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本土资源的特色研学活动探究

2023-05-30覃丽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2023年1期
关键词:乡情家国研学

覃丽

[摘 要]本土资源具有独特的区域性、趣味性等特点。依托本土资源开展特色研学活动,具有可操作性,符合学生认知特点且具有加强学生家国情怀培养等优势。文章首先以南宁市本土资源为例,挖掘扬美古镇、顶狮山、美丽南方三大研学资源所蕴含的学科特色、家国乡情、实践趣味,并设计研学活动内容;再以扬美古镇研学活动为例,阐述了研学活动的开展;最后对基于本土资源的特色研学活动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本土资源;特色研学活动;地理学科

[中图分类号]    G633.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23)01-0096-03

教育部等11部门印发的《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指出,研学活动要因地制宜,呈现地域特色。学校的研学活动可以根据学段特点和地域特色,依托合适的本土资源开展。

一、基于本土资源的特色研学活动的开展路径

研学活动作为学校课程的有效补充,能帮助中小学生了解乡情、市情、省情、国情,开阔眼界,培养家国情怀、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梳理整合本土资源转化为研学资源的过程中,要注重挖掘其蕴含的学科特色、家国乡情、实践趣味三大内涵。

(一) 挖掘本土资源蕴含的学科特色,培养学科能力

研学活动的设计要衔接学科课程教材,将学科教材作为研学活动的背景资料,推进研学活动和学科实践的相互衔接,实现研学活动与学科课程的融合。以扬美古镇研学活动为例,其景点包含河流、古建筑、古商埠码头等,根据这些资源,可以结合地理学科特色进行研学任务清单设计(见表1),让学生通过研学实践,利用地理学科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学习地理学科的兴趣和能力。

(二) 挖掘本土资源蕴含的家国乡情,厚植家国情怀

深挖本土资源蕴含的家国乡情,有利于培养学生爱国、爱家乡的情怀,坚定的理想信念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以顶狮山田园风光区研学活动为例,从家国乡情教育角度设计顶狮山田园风光区研学活动内容(见表2)。通过活动加深学生对当地民族文化的了解,培养学生的文化自豪感,让学生汲取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厚植家国情怀。

(三)挖掘本土资源蕴含的实践趣味,促进全面发展

研学活动在游戏和情景体验中进行,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提升学生感知世界的能力,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以美丽南方为例,该景点中有博物馆、航空飞行基地、农庄、拓展园等特色区,根据这些现有的资源可以设计充满趣味的国防教育、自然科普等实践活动(见表3),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基于本土资源的特色研学活动开展过程

对一个完整的研学活动,应从准备阶段、实施阶段、总结阶段三个方面进行分析。笔者以扬美古镇研学活动为例,展示如何开展研学活动。

(一)准备阶段

教师通过三项工作开展导入。一是行前教育。教师讲述研学的具体行程安排以及各项准备、安全须知等。二是学生自由组合,6 人左右为一组,每组自主推选组长、记录员和分享员等,明确成员的职责。 三是地理教师以研学内容为基础,进行活动前指导,要求学生复习教材知识。

(二) 实施阶段

研学过程中,让学生走进实际环境,观察体验,解决问题,获得研究成果。扬美古镇研学路线设计如下:扬美古商埠码头—金马街、梁烈亚故居—临江街—黄氏庄园。教师在保障学生安全的情况下,作为“旁观者”,放手让学生自主通过访谈、调查、观察、拍照、记录等方式进行探究。

(三) 总结阶段

学生在研学活动结束以后,进行资料的汇总和分析,撰写研学报告、研学反思,进行研学成果的展示。笔者根据研学内容设计了研学评价表(见表5),该评价表涵盖了研学前、研学中、研学后三个阶段,引导学生从地理实践力、人地协调观、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研学参与、研学成果等维度进行评价。

三、开展基于本土资源的特色研学活动的几点建议

(一)构建学科融合的研学活动体系

把语文、数学、地理、历史等多种学科有效整合,重构活动体系的架构,在研学中进行学科的交叉探索,推出具有特色的研学实践活动,构建学科融合的研学活动体系。比如,扬美古镇、美丽南方、顶狮山三大研学地点所蕴含的研学资源涉及的学科众多、涵盖的学科知识面比较广,根据这些条件可以探索构建学科融合的研学活动体系。

(二)建立研学活动本土资源库

建立资源库,把研学活动划分为若干个模块,由主体学校协调区域内的学校分块协作完成。比如制作研学课件、组建教师团队、整理参考书目、设计活动行程、设计评价等这些模块均由区域内的学校分工完成。研学活动资源库组建完成后,区域内的各学校进行实践检验,通过以后在本地推广,使更多师生受益。组建资源库的过程中还可以通过互联网勾连其他城市的同类资源、同类研学主题活动等,做到同类研学活动资源的在线实时共享。

(三)健全研学活动的保障机制

研學活动的设计、准备以及实施都需要全方位的保障。其所需保障主要包含以下三点。一是研学活动的安全保障。各级教育责任主体应该探索以及建立专门为中小学生研学活动服务的安全保障机制。二是研学活动的师资保障。可以设置研学导师资格考试,逐步培养一批服务于本土资源研学的导师队伍。三是经费保障。各级教育责任主体以及相关部门可以结合实情,建立和健全多元化的经费筹措机制,如建立由学校、社会、家庭等多方共同承担研学经费的机制,以保障研学活动有序、有效开展。

[   参   考   文   献   ]

[1]  祝胜华,何永生.研学旅行:课程体系探索与践行[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9:75-79.

[2]  罗威,倪玲梅 . 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导向下的研学旅行探索与思考:以“北京云蒙山研学旅行”为例[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20(5):74-77.

(责任编辑 陈 明)

猜你喜欢

乡情家国研学
研学是最美的相遇
The Visit to Youth Science and Education Center研学是最美的相遇
乡情
家国两相依
乡情如歌
把研学从省内延伸到省外、拓展到国外
家国情怀
一坛乡情煨酒
研学之旅
但为家国 无问西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