关系?

青少年往往会错误地评估自己应对事件的能力,并过早地实施有限的应对策略,而这些策略是无效的。在进食障碍的个体中,表现出的应对方式的特点是(a)很少使用以问题为重点的应对战略;(b)频繁使用回避策略,排斥其他更具适应性的以情绪为中心的应对策略。

患有进食障碍的青少年较少使用以问题为中心的应对策略来处理压力,认为回避问题比直接面对问题更好。这可能是由于其缺乏对该问题的充分或准确信息的认知,认为该问题无法控制。进食障碍患者由于简单和僵化的认知图式,限制了对压力相关信息的处理,从而阻碍了问题解决。另外,对问题超出个人控制的感知导致抑制或脱离以问题为中心的应对策略。患有暴食症的青少年在人际交往中倾向于避免使用以问题为中心的应对策略,这抑制了他们有效应对压力的能力。然而,这似乎是认知僵化(例如,自信会引起他人的敌意)导致的,而不是由于缺乏解决问题的技能。

除了很少使用以问题为中心的应对策略外,患有进食障碍的青少年还限制使用以情绪为中心的应对策略,倾向于依赖情绪回避来应对压力情境产生的负面影响状态,例如吃东西或吸烟。进食障碍行为,如食物限制、暴食和排泄,可以理解为回避应对策略。

进食障碍患者往往认为自己的人际关系不尽如人意,社会支持资源不足。此外,患有进食障碍的个体难以准确识别和调节消极情绪状态。特别是,很难区分饥饿暗示和其他厌恶的感觉和影响状态。对于患有暴食症的青少年来说,暴食是一种应对策略,可以减轻情绪困扰,避免消极的自我评价。另外代偿行为(特别是自我诱发的呕吐)具有减轻焦虑的功能,而这正是维持疾病的核心。

青少年进食障碍的科学应对

许多针对进食障碍的认知行为干预的隐含目标是将患者从不准确的评估和基于回避的应对转变为准确的评估,以及适当使用以问题和情绪为中心的应对。从应对的角度来看,认知行为治疗的主要目标是协助患者修改和扩展其应对进食障碍行为前因的策略。其中包括问题解决技能的训练,识别暴食症发作的前因(例如人际冲突)以及使用暴食症作为应对策略的积极和消极后果。随后对以问题为中心的替代应对措施进行讨论和评估,协助患者发展新的、更有效的应对行为,而不是依赖暴食和排泄来应对压力。

对许多患者来说,增加自信作为应对频繁出现的人际问题尤为重要,因为人际问题往往是负面情绪的根源。对于一些高度回避型患者,这可能需要从容忍讨论令人沮丧的情绪和事件开始。特别是如果在治疗中没有早期明确地解决情绪回避问题,一些患者会表现出非常擅长回避这类话题。因此,确定治疗的一个目标是解决令人烦恼的情绪和问题,而不是避免它们,并直接解决患者在这方面的恐惧,这是非常有帮助的。如果做不到这一点,通常会导致与患者就治疗中涉及的主题进行拉锯战,并可能导致提前终止治疗。患者在回避时往往很有技巧,有很多策略。例如可能包括带着“本周危机”来接受治疗;将治疗师转移到对话而不是治疗互动中,或者只关注严格的饮食失调话题,而排除其他明显的生活问题。

我们可以向患者指出,他们可在不依赖完全回避的情况下调整情绪反应的强度,并教授策略。例如进食障碍中最早的以情绪为中心的应对干预之一是放松训练。因为压力是暴食的前因,帮助暴食症患者通过放松来识别和减少压力,会减少暴食的欲望和暴食发作的频率。适当的营养习惯的自我强化和自我放松相结合,可以阻止暴饮暴食的冲动来中断贪食症行为的循环。

猜你喜欢

暴食障碍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睡眠障碍,远不是失眠那么简单
“贪吃”的小靖有心病
跨越障碍
鉴定出暴食神经元
暴饮后为何总会暴食?
多导睡眠图在睡眠障碍诊断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