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减”政策下的中小学课后服务体育特色活动探究

2023-05-30程浩

成才之路 2023年3期
关键词:课后服务小学教育双减

程浩

摘要:“双减”政策实施以来,教育工作者正努力应对教育教学的新变化,正在对现有的课后服务模式进行优化与改进,以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提高课后服务水平,让学生在良好的环境中学习,并且有足够的时间参加课外活动。教师在建构新型课后服务模式的过程中,要将特色体育活动融入其中,以激发学生体育锻炼热情,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文章对“双减”政策下的中小学课后服务体育特色活动进行探究。

关键词:“双减”;小学教育;课后服务;体育特色活动

中图分类号:G623.8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23)03-0097-04

“双减”政策为学校教育教学发展指明了方向,要求减轻学生学习负担,保证学生身心健康。因此,在教育教学中,教师要立足“减负提质”这一目标,对课后服务模式进行优化,切实将“双减”政策所提出的要求落到实处。教师在建构新型课后服务模式的过程中,可将体育特色活动融入课后服务体系,帮助学生減轻学习压力,让学生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

一、课后服务体育特色活动的实施背景

2021年7月,“双减”政策正式实施,目的是减轻学生繁重的课业负担,提高课后服务水平,让校园真正成为教育教学的主阵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因此,教育工作者的工作重心不只是优化课后作业内容、改进课后作业形式,还需要从其他方面入手,充分利用课外时间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目前,越来越多的教师将关注点放在体育锻炼上,将体育锻炼与课后作业相结合,让学生在高效完成课后作业的同时,积极参与体育锻炼活动。这也意味着教师需要建构起“课后作业+体育锻炼”的服务模式。为成功建构这一课后服务模式,教师要对课后服务体育特色活动给予高度重视,并对如何推进课后服务体育特色活动这一课题进行深入研究,以达成“双减”政策下的“减负增效”目标。

二、“双减”政策下课后服务体育特色活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课后服务体育特色活动现状

“双减”政策的实施,推动了课后服务模式的创新与变革,使得教师的关注点不再是一味地设计课后作业,让学生深陷繁重的课后作业中,而是将学生从繁重的课后作业和忙碌的校外补习中解脱出来,使他们感到前所未有的轻松和愉快。随着“双减”政策的顺利实施,学生已经感受到课后服务活动带来的好处,除了完成必要的学科作业外,还可以参加各种有益活动,如泥塑创作、阅读交流、电影观赏、音乐欣赏、硬笔书法比赛、科技创作、经典诵读、英语口语比赛、围棋比赛,等等。学生参与的课后活动具有多元化特点,能够提升综合素质,促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丰富的课后服务活动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兴趣爱好,发展了学生的特长,还陶冶了学生的情操,满足了学生的发展需要。目前,越来越多的教师注重组织学生参加课后集体活动,让学生度过有意义的课余生活。

2.体育特色活动存在的问题

体育活动是学校课后服务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设置的目的是让学生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魄。然而,在当前的课后服务活动中,体育活动缺乏特色,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参加课后体育活动的兴趣,阻碍了课后体育活动的有效开展,这也反映出体育特色活动在课后服务活动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是教师对课后服务体育活动的关注度不高,研究不够深入。随着“双减”政策的实施,课后服务模式逐渐发展完善。教师要针对体育特色活动在课后服务活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思考,立足“双减”政策所提出的要求,努力解决体育活动在课后服务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增强体育活动特色,吸引学生的目光,使其成为最受学生欢迎的课后服务活动。

三、“双减”政策下开展课后服务体育特色活动的意义

课后服务质量越来越高,吸引着广大教师愈发重视课后服务工作,积极投身于课后服务工作。目前,参加各种课后服务活动的学生也在不断增加,在这一发展态势下,教师应充分认识到开展课后服务体育特色活动的意义,增强开展课后服务体育特色活动的意识。

1.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

目前,学生对体育锻炼的兴趣还不高,只是在体育课上才参与体育锻炼,很少在课外积极参加体育锻炼。课后服务体育特色活动与学生平时接触的体育活动存在一些区别,能够让学生具有一定的新鲜感,使其对体育特色活动产生特有的兴趣。学生在兴趣的驱动下,不仅会主动参与课后体育特色活动,还会在参与体育特色活动的过程中感到精神上的愉悦。培养兴趣是当前教育工作的热点,注重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能够提高体育在学生心中的地位,使其在成长过程中自觉参加体育锻炼,获得丰富的体育活动体验,身心愉悦地进行学习。

2.有利于满足学生的身体发育需要

学生正处于身体发育的重要阶段,体育锻炼能增强其体魄、提升其体质,满足其身体发育需要。单纯依靠体育课锻炼学生的体育意识,培养学生的体育锻炼习惯,还是不够的。学生的体育锻炼大都在体育课上,很少在课后参与体育锻炼,因此往往缺乏持之以恒的体育锻炼精神,很少自觉地坚持体育锻炼。这不能满足学生的身体发育需要,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课后服务体育特色活动的开展,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主动参与到体育特色活动中。在参与课后服务体育特色活动的过程中,学生的体质得到增强,身体发育得会更好。

3.有利于塑造学生积极向上的品格

学生体质不好,容易出现精神萎靡、情绪低落、心境烦闷和思想偏激等问题,这会导致他们在学习中难以坚持不懈地追求高深的学问,较好地完成学习任务。目前,极少数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精神萎靡、状态不佳,这不仅影响了学习成绩,还影响了精神层面的成长。课后服务体育特色活动的开展,能有效解决上述问题,改变学生精神萎靡、状态不佳的状况。因为体育特色活动能较好地展现体育文化,在体育文化的熏陶下,学生参与体育特色活动的热情会更高,精神状态会更好。这有利于增强学生的精神力量,塑造学生积极向上的品格,使学生获得精神层面的成长。

4.有利于实现减负增效的目标

作业是课堂教学活动的有效补充,学生完成课后作业的质量直接影响教学成效。目前学生的作业还处于“量多质低”的状态,也就是虽然完成了大量的作业,但作业质量不高,难以取得预期效果。在这种状态下,作业的作用不仅没有得到有效发挥,还占用了学生的大量时间。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教师应该在“双减”政策引领下优化课后服务,组织学生参与到各种类型的体育特色活动中来。“双减”政策强调要科学布置课后作业,不仅要减少作业的总量,还要让作业内容更精细,能够让学生轻松而又高效地完成。这样,学生在完成课后作业之余,还会有休息、娱乐以及锻炼的时间。教师可从体育锻炼入手,引导学生参与体育特色活动,让学生的课后生活更加丰富多彩,疏导负面学习情绪,实现“减负增效”的目标。

四、“双减”政策下落实课后服务体育特色活动的有效策略

学校要在“双减”政策引领下,全面开展课后服务体育特色活动,一要注重突出服务性,二要注重突出体育特色,三要注重达成“减负增效”目标,四要注重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此,教师可采取以下策略,开展课后服务体育特色活动,提高体育特色活动的组织与实施效果。

1.加强体育特色项目资源开发

体育项目多种多样,教师要开展课后服务体育特色活动,就要对传统体育项目进行创新,使其以崭新的面目出现在学生的面前,让学生感到新鲜,从而主动参与进来,积极进行体育锻炼。教师要制订体育特色项目开发计划,加强体育特色项目资源开发,将更多的体育特色项目运用到课后服务中来。例如,教师可对传统武术项目进行创新,开发“武术操”“功夫扇”等体育特色项目。这些体育特色项目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学生对武术特别感兴趣,教师对传统武术项目进行创新,迎合了学生的兴趣,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能使他们主动参与到体育特色项目中来。例如,在开发“武术操”这一体育特色项目的过程中,教师可融入“象形拳”的招式和套路,引导学生对照“象形拳”招式和套路图进行练习。教师也可利用多媒体播放武术操“英雄少年”的视频,让学生一边观看,一边模仿。为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教师可利用走廊和楼道展示武术操图解,以感染学生,影响学生,调动学生参与课后服务体育特色活动的积极性。在“功夫扇”体育特色活动中,教师可先让学生学习“太极”的运动技巧,并引导学生投入到太极功夫扇的武术运动中,让学生感受中国功夫的魅力,增强学生参与意识。

健美操项目是比较传统的体育项目,教师可对健美操项目进行创新,开发出多样化的健美操特色活动,如校园集体舞、少儿广场舞、少儿街舞等。这些舞蹈能充分体现集体性、健身性、运动性,适合在课后服务环节进行集体性练习。学校可建立健美操舞蹈社团,专注于研究能够运用到课后服务中的健美操特色舞蹈活动,如可在健美操特色舞蹈活动中融入民族舞、现代舞、踢踏舞等不同元素,让健美操舞蹈活动呈现出不一样的鲜活气息,吸引学生积极参与。健美操特色舞蹈活动不仅能塑造学生的体态,还能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如耐性、柔韧性、爆发力和弹跳力等。

目前,各学校都积极开展课后体育特色活动,将课后服务体育特色活动融入学生课余生活,有效拓展了学生的学习空间,促进了学生的身心健康,提高了学生的运动技能。教师要积极开发体育特色项目资源,吸引学生投身到丰富多彩的体育特色活动中,丰富学生课余生活,增强学生体质。

2.积极开展课后一小时阳光体育活动

“阳光体育活动”符合科学发展观,教师要在“健康第一”的理念下,引导学生参与到“每天锻炼一小时”的体育锻炼活动中,为学生未来健康工作、幸福生活奠定必要的基础。各学校应在全面落实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和“双减”政策的前提下,将“阳光体育活动”融入课后服务体系,让学生获得全面的、和谐的发展,在潜移默化中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同时,这一做法还能推进校园体育文化建設,在校园内营造良好的阳光体育氛围,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学生积极参与进来。在田径运动中,学生会感到枯燥和乏味,缺乏参与的积极性。为改变这种状况,教师可以“田径运动”为主题,开展“课后一小时”阳光体育活动,即在周一至周五的“课后一小时”活动时间,设定不同的田径运动主题,改变田径运动方式,增强田径运动的趣味性,突出田径运动的魅力,让学生乐于参与到“阳光体育活动”背景下的田径运动中来,感受课后服务体育特色活动的乐趣。比如,教师可让学生参与到“阳光接力长跑”这一特色体育活动中,每个参与的学生都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长跑,将手中的接力棒传递给下一位学生。这种活动方式,不仅能减少长跑运动的枯燥性,还能锻炼学生的耐力、爆发力和奔跑速度,充分挖掘学生的身体潜能,培养学生团结协作、拼搏进取的精神。在阳光长跑的过程中,教师可让学生变换“接力”方式。在第一位学生跑到某个地点后,向下一位学生传递一句话。这位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长跑之后,再将这句话传递给下一位学生,以此类推,比一比哪组学生能最完整地传递出句子的意思。这种体育特色活动具有一定的趣味性,能激发学生参与意识,在促进学生智力发展的同时,还能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

为保持学生参与课后服务体育特色活动的积极性,教师要不断变换田径运动的主题,如可将长跑类田径特色运动更换为“竞走”“跳高”“跳远”等田径运动。为让学生对这些田径运动产生浓厚的兴趣,教师可在田径运动项目中增添新的元素:在竞走特色活动中,教师可辅助各种趣味的活动道具来增强学生的体育运动体验;在跳高特色活动中,教师可设置“跳高”挑战赛,刺激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好胜心;在跳远特色活动中,教师可开展“跳远赢奖品”的趣味游戏,激励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运动潜力。这些不同形式的特色田径运动,可以增强学生的运动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使课后一小时阳光运动得以有效开展。

3.开展多形式的小型体育特色竞赛活动

很多体育特色活动具有较强的竞争性,使参与者在求胜心理的驱动下作出最大的努力,出色地完成体育特色活动。目前,小型体育特色竞赛活动在体育工作中的比重并不大,很多教师依旧专注于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和体育技巧,在某种程度上忽略了竞赛活动的开展。有些教师虽然开展了一些体育竞赛活动,但是比赛项目并不多,涉及的体育训练内容也很少,影响了学生参与体育竞赛活动的积极性。因此,各学校可在课后服务中组织学生开展多种形式的小型体育特色竞赛活动,引导学生践行“健康第一,友谊第二”的体育精神,让学生在激烈的竞赛中感受体育竞赛带来的乐趣,感受体育特色活动的魅力。为此,教师可从“民间体育”出发,充分发挥民间体育的优势,将各种各样的民间体育项目引入课后服务体育特色活动中,让课后服务体育特色活动更加吸引学生。例如,教师可将民间体育项目毽球、打陀螺、舞龙、打马桩、蹴球、划龙舟等引入课后服务体育特色活动中,并将这些民间体育项目设计成小型体育特色竞赛活动。以“舞龙”运动为例,它具有娱乐性、健身性和竞技性的特点,适合用来开展竞赛性的体育特色活动。教师可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通过组内合作,共同制作舞龙道具。之后,教师可让每个小组的成员扮演舞龙者,在龙珠的引导下,跟随音乐的旋律和节奏,做出各种姿势和动作。各小组可在舞龙的过程中表演出不断变化的动作和姿势,将龙的造型、龙的动作、龙的姿态呈现在大家的眼前。表演结束后,教师要组织学生进行评比,对获得优胜的小组进行奖励,让学生在舞龙运动中体验到体育锻炼的乐趣。

教師也可引入具有现代化特征的体育特色项目,如皮划艇、曲棍球、棒球、垒球等。教师可根据这些体育特色项目,组织小型的体育竞赛活动。以皮划艇运动为例,它属于一种速度耐力项目,能够更好地完善学生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的功能,增强学生的耐力与肌肉力量。因此,它适合被运用到课后服务体育特色活动中。在皮划艇的小型竞赛活动中,教师可让学生比一比,看谁划得更好、更快。在激烈的比赛活动中,学生的身体素质能得到有效提升。

五、结语

课后服务的优化与创新是落实“双减”政策、达成“减负增效”目标的重要举措。体育特色活动与课后服务相融合,可以满足学生的身心发展需求,提升学生身体素质,也可以让学生在良性发展的课后服务环境下,重拾信心,轻松高效地进行学习。因此,教师要建立健全课后服务体系,推动课后服务体育特色活动的开展,让学生主动参与到丰富多彩的课后服务体育特色活动中,实现课后服务工作的创新与改革。

参考文献:

[1]何文明.开发武术课程资源优化小学体育活动[J].天津教育,2020(06).

[2]尤蕾.小学体育教学中小型竞赛活动的组织与开展[J].黑河教育, 2020(09).

[3]叶三萍.民间体育活动走进小学校园的“活态传承”[J].华夏教师, 2019(28).

[4]周浩.“双减”政策下铜陵市小学课后体育服务开展现状及对策研究[D].南京体育学院,2022.

[5]唐正远,唐海军,敬龙军.我国中小学课后体育服务实施策略优化研究[J].青少年体育,2021(11).

[6]杨凯.“双减”政策下小学体育课后服务特色创建设想与实施路径探究[J].青少年体育,2022(06).

Research on Sports Characteristic Activities of After School Service in Primary and Middle Schools under the "Double Reduction" Policy

Cheng Hao

(Zhuanglang County Liangyi Primary School, Gansu Province, Pingliang 744600, China)

Abstract: Since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double reduction" policy, educators are working hard to cope with the new changes in education and teaching, and are optimizing and improving the existing after-school service model to reduce students homework burden, improve the after-school service level, so that students can learn in a good environment and have enough time to participate in extracurricular activities. In the process of building a new after-school service model, teachers should integrate characteristic sports activities into it to stimulate students enthusiasm for physical exercise, enhance their physique and promote their all-round development. This paper probes into the after-school service sports characteristic activities in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under the policy of "double reduction".

Key words: "doublereduction ";primaryschooleducation;after classservice;sportsfeatured activities

猜你喜欢

课后服务小学教育双减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课后服务”:亟待研究的一些问题
研读教材,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效
提高小学德育工作实效性与有效性的方法研究
略谈小学语文课堂的生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