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增强历史主动的唯物史观维度审视

2023-05-30吴玉敏孙万兵

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 2023年1期
关键词:辩证唯物主义唯物史观

吴玉敏 孙万兵

〔摘要〕 历史唯物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认识和把握历史的根本方法,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是中国共产党在百余年奋斗中形成的独特优势。历史主动蕴含着深厚的哲学思想,立足唯物史观从深层次剖析其内在意涵是深入理解和不断增强历史主动精神的基本要求。这就要求通过对历史主动所蕴含哲学思想进行审视与解读,从而更加全面准确地把握历史主动的实践逻辑,不断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在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历史进程中牢牢把握发展主动。

〔关键词〕 历史主动;唯物史观;辩证唯物主义

〔中图分类号〕D6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1203(2023)01-0010-06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全党同志要“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绚丽的华章”。历史唯物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认识和把握历史的根本方法,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必须始终坚持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认识历史、洞察历史,充分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记述历史发展、分析历史阶段,从而更好地掌握历史主动,在把握历史大势中续写历史发展新篇章。

一、增强历史主动蕴含的唯物史观原理

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持将历史唯物主义作为我们认识和把握历史的根本方法。增强历史主动蕴含着深厚的唯物史观原理。因此,增强历史主动就是要运用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正确把握历史发展客观规律,充分发挥历史主体的主观能动,从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出发正确把握社会主要矛盾,不断开创事业新局面。

(一)社会历史发展规律为增强历史主动指明了方向

规律的存在有其客观必然性,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规律存在于事物发展变化的全过程中,具体表现为一种内在的、本质的联系。马克思指出:“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1〕由此可见,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认为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与基础。所以,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要以历史客观规律为前提,并深刻把握和正确运用这些历史规律,从中洞察历史、汲取力量,获得主动。

马克思恩格斯在艰辛的理论探索与革命实践基础上,科学揭示了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的人类社会发展规律。马克思主义的不断发展打破了资本主义主宰世界的格局,尽管世界社会主义在发展中也陷入过低潮,出现过曲折,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这一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大趋势是没有改变的。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就是要在正确把握历史发展客观规律的基础上,把握历史大势和时代潮流,顺势而为、乘势而上。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带领中国人民在21世纪继续高扬马克思主义伟大旗帜,并不断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新篇章,其根源就在于中国共产党无论在何时何地遇到何种困难、面对何种挑战,都始终坚持在掌握历史规律中增强历史主动,持续深化对“三大规律”的认识与理解,从而在历史大势与时代潮流中站稳脚跟、赢得主动。

随着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社会主义在世界范围内加速兴起,中国共产党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大势中应运而生。在亚非拉人民解放运动风起云涌時,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冲破了帝国主义重重包围,建立了社会主义新中国并站稳脚跟。之后,面对世界社会主义低潮和国内外局势的复杂变化,中国共产党科学判断世界大势,带领全国人民步入了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面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共产党人继续增强历史主动,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了一系列历史性成就、发生了一系列历史性变革。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只有按历史规律办事,我们才能无往而不胜。”〔2〕27当前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处于极为重要的历史节点上,正朝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继续迈进,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在坚持正确把握历史发展客观规律的基础上,深刻把握“三大规律”的本质内涵、必然联系和实践要求,遵循历史发展规律,准确把握时代发展脉搏和历史机遇,在历史前进的趋势中前进,在时代发展的潮流中发展。

(二)在遵循历史规律基础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

社会历史的发展有其自身内在的规定性,人们在具体的、现实的实践中也会创造自己的历史。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告诉我们,社会形态的更替与历史发展具有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必然性,但历史主体在其中并不是完全消极被动的。人的意识不仅是客观世界在人脑中的反映,同时也能够作用于实践对客观世界进行改造。作为历史主体的人在实践中通过自觉活动逐渐认识规律,并按照客观规律去指导和改造世界,这些人民群众有目的、有意识的社会实践活动创造了社会历史。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发展有其规律,但人在其中不是完全消极被动的。”〔3〕510马克思恩格斯科学揭示了人类社会总体发展演进的规律是不断地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过程,并深刻指出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具有历史必然性。中国共产党作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无产阶级政党,遵循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是其全部实践的理论出发点。所以,增强历史主动就是要在深刻认识人类社会发展不可逆转的总趋势这一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历史主体的主观能动性,抓住和用好各种历史机遇,善于积极应变、主动求变,顺应历史发展潮流,在把握历史大势中始终保持和掌握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主动权,与时代同行,不断地推动革命、建设、改革事业向前发展。

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其实质就是将尊重历史规律的客观实际与发挥历史主体的主观能动性二者有机结合起来,在尊重和把握历史发展客观规律这一基础上来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这种主观能动性其核心即历史主体所表现出的自主的历史选择性,进而言之就是在对社会历史发展客观规律深刻理解和把握基础上,所形成的历史自觉与历史主动。

(三)人民立场是赢得历史主动的坚实根基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历史进程的主体,也是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根本力量,因此,人民即是一切历史的前提和价值尺度。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深刻体现出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主体性的基本观点,因而决定历史发展进步的是“行动者的群众”。能否真正做到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谱写历史新篇,其关键在于能否始终站稳人民立场,进而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马克思指出:“历史的真正发源地不在天上,也不在思辨的云雾中,而在粗糙的物质生产中。”〔4〕马克思恩格斯深刻剖析了作为历史主体的人创造历史、推进历史发展进程的具体机理。他们指出,“人们总是通过每一个人追求他自己的、自觉预期的目的来创造他们的历史,而这许多按不同方向活动的愿望及其对外部世界的各种各样作用的合力,就是历史”〔5〕。此外,恩格斯也深刻指出社会的发展与历史的进步从根本上来说是历史运动合力的结果,并将这种合力的历史称为自然演进的规律,其根本指向是进行历史活动的人民的根本利益。对于中国共产党而言,其没有任何自己特殊的利益,而是始终把实现和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其全部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这正是中国共产党能够始终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的根本所在。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6〕16中国共产党始终遵循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把人民立场视作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并在百余年奋斗历程中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充分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不断把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推向前进。历史和实践深刻告诉我们,党和国家事业之所以能够不断取得胜利,根本原因就在于紧紧依靠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始终将坚持尊重社会发展规律与尊重人民群众历史主体地位保持高度一致。

(四)正确把握社会主要矛盾是增强历史主动的重要保证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告诉我们,任何事物都是在矛盾运动的过程之中得到发展的,因而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对于人类社会的发展而言,其进程是在社会矛盾的产生与解决这一过程之中进行的,因而社会矛盾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为社会历史发展的一种中间环节,并预示着社会历史在一定发展阶段中所达到的临界点。从这个意义上而言,社会发展进程中“矛盾”的展开和解决推动了历史主动的实现。因此,能否及时准确把握社会矛盾并有效化解矛盾是能否掌握历史主动的重要保证。

马克思指出:“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便同它们一直在其中运动的现存生产关系或财产关系(这只是生产关系的法律用语)发生矛盾。于是这些关系便由生产力的发展形式变成生产力的桎梏。”〔7〕在唯物史观下,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是矛盾运动的过程,因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从根本上来讲就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规律。而社会主要矛盾则是社会基本矛盾在一定社会形态或发展阶段的具体呈现,是一个国家在一定历史时期或发展阶段的多种矛盾中起着支配性作用的矛盾,是根本性的社会矛盾。认清和解决社会主要矛盾是把握历史规律的逻辑起点,也是增强历史主动的客观前提。

社会主要矛盾的演变有其深厚的历史基础,离不开人们对历史发展阶段与社会发展实践的深刻把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百年奋斗历程告诉我们,党和人民事业能不能沿着正确方向前进,取决于我们能否准确认识和把握社会主要矛盾、确定中心任务。”〔3〕30中国共产党始终善于抓住社会主要矛盾和中心任务从而带动全局工作,究其根本是中国共产党能够在把握机遇中实现历史主动。从党的百余年发展历史进程来看,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判断社会历史发展方位的基本依据,主要矛盾以及矛盾的表现方式往往预示着社会发展方位的变化。因此,正确认识社会主要矛盾和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中心任务,不断深化对“三大规律”的认识是我们党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的重要保证。

二、增强历史主动遵循的唯物史观实践要求

当前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党正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因而更加需要在深刻把握历史主动哲学意蕴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增强历史主动的实践要求,在把握历史大势中续写历史发展新篇章。

(一)增强历史主动要准确把握历史大势

对于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而言,能否始终融入和顺应历史发展潮流,其关键就在于能否牢牢把握时代脉搏,抓住历史机遇。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一百年的奋斗中,我们党始终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把握历史大势,正确处理中国和世界的关系,善于抓住和用好各种历史机遇。”〔8〕站在历史发展的关键节点上,不断增强历史主动,必须准确把握历史大势,重点在于准确把握“两个大局”这一历史时代、准确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歷史阶段、准确把握“新时代”这一历史方位,从而在把握历史大势中续写历史发展新篇章。

一是在准确把握“两个大局”中增强历史主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刻把握历史发展大势,从全局与战略的高度作出了“两个大局”这一重大战略判断。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是“两个大局”中的恒定变量,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是“两个大局”中的最大变量。大变局带来大挑战,但同时也带来发展的大机遇。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的一切奋斗、一切牺牲、一切创造,归结起来就是一个主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9〕当前,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关键节点上,面对这一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准确把握“两个大局”这一历史时代特征,以全面的历史观、科学的世界观看待时代发展,有助于我们在充分运用历史经验和历史智慧中不断增强历史主动,在准确把握历史发展规律中探明历史发展趋势,推动事业不断发展。

二是在准确把握“初级阶段”中增强历史主动。进入新发展阶段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全面统筹“两个大局”作出的一个重大战略判断。如何正确认识新发展阶段这一历史方位,如何理解新发展阶段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关系关乎我们能否在发展进程中统一思想认识、明确奋斗目标等一系列根本性问题。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奋斗目标呈现出了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与此同时,面对进入新发展阶段这一历史方位,要深刻认识到“新发展阶段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的一个阶段,同时是其中经过几十年积累、站到了新的起点上的一个阶段”〔10〕。只有更为全面准确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历史阶段,并在此基础上来理解新发展阶段,才能够正确认识这一新的历史方位。因此,必须准确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历史阶段,在正确分析和把握时代发展大势的基础上不断增强历史主动,朝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奋斗目标迈进。

三是在准确把握“新时代”这一历史方位中增强历史主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根据我国发展实际,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对中国发展所处历史方位作出的重大而精准的政治判断。新时代的十年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突破,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从现代化进程的视角看,新时代的十年,把中华民族复兴伟业提升到一个全新的高度,具有五千多年文明历史的中华民族由此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开始全面迈向现代化。增强历史主动首先要全面认识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里程碑意义,全面准确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这一历史方位,从而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征程中不断创造新的历史伟业。

(二)增强历史主动要不断提高历史自觉

百余年来,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指导下,在对历史规律的深刻洞察中、在对历史进程的全面认识中、在对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中,不断增强了历史自觉与历史自信。中国共产党在百余年发展中形成的历史自觉为自身认识的不断深化、历史自信的塑成奠定了坚实基础。当前站在历史发展关键节点上,要增强历史主动必须不断增强历史自信,而增强历史自信离不开坚定的历史自觉,只有充分彰显历史自觉才能始终“立于时代潮头,紧扣新的历史特点,科学谋划全局,牢牢把握战略主动”〔11〕。

在对历史规律的深刻洞察中增强历史主动。没有深刻的历史自觉,就不可能有坚定的历史自信。中国共产党人的历史自信是在历史自觉形成的过程中逐渐建立起来的,是以对历史规律的深刻把握为基础的,是基于对马克思恩格斯所论述社会发展规律和历史演进规律的自觉认同和对党自身百余年奋斗伟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自觉认同基础上不断养成的。因此,增强历史主动必须要深刻洞察历史发展规律,并在此基础上激发历史自觉。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顺应历史发展潮流的必然结果,党的百余年奋斗历史就是一部把握历史发展规律与大势的历史。在对历史规律的深刻洞察中彰显历史自觉,一方面要深刻认识马克思恩格斯所指出的人类社会发展固有的一般规律和必然性趋势。另一方面要深刻总结党的历史经验与成就,理清历史规律的普遍性和特殊性,不断在对历史规律的深刻洞察中彰显历史自觉,以高度的历史自觉铸就坚定的历史自信。

在对历史进程的全面认识中增强历史主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对历史进程的认识越全面,对历史规律的把握越深刻,党的历史智慧越丰富,对前途的掌握就越主动。”〔3〕545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多年的灿烂文明,中国的科学技术、天文历法、哲学思想等曾在世界上产生深远影响,为推动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在鸦片战争之后,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实现民族复兴成为了近代以来中华民族苦苦追寻探索的梦想。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便将这一历史使命担负在自己肩上,百余年来团结和带领人民群众进行了许多伟大而卓绝的斗争,不断带领中国人民取得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胜利。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十年的砥砺奋进,进一步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要不断增强对历史进程的全面认识,才能更好地彰显历史自觉,认清我国发展所处的新的历史方位,自觉担负起历史赋予的使命与责任。

在对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中增强历史主动。尊重历史发展规律、总结历史发展经验是探索历史发展逻辑的必然要求,历史发展的进程始终都不是一条平坦的大道,在这一充满着矛盾与曲折的进程中总结历史经验是彰显历史自觉的基本表现。《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聚焦成就、经验,系统、准确、全面概括了党的百年奋斗历程,重点对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中积累的重要经验作了深刻总结。党总结历史经验的优良传统具有重要的政治意义、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都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深刻总结历史经验是增强历史自觉、担当历史使命的内在需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的经验值得注意,历史的教训更应引以为戒。”〔2〕390总结经验体现了党的历史自觉,也为增强党的历史主动提供了智慧与力量,对于我们开启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

(三)增强历史主动要科学回答历史之问

社会历史的发展是一个运动变化的过程,使得社会要素发生多方面的变化,在这一过程中必然会涌现出诸多难以预料的新问题与新挑战。因此,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能否科学回答历史之问是增强历史主动的重要体现,是事关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重大问题。新时代要有新发展,只有实现新发展才能创造出新的历史伟业,而要推进党和国家事业不断取得新发展,必然要掌握历史主动、科学回答历史之问。

在深刻把握社会主要矛盾中明确奋斗目标。唯物辩证法对于矛盾问题作出了基本论述,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社会主要矛盾究其本质是社會基本矛盾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历史性变化,准确认识和把握社会主要矛盾是明确不同历史时期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目标与中心任务的必然要求。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是时代转换的重要标志,这一转变从根本上反映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客观实际。深刻把握社会主要矛盾的发展变化有助于我们把握时代发展新特征与历史发展新方位,从而进一步找准解决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所面临问题的根本着力点,明确重点任务与奋斗目标。回顾党的百余年奋斗历程,中国共产党面对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未知的前途命运,面对不同历史时期我国发展所面临的不同社会主要矛盾,始终坚持在深刻把握社会主要矛盾中明确奋斗目标,带领人民群众不断创造历史伟业。

在不断解决社会主要矛盾中回答历史之问。党的百余年奋斗历程,深刻揭示了认识和解决矛盾的思路和方法,在不断解决社会主要矛盾中回答历史之问,为我们党不断开辟前进道路注入了强大动力。这就需要我们必须以更强的历史主动观察时代发展的逻辑,洞察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及时发现并解决实践中存在的矛盾问题,在不断解决社会主要矛盾中回答历史之问,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行稳致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行百里者半九十。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全党必须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6〕12社会主要矛盾的新变化,一方面意味着进入新时代实现了新发展,另一方面也标志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迈上了新起点、开启了新征程。历史总是在不断解决问题中前进的,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在不断解决社会主要矛盾中回答历史之问,紧紧抓住了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这一根本着力点,持续发扬历史主动精神,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因此,科学把握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新变化,在不断解决社会主要矛盾中回答历史之问,才能及时发现和解决实践中的关键问题,使民族复兴伟大梦想在接续奋斗中持续推进、如期实现。

(四)增强历史主动要勇担伟大历史使命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前赴后继、英勇奋斗的根本动力。”〔12〕由此可见,共产党人在牢记初心使命中勇担伟大历史使命,不断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在不断守正创新中勇担伟大历史使命,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勇于推进改革,顺应时代潮流,不断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历史奇迹。

在牢记初心使命中勇担伟大历史使命。初心体现价值追求,使命体现历史担当。对于中国共产党人而言,“为了人民”是初心使命的关键所在,同样也是增强历史主动的关键所在。唯有敢担当善作为,方能坚守初心使命。勇于担当、敢于作为是践行初心使命的真实体现,是发扬历史主动的深刻彰显。“赶考”之路任重而道远,新征程上还会面临各种严峻的风险挑战,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不断增强历史主动,把初心使命转化为内生动力和实际行动,在牢记初心使命中勇担伟大历史使命,不断汇聚起同心共筑中国梦的伟大合力,不断开创事业发展新局面,书写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

在不断守正创新中勇担伟大历史使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是一条没有现成經验可以照搬、前人也未曾走过的道路,这就意味着我们必须坚持在不断守正创新中勇担伟大历史使命。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的新征程中,面对新的历史时期的背景条件、主要任务和社会主要矛盾,要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把伟大事业推向前进。守正创新是中国共产党人应该具有的历史担当,其中蕴藏着推动历史发展的强大动力。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必须始终坚持守正创新,充分激发人民群众的创造力,在始终站稳人民立场中增强历史主动,奋力开拓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更加广阔的光明前景。

〔参 考 文 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669.

〔2〕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3〕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4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2.

〔4〕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351.

〔5〕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302.

〔6〕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3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

〔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3.

〔8〕习近平.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13.

〔9〕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21-07-02(02).

〔10〕习近平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 深入学习坚决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 确保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N〕.人民日报,2021-01-12(01).

〔11〕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53.

〔12〕《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 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9-07-01(01).

责任编辑 郎明远

猜你喜欢

辩证唯物主义唯物史观
用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指导高中物理核心素养的培养
唯物史观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以岳麓版
马克思实践观思想是辩证唯物主义的基础
知识产权制度未来发展试析——基于辩证唯物主义观视角
整体性视域下的功能解释唯物史观批判
例谈数学教学中辩证唯物主义的渗透
高等数学教书育人例谈
唯物史观历史进步动力学建构的基础
唯物史观下关于“礼”的起源的理论阐释
从唯物史观角度分析辛亥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