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素养本位下的高中语文作业改革与创新研究

2023-05-30张孝

语文世界(初中版) 2023年3期
关键词:高中语文文本作业

张孝

作业是高中语文教学中至关重要的环节,是语文课堂教学的拓展和延伸。语文这一学科集人文性与工具性于一身,这决定了语文作业本身具备一定的育人价值。而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布置的作业主要以书面为主,过于单一化,学生耗费大量的时间精力去完成作业,导致学生一直被禁锢在书桌前,自身的个性和思维得不到解放和发展。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推进,素养本位下的高中语文作业应该实现新的变革和创新,为语文作业注入新鲜的血液,融入丰富的内涵,才能够充分凸显作业的育人价值和意义。教师作为作业设计的灵魂人物,应该突破传统理念的桎梏,立足于学生的兴趣爱好,对语文作业进行科学规划、优化调整,提升语文作业的趣味性、灵活性、开放性、层次性等,让学生自主自觉地完成作业,于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助力语文学科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一、尊重个性差异,设计分层型作业

高中是学生成长发展的重要时期,他们拥有了一定的社会经验和学习经验,自身的思维意识、认知能力、兴趣爱好呈现出明显的个性化差异。因此,当前在素养本位下的高中语文作业应该凸显出一定的层次性,针对于学生的不同水平实现差异化设计,这既符合现阶段素质教育提出的个性化教学理念,同时也契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与学习认知规律。基于此,教师作为作业设计的关键人物,应该加强对教学内容的深刻探究和分析,结合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基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将语文作业设计为三个层次。教师可以结合学习目标,将学生作业分为基础层、提升层、拓展层,提升作业设计的弹性,为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保驾护航。

以人教版《荷塘月色》为例,教师设计基础型作业的主要目的是检查课堂教学的效果,夯实学生的基础,巩固学生的成果。教师可以从文本内容出发,让学生具体探究荷塘月色中哪些动词描绘了可感的月光形象。

提升层作业教师可以让学生结合《绿》和《春》写一篇朱自清写景散文的赏析文章。设计这一作业任务的主要意图是引导学生通过群文阅读学习,拓展认知视野,提升认知层次,于无形之中发展阅读能力和鉴赏能力。

拓展型的作业教师可以要求学生结合虚实相生、对比的手法,立足于“故乡的雪景”这一主题,写一个片段。这一作业的设计意图主要是让学生灵活运用写景的手法,完成具体创作,实现知识、技能的内化迁移,提升学生的应用意识,强化学生的运用能力。

二、衔接生活元素,设计开放型作业

语文课程是开放的,有活力的。但是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部分教师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自身的教学理念比较落后,导致语文作业的灵活性、趣味性、开放性有所欠缺,语文作业长期处于封闭呆滞的状态之下,这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新课标强调教师应该改革作业设计理念,立足于大语文观,渗透生活化教学,加强语文和社会实际生活之间的有机构建,让开放化、生活化的语文作业成为链接语文和社会生活的隐形桥梁,以作业为载体,带领学生走向社会、走向生活。

以《滕王阁序》为例,文本内容囊括了丰富的典故、华丽的辞藻,基于此,教师则可以给学生设置开放型作业:如果你是餐厅的投资人,你非常喜欢《滕王阁序》这一篇文章,想要借助《滕王阁序》的华丽辞藻为自己的餐厅命名,那么你会选择哪些词语?为什么?这一语文作业看似与文本内容没有必然的联系,但实则紧扣文本内涵。学生在作业的引导之下,加强对文本内容的深入探究,挖掘文字背后蕴藏的深刻内涵,最后选择自己喜欢的辞藻为餐厅命名,使其彰显出丰富的文化气息和魅力。

又或者以《边城》为例,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开放型作业。作业一:为什么作者要在翠翠身边加上一个黄狗的角色,黄狗的角色是否可有可无?作业二:作者在开篇花费大量的笔墨呈现边城的风土人情,这样构建的意义是什么?学生可以在作业的引导之下,解构文本内涵,总结文本的精华之处,学会从生活的视角解析文本内涵,促进思维的发散。

三、关注兴趣爱好,设计合作型作业

新课标着重关注学生的学习体验、学习经历,提倡合作式的学习方式。基于此,教师应该积极解读新课标的要求,跟上教学改革的步伐,推进高中语文作业的改革。如教师可以立足于学生的兴趣爱好,设计合作型作业,引导学生在分工合作、互帮互助的过程中,取长补短,相互启发,实现共同进步、共同发展。如教师在教学《林黛玉进贾府》《孔雀东南飞》等文章之后,可以给学生布置课后合作任务:对文章进行自主创编,改编成为剧本,分别立足于自己喜欢的人物角色,实现人物对话,再现文本情境,完成自导自演的作业任务,同时,将这一过程录制成为微课视频,上传到学习平台。这一作业任务着重强调学生在任务的驱动之下,根据自身的优势、特长,通过小组分工合作,积极完成各项任务。比如有的学生思维活跃、发散,有着良好的创新意识,适合构想剧本情节,融入更多创新元素;有的学生文采比较好,适合创编台词;有的学生性格比较外向,表现能力较强,适合人物角色扮演。

四、指向能力发展,设计探究型作业

探究型作业是高中语文作业创新改革的重要切入点,教师以探究型作业为载体,引导学生在分析、探究、判断、推理、实践等过程中,获得新的思考和感受,由此凸显探究型作业的价值和意义。而在探究型作业设计之前,教师应该深刻剖析作业主题内涵,根据学生的研究兴趣,有目的、有针对性地设计作业内容。

以《烛之武退秦师》为例,教师可以设计探究型问题,以问题为线索,启发学生思维。作业如下:结合烛之武的人生经历、社会背景,分析烛之武的军事思想。在作业的导向下,学生可以利用网络收集有关烛之武人生境遇、生活经历以及他所处的时代背景的资料,而后结合他在《烛之武退秦师》这一篇文章中的具体表现,展开具体的分析。学生可以基于自身的知识储备,结合自己的学习感悟,表达观点,完成作业。有的学生认为烛之武是一个拥有才华和谋略的综合型人才。他的才华得以施展,这是一件幸事,因为在古代很多的文人骚客拥有卓越的才华,但是并没有受到重视,所以才会出现很多的怨文。而有的学生认为烛之武本来是一块金子,他无论在哪里都会发光。也有的学生认为烛之武本身是一个隐者,在隐匿多年之后还是毅然决然为国“出征”,可见他是一个志存高远、胸怀广大的人,他拥有独特的人格魅力和高洁的品质。值得注意的是,在完成探究型作业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切入点不一样,所以他们的观点各异。而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不同观点,认可他们的独特思维,以此激活学生的探究思维,保护学生的探究热情,为学生的后续探究型学习打下坚实稳固的基础。

我国教学改革正如火如荼地开展,素质教育以及“双减”政策对高中语文作业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标准。當前高中语文作业想要走出尴尬和困惑的境地,应该从单一走向多样,从被动走向主动。教师具体可以从分层型作业、开放型作业、合作型作业、探究型作业等方向实现作业的优化设计,为学生学科素养的发展助力。

(注:本文系甘肃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2年度一般课题“素养本位下的语文作业改革与创新研究”研究成果,课题立项号:GS〔2022〕GHB0998)

猜你喜欢

高中语文文本作业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五味俱全”的思考
谈高中语文如何在“新”中求效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作业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
关于高中语文修辞教学的一些看法
如何快速走进文本
对高中语文教学的几点思考
我想要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