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古典诗歌鉴赏教学中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对策探析

2023-05-30黄金明

语文世界(初中版) 2023年3期
关键词:古典写作能力诗歌

黄金明

写作是初中语文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如何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已成为师生、家长的重点关注问题。但是随着素质教育改革深入推进,部分初中语文教师感到写作教学发展“举步维艰”,写作教学成了难以应付的“差事”,而部分初中学生面对写作也感到较为困难,出现无从下笔、写作假大空的情况,不仅影响写作积极性,更是影响个人学习水平。古典诗歌作为初中语文的主要教学内容,是提高学生鉴赏能力,落实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关键,同时也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重要途径。全文将寻找古典诗歌鉴赏教学与写作能力培养的契合点,首先分析古典诗歌鉴赏教学中学生写作能力培养问题,随后以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古典诗歌教学内容为例,以问题为导向提出对策。

一、古典诗歌鉴赏教学中学生写作能力培养问题

1.鉴赏主动性不足,专业知识欠缺

教师的专业素养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关键。结合初中古典诗歌鉴赏教学与写作教学要求,以提高学生写作能力为目标所开展的古典诗歌鉴赏教学工作对教师的鉴赏能力、专业素质有着较高的要求。然而通过实际调查发现,现阶段大部分初中语文教师自身对古典诗歌的鉴赏兴趣不高,缺乏对古典诗歌鉴赏的主动性,甚至超过50%的初中语文教师表示不喜欢古典诗歌鉴赏,是碍于教学要求所以“迫不得已”地鉴赏古典诗歌。在这种鉴赏主动性不高的情况下,初中语文教师自身的古典诗歌储备量不足,专业知识欠缺,所以鉴赏教学、写作教学所需的专业知识不够扎实,最终导致教学止步于书本,影响教学的“可能性”。

2.教学关注偏向,教学方式单一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中对初中语文古典诗歌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其中包含通过鉴赏诗歌引导学生加强情感体验、领略诗歌内涵获得有益启示、对诗歌思想倾向做出评价、对诗歌的人物及情境进行了解并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诗歌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等。古典诗歌在初中语文教育体系中占据着较大比重,所以以《新课标》为指导,大部分初中语文教师将教学侧重点放在诗歌语言鉴赏、意象审美鉴赏、主题情感表达鉴赏等方面,而此类内容的教学方式也大多利用多媒体设备采取“面授法”,这样的教学过于传统,且主要由教师主导,学生的话语权被剥夺,无法自行对古典诗歌进行鉴赏,不仅影响学生的鉴赏能力,更是影响学生的写作能力。主要原因在于教师的教学创新意识不足,未能主动契合古典诗歌特色创新教学方法,教学关注偏向,教学方式单一。

3.教学脱离生活,教学关联不足

综观初中语文教材所收录的古典诗歌内容不难发现,古典诗歌均与当代初中学生的生活实际较远,导致部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到与古典诗歌有“距离感”,而如何消除此种“距离感”是初中语文教师值得思考的问题。结合实际调查发现,大部分初中语文教师在古典诗歌鉴赏过程中大多将古代诗歌语言转变为现代语言。换言之,大部分初中语文教师会将古代诗歌鉴赏教学转变为与文言文教学同一模式的精读课,通过现代语言进行诗歌语言解读、主题思想解读。此种教学方式脱离学生的生活,学生无法通过生活实际建立与古典诗歌的联系,而现代语言的过度输出更无法帮助学生从古代诗歌鉴赏中提高自身写作能力。其主要原因是教师自身业务能力水平落后,无法寻找到古典诗歌、初中学生学习水平、写作能力三者之间的契合点,导致教学内容只能依赖教材,影响教学效果。

二、古典诗歌鉴赏教学中学生写作能力培养对策

1.创设语言情境,走进诗歌意境

情境创设法是初中语文教学中常用的方法,同时也是帮助学生提高代入感,拉近自己与古典诗歌距离的主要教学方法。在情境的设置过程中通常没有统一的要求,所以教师可结合古典诗歌的内容大胆设置多种多样的语言情境,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践环境。

以部编版初中语文《夜雨寄北》教学为例,全诗表达了诗人对妻子热烈的思念之情,抒发了诗人心中的寂寥之情,为了加深学生对该诗的理解,教师可创设诗歌朗读语言情境,让学生快速感受诗歌情感,具体操作如下:首先创设“朗读情境”,让学生分为4人小组,采用齐读、分句读等不同朗读方式感受语言情境,对诗歌内容有初步的印象;随后播放《夜雨寄北》相关影音,引导学生观看朗读视频进一步加深印象;然后鼓励学生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此诗所描写的画面,在已有的印象下,学生通过现代语言对诗句景象进行描述,将自己代入诗人角色当中,感受诗人对妻子的思念之情。

2.联系生活经验,探索诗歌韵味

生活是一个不断积累、不断发展变化的世界,其中的人、事、物均能够成为初中语文教育的资源。由于初中语文古典诗歌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较远,所以部分学生无法通过实际生活建立与古典诗歌的联系,同时也无法将古典诗歌所学运用到生活当中。基于此,初中语文教师可适当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带领学生感受诗歌韵味。

以部编版初中语文《游山西村》教学为例,该诗是一首朴实无华的山村记游诗,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由衷的喜爱和不舍之情。在面对此类山村记游诗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加强学生感受。在学生朗读完本诗之后,教师可提出“同学们过年的时候有回到自己的老家吗,老家是什么样的景象”等问题,引导学生在脑海中建立关联区,而后在诗歌解读过程中引出“腊酒”“鸡豚”“箫鼓”等意象,引导学生结合过年回老家时的场景感受诗歌意蕴。例如首联中的“腊酒”指的是“上年腊月酿制的米酒”,与“鸡豚”呼应,均表示出“丰收年景,农民热情好客的淳厚品行”。通过此类联系生活体验的解读,学生能够更加真实地感受到村民朴实无华的气息,理解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喜爱与不舍。

3.关注诗歌写作,唤醒写作热情

在以往的初中语文写作教学中,“听”“说”“读”“写”是分步设置,而在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目标下,要求初中语文写作教学需要将以上四步骤融为一体。因此,在完成古典诗歌鉴赏教学之后,教师应当将诗歌写作教学设计在教学环节之中,引导学生进行改写、仿写等写作活动,加深对诗歌的情感体验。

仍以《游山西村》教学为例,在完成了鉴赏教学之后,学生明确了该诗前三联写了田园乡村之景,并将景色与诗人自身的情感相融合,但是尾联笔锋一转,别有一番风味。在前后強烈对比的写作手法当中,一个热爱田园乡村且与村民亲密无间的形象跃然于纸上。因此,教师可鼓励学生结合自身回老家的经验开展仿写活动,仿写主题可以是“年节丰收”“热情好客”“悠然景象”等。在完成写作后,鼓励同桌之间交换作品,互相分享、借鉴、解读,最后将优秀作品张贴在班级文化宣传栏中,以此增强学生的写作热情。

古典诗歌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无疑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全文探索初中语文古典诗歌与初中学生写作能力培养的契合点,首先结合教学实践分析古典诗歌鉴赏教学中学生写作能力培养所出现的问题,随后以部编版初中语文古典诗歌教学内容为例,提出“创设语言情境、走进诗歌意境,联系生活经验、探索诗歌韵味,关注诗歌写作、唤醒写作热情”三点对策建议,望为广大初中语文教育工作者提供参考。

猜你喜欢

古典写作能力诗歌
出入于古典与现代之间
挖掘创造潜能,提高写作能力
加强互动交流,提升写作能力
如何有效提高中小学生的写作能力
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理论思考
“新”“旧”互鉴,诗歌才能复苏并繁荣
怎样读古典诗词?
诗歌岛·八面来风
古典乐可能是汪星人的最爱
诗歌过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