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自然材料在幼儿园美术活动中的运用

2023-05-30吴燕

家长·中 2023年1期
关键词:创设美术幼儿园

吴燕

在新时代的发展中,在促进实际经济发展期间,需要格外注重教育。幼儿阶段是学生的启蒙时期,实际教学水平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学生的认知。当前,幼儿园教育正在迈向生活化发展,自然材料在幼儿美术活动中的运用,得到了较多教师的青睐。结合实践研究可以发现,具有较强的发展价值,并且保证在日后得到全面普及。教师需要在教学中认识到自然材料在幼儿园美术活动的价值,迎合新时代的发展。

近年来,“利用环境促进儿童的学习与发展”这一理念为众多幼儿教育者所接受。正如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言:“一所好的学校,连墙壁也能说话。”出于天性,幼儿们几乎都对富有生机的自然环境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他们喜欢花草树木等各种自然资源,在富有自然气息的环境中最为放松,此时的求知欲和思维活动分外活跃。我园老师带领幼儿一同制作多种形式的美工作品,以幼儿之手装扮环境,为幼儿提供包括自然元素的活动环境,让幼儿在自然的环境中开展学习、生活,充分挖掘幼儿的发展潜力。对于幼儿园来说,自然界具有较强的教学资源,并且在对事物进行初级阶段认识中,接触到的自然材料可以更好地促进幼儿的发展。但在实际幼儿园美术活动中,幼儿年纪较小,在心理技能以及生理机能方面依然处于发展的初期,并不成熟。此外,因为幼儿生活经验较为不足,对自然材料的合理运用上,依然存在难以完成精细动作的情况,在实际的教学中并不能掌握较为复杂的应用技能,教师应当进行全面耐心的讲解,更好地保障自然材料在幼儿园美术活动中的价值,实现幼儿自身能力的全面发展。

一、幼儿园美术教学存在的问题

幼儿园美术教学活动是十分重要的艺术类活动,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存在一定的问题:一是美术欣赏没有与绘画进行整合。幼儿教师在绘画教学中并没有让幼儿发现艺术作品的魅力,只是要求幼儿该怎样去进行绘画,在欣赏教学中只是让幼儿单纯地欣赏作品,不能让幼儿进行绘画,两者分开教学。二是教学中没有实施因材施教的理念。在美术教学活动期间,教师没有结合幼儿的兴趣爱好、学习特点进行教学内容的合理设计,通常采用“灌输式”“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对于美术技术好的幼儿来说,这样的学习方式并不能满足自身学习的需求,然而美术基础差的幼儿也会认为太难,由此造成严重的压力,并不利于幼儿日后的学习发展。三是教学形式过于单一,幼儿缺少对美术学习的兴趣。幼儿对世界充满了好奇,教师在教学中运用单一的美术方式难以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并且也会降低幼儿美术学习的兴趣,并不利于美术教学活动的提升,难以促进幼儿综合能力的全面发展。

二、自然材料在幼儿园美术活动中的价值

在实际幼儿教育发展期间,缺少有效的教学材料,并且这样的现象在农村地区频繁发生。部分教学材料尽可能地达到教育幼儿目的,还存在较多的问题。但是,自然材料的运用可以更好解决实际问题,实际的价值如下:

(一)坚持因地制宜的发展理念

当前幼儿教育中存在较多的问题,并且在实际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中具备有效的解决手段。对于教学材料,纲要提出因地制宜的发展理念,需要整合幼儿园的实际教育环境,更好地运用本土教学资源,对幼儿进行科学的教育。在幼儿园美术教学活动中,需要更好地运用自然材料作为主要工具。这样在实践中落实《纲要》的要求,更好地促进幼儿美术活动顺利进行。此外,幼儿教学中通过自然材料运用,也是对幼儿教师教学技能提出的全新要求。由此可见,需要积极促进自然资源的运用,落实幼儿教育的需求,完善教师自身的技能,促进教学的完善。

(二)更好解决教育教材短缺情况

针对幼儿美术教育,需要管理人员落实更多的教学资源,由此才可以促进美术教学活动的全面发展。但是,在众多的幼儿园中,实际的美术经费投入力度并不高。这对于教学材料的配置会存在明显短板情况。因此,自然材料的运用可以更好地解决实际存在问题。自然资源是生活中常见的事物。例如:树叶、石头、黏土等等,这些并不需要较多的经费。由此可以发现,自然材料的运用全面缓解美术活动短板的情况,解决实际的问题。

(三)强化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

当前的幼儿,对大自然有着较强的好奇心理。处于城市当中的幼儿与农村的幼儿相比,接触大自然的机会并不多,这对于发展幼儿对大自然的热情十分不利。通过自然材料的运用,可以更好成为教学的辅助工具,增加学生与大自然的接触机会。久而久之,自然材料可以在循序渐进中增加幼儿对大自然的向往与热爱,为日后的学习与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

三、幼儿园环境创设的原则

幼儿园环境创设首要原则是安全。幼儿园环境创设的根本出发点是保障幼儿身心健康与安全。环境中所用的各种材料、物品必须选材安全,位置安全,确保不会给幼儿带来身体伤害,并能够给幼儿以内心的安全,使之体会到老师的爱等。

幼儿园环境创设应考虑幼儿的年龄特征,应灵动有趣。幼儿园环境创设的取材和内容均需贴近幼儿生活,用童趣打动幼儿,赢得幼儿的喜爱。幼儿园环境创设应考虑其艺术性。幼儿的审美观正处于萌芽阶段,幼儿园要把美传递给幼儿,以鲜明的色彩和艺术的造型、有韵律的构造等加以创设,考虑环境创设的和谐与统一,让幼儿在艺术氛围中健康成长。

幼儿园环境创设应考虑其对幼儿的教育助力。不同年龄的儿童有着不同的身心特征,其环境创设必须适合幼儿的年龄特征和教育针对性,努力让环境中的每一幅画、每一个手工作品都具备教育性,给幼儿以良好的熏陶。幼儿园环境创设应注重强调幼儿的可参与性。幼儿参与环境创设活动,既能够增强幼儿对美和艺术的感知能力,培养幼儿的手工能力和创新能力,还能够增强幼儿对幼儿园的参与感和认同感。

我园在环境创设过程中,大量选用以自然资源为主体元素的美工用品,兼顾上述创设原则。美工作品取材来自生活中常見的如花草树木石等自然资源,多由老师或幼儿手工制作而成,在制作过程中老师向幼儿教授手工制作知识,从幼儿的兴趣出发,培训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引导幼儿在布局、细节处理上感受美和艺术,制作出形态不一的手工作品,以合适的方式作为环境创设的一部分,让幼儿在其中进行学习和玩耍,很好地发挥了环境对幼儿的熏陶作用。

四、自然材料在幼儿园美术活动中的运用

“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良好的幼教环境为幼儿的人生起点教育添砖加瓦。幼儿正处于成长起步期,幼儿园环境中的元素运用等对幼儿的审美观和艺术情趣影响很大,甚至可能影响幼儿的行为和思想。幼儿在幼儿园度过大量的时间,他们在幼儿园看到的、接触到的环境对幼儿发展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有研究证实,活泼愉快的幼儿园环境能够为幼儿带来乐观、快乐、积极等正能量影响。为了幼儿的身心健康,幼儿园应当创设良好、舒适且富有艺术气息的环境。

(一)自然材料在美术活动色彩中的运用

幼儿在实际绘画期间,所运用到的颜色可以在自然中找到,运用自然材料制作的染料更为安全。教师可以带领幼儿在园内搜索花朵与树叶进行研磨,进而获得更为多样化的材料。此外,幼儿可以将收集的叶子作为绘画的材料,运用水彩笔将叶子进行染色,呈现出更为具有特色的美术作品。通过不断的练习,幼儿的动手能力以及色彩的认知能力都会得到提升。此外,教师可以引导幼儿进行拓印活动,保证拓印的简单化并且蕴含实际的趣味。例如,教师可以将好看的石头或者脉络清晰的叶子,让幼儿将染料涂好之后,再印在纸张上,进而进行观察,保证更具有艺术气息。自然材料在美术活动色彩中的运用,教师需要对幼儿进行启发诱导,激发幼儿的创新性,实现对自然材料的合理运用。

(二)环境装饰,构建美好环境

幼儿的年龄特征决定他们运用多种感官感受周围事物的变化,为契合幼儿的发展规律,幼儿园环境创设上首先要对幼儿的感官器官有吸引力,以鲜艳的色彩、生动的形象或童趣的内容等吸引幼儿注意,并给儿童以积极的引导。自然资源包罗万象,贴合幼儿生活,我园以包含这些元素在内的美工作品来装饰环境,为幼儿构建良好的教学环境。幼儿园的每个班都设有创意美工区,我们在布置环境时选用种类繁多的自然资源,将幼儿生活中熟悉的物品展示在环境中,以亲切的有生活气息的环境美化环境。我们利用走廊、吊饰、手工作品等来激发幼儿对美工作品的创作欲望,精心构思幼兒园内的每块墙面、每个角落,让每一处环境都成为美的代名词。春天到了,我们和幼儿一同收集具有春天气息的自然资源,在我们的主墙上展示出来:以树皮为干、以细柳为枝的柳树发芽了,几丛小草粘成绿色的草地,一朵朵油菜花组成的花朵星星点点地点缀在草丛中,树棍和树片制成的燕子从南方飞来了,贴布和树枝构成的两个小朋友正在开心地游戏,一派春的气息油然而生。创设以上环境主要是让孩子们亲近大自然,感受到春天的来临,画面颜色鲜明,吸引幼儿的注意,让幼儿关心周围环境,能感受并喜爱生活环境中的美。

(三)自主思考,充分利用

我园自然资源丰富,在活动中,老师尽可能多地提供材料,以供幼儿充分运用。在开展的一次美工活动中,我们将平时收集的自然材料展示给幼儿们,有草丛中的枯树枝,有小河里的鹅卵石,有秋收时攒下的稻草和果实,让幼儿们用这些常见的材料制作教室装饰品。在老师的引导下,孩子们发散思维,以丰富的想象力,用自然资源创造美:他们从花圃中摘下一朵红艳艳的花、一丛绿油油的草,贴在一张纸上,画上几笔,就成了充满童趣的贺卡;他们用玉米皮制作百合花,黄澄澄的“花朵”中心不忘用玉米须点缀上花蕊;他们用稻草扎成简单的小草人,还不忘塞上一枝小木棍,一眼望去,稻草人正在工作呢;他们在漂亮的小石头上画上几笔,一个笑脸娃娃跃然石上;他们用松果制作成挂饰,一串串随风摇动……随着自然资源的有效运用,手工作品一件件呈现出来,这个过程中,孩子们享受到极大的乐趣和参与成就感,他们的思维能力、动手能力、联想能力、创新能力等都在这里得到全面的提高。

(四)寓教于物,科学利用

环境教育是从课程向主题型的转变,打破了幼儿原有认知结构中对各种知识之间的界限,使幼儿有机会将自己的智力潜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将自然资源以情景形式引入活动,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活动中通过有趣的素材,愉悦幼儿的身心,激发幼儿强烈的探索欲望,从孩子们的兴趣入手,引导幼儿带着热情学习。

活动一:小班幼儿对周围的事物充满了好奇,喜欢和教师一起在游戏中探索学习。因此,教师要为幼儿提供游戏化的学习氛围,带领幼儿在情景化的游戏操作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日常活动中,我们经常引导小班幼儿数一数每朵花有几个花瓣,观察红豆和绿豆有什么区别,区分不同水果的颜色、形状等。笔者发现孩子们数数的方法五花八门,虽然不是每次都能数对,但孩子们对利用自然资源开展数数活动都很感兴趣。

活动二:在美工区域活动中,老师为幼儿创设了一个展示台,绘制了一个海洋的背景,在美工区小朋友使用自然资源制作的小鱼、水泡、水草,可以装扮海洋背景。通过画线、涂色、剪纸、玩泥的游戏,学习掌握握笔方法,初步养成摆放和使用工具、材料的好习惯,喜欢操作这些材料,逐步掌握它们的用法、进行自我表现,从中体验如何创作美和表现美。在这个过程中,幼儿们充分享受游戏化学习的快乐,最终达到教学活动回归生活活动的目的。

(五)开发自然资源,激发幼儿无限可能

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教师需要积极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因为创造力是幼儿发展的基础。从根本上来说,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就是实现历史的创新、创造。陶行知先生所提出的“六大解放”就是为幼儿创造力的发展所提出的。创造力是当前幼儿自身能力结构的重要部分,且美术活动是激发幼儿创造力的主要途径。因此在幼儿园美术活动中,需要合理运用自然资源,激发幼儿无限可能,这对幼儿成长起到积极意义。教师在美术区域活动中,需要合理整合自然资源,激发幼儿创造力,且创造离不开物质材料的支撑,只有确保物质材料,才可以引导幼儿参与其中。教师可以鼓励幼儿收集相关的美术活动材料,例如常见的木块、树枝、树叶、果实的种子等等,这些活动材料都可以成为美术活动的主要工具。例如,幼儿可以通过大豆以及银杏果等相关辅助性材料,制作出别致的小兔子、小熊猫等等,摆放在幼儿园活动区域;教师可以让幼儿利用毛线编织蜘蛛网;通过各种树叶来制作贴画;幼儿巧手制作出作品,并且摆放在幼儿园适宜的区域。还可以让幼儿利用收集到的果子制作成各种别致的小动物,如小松鼠、小青蛙等等。自然资源的开发实现了幼儿无限可能。不仅促进认知领域的发展,同时还激发了幼儿的创作热情,培养幼儿动手能力,实现创造力的提升。

五、结语

总而言之,幼儿园美术活动中需要全面发展出自然材料的作用与优势,因此教师需要强化美术教学与自然材料的整合。在美术活动的各个层面合理地运用自然材料,在促进幼儿思维开发的基础上,实现良好学习环境的构建,丰富美术活动的内容,合理对美术材料进行精选,进而促进自然材料在美术活动中全面运用,促进美术良好发展。

注:本文系福建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1年度常规课题“‘亲自然’视域下幼儿创意美术的实践研究”(项目编号:FJJKXQ21—069)的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创设美术幼儿园
我爱幼儿园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创设情境 提高效率
欢乐的幼儿园
创意美术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爱“上”幼儿园
创设可操作得区域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