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非关税壁垒对我国国际贸易的影响和对策研究

2023-05-30李瑾晔

关键词:出口贸易国际贸易

李瑾晔

【摘  要】论文通过案例分析法,分析我国出口遭遇非关税贸易壁垒的现状,及我国出口贸易受到非关税壁垒影响的表现,提出了解决建议措施,旨在为避免我国企业遭受非关税壁垒提供参考。

【关键词】非关税壁垒;国际贸易;出口贸易

【中图分类号】F75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1069(2023)01-0055-03

1 非关税壁垒的含义

非关税壁垒含义较为宽泛,一般来说是指一国政府通过除关税之外的手段,对本国外贸进出口,特别是他国对本国进口进行管控和调节的措施。非关税壁垒一般用来限制进口,但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国际贸易的不断发展,逐步演变为国际贸易谈判中的重要砝码。非关税壁垒主要包括绿色壁垒、技术壁垒、数量限制、资金限制等。

2 非关税壁垒的现实成因

近年来,国际经济增长动力不足,全球贸易需求量大幅萎缩,一些国家贸易保护主义有所抬头,其目的在于保护国内产业,从而很大程度上限制其他国家对本国的贸易出口。非关税壁垒在限制进口、保护国内市场等方面的作用不断加强,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相对于关税手段,非关税贸易壁垒具有很强的灵活性,隐蔽性强,已经成为贸易保护措施中的重要部分,不利于国际贸易的长远发展。

随着全球贸易的不断发展,各国关税纷纷提前大幅度地下降,关税调节很难成为一国调节对外贸易的有效手段。世界各国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现象日益严重,为了加强对对外贸易的控制和对国内产业的保护,各国纷纷采取非关税壁垒措施对本国外贸进行保护。随着经济危机的爆发,各国均不同程度上提高了对非关税壁垒的使用频率和强度,以达到保护本国竞争力弱的产业和限制进口的目的。进入21世纪以来,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之后,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采取贸易保护措施,非关税壁垒也朝着更加隐蔽方向转变。

3 我国出口非关税贸易壁垒的现状

由于劳动力和原材料成本低,中国的出口产品被称为“廉价品”,在国外,特别是在欧洲、美国和日本,有大量的检验认证程序和收费,致使中国纺织企业出口的困难和成本加大。各种不断强化的出口贸易壁垒严重阻碍了我国产品出口的机会。只有通过深入分析,我们才能找到正确高效应对非关税壁垒的政策和方法。

3.1 案例分析

2017年中国对外贸易产品在欧盟遭遇技术壁垒迫使中国企业生产的产品都要通过绿色纺织品检验(见表1),即抗色、甲醛、致癌染料、致癌芳香族染料降解或皮肤反应、有害重金属、卤化染料、五氯苯酚、漂白剂、塑化剂和农药等成分的检验。全球范围内有15个国家依靠纺织品检验机构对我国出口的纺织品进行严格的监测,检验机构按照国际标准检测污染物,然而,其高成本和复杂的测试程序逐步成为中国纺织品出口的主要障碍。例如,芬兰对纺织品中所含全部化学品进行登记,以确保其安全性,这无疑形成了对我国纺织工业出口的挑战。

3.2 非关税壁垒对我国外贸和国民经济造成的影响

3.2.1 出口成本高涨,出口增长降速

以非关税壁垒中的绿色贸易壁垒、技术贸易壁垒等为例,部分国家通过严格的技术等标准,限制我国商品的正常进入,阻止我国相关产品以公平竞争的方式进入其市场。同时,为了达到进口国的环境标准,我国出口商不得不增加环境的检验、测试、认证等复杂的手续,很大程度上增加了企业的生产成本。我国对外出口的產品一直存在产量大、产品雷同、附加值低等问题,在非贸易壁垒影响下,我国出口商为抢占国际市场份额,不得不以降价作为换取商品出口的条件,出口商之间大打价格战,逐渐形成恶性竞争,导致出口商品价格急剧下跌,损害了商家和工人的利益。

3.2.2 冲击我国外贸产业,影响我国经济发展

非关税壁垒的出现,使我国商品的出口成本增加,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以绿色贸易壁垒为例,其目的是生态环境保护,但过于苛刻的限制条件,却导致我国一些中低端贸易商品被拒之门外,而企业只能向国外购买先进检测设备,以实现商品的国际化,这无疑增加了企业的成本,降低其利润空间。另外,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今天,这一限制条件,导致我国的国际贸易市场份额减小,由于种种因素,致使我国在贸易出口方面,其产品类型主要以中低端为主,而高端科技领域产品相对较少,非关税壁垒在中低端商品领域中,则成为一只“拦路虎”,减小了我国商品在国际市场的份额,最终导致规模、市场的减小。

4 应对技术性壁垒推动我国国际贸易的建议

目前,国际贸易壁垒以反倾销、 贸易壁垒等方式取代了关税壁垒,继续对我国对外贸易产生影响。对此,我们应该进行积极的分析和研究,提出相关建议和对策,为政府、行业和企业决策提供多方位的参考,确保我国对外贸易继续保持增长,为对外贸易营造良好的环境,促进我国外贸经济健康发展。

4.1 国家层面

4.1.1 打造多元化的贸易市场

非关税壁垒通常是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所主导实施的措施手段。一般来说,对外实行技术壁垒的发达国家,其技术水平是高于实施对象国的,所以一旦形成技术壁垒,在短时期内受限的发展中国家很难达到发达国家的技术标准,只能放弃对该发达国家的出口。同样的,我国受到的非关税壁垒压迫也大多来自发达国家,在该大背景下,我国应积极开拓新的国际市场,如我国一些纺织制品在出口欧洲受到非关税壁垒压迫时,积极利用“一带一路”和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的建设契机,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从而扩大化我国的国际市场,打造多元化的出口贸易市场。

4.1.2 优化关税的有效保护结构

关税标准规范的政策调节应该充分考虑到其产业链在国际贸易中的动态性转变。降税力度大的商品全是具备比较优势的商品。当所维护的产业链比较具备优势,应使用关税政策开展调节。我国具有劳动力足、土地成本低等优势,但是很容易慢慢被资本、技术等要素替代。未来,纺织业等产业链应适当调整策略,要加速对夕阳产业的淘汰,随后将优势力量迁移到资产和技术集聚的产业链上。在新一轮关税减费中,可以通过对纺织行业和化工行业开展比较大的关税减免,对汽车进口、大型设备等商品开展小幅度的关税减免。

4.2 企业层面

4.2.1 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和技术水平

一般来说,商品加工和生产的技术水平越低,产出的商品质量也就越低,从而就越容易受到欧盟等发达国家对中国制造的制裁和压迫,也就是贸易壁垒。因而,我国产品的技术水平越高,自主研发能力越强,产品的利润水平也就越高,出口商品的结构也能随之进一步优化,从而也就降低了非关税壁垒的风险。要增强我国企业应对非关税壁垒的能力,一方面,我国政府应深化对高新技术产业的扶植政策,在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的同时,降低企业的税收成本,吸引更多高科技企业入驻产业园区,发挥其在技术领域的辐射带动作用,从而增强企业自身的贸易壁垒应对能力;另一方面,加强对创新型人才的重视,通过多种渠道向社会广招人才,采取免费落户、购房补助、社会保障等多方面的政策吸引更多的创新型人才,从而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4.2.2 充分利用WTO的例外条款,构建柔性保护屏障

许多欧盟国家在单方面认为我国出口商品价格低于国内价格或低于全球的平均价格时,将我国商品正常出口定义为倾销行为,由于物美价廉的中国制造商品对其国内同类型行业形成了竞争压迫并挤占了其市场份额,欧盟各国通常会提出反倾销诉讼来限制这种行为,在WTO受理诉讼后会对我国进行反倾销调查。面对这种情况,我国企业应积极应诉,拿出事实证据来应对WTO的调查。同时,国家层面也应支持企业的应诉,帮助和指导企业与国际组织和各国政府间的谈判,鼓励企业深入学习WTO相关协定和贸易争端解决机制,和企业共同来积极应对因贸易壁垒产生的贸易争端。

4.3 政府层面

4.3.1 加强贸易管理,政府发挥示范领导作用

由于南北差別的客观性存在和发展中国家社会经济发展水准较低的具体状况,世贸组织在贸易公平化、标准化的前提下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在当前关税维护功效日益减弱的状况下,除了大量的世贸组织、免责条款、各种国际性惯例,中国应当加强贸易管理,以维护我们的贸易产业链。与此同时,加速生产高质量、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商品;提升我国对外贸易宣传策划的整体规划;运用各种新闻媒体推荐国内著名品牌产品;激励政府机构领导使用国产车辆、电子计算机等;在政府采购流程中,同等标准优先挑选国产商品等,以此途径推动中国贸易产业链的发展。

4.3.2 着手长期战略,探索创新可能性

目前,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只有短短30多年的时间,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与发达国家还有较大差距。从技术产品来看,目前我国进口的技术产品仍可以作为初级产品使用。这些初级产品因价格和成本较低在短期产品市场上具有一定的优势,但从长远来看,这些产品的效益还不足以推动我国社会经济技术水平的逐步创新和发展,不利于产业结构的优化。欧洲市场经济快速发展所造成了一定程度上人力资源的浪费,相应的人力资源也正是一些新兴东南亚国家的廉价产品和廉价劳动力的优势所在,技术含量低的产品类型并没有得到国际社会和市场的普遍认可,而我们的产品由于长期技术水平较低而产生的技术功耗和人员浪费相对严重,有部分工人对技术产品的需求的质量低于市场经济的国际标准,对中国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了长期的重大影响。盲目抵制和坚决抵制阻碍我国经济发展的新的非关税壁垒,解决不了现阶段我国存在的问题,只有深刻、透彻地认识新的非关税贸易壁垒的基本要求,才能加强与第三国的经济技术交流,提高中国经济和技术的自主创新能力,这才是解决问题的正确政治方向。认识和了解新的非关税壁垒不仅仅能促进中国经济科技水平的提高和创新,同时也能促进我国政治、经济、社会科学技术的全面进步和经济技术的发展。如果我们详细研究了新的非关税壁垒,我们不仅要着眼于可能带来的负面后果和短期利益,而且要从长期经济战略的角度考虑和理解如何适应新的非关税壁垒带来的经济和技术创新的潜在可能性。

4.4 优化关税的有效保护结构

关税标准规范的政策调节应该充分考虑到其产业链在国际贸易中的动态性转变。降税力度大的商品全是具备比较优势的商品。当所维护的产业链比较具备优势,应使用关税政策开展调节。我国具有劳动力足、土地成本低等优势,但是很容易慢慢被资本、技术等要素替代。未来,纺织业等产业链应适当调整策略,要加速对夕阳产业的淘汰,随后将优势力量迁移到资产和技术集聚的产业链上。在新一轮关税减费中,可以通过对纺织行业和化工行业开展比较大的关税减免,对汽车进口、大型设备等商品开展小幅度的关税减免。

5 结语

中国的出口贸易经常受到国际市场非关税贸易壁垒、技术援助贸易壁垒的影响。社会壁垒和特殊保护措施是我国纺织品和服装中最常见的非关税壁垒形式,中国出口市场的贸易技术壁垒严重损害了中国的国内及相关产业,绿色壁垒的扩散不仅严重打击了中国出口商,同时也严重阻碍了发展中国家的国内管制水平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我国企业为克服技术壁垒而采用的复杂而昂贵的贸易壁垒程序大大削弱了出口企业的竞争优势,并阻碍了我国的经济贸易发展。在国际经济贸易迅速发展和全球化的背景下,贸易全球化和国际经济贸易的紧张关系逐渐加剧,贸易壁垒则逐渐向多样化发展,并从一个国家向另一个国家转移。贸易壁垒包括20多种技术性贸易壁垒、反倾销措施、出口补贴和保护措施等,这一形式在关贸总协定和世贸组织规则中被确认为保护我们主要贸易伙伴的共同资源。非关税壁垒对中国出口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中国产品进入进口国市场的成本增加,从而增加了中国企业的生产成本;生产者要求以劳动保护为基础的社会壁垒,包括技术壁垒阻碍的可能性与生产模式相关的指标的高要求等;这些壁垒的形成无形中成为中国外贸业迅速发展的“拦路虎”,这既是机遇也是挑战,需要各方积极应对并且有效做出适应国际社会发展的反应和举措。

【参考文献】

【1】冯姗.东非共同体非关税壁垒探析[J].现代商贸工业,2020,41(07):41-43.

【2】庞世崇,张建纲,王莉,等.碳纤维企业专利技术壁垒的探讨与防范[J].纺织科学研究,2020(04):32-35.

【3】李梦麒.“一带一路”背景下国际贸易壁垒对我国的影响分析及应对策略[J].现代营销(信息版),2020(01):111.

【4】王美庭.新贸易保护主义的表现形式、对我国的影响以及应对措施[J].法制博览,2019(36):1-4.

【5】尚航标,勾婉婷.中国食用菌出口遭遇贸易壁垒的现状与破解之策[J].中国食用菌,2019,38(12):71-73.

【6】王盼盼.世界非关税壁垒形势分析与我国的策略选择探讨[J].现代营销(下旬刊),2019(10):3-4.

【7】李君安,吴寿平.我国“一带一路”节点城市出口技术壁垒应对策略研究——以广西南宁市为例[J].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21(05):96-102.

【8】陈倩.贸易壁垒对我国出口跨境电商的结构性效应分析[J].商业经济研究,2019(16):150-153.

【9】王琼琪.试论新形势下非关税壁垒对我国外贸的影响及对策[J].全国流通经济,2019(21):30-31.

【10】吴雨洪.论美国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及中国的应对[D].南昌:南昌大学,2019.

猜你喜欢

出口贸易国际贸易
你应该知道的国际贸易
警惕国际贸易欺诈
点扬国际贸易(上海)有限公司
浅析我国对外贸易的转变及对策
江苏省出口产品结构优化升级
山东省农产品出口贸易的问题分析
我国出口贸易中B2B电子商务出口绩效影响因素分析
2015年《国际贸易》月刊总目录
国际贸易新趋势下的教育教学改革
国际贸易融资研究评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