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职业技能标准的消防工程技术专业课程与教学内容体系研究

2023-05-30王磊李浩文

科技风 2023年14期
关键词:职业技能课程体系教学内容

王磊 李浩文

摘 要: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高新企业的发展,各类住宅、办公、购物等综合性大楼越来越多,建筑防火及灭火的问题越来越受到大家的关注,相关企业也越来越多,消防的岗位也越来越多。许多高职院校开设了建筑消防专业,由于该专业属于冷门专业,相关的教学培养方案、课程设置、课程标准都需要研究讨论。本文通过研究消防专业的职业技能标准来完成课程与教学内容体系的设置。

关键词:消防技术;职业技能;课程体系;教学内容

消防工程行业对企业的资格评审比较严格,其中对职业资格证书、注册资本、业绩等方面都有考核,取得资质需要付出的成本比较高,完全符合条件的企业在其他领域投入相同资源可能收益更高,再加上消防工作又是各行各业不可或缺的安全保障工作,以小企业聚集式经营的市场环境就形成了;另一方面是消防工程行业的市场需求并不是即时性的,多数企业仍然是以消防安全问题的风险防范和保护工作为方向开展经营的,这就意味着企业无法在行业没有整合的前提下,获取长期持续性的盈利收益,经营规模有限。现如今,我国消防行业人才缺口已经成为现实,越来越多的人需要从事消防技术、材料、设备等基础服务。客观现实来说,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使得高层建筑、超大体量建筑、复杂规模建筑、多功能建筑的数量不断增加,对应的消防系统保障体系是极其必要的,这是社会需求,也是消防事业发展的新机遇。

一、建筑消防技术专业的发展

我国消防专业的出现最早源于20世纪80年代,全国也就一两所高校开设此专业,随着人们对消防安全的重视,目前消防设计、施工、维护人员缺失严重,目前社会上从事消防工作相关人员约为20万人,从事该工作的人整体技术水平参差不齐,大多数企业在消防技术岗位上工作的人员很多都不是本专业毕业,无相关职业资格证书。据统计未来5年内从事消防专业的人才需求量会超过50万人,消防专业人才供不应求。同时,由于相关企业对消防的重视程度不够,对消防相关工作人员管理不到位、培训不及时,这些都会制约消防技术人员的培养,也影响了社会消防管理水平的提高,行业对高素质、专业化、职业化消防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迫切。

二、消防专业就业岗位及市场人才需求

建筑消防技术专业就业面非常广,通过走访调研钟星消防有限公司、宁南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东大设计院、南京消防器材有限公司,建筑消防专业学生毕业后可在消防施工企业、消防检测机构、物业公司、消防设备销售公司、消防技能培训机构、公安消防机构、政府建设管理部门和企业,担任消防施工员、消防设计师、产品销售员、消防检测员、企业安全管理员,毕业生在这些行业就业需要具备以下的能力:

(1)消防工程施工管理:需要掌握消防风、水、电三大系统中的设备的选择调试与安装。

(2)掌握消防设施的维护与保养能力,例如,消防火灾控制室内火灾报警控制器、风机房内的防排烟风机、泵房内的消防水泵等相关设备的维护与保养。

(3)掌握AutoCAD软件,使用CAD软件读图、识图、绘图。

(4)掌握消防工程的概预算,熟悉消防工程的造价软件,能够编制消防工程造價书。

(5)消防设备销售:了解每个厂家消防产品的优劣,能为客户提供最优质、价格最合理的消防产品。

三、人才培养方案建设修订

本专业为我院的新建设专业,该专业非传统性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可参考的案例不多,我系通过走访企业、组织行业内人员的座谈会、查阅相关同类学校的消防专业设置资料,确定了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标准。人才培养方案必须跟行业人才的需求零距离接触,学生通过校内专业课程、实训课程的学习,在实习阶段可以快速进入企业工作,创造效益。

(一)确定人才培养目标

该专业的课程目标设置是培养理想信念坚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水平,良好的人文素养,同时要求该专业需要培养学生具备技能职业化、责任心强、努力上进的技能型人才;同时要求学生多方面发展,持续发展,在技能要求上,需要掌握机电工程设计、安装、调试等职业群,能够从事消防设备安装、预算员、项目管理、消防设计、消防检测、消防设施监控操作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二)确定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的设置是从施工、设计、销售技术技能加工程管理入手,从事消防施工管理的学生需要掌握防排烟系统、火灾报警系统、灭火系统这三大系统的专业知识,同时需要掌握工程管理的知识,结合施工现场八大员的要求,在课程设置中加入了管理类的课程,如施工管理、法规、工程经济等课程。把课程设置分为公共基础课程和专业(技能)课程两个类别,包括公共基础课程(必修课)、公共选修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综合实践课程、专业选修课程六个课程种类。根据职业能力要求,确定了课程体系与职业能力结构图。

(三)确定课程培养进度

结合高职发展的要求,建筑消防专业校企结合“2+1”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校内两年四个学期,学习完成相关公共基础课和技能课程,技能课程的设置穿插在1~4学期中,包括了理论课程、实训课程、专业选修课程。三年级会安排学生进入对口消防施工、设计、检测机构进行实习,根据实习情况撰写实习报告或毕业论文。通过此模式构成了人才培养递进图。

四、结合职业标准,制定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的制定一定是基于职业标准,把职业标准融入课堂教学中,让学生毕业以后与企业工作零接触。

(一)课程定位及目标

参照消防行业内的施工、设计、物业管理等企业的职业岗位标准和技术要求确定每门专业课程的职业标准,用具体、可校验的语言,准确描述课程实际能够达到的教学目标,对学生在整门课程学习实践中所要达到的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提出明确的要求。通过参考建筑消防技术职业的职业标准,明确每门课程需要培养学生的素质目标、能力目标、知识目标。

1.知识目标

(1)掌握消防工程学科中工程绘图识图能力、消防系统的电气控制要求、消防给水工程知识、建筑防火设计原理、消防灭火知识、防排烟知识、消防联动知识、消防设备的操作知识、消防法规概论等基础理论。

(2)掌握消防工程方面如消防给水工程、消防报警系统的设计、消防灭火系统的设计、防排烟工程等专业知识;同时掌握消防工程中设备的操作、消防工程的施工管理、消防工程的验收要求等专业知识。

(3)理解工业企业防火、阻燃材料与技术、消防工程制图、消防工程施工技术、高层建筑火灾扑救安全学、火灾保险等领域的理论前沿及发展动态。

(4)了解建筑物中消防工程使用的新材料、新工艺的基本理论;同时了解消防工程学科新技术、新工程和发展动态。

2.能力要求

(1)具有综合运用消防工程专业知识进行建筑物消防系统的设计、消防系统的安装管理、消防系统验收的能力。

(2)具有科學地运用对消防施工规范、验收规范的了解,具有对消防施工现场设备的安装、调试等基本能力。

(3)经过专业培养,学生毕业四年后具有操作设备中级消防员的能力,可承担消防设备的检测、维护、保养等方面的工作。

3.素质要求

(1)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能够在消防工程实践中遵循职业道德与规范。

(2)具有较强的工程意识、经济意识、环境意识、创新创业、职业健康、安全和服务意识。

(3)具有从事社会消防工作的业务素质及初步从事科学研究、科技开发等工作的业务素质。

(二)课程设计

每门课程要有指导性的课程设计标准,要体现学生以职业标准、职业素养为目标,同时在校企合作工作的企业中,邀请行业专家参与到课程设计、开发中来。这样可以让每门课程的设计都与企业的标准一致,让学生毕业就具备企业所需要的专业知识、专业素养、专业能力,到岗既能上岗,与企业完成零对接,降低企业新员工培训成本。

(三)课程内容设计

按照专业课程目标和涵盖的职业标准的要求,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和相应职业资格标准确定课程内容和要求,说明学生在消防技术专业应获得的专业知识、职业能力与职业素质等学习目标。课程思政内容在学习目标、教学活动设计中体现清晰,课程思政全方位融入教学中,要找准切入点、找到融合点和运用动情点,达到“如盐入水、润物无声”的教学效果。具体课程内容如下表:

五、基于职业标准下的教学方法及评价体系

(一)教学方法

根据国家制定的高职院校培养标准,通过对合作企业的调研、相关行业专家的访谈,专业教师总结出企业对建筑消防技术方面技术性人才职业岗位的要求。在教学中打破原来的理论性学习,要根据岗位要求、职业标准要求,在课程中采用任务化教学、增加动手、实践教学,同时在教学中结合企业的技术案例、图纸等材料,让学生身临其境地处于职业化的学习中。

在实践教学中引入职业资格证书或技术等级证书,实施“多证书”教育,使学历教育与职业资格鉴定紧密衔接在校内,可以让学生参与消防设施操作员的考证,了解消防设备的使用,操作。鼓励学生延续学习,毕业后考取注册建造师、注册消防工程师等职业资格证书,为后续发展提供帮助。

(二)评价体系建立

课程考核是课程教学的重要环节,是检验学生学习效果的有效手段。采用过程性考核就是在教学活动进行中对学生的知识掌握、技能训练、素质养成等情况进行监控与评价,并将评价过程中收集到的信息再用于调整教学以提高教学质量。

过程性考核的根本思想就是好的过程会有好的结果,其实质就是过程控制。过程控制的目标就是考核标准,而考核标准的制定一定要严格依据课程标准,以课程教学目标为导向,过程性考核标准中要反映知识目标、技能目标、素质目标的具体要求;过程控制的方法就是考核方式,比如知识目标是否达到采取卷面考试的方式仍然是适合的,而技能目标的考核最好以实操的方式进行,这就要受到教学设备、课时、学生人数等条件限制,素质目标的考核比较难以量化,难以量化的考核不宜在总成绩中占有过高的权重。因此过程性考核课程必须制定规范的考核标准或考核大纲,考核内容、考核方式、考核的时间必须纳入考核方案中。

所有课程一律采用过程性考核,总评成绩=平时分(25%)+单元测试(25%)+期末考试(50%)。其中:平时分=学习态度×15%+组织纪律×10%,单元测试=(试卷成绩×各单元权重),各单元成绩相加×25%,期末考试成绩=卷面分×50%。

结语

本文以建筑消防工程技术专业职业岗位能力、结合职业标准的要求为切入点,通过分析研究,构建了建筑消防工程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同时参考行业企业及国家职业资格考试的标准,重构基于岗位需求为核心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制定了消防专业课程的教学标准。此标准在执行中,也是结合行业的变化,不断调整优化。

参考文献:

[1]闫宁,陈瑶.试论“就业导向、工学结合”模式下的课程体系建设——以高职消防工程技术专业为例[J].职业,2015(14).

[2]王久贵.以纺织产业需求为导向的机械制造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构建[J].新课程研究(中旬刊),2017(03).

[3]陈发明.消防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探讨[J].消防科学与技术,2007,26(04).

[4]闫宁,陈瑶.试论“就业导向、工学结合”模式下的课程体系建设——以高职消防工程技术专业为例[J].职业,2015(14).

论文来源:正德职业技术学院院级课题,基于职业技能标准的消防工程技术专业课程与教学内容体系研究

作者简介:王磊(1982— ),男,汉族,本科,讲师,研究方向:电气自动化技术;李浩文(1993— ),男,汉族,本科,助教,研究方向:电气自动化技术。

猜你喜欢

职业技能课程体系教学内容
大英县职业技能培训调研
太仓市服装定制职业技能竞赛举行
以创新课程体系引领学生发展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
“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
努力开创职业技能培训的新局面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
加强青少年中医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及其课程体系构建
论普通高校国防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
职业技能竞赛国内外现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