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形势下加强食品检验质量控制的途径探索

2023-05-30陈钰

中国食品 2023年10期
关键词:流程实验室食品

食品检验与大众饮食安全存在密切关系,对保障食品行业有序发展具有重要的現实意义。目前,我国检验机构开展的食品检验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食品安全隐患,但由于食品检验的整个流程相对较为复杂,不可避免地也会出现问题。为全面保障食品检验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必须加强食品检验质量控制,深入分析食品检验相关的细节部分,从细节处强化质量控制,切实保障食品安全,为食品行业发展保驾护航。基于此,本文首先分析了食品检验质量控制的重要性,然后总结了影响食品检验质量的因素,最后提出了加强食品检验质量控制的建议。

一、食品检验概述

从食品检验的类型来看,主要以随机抽样检测、检验检测为主。随机抽样检测是根据随机原则灵活选择样本,运用概率方式进行计算,优势在于能够依照样本情况推断总体情况。检验检测是综合利用生物、化学、物理等相关理论知识,根据既定技术标准,如国家食品卫生安全标准等,对食品中的生物毒素、农药残留、食品添加剂、微量元素等进行综合分析。比如,为了了解食品整体的清洁程度,预测食品的保质期限,通过会对食品中的微生物进行检测,主要检验项目包括细菌群落总数量、致病菌、大肠杆菌等。

从食品检验常用的技术来看,应用较多的有气相色谱法、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法、电化学法、原子荧光光谱法、分光光度设备等,这些技术进一步提升了食品检验质量。比如,气相色谱法就可以检测食品中的农兽药残留、食品添加剂,以及食品包装材料中诸如荧光增白剂、增塑剂等污染物的残留物。

食品检验具有极强的专业性,整个检验过程也非常复杂,尽管有各种新兴技术与设备的支持,但整个食品检验过程都需要严格按照流程进行操作,并且对工作人员的专业能力、职业素养也都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只有全面加强食品检验整个流程的质量控制,才能及时发现食品中的各种安全隐患,保障食品安全。

二、食品检验质量控制的重要性

首先,为食品行业提供数据支持。食品的种类多种多样,必须要提供系统的检验数据,尤其是食品加工生产整个过程的具体数值,食品安全管理工作才能够根据相关数据来开展。其次,完善食品安全管理责任体系。通过开展食品检验工作,能够逐步形成完善的食品安全质量体系,相关部门能够参考数据形成对应的责任体系,并且能够将对应的责任落实到具体责任人。最后,落实检验检测执法监督工作。检验检测工作需要做好收集整理食品质量数据工作,并将该数据作为评估食品安全状况的重要基础,从而可以判断所在区域的食品生产水平,更加准确地落实检验检测执法监督工作。

三、影响食品检验质量的三大因素

1.实验室。对食品检验质量造成影响的实验室方面的因素主要包含实验环境、实验试剂、实验设备等,实验室内的温度、湿度和空气中的粉尘、气压等都会影响到仪器设备的性能。比如,实验环境脏乱差,不仅会影响检测人员的工作心情,也会污染到检测样本,最终影响检测结果。试验设备能直接分析出试验数据,若仪器有故障则会使检测结果出现误差,影响最终判断。

2.样品采集与储存。对于食品检验工作来说,样品采集与储存也是影响检验质量的关键因素。样品的采集要有代表性、时效性、典型性,在抽样时要按照程序执行,选取合格的样品。样品在储存时要注意妥善储存,防止出现受潮、风干、挥发、变质等现象,从而影响到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3.工作人员素养。食品检验对工作人员的专业能力、职业素养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工作人员是否具备扎实的专业能力,在检验过程中是否能够高标准完成检验工作,都会对食品检验质量产生影响。在实际的食品检验工作中,称错重量、配错试剂、样品处理不当等都是工作人员经常出现的问题。

四、加强食品检验质量控制的措施与建议

1.食品检验前的质量控制。开展食品检验工作之前,实验室工作人员必须要全面落实样品的管理工作,保障样品质量符合试验标准,以保障检测结果的正确性和有效性。对于食品检验仪器设备,工作人员需要严格落实检查工作流程,保障设备的状态满足食品检测要求。对于实验室环境,工作人员要严格按照要求进行通风,保证湿度、温度等满足食品检验要求。具体来说,实验室各项设备都需要安排专人进行管理,严格按照标准开展日常检定、维护、校准等相关工作。在进行食品检验前,需要再次对设备的使用期限、量值进行检查,保障其准确性和可靠性。对于使用期限相对较长的仪器设备,应当按照要求开展计量检定工作,只有在满足标准后才能进行食品检验工作。此外,对于一些不达标的仪器设备要及时停用,同时按照要求做好标记。

除此之外,实验室还需要提升工作人员的技能。工作人员在正式上岗前,需要全面核查相关证件,保证其具有食品检验资质,还要预留足够的实习期,引导工作人员学习相关检测流程,在实习阶段不断积累相关经验,提升工作人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此外,还要加强对工作人员的培训教育工作,在培训教育工作中融入最新的食品检验知识,并反复强调食品检验工作的操作规范,促使工作人员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与综合素质。在此基础上,为了充分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实验室还应当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考核制度,将食品检验规范操作纳入考核制度,将考核结果与薪酬、晋升挂钩,切实有效提升考核制度的激励性。

2.食品检验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具体来说,食品检验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措施需要从以下七个方面开展:(1)检验溶液配置。食品检验除了要保证仪器设备符合相关标准外,还要注意溶液的配比,必须严格遵循滴定分析用标准溶液的制备标准与标准溶液的制备标准。当完成溶液配置工作后,应当避免溶液长时间放置于常温环境中,而是需要及时储存在满足要求的环境中。(2)检验称量仪器。对于检验物品的称量仪器,需要提前进行鉴定,保障其精准性。对于选取的称量物品来说,也必须要满足食品检验标准,并具备代表性、时效性、典型性。(3)选择合适的检验方法。不同类型的食品检验,所选择的检验方法会存在差异性,检测人员需要结合检验食品的具体情况,严格按照标准选择检验方法。对于同一食品样品,选择的检验方法不同,检测的项目也不同,必须根据目的去选择合适的检验方法。(4)加强食品检验流程管理。食品样品必须要按照要求进行摆放,依次进行空白试验、平行样品测定、加标回收检验。空白试验可以准确评价实验室的整体情况,也能够对实验人员的操作能力、专业技术进行初步评价,为后续食品检验奠定良好的基础。一般来说,空白试验数值与平行双阳测定的差异应当保持在50%以内,实验加标坐标率的规范在85%-115%。(5)合理控制样品滴定速度。在开展滴定操作之前,需要全面保障所有样品的滴定速度均保持相同水平线。为有效防止滴定速度不当的问题,整个过程都需要严格按照要求控制滴定速度,从而有效保障食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6)绘制准确的标准曲线。绘制标准曲线时,关联系数最低不能低于0.998,在确定曲线数值时需要综合参考前期的操作结果,包括空白试验、平行样品、加标回收率,基于全面的分析后绘制出准确的标准曲线,得出标准滴定回归方程。(7)规范样品管理。对于食品样品的留样、分发、登记、接收等各个流程,工作人员都需要按照要求进行规范化操作,不合格样品要直接拒收,同时管理负责人要真实填写详细原因。与此同时,管理人员还应当按照要求标注检验样品,保障样品可溯源,防止出现非检验性破坏问题。

3.食品检验后的质量控制。食品检验后的质量控制措施,主要包含结果质量控制与检验报告质量控制两个方面。结果质量控制主要是通过食品检验规范进行记录工作,避免检验过程中出现篡改问题。检验报告质量控制则是整个工作流程的最终表现形式,对于检验单位来说,应当严格按照《检验记录与检验报告的书写细则》,全面规范检验报告,使检验报告具有操作性,能够为后期的质量管理提供数据支持。对于检验项目、检验方法、后续结果、检验结论等,均需要完全保持正确,保障检验报告书写的准确性、完整性,且检验报告需要按照要求及时发放。为有效保障检验结果满足规范,实验室应当对质量控制的流程、计划等进行明确的规定,严格落实结果质量控制工作。比如,实验室应当主动参与相关部门组织的食品检验能力验证工作,对各个检验机构进行对比分析,针对同单位不同仪器、不同人员的最终检验结果,通过对比进一步了解影响食品检验质量的相关因素,学习加强实验室质量控制的成功经验,从而有效提升食品检验水平。此外,为进一步加强食品检验质量控制,实验室还需要开展量化管理工作,按照要求发放《记录表格》《质量手册》《作业指导书》等相关内容,并按照要求开展考核工作,通过考核进一步规范食品检验流程。

综上所述,食品检验质量控制是保障食品安全的重要措施,加强食品检验质量管理不仅关系到食品行业的有序发展,同时也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在大众越来越关注食品安全的大环境下,实验室应当高度重视食品检验质量控制,对食品检验流程中暴露出来的问题进行全面分析,从各个细节加强质量控制,通过完善相关的规章制度,使质量控制体系做到食品检验整个流程全覆盖,从而有效提升食品检验质量,保障食品安全。

作者简介:陈钰(1985-),女,土家族,贵州印江人,工程师,大学本科,研究方向为金属及少量非金属的测定。

猜你喜欢

流程实验室食品
国外如何进行食品安全监管
吃水果有套“清洗流程”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食品造假必严惩
违反流程 致命误判
本刊审稿流程
析OGSA-DAI工作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