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培养小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实践研究

2023-05-30吴丽平

家长·中 2023年1期
关键词:人教版课文教材

吴丽平

阅读是英语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词汇量的积累有较高的要求,以便于体会文章背后蕴含的文化内涵,为综合素养的提高奠定良好基础。由此可见其重要性,不仅能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还能够树立英语自信,以更加认真的态度面对后续的研究。但是在当前的阅读课堂存在一些不良因素,使得教学质量得不到保障,本文针对当前的现状以及如何增强学生的阅读能力进行简要分析。

一、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现状分析

(一)阅读材料缺乏

在现阶段的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在大多数情况下只根据教材中提供的材料进行讲解,虽然内容有一定的趣味性,但是阅读数量难以满足学生日益提高的发展需求。而且与课本配套的资源相对较少,对于英语这样的语言类学科而言,在缺乏母语环境的氛围下进行学习已经处于劣势,材料的匮乏阻碍了教师的授课内容和方向,导致学生能够阅读的内容有限,并且题材单一,很难激发起大家的学习欲望,使得阅读兴趣和习惯的养成受到不良影响,无法完成既定的教学目标,使得课堂效率也得不到保障。这些都是由于阅读材料的缺乏导致的,学生得以学习的范围较小,没有丰富的素材供大家选择,久而久之极易对阅读失去兴趣,不能保证阅读理解能力的提升。

(二)过于重视词句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小学阶段的学生面临较大的小升初考试压力,教师为了帮助大家提高成绩,将大部分时间和精力用于理论知识的研究上,过于重视文章中词汇和语法的教学,忽略了语篇理解的重要性。在课堂中,通常教师先行总结出课文中的陌生单词,针对它的发音和具体用法进行介绍,再分离出单独的语法内容,引导学生在死记硬背中夯实记忆。这样的方式使得大家对文章的理解仍旧停留于表面,并没有掌握其中内涵以及背后蕴含的文化知识,对于语篇整体的把控能力较弱,难以培养其文本意识。日后在单独面对一篇阅读理解时,学生只能逐字逐句地翻译,无法理解深层含义,阻碍阅读素养的提高。为了应付考试而制定的教学策略使得学生缺乏思维上的创新和语言的综合运用,无法保证最终的学习效果。

(三)课外阅读不足

要想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教材中提供的文本是远远不够的。而且大家每天都有繁重的作业压力,没有充足的阅读时间,加上缺乏正确的思想意识,使其没有认识到阅读的重要性。而且过于陈旧的授课方式使得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上存在一定阻碍,他们感受不到阅读的乐趣所在,逐渐丧失学习兴趣和热情,没有养成良好的习惯,使得个人阅读水平受到局限。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之一便是课外阅读不足,他们的课业负担较重,没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拓展阅读,而且也没有认识到它的重要性,始终认为英语学习只要背诵单词和句子就足够了,忽略了理解能力的训练,不利于核心素养的形成。

二、小学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实践研究

(一)采用多种教学手段,激发阅读兴趣

1.精选阅读材料。

小学生受到年龄的限制,社会经验不够丰富,经常对周围的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和求知欲,总是用直观感受来判断对待某件事情的态度,这也是他们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之一。在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如果课堂设计充满趣味,能够充分吸引他们的注意力,以生动想象的内容激发学习兴趣,促使更多同学积极加入活动中,提高课堂参与程度,营造出活跃的班级氛围,丰富的导入环节有利于展开文章的深度阅读。相反,若是整体流程枯燥乏味则很难保持长久的专注,容易出现走神或者窃窃私语等违反课堂秩序的行为,影响听课效果。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一性格特点展开教学,借助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设计上课流程,调动他们的探究热情,带动更多人参与到活动中,以此保证学习效率。例如在人教版小学英语四年级上册教材中《My schoolbag》一课,本节课要求学生在新学期开学时介绍自己的新同学和新教室,课文中频繁出现的How many...do you have?的句型是重点学习的内容,并尝试介绍书包里的东西,比方说Chinese book,English book,notebook,math book等。利用生活中常见的话题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明确本节课的重点知识,将英语和实际生活联系在一起,使得他们能够应用所学内容解决现实中的问题,凸显出英语学科的价值,为后续的深入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2.借助信息技术。

在信息化背景下,互联网应用在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尤其在教育行业中,多媒体设备有着丰富的教学资源和便捷的操作设备。在互联网没有得到普及之前,教师多是采用粉笔和黑板的原始方式展开教学,将文章标题和其中的重点词汇以及语法板书在黑板上,带领学生在机械的朗读中加深印象。这样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对于提高成绩有所帮助,但是学生并不理解语法的本质与内涵,并且感受不到英语的乐趣所在,导致班级学习氛围沉闷。因此,教师应做到与时俱进,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图片或是播放视频,将原本枯燥的文字以灵动的方式呈现,从而加深对文章的理解,调动其多种感官进一步感受不同的画面,体会阅读的魅力所在,发自内心的享受其中,以此满足他们的情感需求以及求知欲望。例如在人教版小学英语四年级下册教材中《Weather》一课,首先,教师利用多媒体播放歌曲《Rain,Rain,Go away》,借助大家比较熟悉的旋律活跃班级氛围,同時引出本课与天气有关的主题。其次,通过以前学过的head和feather等词汇中“ea”的发音引导学生自主拼读出weather的读音,锻炼他们的拼读能力。随后,在泛读课文中总结出重点词汇,比方说snow,cold,rain,warm,coat等,为了方便记忆,可以在大屏幕上展示对应的图片,掌握基本读音和汉语后,教师随机展示一张图片,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说出它的英文,强化对单词的印象。最后,再次播放课文的音频资料,要求大家带着问题Where is Sallys father?展开思考,更深层次地理解文章,有效保证了教学质量。

(二)加强学习技巧指导,发展阅读技能

1.阅读前——想象说话,主题质疑。

小学生因系统学习英语的时间较短,基础知识掌握不够扎实,要想深入理解课文的内涵,需要对语篇有整体的认知,所以,教师可以提前准备好主题背景的介绍,让学生对它有基本的了解,并仔细观察教材中提供的插图,大胆地展开想象,进行看图说话练习,帮助他们感受文章包含的主要信息。先用中文描述图片中的信息,组织好语言后踊跃的举手示意,教师则要认真聆听他们的发言,并以激励性话语为主展开评价,而后带领大家尝试用英文表达出来,结合学过的内容加以阐述,锻炼思维的发散性和想象能力,促进口语表达能力的提高。比方说在人教版小学英语五年级上册教材中“There is a big bed”一课,要求学生掌握There be句型的基本用法。在分析文章时,教师先行引导学生观察课本中的图片信息,分别有clock,plant,bike,water bottle,photo等物品,让大家知道本课的主要描述对象。随后,根据已知信息提出问题“看着眼前的几幅图片,你们能联想到哪些事情?”在交流与讨论中总结出课文都是围绕房间中的物件展开描写。部分学生针对There be在文中的运用存在疑问,教师可以针对这一语法内容进行详细的介绍,让他们知道be动词应跟随主语的变化而变化,唤起大家对学过知识的记忆,从而更加全面地掌握课文重难点。

2.阅读中——激活思维,活血教材。

小学英语教材在编订时充分考虑到不同年级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发展需求,制定了遞增式难度的内容供大家学习,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因此,教师应以教材为依据,深入挖掘可利用的阅读材料,摒弃传统的教学模式,采用灵活的方式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愿意主动加入文章的分析中,提高自学能力,逐渐养成自主探究精神,为日后长远的学习做好充足的准备。例如在人教版小学英语五年级下册教材中“My favorite season”一课,教学目标是能够正确听说读写单词spring,summer,fall,winter,以及使用Whats your favorite season?进行提问,并根据实际情况作答。对如文中出现的陌生词汇,可以带领学生结合上下文或者具体的语境猜测含义,如Look!The leaves are green now.其中的leaves是生词,但是大家可以从前后文的联系中猜测出它是“树叶”的意思,在这个过程中有效锻炼思维的活跃性和深刻性,从中收获满满的成就感和自信心,内化为深入阅读的动力,促进高效课堂的构建。

3.阅读后——及时检测,注重实效。

这是检验学生阅读成果的重要环节,考查大家是否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创造出全新的句型,以及对文章内涵的理解程度,基于此,教师可以采用听说读写的考查方式对学生的阅读效率加以反馈。听力是学习英语的有效方式之一,能够锻炼大家的语感,掌握标准的英文发音,与口语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方便日后应用于口语交际中。教师可以通过这两方面训练大家的表达能力和语言技巧的运用。以人教版小学英语六年级上册“I have a pen pal”为例,在分析完课文后,教师在大屏幕上出示选择题,根据故事发展的脉络进行正确排序,随机抽取同学阅读给出的句子并翻译,随后完成习题。此外,还可以要求大家用自己的语言复述课文内容,教师则要认真聆听大家的答案,出现语法错误或是与原文不符的情况要及时指出并提供修改意见,通过这样的方式强化语言技巧的运用,同时加深对故事情节的消化和吸收。最后,在教师的带领下根据语篇的主题展开写作练习,运用课文中的表达技巧和手法创作出全新的内容,既是阅读成果的反馈,又在无形中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促进英语综合素养的提升。

(三)丰富阅读训练方式,提高理解能力

1.与听力训练结合。

在完成基本的阅读教学任务后,教师可以挑选与本课语法、主题、词汇相近的文章展开听力训练,以此检查他们的学习成果。第一种方式是听录音,回答具体问题。第二种是自行阅读文章,回答教师单独设计的问题,并用英文进行回答。这样的方式对听力的提高起到促进作用。例如在人教版小学英语六年级下册教材中“Last weekend”一课,重点学习了一般过去时的用法,涉及的词汇有cleaned my room,washed my clothes,stayed at home,watched TV等等,句型包括How was your weekend?/What did you do last weekend?用来询问他人周末活动安排的特殊疑问句。教师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音频资料,随后提出具体问题How was Chen Jies weekend?What did she do?引导他们一边听力一边思考问题,在听力与阅读的结合中加强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同时强化语法的使用,有利于提高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

2.与口语训练结合。

英语是一门语言类学科,不仅要掌握专业的词汇和语法,还要能够将其运用到情景交际中,以此强化口语表达能力。教师可以利用这种方式引导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自行创新对话,并分角色进行演绎,发挥出文章的最大价值。例如在人教版小学英语五年级下册教材中“When is the art show?”一课,课文主要运用特殊疑问词when等询问他人的生日、中外节日等,并要求掌握th字母组合的发音规律,知道基本序数词以及它们的缩略形式。学生可以根据文章提供的信息设计出对话模式用于询问某件事情的具体时间,比方说When is the music show?It is on May 1st./When is the Teachers Day?It is on September 1st.并与同桌间展开对话练习,注意整体的语音语调,疑问句的最后一个单词要用声调表示提问这样的细节也要加以关注。这样的方式能够有效锻炼学生概括总结的能力,在理解课文的同时提高对课堂的积极性,有效提升了他们的阅读水平。

三、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实践研究不仅体现在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加强学习技巧指导以及丰富阅读训练方式这三个方面,还需要教师在未来的工作中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加以研究,结合学生的基本学情和发展需求创新阅读教学模式,达到提高英语综合素养的教育目的。

猜你喜欢

人教版课文教材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背课文的小偷
基于历史中“人”的历史叙事——以人教版《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为例
背课文
人教版“两极世界的形成”商榷
新人教版《逍遥游》中几处标点符号误用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