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育信息2.0下,如何提升语文教师的信息素养

2023-05-30马绪霞

语文世界(初中版) 2023年3期
关键词:中学语文信息化信息技术

马绪霞

为实现教育现代化,国家不断推进教育信息化,目前,中学语文教师的信息素养还存在一定的问题,时代需要语文教师具有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的意识,这需要从行政角度、学校角度及教师自身的角度,来提升语文教师的信息素养。为积极推进“互联网+教育”发展,用教育信息化推动教育现代化,教育部于2018年发布了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在教育信息化2.0时代背景下,如何提升语文教师的信息素养,这是当前最紧要的问题。

一、中学语文教师信息素养的内涵

中学语文教师的信息素养包括对信息技术的理解与信息技术的应用。对信息技术的理解,包括知道、了解、评估等;而信息技术的应用,则是在语文教学中,使用信息技术获取信息、与学生网络互动交流、用网络获取的信息调整自己的教学并完成教学等网络学习等。

二、中学语文教师信息素养现状

随着教育信息化2.0的推行,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加大了对语文教师信息素养提升的培训,语文教师的教育信息素养总体上来说有了较大的提高。中学语文教师的教育信息素养的现状如下。

首先,语文教师能够自主地使用教育信息技术手段,但是缺乏深度,大多数语文教师的教育信息技术的素养仅仅局限在课件PPT(幻灯片),相当一部分教师把信息素养能力等同于在语文教学中使用多媒体,甚至备课时搜索下载相关教学内容的课件,稍作修改,就为自己上课所用,自己俨然成为了放映员或者留声机,这反映了对信息技术创造、评价能力的缺失。

其次,一些教师不愿在信息技术环境下上课。智慧教室最大的特点就是及时性、互动性,教师能够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能力,以便更好的教学。目前,大多数学校标配的是电脑及电子白板,没有智慧教室的环境,也就在某种程度上缺乏了所有语文教师信息素养生根发芽、转化为实际应用的土壤。也就是说,没有良好的教学设备帮助语文教师将信息技术应用于解决日常教学学习问题。同时一些学校,多数是有1—2个是智慧教室的环境,由于智慧教室的数量较少,这也导致优质的教学资源更加的稀缺,而语文教师如果想在智慧教室上课,备课时就会花费很多的时间,从某种程度上,也使得一些教师不愿意在信息技术环境下上课。

再次,语文教师缺乏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教学整合的能力。信息技术的加入,增加了语文教学的趣味性,激发了学生主动学习的主体意识,同时也优化了语文课堂教学,便于语文教师构建开放共享、交互创造的语文课堂。一些语文教师在利用信息技术整合资源的时候,分析、创造、评价能力的欠缺,导致整合能力也欠缺。

三、中学语文教师信息素养提升路径

(一)教育行政部门要做好宏观引领

应做好充分调研,对不同学段的语文教师,加强其信息化教学培训的顶层设计,并指导语文教师所在的学校将培训纳入绩效考核中,同时做好跟踪服务,从行政层面推进语文教师信息化。当然,教育行政部门,还可以拓宽服务,通过向专业化的信息化研究团队购买语文教育信息化的订单服务,让专业化团队做跟踪指导服务的工作。也可由教育行政部门牵头,向专业化的教育信息化研究团队购买语文教育信息化的指导服务,为语文教师提供专业的语文教育信息化的指导。另外,可以通过赛课、赛教育信息能力点在教学中的设计及应用等方式,激励一些语文教师,积极参加比赛,从而促进教育信息化素养的提升。

(二)学校要做好协调与引导

1.学校要促进多部门协同

有条件的学校要重视语文教师素养的培训工作,并建立一个健全明确的职责分工、培训机制,促使教导处、教科室、信息技术办公室协同办公,调动语文教师参与培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教师的创造性;并从教师的实际出发,明确和细化不同学段的语文教师应该具备的教育信息素养;同时转变语文教师评价机制,把在教学中使用信息技术作为语文教学考核的重要组成部分,增强语文教师提升信息素养的意愿。

2.学校搭建信息素养教育平台,精准定制提升策略

从事语文学科教育的教师,信息素养的水平存在着一定的差异,特别是有一部分的教师年龄已经超过50岁,这就要求我们制订信息素养提升目标时,要有一定的差异性,要根据语文教师实际情况进行个性化定制,因此,为精准、有效且有延续性地提升语文教师的信息素养,学校要打造信息素养教育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上,首先,做好信息素养的评估。该校的语文教师首次输入学历获取时间、年龄、职称等简单的有关信息,系统会自动匹配合适的信息素养的评估测试,根据这个评估,系统给出信息素养评级。这个评估,能够让每个教师明确知道自己的信息素养的短板与优势,知道自己信息素养提升的目标。其次,为语文教师提供个性化精准定制服务,且同时支持电脑端和移动端使用。根据信息素养的等级,系统为教师推送合适的信息能力点的培训教程,每完成一个信息能力点教程的学习,系统会弹出一定量的相关练习题,当这个练习题完成后,系统便跳转至考核页面,考核通过后,方可进入下一个教程的学习。当然,语文教师也可根据教学的需求和个人的兴趣点,当某个能力点学习完成后,也可以找该课程进行重复学习。各项功能均支持断点保存,在下一次登录时自动续接,方便语文教师随时随地利用碎片化时间进行学习提升。再次,当每个能力点通过考核后,平台可以给予一定的与该课程相匹配的语文教学资源,激励老师的“获得感”。

3.学校要营造良好的信息应用氛围

首先,学校要做出整体部署,要求语文教师能够利用信息技术,分析、评价自己的教学过程,同时还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的情况调整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个性化教学。鼓励教师,以信息技术的实际应用为驱动,以解决问题为导向,感受到信息应用带来的便利,然后能在潜移默化中提高自己的信息应用能力,从而共同推进教育信息化2.0工作的开展。其次,信息化语文资源的设计,应做好充分调研,要针对语文教师对信息化资源的需求,尽可能地提供优质信息化资源。再次,学校要言路畅通,派专人与语文教师沟通,了解使用过程中语文教师遇到的一些问题,以营造良好的信息应用氛围。

(三)语文教师要改变策略,不断的自我提升

1.转变观念,提高信息化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意识

加深理解与体悟的前提,是转变教育教学观念,“任何变革都不可能被认同,除非意义被分享”。也就是说,在当前这场教学改革中,只有促进语文教师加深对信息化教学的理解,才能让教师感悟到信息化技术对当前语文教育改革的意义;只有这样,才能把信息技术融入、整合到语文教育教学中,语文信息化教学变革也才可能推进下去。

2.广泛参与培训,提升语文教学信息化技能

当语文教师改变了信息化观念,认识到信息化教学的意义后,就需要不断地参与教育信息化的培训,因为信息技术是在不断的前进发展的。语文教师在广泛的培训中,除了了解语文教学信息化的意义;还可以通过观摩一些经典课例、微课、智慧课堂等,了解教育信息化2.0下语文课堂教学在哪些方面发生了变革。

3.在实践中提高语文教育信息化的教学能力

语文教师通過专家培训后,如果不在教学实践中应用,那么语文教学信息化能力提升也是很缓慢的,就不利于当前的语文教学改革。这就需要语文教师在实践中,多多尝试探寻技术支持的教育教学变革方法与路径,并从理论高度进行反思与研究,从而使自身的教育信息化能力得以提高。

(注:此文为2021年安徽省电化教育课题“阜阳地区中学语文教育信息化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研究成果,立项号:AH2021068)

猜你喜欢

中学语文信息化信息技术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月“睹”教育信息化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幼儿教育信息化策略初探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加强中学语文朗读训练的思考
中学语文略读策略初探
如何让现代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活”起来
对中学语文情趣化学习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