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文献计量的合作社供应链金融分析

2023-05-30刘迅,何梦琪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 2023年2期
关键词:合作社减贫供应链金融

刘迅,何梦琪

摘要:减少农民多维贫困离不开产业发展和金融创新,梳理其研究动向对夯实我国脱贫攻坚的成果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以CNKI数据库收录的2000-2021年合作社供应链金融相关CSSCI文献为研究对象,基于知识图谱的可视化分析发现:合作社与供应链金融融合的文献数量趋势划分为三个阶段;合作社与供应链金融融合的研究主题集中于三个方面;合作社与供应链金融融合存在动态演化趋势。当前二者融合减贫研究尚存在着机遇与挑战,未来应更多挖掘二者融合减贫耦合机理、创新其信贷供给模式、促进产业链整合发展以及构建农村征信体系。

关键词:合作社;供应链金融;减贫;知识图谱

一、引言

如何将产业发展、金融创新与农民减贫结合起来?中央提出了两条思路:第一,2020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要“重点培育农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通过订单农业、入股分红、托管服务等方式,将小农户融入农业产业链”,即通过让农民融入农业产业链的发展实现减贫;第二,《关于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指导意见(2019)》鼓励“发展供应链金融,强化利益联结机制,依托核心企业提高小农户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可得性”,即通过创新农村金融服务推进减贫。党的二十大报告进一步明确了思路,即“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进一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增强脱贫地区和脱贫群众内生发展动力。

农民合作社供应链金融多维减贫根植于农业产业链的发展,集成了农民合作社的组织优势和供应链金融风险管控的优势,其运作逻辑契合中央解决农民贫困的思路,是一种带有精准扶贫特色的金融创新,可以在促进农村实体经济发展和减少农民多维贫困方面产生积极影响。然而,农民合作社供应链金融多维减贫的效能受到诸多内外部因素的制约,限制其多维减贫功能的充分发挥。因此,有必要弄清其多维减贫的机理与效应、优化其多维减贫的机制,这对于巩固脱贫成果和可持续减贫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二、研究设计

(一)研究方法

知识图谱作为新型文献计量方法之一,一方面,研究者可通过对知识图谱上节点文献进行解析,确定具有标志性、里程碑特征的文献,然后对研究领域热点和前沿进行梳理[1];另一方面,通过引文分析,可得到某一领域的知识基础,加强对这一研究领域更加全面和深刻的认识[2]。基于此,本文基于WOS检索得到的数据,使用CiteSpace软件(5.8R3版本)进行可视化图谱分析,揭示农民合作社供应链金融多维减贫领域的在不同历史时间段上的研究热点及其趋势变化。

(二)数据来源

目前专门针对农民合作社供应链金融多维减贫的研究十分少见,仅有少量文献进行了粗颗粒度的初步理论分析。因此,为了尽可能囊括我国农民合作社供应链金融多维减贫方面的所有研究,本文以CNKI数据库CSSCI子库为研究对象,检索条件定为SU=金融扶贫+农村合作社+供应链金融+农民减贫,即以“金融扶贫”“农村合作社”“供应链金融”“农民减贫”等主题词分别对相关文献进行检索。文献的时域设定为2000-2021年,操作日期为2021年11月15日,初获数据711份。由于在CNKI数据库中同时检索多个主题词,为避免掺杂与主题不相关的文献,经过人工甄别剔除新闻报道和年鉴后,通过对文献中摘要的深入研读,排除信息不完整和与内容无关的论文,最后得到606篇文章,而后导出数据。在CiteSpace软件中分别勾选Author、Institution、Term、Keyword、Category、Reference,可获得相应分析图谱,进而分析目前国内合作社供应链金融研究的热点及发展趋势。

三、关于融合减贫的文献统计分析

通过对检索的数据分别进行发文量分析、作者力量分布分析[3],掌握农民合作社供应链金融多维减贫领域的年发文量、作者发文量状况,能够得到该领域的基础研究情况。

(一)年度发文量统计

图1是2000-2021年每年CNKI数据库收录的农民合作社供应链金融多维减贫领域的CSSCI文献。从图1中可以看出,我国供应链金融减贫研究文献的数量变化趋势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时段。

1. 初步探索期(2000-2012年)。第一个阶段以2012年作为分界点,发文量均低于10篇/年,这表明,这一时期我国对农户合作社供应链金融多维扶贫的研究还十分薄弱,获得的关注较少。

2. 高速增长期(2013-2015年)。第二阶段为2013-2015年,这一阶段的发文量呈现出快速上升的趋势,表明该领域正逐渐受到学者们的关注,研究热度持续上升。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为全面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积极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农业农村现代化道路。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扶贫攻坚调研时强调“要精准扶贫,扶贫工作要因地制宜实事求是”,自此,“精准扶贫”重要思想诞生,随后“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上升为国家战略[4]。与此同时,国内学术界对扶贫领域的相关研究热度逐渐升高,相关发文量逐渐增长。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出现“中国特色新型农业现代化道路”,在此基础上,党的十九大进一步提出“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目标。这一时期关于农民合作社供应链金融多维减贫的研究多集中于金融精准扶贫方面。

3. 理性回归期(2016年至今)。从2016年到现在是第三个阶段,这一阶段的发文量有了进一步的提升,平均每年都有70多篇文章发表,2018年达到最高值86篇,说明这一阶段研究活跃度大幅提高,得到了学术界的高度重視。随着党中央对扶贫工作的重视逐渐增强,2016年3月,中国人民银行等七部门联合印发《关于金融助推脱贫攻坚的实施意见》,提出要紧紧围绕“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全面提升金融扶贫服务质量,增强金融扶贫的准确性和有效性。2019年,《关于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指导意见》鼓励发展供应链金融,强化利益联结机制,依托“核心企业提高小农户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可得性”,即通过创新农村金融服务推进减贫。《关于做好2020年产业扶贫工作的意见》则进一步明确提出“突出产业联贫带贫”“加大对带贫成效突出的农民合作社的信贷支持力度”。

将国家政策颁布的时间点和文献历年发文量的节点进行比较,可以发现,国内农民合作社供应链金融多维减贫研究受到国家政策的强烈影响,有较明显的政策性导向。

(二)作者与研究机构统计

在图谱修建技术支持下,供应链金融减贫相关研究文献作者力量分布见图2。通过分析我国高产作者及研究机构,可获得这一阶段本领域核心研究力量。

观察图谱,结合表1数据可知,发文量较多的团队是中国人民大学宋华教授团队(22篇)、西南大学温涛教授团队(6篇)、西南政法大學徐鹏教授团队(6篇)以及湖南农业大学周孟亮教授团队(6篇)。这些均为该领域的高产作者,其中宋华教授对这一领域研究最具影响力,其研究重点是供应链金融、服务供应链等,为国内供应链管理的探索作出了卓越贡献。

四、融合减贫聚类分析

(一)研究关键词分析

文献中列示的关键词是其研究核心议题的高度浓缩。通过关键词的共现分析,可以对样本数据进行挖掘和聚类,理解掌握某一领域内的关注主题和研究热点。本研究利用CiteSpace关键词词频分析功能,获取表2出现频率居前10位的关键词,其中,前3位关键词(供应链金融、金融扶贫、精准扶贫)的出现频率十分活跃,已达50余次。

为进一步厘清关键词之间的关系,例如由检索得到的数据中共同出现的关键词所构成的共词网络,还需由关键词图谱共现图谱进一步揭示。在对图谱进行过滤后,得到以供应链金融为核心的关键词共现图(见图3),由481个节点和1065根连线组成,其密度达到0.0092。其中节点越大说明关键词出现频率越高,线条颜色愈深代表关键词时效性愈强。

从图谱中可以看出,国内关于农民合作社供应链金融多维减贫的研究主要是在现阶段中国制度背景下,聚焦于供应链金融的研究、金融扶贫和精准扶贫的实施过程及成果[5]。此外,CiteSpace中心性大于0.1的节点属于关键节点。因此,“供应链金融”“金融扶贫”“精准扶贫”和“农村合作社”成为国内农民合作社供应链金融多维减贫研究的关键节点。表明我国农民合作社供应链金融多维减贫的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政府如何推进金融扶贫政策实施、如何有效结合农村合作社与供应链金融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如何提高金融赋能脱贫工作的有效性等现实问题的推动[6]。

(二)研究聚类分析

为了全面展现国内农民合作社供应链金融多维减贫研究的面貌,本文在图3关键词共现图的基础上,采用LLR与LSI算法对WOS数据库中的研究样本进行聚类分析,整理得出图4关键词聚类图和表3农民合作社供应链金融多维减贫关键词聚类信息汇总[7]。表3的S值为聚类平均轮廓值,用以判断图谱绘制效果是否合理;一般认为S>0.5时,聚类结果较为合理,当S>0.7时,聚类结果明显。

(三)研究主题分析

供应链金融与合作社结合的减贫研究主要集中于以下三个方面。

1. 供应链金融对农民减贫的制约与促进因素研究。具体来看,其一,供应链金融的信贷甄别机制能降低农民信贷违约风险,有效缓解农民的融资约束;其二,不同供应链金融模式的减贫效应存在差别;其三,供应链金融是促进农民减贫增收的有效路径。但也有学者指出,供应链金融发挥减贫作用受技术与制度环境的制约,因此要加强引导[8]。

2. 农民合作社减贫效果研究。总体上认为农民合作社对缓解农民贫困有积极作用[9],其一,农民合作社能直接改善农民的收入水平,农民合作社的经济及福利改善效应被多位学者证实。具体表现为:能够节约农民的交易成本;可以实现规模经济;提升农民的市场议价能力;获取农产品的溢价。其二,农民合作社能间接促进农民减贫:即累积农民的资本[10]。合作社能缓解农民资金约束和累积物质资本,能帮助贫困农民累积人力资本,如提高农民的教育水平、劳动技能和管理水准等。其三,合作社一方面构成了农民的社会资本,另一方面能提升农民的政治经济地位[11]。例如在农村产业的发展方面,合作社是农村发展特色产业的重要组织力量,它们在夯实农村产业发展上具有较明显的优势。合作社嵌入农村产业,从内涵上增强了农村产业发展的基础,也提供了发展的动力。在农民的社会保障方面,为农民提供了就业保障[12]。但也有学者对农民合作社能够减贫的观点提出质疑:在合作社制度异化的情况下,由于贫困农民先天禀赋差、风险抵御能力低,容易成为合作社排斥的目标,不利于他们减贫[10]。

3. 农民合作社与供应链金融的组合运作方式研究。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其一,农民合作社与供应链金融具有组合效应,一方面农民合作社具有独特的易贫性,另一方面供应链金融具有对风险进行结构性管控的特长,两者的嫁接既能做实“三农”产业,又能推动乡村振兴,还有助于农民脱贫[13];其二,合作社供应链金融具有独特的类型、运作方式和运行绩效,合作社供应链金融的类型可归类为异质性主体主导型、价值链分工型、融资业务型、产业特色型,不同类型的运作方式有较大差别,如在授信担保、贷款发放和激励惩戒等方面的差别明显,其运行的绩效也有差异,需分别探研。

(四)研究历程分析

为了解农民合作社供应链金融多维减贫研究领域的动态演化趋势,本文梳理了不同时期出现的高频关键词。从中可以发现某一关键词首次出现的年份,以及两个关键词之间共现关系连线,表明二者同时出现在一篇论文之中。此外,关键词出现的频率将以年轮的形式展现,关键词年轮越大,其出现频次越高。通过展示不同时间段关键词的变化,时区图能够更加直观地反映农民合作社供应链金融多维减贫学术积累纵向进程的演变,从宏观角度呈现研究的主要思路以及主题之间的连续性。分析图5可以发现,自2000年以来,国内关于农民合作社供应链金融多维减贫的研究主题与内容不断丰富,理论处于不断完善的状态之中,领域研究区域逐渐走向成熟[14]。在农村合作社研究的基础之上,朝着普惠金融的方向,将注意力更多放在了科技金融助力脱贫。

突现词就是在某一时段被引频次快速增加的关键词,即突发性检测,从某种程度上说,它是某个方面研究变化趋势的体现。图6、图7将突现值排在前12位的关键词,按照第一次出现的年份顺序及突现值的大小依次排列。图6显示,国内农民合作社供应链金融多维减贫的研究起始于“农民合作社”和“合作社”,并且持续时间长达10年左右,之后才陆续出现“扶贫开发”“精准扶贫”“农村金融”等研究[15]。

结合图6和图7综合分析发现,“金融科技”与“农村金融”出现时间较晚,两者的出现与相关政策的出台紧密相连。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要推动金融资源更多向农村倾斜,对农村金融服务体系、金融机构信贷资源及产品模式创新、农村金融监管与风险防控进行部署[16]。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要加快农村金融创新,特别是抵押融资产品范围的拓宽、保险制度的设立及对涉农企业的综合金融服务等。农村金融、金融科技的进一步研究逐渐成为农民合作社供应链金融多维减贫的重要前沿。

综合来看,随着时间的推进,达到突现程度的关键词也逐渐由农村合作社转向合作社供应链金融减贫研究,这个趋势与前文的分析十分同步,佐证了合作社供应链金融减贫目前处于主要发展阶段。

五、供应链减贫和融合减贫对比

本文基于上述Citespace文献可视化分析中提取到的中心性较高的关键词(见表4),从传统供应链金融减贫的缺陷和融合减贫的优势两个方面进行观点梳理。

(一)传统供应链金融减贫的缺陷

供应链金融是解决农户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的有力工具,在我国有着巨大的市场,但从资金的供给端和需求端来看,传统供应链金融存在两个缺陷[17]。其一,供應链金融机构授信难度大、减贫效率低下。传统的供应链金融扶贫模式及产品大多聚焦于金融机构对贫困农户的直接授信[18],由于农户信用信息难以收集,导致存在信贷精确度不高的现象和信贷供给上的“嫌贫爱富”倾向,因此对贫困农户的信贷减贫效果不理想。其二,贫困农户往往缺乏金融抵押或担保,加大了双方的信贷成本,使得金融机构的金融服务积极性不高,贫困地区的金融排斥问题尤其突出[19]。

(二)融合减贫的优势

1. 合作社使得贫困农户享有平等权利。合作社秉承“自愿、开放的成员资格”的原则,使得贫困家庭也能够参与其中[5]。得到供应链金融机构服务时,弱势群体可以通过共同参与市场交易,形成一种制衡谈判权利垄断者的力量。同时实行“一人一票”内部民主管理机制,使弱势群体在合作社中获得平等的权利。

2. 农民合作社减贫机制丰富。农民合作社能够通过发挥其农业专业化服务功能提高社员收入水平、增进社员福利[20]。通过开展合作社内部信用合作,利用供应链金融信贷的资金优势,能有效缓解社员农户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面临的资金约束,削减资源禀赋弱的影响,增强资本培育与积累[21]。另外,农民合作社是进行合作金融扶贫的一种形式[22],通过农民合作社,能够实现农业新型科技的衔接与扩散,提升科技促进贫困农户富裕的能力[23]。

六、主要研究结论

(一)研究基本情况概括

本文选取CNKI数据库中收录的2000-2021年有关农民合作社供应链金融多维减贫CSSCI文献作为分析样本,基于知识图谱的文献计量方法对其外部特征、研究热点和演进趋势等进行分析。通过定量化的操作分析,得出本文的研究结论:

1. 合作社与供应链金融融合的文献数量趋势划分为三个阶段。2013年以后“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上升为国家战略,国内学术界对减贫领域相关研究文献迅速涌现。2016-2020年文献出刊量逐渐恢复理性,但仍然是近年热门话题。预计未来几年减贫研究将趋于平稳,将更多倾向于供应链金融与减贫衔接研究。作者分布相对集中,个别作者长期致力于农民合作社供应链金融多维减贫研究并且科研成果丰厚,体现了研究文献的专业性与持续性。

2. 合作社与供应链金融融合的研究主题可划分为三大部分。分别为供应链金融对农民减贫的制约与促进因素研究、农民合作社减贫效果研究[9]和农民合作社与供应链金融的组合运作方式研究。

3. 合作社与供应链金融融合存在动态演化趋势。早期关于农民合作社供应链金融多维减贫研究时期重点关注农村合作社的理论及影响因素研究[24]。研究中期关于农民合作社供应链金融多维减贫理论的研究得到进一步深化[25],且相较于影响因素的研究,经济后果研究更受关注。近期学者们以农村金融、金融科技作为研究对象,对经济后果展开进一步细致探讨。

(二)研究展望

通过对研究热点与研究前沿的梳理,本文认为二者融合减贫研究存在着机遇与挑战,未来有以下几个方向值得关注:

1. 挖掘融合减贫耦合机理。进一步厘清合作社嵌入供应链金融的基础逻辑,发挥二者减贫的叠加作用。例如农民合作社的功用(如社会资本、产业支持、信息共享和信誉培育等)如何与供应链金融的五流(人流、物流、商流、资金流和信息流)对接?农民合作社如何在贷前、贷中和贷后发挥作用?

2. 创新信贷供给模式。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背景下,积极探索创新金融机构的信贷供给模式,加大对合作社供应链金融信贷产品创新,在农业生产、农业资金供应等环节加大产品创新力度,进一步降低信贷门槛,提高融合扶贫的可持续性。

3. 强化合作社促进产业链整合发展。主要强化农户与合作社的利益联结,使小农户与产业链有效衔接;同时提高技术能力强的农户与管理能力高的合作社供应链金融信贷供给,增强其扶贫带动作用,激发内生脱贫动力。

4. 发挥“互联网+合作社供应链金融”构建征信体系作用。通过大数据信息技术构建农户的征信体系,提高农民信贷可获得性,用科技手段推动合作社供应链金融信贷的普惠性。

参考文献:

[1] 金杨华,郭宁宁.国内外中国情境下组织双元研究的知识演进与比较[J].科研管理,2022(3):152-163.

[2] 朱和平,熊燕.国内外管理会计研究热点与趋势——基于CiteSpace知识图谱分析[J].会计之友,2022(6):104-111.

[3] 王凤娟,魏晓,苏昌贵,等.我国国土空间规划分区研究热点及展望[J].经济地理,2022(2):84-92.

[4] 董玉峰.民族地区普惠金融发展及其减贫效应[J].武汉金融,2019(11):37-44.

[5] 孟庆国,董玄,孔祥智.嵌入性组织为何存在?供销合作社农业生产托管的案例研究[J].管理世界,2021(2):165-184.

[6] 吴祖云,杨晶,申云.养老保险、农地流转对农户收入相对剥夺的影响研究——来自中国家庭追踪调查的证据[J].社会保障研究,2020(5):19-28.

[7] 单吉堃,巢佩玲.基于CiteSpace的我国宜居城市研究现状与趋势分析[J].经济问题,2022(4):43-48.

[8] 李江一,秦范.如何破解農地流转的需求困境?——以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例[J].管理世界,2022(2):84-99.

[9] 贺立龙,黄科,郑怡君.信贷支持贫困农户脱贫的有效性:信贷供求视角的经验实证[J].经济评论,2018(1):62-77.

[10] 聂左玲,汪崇金.专业合作社信用互助:山东试点研究[J].农业经济问题,2017(11):23-30+110.

[11] 毛飞,王旭,孔祥智.农民专业合作社融资服务供给及其影响因素[J].中国软科学,2014(7):26-39.

[12] 董晓林,吴以蛮,熊健.金融服务参与方式对农户多维相对贫困的影响[J].中国农村观察,2021(6):47-64.

[13] 申云,彭小兵.链式融资模式与精准扶贫效果——基于准实验研究[J].财经研究,2016(9):4-15.

[14] 周强.我国农村贫困的动态转化、持续时间与状态依赖研究——基于收入贫困与多维贫困的双重视角[J]. 统计研究,2021(10):90-104.

[15] 黄薇,祝伟.精准帮扶政策的多维评估:基于G省B市扶贫实践的经验分析[J].管理世界,2021(10):111-128.

[16] 申云,李京蓉.乡村振兴背景下农业供应链金融信贷风险防控机制研究[J].金融与经济,2019(2):46-53.

[17] 李健,张金林.基于知识图谱分析的普惠金融理论框架[J].武汉金融,2020(4):74-80.

[18] 龚强,班铭媛,张一林.区块链、企业数字化与供应链金融创新[J].管理世界,2021(2):22-34.

[19] 宋华,韩思齐,刘文诣.数字技术如何构建供应链金融网络信任关系?[J].管理世界,2022(3):182-200.

[20] 杨晶,邓大松,申云,范秋砚.社会资本、农地流转与农户消费扩张[J].南方经济,2020(8):65-81.

[21] 申云,李京蓉,吴平.乡村振兴战略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增信机制研究[J].农村经济,2019(7):135-144.

[22] 李京蓉,申云,杨晶,等.互联网金融使用对农户多维减贫的影响研究[J].统计与信息论坛,2021(5):104-118.

[23] 申云,李庆海,杨晶.农业供应链金融信贷的减贫效应研究——基于不同主体领办合作社的实证比较[J].经济评论,2019(4):94-107.

[24] 张翱祥,邓荣荣.数字普惠金融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及空间溢出效应[J].武汉金融,2022(1):65-74.

[25] 孟飞.农村大户领办合作社:生成、影响及其规制[J].农业经济问题,2016(9):71-79+111.

(责任编辑:何飞)

猜你喜欢

合作社减贫供应链金融
福建省农村金融减贫的路径研究
理解发展和减贫
蔬菜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实践与启示
完善专业合作社社会化服务,促进家庭农场发展
烟农专业合作社用工管理探析
面向供应链金融支付清算系统建设的探讨
基于logistic模型的商业银行供应链金融信用风险评估
金投手抢滩湖南银联移动端,打造“供应链金融”生态
关于减贫的可持续性问题的探讨
发展方式转变与减贫关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