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碳”目标下广元市生态经济发展战略研究

2023-05-30敦越张靖

中国集体经济 2023年16期
关键词:广元市碳中和双碳

敦越 张靖

摘要:发展生态经济是城市落实党中央生态文明战略部署的重大举措,是加快经济转型、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重要载体,也是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必然选择。选取典型资源型城市广元市为研究对象,剖析生态经济理论体系,梳理广元市面临的机遇挑战,并提出适用于广元市的生态经济发展路径。

关键词:碳达峰、碳中和;城市生态经济发展;广元市

我国是受气候变化影响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全球气候变暖影响了我国自然生态系统和经济社会发展。2020 年 9 月,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上,我国宣布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力争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目标(以下简称为“双碳”目标)。“双碳”目标关乎经济发展和民生福祉,实现“双碳”目标已成为全球减缓气候变化影响的共识,也是我国未来很长一段时间社会经济发展的主基调之一。

作为碳减排的主体,城市是人类活动最集中、能源消费最核心、碳排放量最大的地域空间,也是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行动单元,在落实气候行动中扮演着积极、关键的角色。而发展生态经济是城市落实党中央生态文明战略部署的重大举措,也是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减少碳排放,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必然选择。从城市维度开展生态经济研究,对减少城市碳排放,实现“双碳”目标,推进城市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城市能否实现绿色低碳发展,是“双碳”目标决胜的关键所在,本文选取典型资源型城市,同时也是全国第二批低碳试点城市——广元市作为研究对象,探讨“双碳”目标下,广元市经济绿色可持续发展路径,以期为广元市高质量落实“双碳”目标提供参考,并为全国同类城市提供借鉴。

一、生态经济理论与实践

(一)概念内涵

生态经济是遵循生态学规律和经济规律,在不影响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前提下保持经济可持续发展,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需要的发展模式。强调经济发展要建立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实现绿色低碳循环发展,需要全社会行动,从而促进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

其体系主要包括:一是生态本底的保护与修复,是实现生态资源价值的前提和基础。二是生态产业化,是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主要路径,实现生态价值的主攻方向。三是产业生态化,是生态学原理在产业发展全过程的具体应用,实现投入资源的清洁、绿色、循环、高效利用,让产业发展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四是推动实现生态产品价值,是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的重要载体。五是消费和生活方式的绿色低碳化,是通过需求侧绿色变革引领供给侧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实现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

(二)案例启示

国内外城市发展生态经济已有不少先例值得借鉴学习。日本北九州市早在1997年就启动生态城事业,建设了日本最大的生态工业园,1998年提出以循环经济发展为目标的《新千年计划》,制定并完善了《环境基本法》《公害对策基本法》等法律体系。北九州市注重“产业振兴”与“环境保护”融合发展,改善生产工艺,加强末端治理,促进污染物减排,将传统工业废弃物变成有高附加值的材料。同时倡导绿色消费,积极推行生活垃圾分类回收等政策。上述措施的有效实施使北九州市在环境公害治理与生态经济发展上走在了世界前列,从昔日世界“环境公害城市”发展为亚洲国际资源循环示范基地城市。浙江省丽水市也走上了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双赢的道路。丽水市提出“生态立市”总体思路,发布《丽水生态市建设规划》《丽水市生态文明建设纲要(2008~2020)》等顶层规划。丽水市深化“水气土废”共治,建立瓯江全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率先推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改革先行试点示范,率先发布全国《生态产品价值核算指南》地方标准,率先建立GDP和GEP双核算、双评估、双考核机制,创立“丽水山耕”农业公共品牌,推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

上述案例对广元市发展生态经济的启示:一是注重发挥政府引导。加强对生态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优化环境损害相关制度,强化财税、价格等政策供给,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二是注重生态价值转化。依托生态资源发展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等生态经济,升级传统产业的同时发展环保友好型产业,促进产业绿色低碳发展。三是注重提高公众参与度。让公众切实感受到发展生态经济的必要性,感受环境损害带来的危害,引导养成绿色低碳生活方式。

二、广元市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广元市位于四川盆地北部山区,地处川陕甘三省接合部,秦巴山区南麓,是嘉陵江上游生态屏障和重要水源涵养地,具有“大山大水大森林、好山好水好生态”的显著特质。全市总水域面积158.3万亩,森林蓄积6190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到57.63%,自然保护地37个,占全市总面积的26%,自然资源丰富、生态环境优良,是国务院界定的典型资源城市,同时也是全国第二批低碳试点城市、国家森林城市。近年来,广元市加快推进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清洁能源等绿色低碳产业优势较为突出,2021年被列为四川省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地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典型经验在全省推广。

(一)发展挑战

通过多年探索和努力,广元市生态经济发展已有坚实基础和比较优势,但要适应新形势下生态经济规模化、高端化发展需要,还存在一定短板:一是生态产业化程度不高。对生态资源产品价值开发不足,还没有在更高层面实现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有机统一,生态产业业态尚未充分形成。二是产业生态化水平不高。多数制造业还处于产业链中低端,生产工艺水平不高,环保产业产出效率不高。三是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率不高。自然资源产权确权登记制度尚不完备,龙头企业少,产业链条短,区域公共品牌效应还不强。

(二)发展机遇

广元市发展生态经济面临的机遇:战略机遇方面,国家纵深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快实施“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重大战略,为生态经济发展提供有利的宏观发展环境。政策机遇方面,国家出台了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等政策,四川省出台了支持绿色低碳优势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广元市出台了加快建设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典范城市的决定,为生态经济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撑。市场机遇方面,随着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日益增加,生态产品市场需求将会出现强劲增长,将为生态经济快速发展带来廣阔市场前景。

三、发展策略

实现经济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广元市要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发展路径,必须持续筑牢生态本底,拓宽生态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路径,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体系,推进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

(一)坚定不移筑牢生态本底

1. 持续优化的生态空间。强化主体功能区作用,加快构建嘉陵江流域生态走廊、秦巴山区生态屏障、中部河谷城镇发展带、南部丘陵绿色产业区的“一廊一屏,一带一区”生态安全总体格局。高标准规划布局产业,完善生态环境保护与产业发展协同机制。做好大熊猫等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保护及栖息地修复,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大力实施公益林保护、退耕还林等工程,推进国土绿化和生态修复。

2. 营造干净大气环境。加强细颗粒物、废气、扬尘等污染防治,坚持精细管理、深度治理,完善自动化监测网络,提高大气治理水平。開展涉气工业治理,推进重点行业企业超低排放改造,加大老旧车淘汰力度,全面落实汽车排放检验和维护制度,深化移动源污染整治。加强面源污染治理,严控施工、道路、堆场等区域扬尘,强化秸秆综合利用和禁烧管控,加强城市建成区餐饮油烟排放监管。

3. 营造干净水环境。全面落实河湖长制,统筹水环境、水资源、水生态,系统推进流域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协同治理。加强嘉陵江污染防治,联动嘉陵江上游地区协同解决汛期垃圾入江和尾矿库重金属污染问题。巩固白龙湖、亭子湖等优良水体保护成果,持续做好长江流域“十年禁渔”工作。加强城镇应急备用水源建设和农村水源地保护。加强小流域综合整治,强化水质监测预警,协同防治地下水污染。

4. 营造干净土壤环境。研制土壤风险分区管控与修复方案,做好土壤环境污染监测。加强农业用地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实行分类管理,试点开展受污染耕地治理修复。管控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严格管控和修复名录内地块准入管理,从严管控农药、化工等行业重度污染地块规划用途。严格企业园区土壤环境监管,动态更新危险废物重点监管源清单。

5. 营造干净城乡环境。深入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实行街长制,开展市容环境整治等“七大行动”,提升城市绿化覆盖率和人均公园绿地面积,推进城市绿化美化。因地制宜布局污水资源化利用设施,完善城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配套管网、城乡生活垃圾分类系统,完善城镇配套设施。深化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推进交通沿线综合治理,因地制宜治理农业面源污染,建设美丽宜居乡村。

(二)推进生态产业化

1. 壮大“林经济”。大力发展林业经济,坚持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结合,发展林业苗木产业。壮大以核桃、油橄榄为主的木本油料产业,做强笋用竹。发展森林体育疗养,开发森林越野、康复疗养、度假游憩等项目,打造全国森林康养基地。有序开发森林碳汇,参与碳汇市场,推动森林碳汇交易。培育一批林下经济龙头企业,完善技术和产品标准,提高产品供给能力。

2. 激活“水经济”。聚力发展酒类酿造和饮品饮料生产,打造“广元水”金字招牌。大力发展生态渔业,发展名贵和本土鱼类,开发鱼类健康食品,加快冷链物流和精深加工基地建设。培育温泉康养产业链,开发“温泉+”系列产品,打响“中国温泉之乡”品牌。发展滨水休闲经济,规划建设滨水休闲项目,协同带动运动休闲、养生养老等产业和特色小镇、滨水商业街区发展。

3. 发展有机农业。加快“有机广元”建设,建成中国西部重要的绿色农产品供给地。做大优质粮油、特色经济作物等产业基地。推行农特产品“绿色+地理标志”“有机+地理标志”双认证。加强农产品加工技术,拓展产业链,发展食品加工。打造一批设施完备、功能多样的休闲农业景区景点、民宿休闲农庄,创建一批美丽休闲乡村、农业公园、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重点县。

4. 培育道地中药材。加强野生资源开发利用和主导品种良种繁育,打造特色道地中药材产区和川陕甘接合部中药材集散中心。发展现代中药加工,构建以中药材种植(养殖)业为基础、以现代中药为主导、兽药和医用卫生材料为重点、医疗器械和中药大健康为补充的产业体系。拓宽应用领域,鼓励开展中医药临床疗效评价研究,药食同源道地药材开发利用及健康旅游产品等研究。

5. 开发清洁能源。科学合理开发水风光资源,推进水风光一体化协调发展,稳定亭子口、宝珠寺等已建成水电工程持续出力,加快风电、太阳能合理开发利用,建设百万千瓦级风电、光电基地。加快天然气资源开发和利用,建设广元百亿立方米级天然气产能基地。有序开发多类型清洁能源,发展清洁能源支撑和应用产业,完善储能和输配体系,打造川陕甘接合部优质清洁能源中心。

6. 打造“天然氧吧”。开展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保护和修复气象评估工作,开展以二氧化碳为主的温室气体及通量观测,夯实气象基础能力。加强自然生态指标观测,提升旅游配套服务水平,推进“中国天然氧吧”“巴蜀气候康养地”等认证,创建生态气候品牌,拓展“天然氧吧”品牌价值。推进天然气氧吧与产业深度融合,带动健康、体育、旅游、农业等产业发展,积极发展“气候+”产业。

7. 做强文化产业。保护文物古迹,做好蜀道(广元段)、苴国遗址、西周遗址等遗址保护,加强历史乡土建筑、传统村落的修复。开发文化产品,深化对武则天名人文化、蜀道文化、三国文化等资源价值研究,强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提升文化服务,健全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广泛开展群众文化活动。建设文旅融合示范园区,推进文旅项目建设,大力发展数字文创、影视动漫等文化产业。

8. 发展生态康养旅游。打造大曾家山、中心城区、大剑门关等康养旅游区,开发森林康养、运动康养等旅游产品,提升吃住行购娱等配套服务。推动全域旅游,推进旅游景观全域优化、旅游服务全域配套、旅游治理全域覆盖、旅游产业全域联动、旅游成果全域共享。发展乡村旅游,加强避暑、登山、漂流等乡村旅游服务,建设一批川北民俗文化深厚、山地田园特色突出的旅游镇(乡)、村。

(三)推进产业生态化

1. 推进制造业绿色升级。推行清洁生产,强化产品全生命周期绿色管理,加快行业结构低碳化、制造过程清洁化和资源能源利用高效化。构建绿色供应链,推进制造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增加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的绿色生态产品供给。建设绿色工厂,以水泥等高耗水行业为重点开展节水型企业创建。打造绿色园区,持续巩固提升现有开发园区循环化改造成果。

2. 推进农业循环发展。持续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和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推广绿色种养技术,提升耕地质量。实施农药、化肥减量行动,推行病虫害物理防控和生物防治,净化产地环境。实行种植业园区与畜禽水产养殖场相互配套发展,推行“畜沼果”“畜沼菜”等种养循环模式。推广农业节水技术,加强节水保灌。引进适宜广元山区的农机装备,发展统防统治、代耕代种代管等服务,有效降本增效。

3. 推进服务业绿色发展。發展绿色物流,构建“一港三园多中心”物流体系,创建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推广低碳运输工具,淘汰污染超标的物流运输装备。推进数字赋能,加快建设生态经济的数字基础设施,培育壮大数据采集、处理、应用等产业,建立绿色运营维护体系,提升绿色治理能力。促进商贸绿色升级,倡导酒店、餐饮等行业不主动提供一次性用品。推行绿色包装,倡导绿色配送。

4. 培育绿色环保产业。推进生产环节资源循环利用,支持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资源综合利用,开展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做好农业废旧农膜的回收和再利用。推进消费环节资源循环利用,发展废钢铁、有色金属等回收利用行业,支持企业对废弃汽车、手机等产品的收集、再生产等逆向处理。培育节能环保服务企业,推行合同能源管理、合同节水管理、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等模式,鼓励培育节能服务企业。

(四)实现生态产品价值

1. 实现生态产品价值可度量。开展全市统一确权登记,健全自然资源确权登记制度规范,清晰界定自然资源资产产权主体,划清所有权和使用权边界。开展生态产品信息普查,搭建开放共享平台,推进编制全市生态产品目录清单。开展全市生态价值核算,建立生态产品价值核算评估体系,制订生态产品价值核算技术规范,推进生态产品价值核算标准化。

2. 实现生态产品可抵押。深入推进绿色金融创新实践,支持符合条件的绿色产业企业上市融资。发展绿色信贷和绿色直接融资,推出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等金融产品。探索“生态资产权益抵押+项目贷”模式,支持碳排放权、用能权、水权、排污权、生态产品归属权和订单用于绿色信贷业务抵押。鼓励有条件的地区、金融机构等设立碳基金。发展绿色农业保险、环境污染责任险等保险产品。

3. 实现生态产品可交易。加快建设生态产品数字化交易和信息管理平台,利用中国(广元)女儿节、大蜀道文化旅游节等,举行生态产品推介会进行线上交易。严格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鼓励创新发展以生态产品为核心导向的生态经济,不断增强物质供给类、调节服务类、文化服务类特色生态产品的市场吸引力,促进生态产品供需精准对接。

4. 实现生态产品可增值。成立区域生态产品品牌运营机构,建立品牌标准,培育一批品牌示范企业,构建“区域公用品牌+产业(产品)品牌+企业自主品牌”体系。对标国内先进标准,完善生态产品认证有效性评估与监督机制,制订符合广元实际的生态产品质量认证管理办法。开展国内国际交流合作,推动“广元造”生态产品认证市际、省际、国际互认。

5. 实现生态权益可变现。成立碳汇等生态权益交易政府运营平台,开发森林碳汇项目,推动参与全国碳排放权和碳汇交易。推进生态产品价值核算结果在生态保护补偿、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等方面应用,推动实现价值共享。开展生态环境损害评估,完善全市自然资源占用补偿机制,加强生态环境修复,夯实生态产品供给基础。

6. 实现生态经济可持续。综合考虑资源禀赋、区域特色、功能定位、环境承载力、经济发展程度等因素,对各地生态资源进行全方位的综合评估,把众多资源中优质的、具有地区特色优势的生态资源优先转化为生态资本,释放生态红利。挖掘生态优势,对接市场需求,动态精准选择生态产品开发方向,促进生态产品高端化、特色化、差异化、渐进式开发,促进可持续发展。

(五)推进消费和生活方式绿色化

1. 构建绿色消费体系。树立绿色消费观,积极引导全社会转变观念,倡导文明、理性、节约的消费观念和生活理念。促进绿色产品消费,加强绿色产品和服务认证管理,鼓励企业开展绿色设计、选择绿色材料,引导企业和居民优先采购绿色产品。发展绿色餐饮,推行绿色饭店标准,培育一批绿色餐厅、绿色餐饮企业和绿色餐饮街区。推广使用生态食材,培育“广元美味”餐饮品牌,坚决制止浪费行为。

2. 引领生活绿色低碳转型。引导绿色低碳出行,优化交通路网配置,积极打造绿色交通系统,规范交通新业态融合发展。打造绿色低碳建筑,将生态环保理念有机融入设计、建设等过程,积极开展海绵城市、韧性城市建设。开展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实施工程建设全过程绿色建造。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完善城乡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系统。支持城市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

四、结语

聚力发展生态经济,对于贯彻党中央生态文明建设战略部署,科学有序推动实现“双碳”目标,构建社会主义现代化广元经济体系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必须坚持生态立市思想,依托广元市大山大水大森林好气候,发挥绿色生态比较优势,丰富产业发展新路径,提升产业发展新位势,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提供更多生态产品,努力实现跨越发展和绿色崛起。

参考文献:

[1]秦大河.我国应提升应对极端气候能力[J].地理教育,2014(04):1.

[2]习近平.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的讲话[J].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2020(28):5-7.

[3]庄贵阳,魏鸣昕.碳中和目标下的中国城市之变[J].可持续发展经济导刊,2021(05):12-15.

[4]王洁,安敏,黄华.“双碳”背景下的城市生态经济发展——中国生态经济学学会城市生态经济专委会2021年学术年会综述[J].城市与环境研究,2021(03):109-112.

[5]庄贵阳,魏鸣昕.城市引领碳达峰、碳中和的理论和路径[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21,31(09):114-121.

[6]Qiu S,Yu Q,Niu T,et al.Restoration and renewal of ecological spatial network in mining cities for the purpose of enhancing carbon Sinks:The case of Xuzhou,China[J].Ecological Indicators,2022, 143.

[7]陈洪波.构建生态经济体系的理论认知与实践路径[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9(04):55-62.

[8]肖鹏程.日本北九州生态城发展循环经济的经验及启示[J].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27(01):29-34.

[9]沈贞海.浙江丽水:“红绿”融合谱新篇,点“绿”成金奔共富[N].中国经济导报,2022-06-23(003).

[10]四川广元建设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典范城[N].人民日报,2022-03-03(17).

[11]关于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指导意见[J].资源节约与环保,2021(03):4-5.

[12]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意见》[J].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2021(14):11-15.

[13]張厚美.广元探索绿色低碳发展新路径[J].环境教育,2022(Z1):34-37.

*本文为四川省广元市2022年度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课题“乡村振兴背景下广元传统村落非遗保护和发展研究——以青川县双河村为例”(项目编号:GY2022YB030)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敦越,川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张靖,四川省广元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猜你喜欢

广元市碳中和双碳
“双碳”目标下企业如何应对碳市场带来的挑战与机遇
专访奚国华:中信力争成为国企助力“双碳”目标的旗帜
“双碳”下县城发展新思维
四川省广元市通联站
农村危旧房改造助力脱贫攻坚实践的几点思考——以广元市朝天区农村危旧房改造为例
古风·关爱留守儿童
广元市推广核桃产业前景广阔
旅游风景区碳估算与碳中和实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