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地理教学中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的开发研究

2023-05-30韩将

学周刊 2023年13期
关键词:初中地理有效策略

韩将

摘 要:乡土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增加了初中地理教学的素材和内容,也能为提升地理教学质量助力。基于乡土课程资源产生的重要价值和作用,文章将对其开展原则进行简要分析,并从编写校本教材、借助现代科技、成立专项组织、巧设教学案例、引进社区资源、开展考察活动等多个层面,对开发乡土课程资源的有效策略进行探索,以初中生的真实所需为依据,引进多种类型的乡土课程资源,从而为地理课堂教学带来别样的发展机遇。

关键词:初中地理;乡土课程资源;开发原则;有效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3)13-0049-03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3.13.016

《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22年版)》对地理课程的课程性质做出阐释和说明,其中“实践性”为地理课程的主要特征,地理课程教学应以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提升其综合实践能力作为主要目标。因而,为契合课程标准的课程性质和教学要求,教师应着力开发和利用乡土地理课程资源,从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角度不断扩充课程资源的储备、拓展地理教学的范围,让学生能够将课内教学内容与课外资源融合起来,以此达到开阔眼界、增加知识量等目标。

一、初中地理教学中乡土课程资源的开发原则

基于地理学科的课程性质和教学建议等,在开发乡土课程资源时,教师应结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遵循课程资源的开发原则,从初中生的身心成长规律和地理学科的教学内容出发,遵循生活化的原则,以初中生感兴趣且熟悉的乡土资源作为课程教学的内容,同时在挖掘素材的过程中应与地理学科的基础知识进行对比。而且,教师应遵循难易适中的原则,综合初中生的思维成长规律和地理课内教学的难度,开发和引进难易适度、形式各异的乡土课程资源,据此满足不同学习需求和学习水平的学生,让他们主动地探寻资源中包含的基本原理和知识点,并能在分析和探究的过程中体会地理知识中涵盖的社会价值和作用[1]。总之,在开发课程资源时,教师要遵循生活化、难度适中化等原则,全力保障资源的质量。

二、初中地理教学中乡土课程资源的开发策略

(一)编写校本教材,构建课程资源体系

作为课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教材的作用和功能不容小觑,地理教师若能依据课程要求和课内教材的实际内容,将乡土课程资源编写为教材,那么课程资源体系便会愈加完善。基于这一逻辑关系以及教材的重要价值,教师可以结合课程标准中的条例和具体要求搜寻与初中地理教学相关的乡土课程资源,从本地区内经典的地理学文献或者地图中搜寻有效信息,将其作为校本教材的内容,并与国家统一的教材相对照,按照其编排顺序和知识结构的划分情况精心规划校本教材的编排顺序,不断完善其结构形式。除了依照一定顺序编排校本教材,教师也可采用“XX的水”“XX的植被覆盖”“XX的区域地理特征”的编排形式,将独具地域特色的素材和资源依照不同的地理要素融合在同一部教材之中,以关键词作为划分资源类型的主要依据,这样既有助于减少学生翻找教材的时间,也方便后期引进新的资源内容。而为确保教材的实用性,教师也要设定校本教材实验期,在这一阶段之内,于校园内投放意见箱,鼓励教职员工和学生针对教材提出可行性意见和建议,借助这些可行性意见对校本教材进行修正。如此,校本教材不仅能够成为辅助课内教学的工具,也能反映出地理教学的主流趋势。

(二)借助現代科技,创新课程资源形式

在社会经济和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背景下,现代科学技术被引入教学领域,而成为开发和利用资源的重要手段和形式。从创新和改革的角度入手,为创新课程资源形式,教师可以借助现代科技开发与利用乡土课程资源,增强资源的新颖性和数据性,以此提高乡土课程资源的利用效率[2]。

1.借助微课视频开发自学资源。初中地理课程标准对地理教学形式做出规定,强调了自主、合作和探究式学习的重要性。与此相对应,教师也要为学生提供自学资源,让他们在丰富、便捷的自学资源的辅助下形成强烈的自主意识和创新思维。为了增加资源种类、创新地理乡土课程的形式,教师可以微课视频为载体,将所搜集的文字、图片和影像资料融合到微课视频中作为自学资源储备,驱使学生改变传统的学习方式,激励他们利用微课视频展开自学活动。而基于微课视频在形式和内容等方面的优势,教师可指导学生在课前预习、课中导学、课后复习等不同阶段自主查阅和下载微课视频,将其中涵盖的乡土资源与课内知识点结合起来,围绕现实生活中常见的自然、区域地理现象,阐释课内复杂、抽象的地理知识,从而牢固地记忆地理理论知识。再者,在微课视频的应用过程中,教师也要定期检查学生的自学成果,以校本化的试题为载体,着重考查学生运用乡土资源解释地理现象的能力,同时也要考查他们迁移和应用地理基础理论的能力。由此,地理教学便能符合初中生的身心规律和地理课程的要求。

2.借助校园内网搭建资源平台。乡土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一项长期工作,只有不断探索开发和利用资源的路径,才能获得源源不断的教学内容和学习素材。在这其中,长久、稳定的资源平台则是长期工作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据此,教师可以借助校园内部网络系统搭建结构科学、种类丰富、内容充足的资源平台,将数据化校园图书馆、线上乡土资源特色化板块等作为储备和上传乡土课程资源的载体,学生可通过注册、登录账号的方式,自主地在资源平台上下载资源、完成答题任务等,而教师也可以运用资源平台上的素材丰富地理课堂的教学内容。针对线上地理资源的重要性,教师应与学校数字化图书馆和校园内网的管理者做好协商和沟通工作,定期在资源平台上上传和更新乡土课程资源,并根据学生在平台上留下的反馈意见及时纠正资源投放、资源分配等方面存在的错误。同时,教师也要设置专门的资源投放渠道,为学生开辟新的路径,让他们将生活中所观、所感的乡土课程资源主动投放于资源平台之中,这样既能使学生主动获取学习资源,也能增强资源平台的多元性和新鲜感,以此达到创新课程资源形式的目的。

3.借助虚拟技术阐释资源重点。地理学科知识融合了数学、自然科学等要素,它具有一定的理解难度,乡土课程资源也是如此。对于初中生来说,一些涉及地图、地势层次等方面的知识,他们在理解和应用等方面自然会存在难度。对此,为了提高乡土课程资源的利用效率,教师可以借助虚拟技术阐释资源的重点和难点,以可视化、三维化的教学设备开发出乡土课程资源的隐藏功能,让学生从全方位、多角度理解资源中涵盖的地理知识,引导他们利用基础的理论知识创新化地解读乡土地理现象。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能够通过多维化和可视化的方式明确重点知识中的核心要素,也能了解课程教学内容的关键点,进而扎实地掌握基础地理知识[3]。而且,为了将乡土课程资源的价值最大化,教师应利用虚拟现实技术,集中示范分析乡土课程资源的流程、手段等,引领学生探寻解读地理知识的具体方法,激活学生的发散和迁移思维,让他们能够将课内学习的知识和技能应用于搜寻乡土课程资源的工作中,从而构成一个信息输入和输出相互交织的良性教学循环。

(三)成立专项组织,完善课程资源系统

从初中地理教学的实际状况来看,一部分教师虽然认识到了乡土课程资源的重要性,但是他们在教学中难以追随学生的意愿、选择恰当的资源形式,也未能针对地理教学的需求甄选课程资源,这也导致乡土资源迟迟无法彻底融入地理教学中。针对这种现象,地理教师可以承担起自身的职责,集中学校内部的师资力量,融合本土地质学专家和地理教育名家,成立专项课程资源组织,对课程资源的来源、类型、获取方式、应用方法等进行一一归纳和整理,定期開展围坐会、讨论会等活动,针对初中学校的地理资源储备情况、教师的地理资源应用情况等展开客观述评,找准当前乡土课程在开发、利用等方面存在的弊端,以此完善课程资源系统。另外,专项组织的日常工作不单单局限于开发乡土课程资源,也要致力于探索新型的教学路线,以与时俱进和因材施教为原则,研究乡土课程与初中地理教学的有效融合模式,通过钻研、实践和反馈等多个环节印证课程教学模式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就此做出适当的调整,使得专项组织成为初中地理教学中的资源开发、探索和利用的载体,进而达到完善课程资源系统的目的。

(四)巧设教学案例,精选课程资源内容

乡土课程资源不仅包含专业的文献资料、区域等,还涵盖了具体的地理事件和现象,这些事件和现象往往具有较强的说服力。对此,教师可以将乡土课程资源中的地理现象和事件作为课堂教学的案例,在综合课程教学要求和学生接受能力的基础上于课堂上呈现案例,让学生在分析案例的具体条件、解析其中的地理要素时提炼出案例中包含的知识点。在此过程中,学生可以针对某一个知识点展开深入解析,深度钻研乡土课程的内容,以此挖掘地理学科的核心知识点。再者,教师从乡土课程中选择的地理教学案例不能直接替代课内的教学案例,应在学生准确了解课内知识、全面分析课内案例的基础之上将乡土化的教学案例融入课堂中,指引学生在独立思考和自主探究的过程中进一步巩固课内知识,久而久之,学生的思维反应速度、独立思考能力等皆能有所提升,这也能够体现出优质乡土课程资源的重要性。

(五)引进社区资源,增进课程资源关联

于地理教学而言,社区资源不仅具备乡土特征,还拥有社会教育的价值,有助于开阔学生的视野,让他们将关注点集中于课内和课外资源的有机融合之中。因此,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教师应于社区中开发乡土课程资源,将与初中生社会生活息息相关的真实经历、自然现象等作为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教学中的社区资源,让学生能够在现实生活中挖掘素材。如此,学生主动探索和自主挖掘资源的意识也会不断增强。而在引进社区资源时,教师也要注重资源类型的多样化,选择社区中的自然资源、历史资源、文化资源等等,如社区中各个街道命名的由来、社区中的商业区、行政区划分情况等等,依据现实生活中随处可见的素材展开地理教学活动,让学生深度思考社会中涵盖的地理现象和地理文化,这样既能增强地理教学资源的多样化,也能开阔乡土课程资源的来源范围。

(六)开展考察活动,践行课程资源理念

开发乡土课程资源的工作不单单隶属于教师的责任范围之内,也应成为学生自身的职责。学生应在考察活动中搜寻和探索乡土课程资源,并将所获得的素材与课内知识进行对比,以此践行合作、探究的课程资源理念。

1.设计考察路线。在初中地理教学中,野外考察是学生探索乡土课程资源的有效途径之一,若学生能够依据本土自然地理的真实情况绘制出符合实际的考察路线图,那么不仅能够增强学生的三维空间观念,也能强化初中生的地理学习技能。综合以上观念,教师可以提前设计和布置野外考察任务,将任务中所需的素材、应达到的目标等传达给学生,让学生了解考察任务的具体实施路径,在明确相关要素的基础上着手设计野外考察路径,将课内所学知识应用于绘制图形的活动中。而在考察活动正式开启之后,教师可指导学生将提前绘制的考察路线图应用到实践中,在行进的过程中逐一修改和完善路线图中与事实不相符的内容,并将真实情况填入图形之中。如此,学生既能掌握绘图的技巧和方法,也能准确了解实际的自然地理情况,这样有助于增强初中生的地理实践力[4]。

2.开展研学活动。初中地理是一门具有较强实践性的科目。在地理教学中,为了开辟乡土课程资源的开发范围、增加课程教学的内容,教师可以开展研学考察活动,围绕着课内教学的知识点和实际内容,制订详细的研学活动计划,针对研学的具体内容、场地等设计内容丰富、环节优化的活动方案,让学生在活动方案的指导下积极参与研学考察活动。而且,为了契合课程标准中自主、合作和探究的教学要求,教师也应通过创建研学小组的方式,指导学生以小组为研学单位共同商议研学考察计划,对本土化的天气、水资源、煤炭资源等展开分析,让他们针对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中的各项要素形成独特的见解。在此过程中,地理课堂会具备丰富的乡土课程资源,学生也能掌握探寻乡土课程资源的方法,这样便能契合课程标准中的教学要求。

三、结语

在初中地理学科教学中,教师应以新课程标准为准则,对现有的课程资源进行整合和分析,并围绕课内教学的实况,以生活化、适中化等为主要原则开发和引进乡土课程资源,通过编写校本教材、借助现代科技、成立专项组织、巧设教学案例和引进社区资源等多样化的方式探索与地理课程教学相契合的乡土资源,让学生在乡土资源的支持下深入理解课内地理教学内容,强化地理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 康欢欢,周蓉蓉,曹宁宁.乡土课程与初中地理学科相融合的实践探究——以榆林市为例[J].中学教学参考,2021(31):83.

[2] 曹振华.初中地理教学中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利用方式研究[J].考试周刊,2021(37):127.

[3] 冯程.初中地理教学中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的运用研究[J].科学咨询,2021(18):1.

[4] 杨聪颖.初中地理教学中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利用策略初探[J].新课程,2021(6):146.

猜你喜欢

初中地理有效策略
对初中地理教材中“活动”教学内容探析
浅析初中地理课堂合作小组创建的有效策略
刍议初中地理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策略
浅析控压钻井技术探讨与展望
试谈乡土地理教学法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作用
合作学习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小学语文教学激发文本阅读兴趣的有效策略
构建职校高效语文课堂的有效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