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统文化在食品包装设计中的应用

2023-05-30盛铭宋元凯李成敏宋振源赛姆萨

中国食品 2023年10期
关键词:食品包装中华文化世界

盛铭 宋元凯 李成敏 宋振源 赛姆萨

近年来,我国传统文化在世界上越来越受欢迎,国内生产商也在積极寻求将传统文化融入食品包装设计中的合理方式。但由于我国目前的食品包装还是仿照西方文化标准进行设计,缺乏自身的文化特性,所以中国传统文化融入食品包装的设计仍然缺乏实践经验。针对这一情况,我国食品生产商需要积极寻求传统文化与产品设计相融合的方式,在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的基础上创新我国的食品包装文化,努力创造出符合我国特色且顺应时代发展需求的食品包装设计。

一、我国食品包装设计现状

1.缺乏文化性。现在的食品包装大多以食物本身为图案,或者是一些明星代言图案,更多注重包装的商用价值,缺乏文化性设计。例如,某款梅子类零食选择用梅子作为包装的主要图案,在一些节日促销类产品上会加入该品牌代言人的图片用作宣传,在视觉上清晰直观,让人一眼就知道这个品牌的主打食品是梅子。可是这样的设计过于商业化,缺乏文化性,虽然能够在短时间内吸引消费购买产品,但大部分消费者都是看重产品的广告宣传或是明星效应,很少有人注重品牌的包装设计,也很难起到传播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作用。在这方面比较出色的是稻香村糕点,稻香村主要售卖中式糕点,在食品包装设计方面选择了极具中国特色的包装,外形是方方正正的中国传统盒装,内部没有采用现如今火热的分袋包装方式,而是将糕点整整齐齐地摆放在其中,保留了中式糕点的包装特色。

2.过于单一,缺乏特色。如今的食品包装设计模式都过于单一,很多品牌在食品包装设计方面缺乏创意,同一类型的食品包装大同小异,很少有极具特色的食品包装。例如,百草味的霸王梅桶与溜溜梅的梅子全家桶在食品包装设计方面十分相似,都是以桶装为售卖单位,在梅桶的外面运用青绿色的包装,上面还有梅子的图片,如果不仔细观察,很难分辨出两者之间的区别。另外,市面上的梅子类食品大多采用类似的包装,绿色的包装上画着梅子图案,缺乏创意与品牌特色,很难让消费者对品牌产生独特的印象。在方面做得比较好的品牌是喜多多,其推出的即食银耳在外形包装上采用了上海女子风格的图案,用独特的包装设计吸引消费者的目光,并借助包装上的上海女子表达了银耳对于女生的益处,一举两得。

3.外观缺乏美感。现如今社会节奏过快,大部分商品为了快速吸引消费者的眼球,往往会选择极其夸张的色彩搭配,美感全无。在超市,很多食品包装都会选择红色、绿色、橙色这种一眼就能让人看到的颜色,尽管产品与这些颜色并不搭调,但是商家为了吸引消费者的目光还是会选择这些夸张的颜色。甚至有一些品牌为了追求个性,经常打擦边球,不注重包装的美感,更多的是靠着异样博取眼球。对于品牌来说,这样的包装设计能够让产品极具讨论性,无形之中对品牌做宣传,但长此以往却会引起消费者的反感。

4.包装质量参差不齐。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网络电商逐渐兴起,网络零食的价格也逐渐降低,但包装质量却参差不齐。同时,我国对于零食包装方面的相关规定还不完善,很多商家为了降低产品成本,往往会在产品包装上偷工减料。例如,消费者在网络上看到一些产品的宣传图片做工优良,包装质量也很好,但实际买回来后却发现并不像网上描述的那般,很多食品的包装都比较简易。

二、中国传统文化遭遇的困境

1.缺少传播渠道。随着全球化趋势日益深入,我国也不免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喝咖啡等都是西方文化传入中国的体现。但是中国传统文化想要以同等方式传入世界却是困难重重,一方面没有相应的传播媒介,另一方面还没有找到中国文化与世界接轨的良好方式。世界上大多数人提及中国,首先想到的就是万里长城、北京烤鸭、故宫、熊猫等具有鲜明特色的中国事物,但是我国作为几千年的文明古国,历史源远流长,文化财富也丰富多样,长城、故宫等不过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一部分。由于缺乏传播渠道,我国大部分传统文化很难传递到世界各国,也很难让各国的人们真正了解中国文化。

2.传统文化符号碎片化、零散化。随着信息化、数字化时代的来临,人们的生活节奏变快,很少有人能够静下心来研究传统文化,使得我国很多传统文化在传承方面都面临着困境。例如,蜀绣、瓷器、古乐等传统文化需要大量人力物力潜心钻研,很少有年轻人愿意主动接触,甚至使得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面临断层的风险。同时,随着抖音、小红书等短视频平台的兴起,大部分人更愿意在休闲时间用刷视频的方式来放松,很少有人会刻意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这些问题都使得我国传统文化符号面临碎片化、零散化的风险。

3.文化产业传播被贴上“政治化”标签。近年来,欧美等国逐渐兴起“中国风”热潮,这主要是因为我国在世界各地投资设立“孔子学院”,打开了我国与西方连结的通道,也为中华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国提供了平台。我国设立“孔子学院”是秉承着互利共赢的理念,初衷是让世界各国更快了解中国,促进中国与世界各国的文化交流。但是随着中华传统文化在海外的传播,一些西方国家认为中国在进行“政治化”,就是所谓的通过文化进行“文化渗透”,使得我国的文化产业传播被贴上了“政治化”标签。

4.与西方文化之间存在冲突。中华文化自古就注重“团结”“友爱”“大同”“奉献”,在一定程度上,我国的传统文化与西方世界所提倡的“个人权力神圣不可侵犯”有一定的出入,两种文化之间存在着冲突。西方文化更加强调商业价值,而我国文化更注重社会价值,这种差异使得我国文化在与西方文化的碰撞中产生冲突。

三、将传统文化融入食品包装设计的必要性

1.有助于在国际范围内传播中国文化。近年来,中国美食在国外越来越受欢迎,国外的中餐厅也越开越多,为我国文化在世界的传播打开了新窗口。在此背景下,我国食品商应更加注重食品包装设计,融入更多中国传统文化元素,让更多的中国传统文化走向国际,让世界上更多的国家和消费者了解中华文化。例如,在国际上很多消费者都很喜欢中国的老干妈辣椒酱,老干妈辣椒酱在国际上的传播也让世界各地的消费者认识到中国辣椒酱的魅力。为了更好地输出中国文化,老干妈可以推出一系列具有中国风元素的包装设计,通过食品的方式将中国特色文化传递到世界各国。

2.有助于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随着我國传统文化在国外的不断传播,我国的文化软实力也在逐步提升。如今很多国家的超市中都出现了中国食品的身影,且广受好评,这是中国文化走出国门的生动体现。2022年冬奥会的成功举办让更多外国人见识到中国美食的魅力,也让中国美食通过冬奥会这一平台传递到世界各地。尤其是近年来,我国国内兴起了“汉服热”,引起世界上很多人的好奇,也进一步加深了世界对于中国的了解。在食品包装设计中添加中国传统文化元素,能够让世界通过食物了解中国,也有助于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

3.有助于国产品牌走向世界。近年来,花西子、完美日记等国货崛起,带动了一大片消费热潮。比如,花西子在产品的包装上选用中国元素,将一个个美妆产品的外壳制作成中国传统花卉、鱼鸟等图案,在颜色上也选用更加接近中国传统颜色的墨绿。在其最新推出的口红产品中,还首次采用雕刻的方式,在口红上雕刻中国传统图案,一笔一画都充满了中国风格。通过这些品牌的推广,越来越多的人看到了中华文化的魅力,国产品牌借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中华文化也借助国产品牌在世界传播。因此,出口食品想要获得国际消费者的青睐,应迅速做出反应,采用合适的中国元素重新设计食品外包装,借助美妆品牌吹起的这股东风,助力“中国风”热潮持续升温。

4.有助于提升我国文化自信心。曾经我国不论是食品包装设计、食品名字还是食品口味,都在努力切合西方世界的标准,随着我国文化在世界范围的传播,越来越多的外国友人爱上了中华文化,极大地增强了我国的文化自信心。比如,田园风博主李子柒在外网爆火,让世界上更多的人看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我国文化在世界上的影响力逐渐增强。

四、传统文化在食品包装设计中的应用措施

1.在食品包装设计中融入传统文化元素。我国食品生产商在对食品包装进行设计时,应在包装上加入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例如,茶叶作为我国独特的产品之一,在外包装方面应合理融入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从茶叶的生产、制作过程,茶叶的地域特色,茶叶涉及的历史典故,茶叶的配套器皿等方面,均可以对外包装进行创新。外国人通过食品包装就能明白这是中国特产,在吸引消费者注意的同时,也能够传播中华文化。

2.通过互联网进行广告宣传。当今互联网迅速发展,我国的食品生产商也应顺应时代发展潮流,改变以电视广告、报纸广告为主的传统方式,重点通过互联网进行广告宣传。互联网最大的特点就是时效性强,覆盖范围广,通过互联网进行广告宣传,可以更加快速高效地达到宣传的目的,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国食品,迅速打开销售市场。

3.举办相关食品包装展览会。食品包装展览会通过邀请世界各地的食品生产商进行交流合作,不仅能够展示我国运用传统文化设计食品包装的成效,还能够在展览会上最大程度地吸收来自世界各地的食品包装设计灵感,借鉴世界各国独特的包装设计理念,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并结合自身文化特色,不断更新食品包装设计,创造出符合大众审美的食品包装。

4.契合时代需求,基于传统文化推陈出新。传统文化虽然是我国人民几千年智慧的结晶,但是随着时代的变革,一些传统文化已经无法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迫切需要进行改变。例如,我国的传统服饰汉服美观大方、庄重富丽,是我国某一时期历史风貌的呈现,而删繁就简是如今的时代特点,要摒弃汉服繁冗复杂的缺点,因此市场上出现了改良版汉服,既保留了外观的雍容典雅、飘逸灵动,又满足了人们穿戴简单、清洗方便的基本服饰要求。不仅传统服饰需要切合时代变革,食品包装设计也应该切合时代需求,努力将中国传统文化与时代发展需求结合起来,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食品包装设计,让世界各国的人们更深入地了解中华文化。

作者简介:盛铭(1988-),男,汉族,河南开封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绘画与设计。

宋元凯(1990-),男,汉族,河南郑州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绘画与艺术设计。

李成敏(1989-),女,汉族,河南南阳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艺术设计。

宋振源(1988-),女,汉族,河南郑州人,讲师,大学本科,研究方向为包装设计、视觉传达设计。

赛姆萨(1996-),男,回族,河南南阳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视觉传达设计。

猜你喜欢

食品包装中华文化世界
食品包装设计优秀作品选登
让中华文化在海外华裔青少年心中“留根”
食品包装设计优秀作品选登
食品包装机械的自动化技术
汉字对中华文化的影响
我爱你和世界一样大
彩世界
奇妙有趣的数世界
世界上所有的幸福都是自找的
食品包装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