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先玩后读,悦享绘本

2023-05-30王凡

儿童绘本(阅读与美育) 2023年7期
关键词:绘本幼儿园游戏

王凡

导读:绘本阅读和游戏是契合幼儿身心特点的两种教学方式。在幼儿教学中把游戏和绘本结合,符合玩中学、学中玩的教学理念。本文从“创设绘本游戏环境,提供绘本游戏材料”“丰富绘本游戏形式,搭建幼儿表达平台”“优化教师帮助指导,提高绘本游戏质量”“完善绘本游戏评价,推动幼儿多元成长”“加入亲子互动游戏,满足幼儿情感需求”五个方面入手,探讨了在游戏中开展幼儿绘本教学活动的具体实践。

绘本是以图画为主、文字为辅的故事书,幼儿在阅读过程中能学习知识、探索世界、感悟道理。游戏是幼儿园教育中常见的教学方法,不仅与幼儿的认知水平相契合,还能促进幼儿的大脑和身心发育。游戏与绘本的有机融合能在更大程度上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基于此,幼儿教师要积极搭建绘本游戏环境,为幼儿提供丰富的绘本游戏材料,丰富绘本游戏形式,优化帮助与指导,完善评价方法,将亲子互动游戏融入其中,满足幼儿成长过程中的多种需求,实现幼儿的多元发展。

一、创设绘本游戏环境,提供绘本游戏材料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提出:“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基于此,在游戏中开展幼儿绘本教学活动就要以幼儿的需求为出发点,搭建更具趣味性、幼儿更熟悉的游戏环境,为幼儿提供多样化的游戏材料,以幼为本,促进幼儿的综合发展。

例如,在阅读绘本《森林里有一块空地》时,首先可以带领幼儿进行略读,从中发现可以变为实物的元素,如封面的多种动物、内页的大海和森林等。将此作为切入点,鼓励幼儿“一起去利用森林里的空地”,既完成绘本阅读环境的搭建,也做好手工游戏的准备。

其次,可以引导幼儿以小组为单位展开“手工作品”比赛,各小组根据绘本中的图画及对故事的理解,通过对纸的裁剪、折叠、绘画等,达到充分利用森林空地的效果,更符合主题、创意更多元的小组获胜。在该游戏中,幼儿能对手工区的多种工具进行利用,提高动手能力。不仅如此,幼儿基于绘本展开实践还能实现理解能力、创新能力等的发展,深化游戲在绘本教学活动中的价值。在具体游戏过程中,幼儿先制作出一片带有空地的森林,然后裁剪出绘本描绘的温泉、大海、幽灵等,再根据自己的想象加入“蘑菇云”、喷泉、雪地等,初步发展自主阅读能力,推动想象力的成长。在实践过程中,为增加游戏的趣味性,还可以将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废旧材料投放到手工区域,鼓励幼儿进行再创造。如在废旧纸壳中挖出多个洞模拟森林中的树坑、将废旧的彩色塑料瓶裁剪成花朵的样子等。

最后,还可引导幼儿扮演绘本中的动物,利用废物制作出新物品作为道具,续编绘本故事,使游戏更具教育价值。废物利用活动的加入不仅能丰富绘本游戏素材,还能引起幼儿对生活的思考,使其积极发掘游戏元素,实现游戏环境的拓展,为绘本阅读提供更多真实载体。总之,绘本游戏环境的搭建能让幼儿更迅速地进入阅读状态、游戏状态,更好地用实践演绎故事情节,实现身心健康发展。

二、丰富绘本游戏形式,搭建幼儿表达平台

在游戏中展开绘本教学活动时,幼儿教师要注意具体形式的丰富,更好地发挥游戏对绘本阅读的促进作用。具体来说,可以在营造宽松的阅读氛围之后,带领幼儿开展角色扮演游戏、区域游戏等。在丰富绘本游戏形式的同时,还能优化教师与幼儿之间、幼儿与幼儿之间的互动,实现游戏与绘本教学之间的相互促进。

第一,角色扮演游戏。在该游戏中,教师可以鼓励幼儿扮演绘本中的角色,促进幼儿更深入了解故事情节、主题等。为确保游戏的顺利展开,要提前根据绘本内容准备相关服装、饰品、妆发等道具,同幼儿一起进行剧本的创编与演绎,实现幼儿在游戏中的高质量发展。以《好饿的毛毛虫》绘本教学为例,可以根据绘本内容提前准备好毛毛虫发箍、草莓发箍、李子发箍、橘子发箍、冰淇淋发箍等。在游戏开始时,鼓励幼儿根据读到的故事内容,选择喜欢的角色发箍,戴上之后成功进入角色状态。在具体游戏环节,除毛毛虫之外的其他角色依次站立,等待毛毛虫来“吃”自己,这一部分与绘本情节相同。为深化角色扮演游戏的价值,可以引导“食物”思考自己“被吃”时的心理状态并表达出来。如毛毛虫在吃巧克力蛋糕时,相应的幼儿可以说:“不要多吃哦,吃多了我是会胖的。”这不仅可以引出故事结局,还能让故事中的各元素拟人化,丰富绘本内容,让幼儿在游戏过程中认识到合理饮食的重要性。此外,因该故事最后涉及“破茧成蝶”,还可以引导全体幼儿围在一起,模拟“茧”的样子,然后由一名幼儿扮演蝴蝶从中飞出,不仅能使故事演绎更完整,还能锻炼幼儿之间的合作能力,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

第二,区域游戏。所谓区域游戏,是指教师在幼儿园的特定区域内,引导幼儿自主进行活动内容、活动材料的选择,最终完成具有互动价值的游戏。在该游戏中,幼儿的社会性、认知能力、情感态度等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所以可以将其与绘本教学活动相结合,实现幼儿实践能力和理解能力的进一步发展。以《哈罗德的城堡》绘本教学为例,在开始绘本阅读时,可以将幼儿带到幼儿园的建构区域开展建构游戏,将绘本中的图片、文字等当作“图纸”进行城堡的搭建。在搭建过程中,可以引导幼儿用剩余的积木等材料装扮成哈罗德,对自己的城堡进行探索,并思考在探索的过程中会遇到怎样的场景、心情怎样等。这样一是可以与绘本内容相契合,二是能激起幼儿的自我认识,丰富区域游戏的价值。之后,还可以鼓励幼儿脱离“图纸”,在城堡周围搭建诸如游乐场、滑雪场等喜欢的建筑,在强化幼儿动手能力的同时,还能激起幼儿更积极的情绪,让幼儿在游戏过程中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以此完成与绘本主题的对接。总之,各类游戏形式支持下的绘本阅读活动能给予幼儿更丰富的阅读体验,在拓展幼儿表达空间的同时,还能促进其实践能力、理解能力、创新能力、合作能力等发展,最大化开掘游戏背景下绘本阅读教学的价值。

三、优化教师帮助指导,提高绘本游戏质量

《纲要》提出:“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以关怀、接纳、尊重的态度与幼儿交往。耐心倾听,努力理解幼儿的想法与感受,支持、鼓励他们大胆探索与表达。”在此要求的支持下,幼儿教师在开展绘本游戏活动时,要积极优化自身给予幼儿的帮助与指导,在观察的同时抓住幼儿的成长契机,助力幼儿的高质量发展。

例如,开展《猜猜我有多爱你》绘本教学活动时,首先,要带领幼儿进行阅读,明确故事情节。即有一只像爸爸的大兔子、一只像孩子的小兔子,小兔子和小孩子一样爱比较,和大兔子比赛谁的爱更多,大兔子用智慧赢得了比赛,但小兔子用天真和想象赢得了大兔子多出一倍的爱,两只兔子都在比赛中取得了胜利。在对故事情节有所了解之后,以观察者、引导者的身份带领幼儿展开游戏活动,在增强绘本阅读趣味性的同时,唤醒幼儿对爱的认识。

其次,就绘本故事抛出如下问题:“爱是有形的还是无形的?”引导幼儿之间展开辩论游戏。在辩论开始之前,幼儿可以根据观点的不同,自主划分为两个辩论队伍,依据绘本内容和生活经验进行辩论内容的梳理。如“有形”队的幼儿提出:“大兔子说爱到了月亮上、穿过了小路、到了河边、穿过了小河、到了山的另一边,这些都是具体存在的,所以爱是有形的。”“无形”队伍的幼儿提出:“这些长度、距离才是爱,但这些东西是无形的,所以爱也是无形的。”为深化幼儿对绘本及爱的理解,可以引导幼儿从现实生活的角度进行辩论,但需要注意的是,引导“点到为止”即可,要留给幼儿更多思考空间。如幼儿在教师引导之后得出:“爱是有形的,因为家人每天早晨都会做好味美的早饭。”“爱是无形的,因为爷爷奶奶不在身边,但我们一样能感受到他们的爱。”这样幼儿对绘本的理解便延伸到了现实生活中,增强了游戏支持下绘本阅读活动的现实指导意义。

最后,因为幼儿是辩论游戏的主要参与者,可以帮助他们进行辩论结果的判断。为肯定幼儿的付出,使其更理解绘本中对爱的描述,可以将两个队伍都判为胜利,鼓励幼儿积极探索、感受生活中的爱。总之,教师的合理指引能保证幼儿在游戏、在绘本阅读中的主体地位,提高绘本游戏质量,为幼儿的身心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四、完善绘本游戏评价,推动幼儿多元成长

《纲要》指出:“明确评价的目的是了解幼兒的发展需要,以便提供更加适宜的帮助和指导。”由此可以得出,幼儿教师在开展绘本游戏评价时,要面向幼儿的可持续发展,发挥评价的工具性价值,实现幼儿的多元化成长。

以绘本《我的幸运一天》阅读活动为例,首先,要根据绘本内容,与幼儿共同进行游戏的设计。绘本讲述了小猪到狐狸家,凭借自己的智慧脱离危险,便可以引导幼儿在幼儿园的活动区域展开“你追我逃”游戏。班级内的幼儿自由划分为“追”和“逃”两个队伍,逃的幼儿利用幼儿园内的树木、花草、游戏器械等进行躲避。逃的幼儿被抓到,“追”和“逃”的幼儿就会成为“狐狸”和“小猪”,需要模仿绘本中的对话与动作,可以是重复小猪脱离危险的过程,也可以凭借自己的智慧重新设计脱离危险的方法。在此游戏中,幼儿需要对绘本的情节有充分了解,才能“复刻”出有效的逃脱方法,由此实现思考能力及身体素质的有效发展。

其次,在游戏结束之后,可以将幼儿的绘本阅读情况、在游戏中的表现作为评价指标,鼓励幼儿参与评价,收获多角度、多层次、多主体的评价结果。例如,有的幼儿阅读态度不积极,在游戏中选择逃脱方法时没有方向。此时,便可以先肯定幼儿在游戏中的努力与收获,同时借助假设,引导幼儿想象“如果提前仔细阅读了绘本,是不是在设计逃脱方法时会更高效”,由此实现对幼儿的引导性评价。另外,可以鼓励幼儿与幼儿之间展开评价。具体来说,在游戏开始之前,向幼儿布置“注意观察其他幼儿”的任务。在评价开始时,鼓励幼儿自主举手进行评价内容的分享。例如,有的幼儿观察到其他幼儿在阅读绘本时,会用画笔在白纸上勾勒出对故事画面的想象,且每次画出的图像都与绘本中的不同,很有想象力,但绘本游戏中总是不积极、讨厌运动,这是需要改进的。但只要有其他幼儿的邀请,他还是会加入游戏。因为处于同一班级的幼儿年龄相仿,所以心理距离相近,在评价时也更能发现教师不容易发现的要点。

最后,可以将所有主体的评价结果进行梳理,对游戏支持下的绘本阅读活动方案进行调整,迎合幼儿表现出的不同特点、兴趣等,实现幼儿的多元化成长。

五、加入亲子互动游戏,满足幼儿情感需求

随着新课改的深化,家长在幼儿成长中的作用得到了强调。在基于游戏开展绘本教学活动时,教师可以适当加入亲子互动游戏,拉近幼儿与家长的关系,将幼儿园教育内容延续到家庭中,提高绘本游戏对幼儿成长的促进作用,满足幼儿的情感需求。

以绘本《超级小厨师》的阅读为例,首先,可以在线上交流群中,鼓励家长与幼儿进行共读,了解故事的具体情节。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将绘本中的“世界超级的三明治”变为现实。通过这样的活动,不仅能拉近幼儿与家长的距离,还能在家庭中营造积极阅读、勇于实践的氛围,助力幼儿的身心健康成长。

其次,在班级幼儿与家长完成绘本共读后,可以进行亲子互动游戏的设计。因为绘本与厨师有关,便可以在幼儿园内举办“厨王争霸赛”游戏,邀请幼儿和家长参与其中。家长负责切苹果、切香蕉、切奶酪等食物,幼儿负责组装,之后家长和幼儿共同借助鱼板、巧克力、番茄酱等对三明治进行装饰。为丰富亲子游戏内容,且考虑到幼儿园游戏工具的有限,可以鼓励幼儿与家长在家中进行“独家菜品”的制作,带到幼儿园内进行比赛。

最后,在幼儿和家长完成菜品的制作后,便可以将菜品摆放成一列。所有家长和幼儿一起进行品尝与投票,共同选出“幼儿园超级三明治”。在此过程中,绘本会成为亲子游戏展开的载体,二者有着共同的游戏目标并对此进行不断探索,实现想法、情感的交流。这不仅能发挥绘本的实践价值,还能满足幼儿的情感需求,助力幼儿的健康成长。

六、结语

综上所述,游戏和绘本作为幼儿园教育中的重要元素,教师要积极优化教学方法,找到二者之间的契合点,让幼儿在玩中学、在学中玩,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具体来说,教师要丰富绘本游戏的材料与形式,搭建合适的游戏情境,发挥自身观察者、引导者的身份,提高绘本教学质量,完善绘本游戏评价,加入亲子互动游戏,助力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绘本幼儿园游戏
绘本
绘本
绘本
我爱幼儿园
欢乐的幼儿园
爱“上”幼儿园
数独游戏
疯狂的游戏
爆笑游戏
第八章直接逃出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