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党的领导”融入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教学探析

2023-05-30唐翔

教育研究与评论 2023年3期
关键词:党的领导一体化思政课

摘要:“党的领导”融入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教学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要求,也是发挥思政课为党育人作用、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需要。融入的主要内容包括党的特质与使命、党的领导地位、党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党的自身建设等。把“党的领导”融入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教学,要坚持整体性与渐进性相统一,制定准确的教学目标;层次性与立体性相统一,构建合理的教学内容;阶段性和连贯性相统一,采用适切的教学方法;针对性和共向性相统一,提供有效的教学评价。

关键词:党的领导;思政课;一体化

中国共产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为推动“党的领导”相关重大理论成果和实践成果进课程教材,2021年9月,国家教材委员会印发《“党的领导”相关内容进大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对加强“党的领导”教育的意义、原则、目标、内容、载体、形式、学段要求以及课程教材安排和组织实施都做了明确说明。思政课作为落实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在“党的领导”教育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此背景下,探讨“党的领导”融入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教学的价值意蕴、主要内容和实践理路,对于深入推进“党的领导”相关内容进课程,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具有重要意义。

一、价值意蕴

(一)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的要求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包括“十个明确”和“十四个坚持”。其中,第一个明确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共产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第一个坚持就是“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首先要培养的就是大中小学生对党的全面领导的认同感。进入新时代,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取得辉煌成就的重要经验之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成功的根本政治保证。只有将“党的领导”融入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教学,才能使学生更加系统地、循序渐进地接受和认同党的领导,自觉做“党的领导”的认同者和拥护者。

习近平总书记曾经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归根到底在培养造就一代又一代可靠接班人。当今世界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日趋激烈。从国际上看,随着中国的崛起,西方社会各种曲解、贬低中国道路、制度的言论不绝于耳,特别是一些发达国家利用其在经济、科技和文化传播方面的优势,对我国意识形态领域造成极大的威胁。从国内看,历史虚无主义、西方自由化思潮等不当言论和观点也层出不穷。这些意识形态领域的复杂情况,都提示我们要加强“党的领导”的教育。

(二)彰显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性质和方向的实际需要

思政课是学校开展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专门课程,是铸魂育人的关键课程。政治性、思想性是思政课的本质属性。政治性旨在通过专门的课程教学体现和执行党和国家意志,帮助受教育者形成一定的政治立场、政治信念,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促进大中小学生形成对党的全面领导的政治认同和坚定信仰,充分体现了思政课的政治性。思想性体现在培养学生具有科学的思想观点和方法,引导他们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通过加强思政课中“党的领导”的教育,能够引导广大学生从小在心中种下红色的种子,坚定听党话、跟党走的信心,把火热的青春投入到党领导的各项事业中。

思政课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必须坚持为党的治国理政服务。对大中小学生加强“党的领导”教育,直接回答了“培养什么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只有在“党的领导”这一问题上明确“坚持什么,反对什么”,且毫不含糊,才能充分发挥思政课在课程育人方面的导向作用。思政课中的“党的领导”教育涉及对中国共产党特质和使命的理解,对党的领导地位和领导体制机制以及党的自身建设的认识,有利于帮助学生形成有关“党的领导”的系统认知,站稳政治立场,强化使命担当,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

(三)构建大中小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重要环节

大中小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是一个有着丰富内容的系统体系。不同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对大中小学生有着不同的作用,进而共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从涉及的层面上看,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可以包括国家层面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形势政策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等;社会层面的社会道德教育、法治教育等;个人层面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等。“党的领导”的教育可以从政党层面完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培养学生对党的领导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和情感认同。从内容层次上看,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内容包括理想信念教育、核心价值观教育和优秀文化教育;基础内容包括四史教育(党史、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三种意识教育(国家意识、法治意识、社会责任意识)、三个方面教育(民族团结进步、国家安全、科学精神);发展内容包括创新精神教育、生态文明教育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教育”[1]。“党的领导”教育可以深化核心内容中的理想信念教育,还可以拓展基础内容中的“四史”教育等内容。

当前我国正处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战略全局的进程中,社会大变革也要求思想政治教育要创新。因此,必须着力构建新时代大中小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新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必须紧随时代发展的步伐,与时代主题相结合,增加具有时代特点、时代风格的教育內容,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党的领导”教育契合了时代发展的要求,新时代十多年的成功实践,充分证明只有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才能推动各项事业蓬勃发展,国家富强、人民安康才有政治保障。在思政课中充实“党的领导”教育,可以让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更加聚焦核心内容和时代需要。

二、内容要点

(一)从“为何领导”的角度理解党的特质与使命

“党的领导”融入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教学,首先要解释清楚党为什么能够领导,党的领导资格从何而来。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历史和人民之所以选择中国共产党,归根到底还在于中国共产党自身的特质与使命。可以说,党的领导地位和中国共产党“是什么”“要干什么”密切相关。将“党的领导”融入大中小学思政课,首先应该在思政课中做好党的特质与使命的教育。具体来说,就是要循序渐进地讲清中国共产党“一个核心”“两个先锋队”“三个代表”的性质;讲清中国共产党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讲清中国共产党伟大建党精神的内涵以及形成的历史和背景;讲清党的奋斗目标、指导思想、组织原则等内容。在大中小学思政课中,要借助“四史”教育,通过讲故事、列史实、说道理、实践体验等形式,借助可感知的领袖人物形象、社会历史细节、影像记录资料等,“引导学生深刻理解党的性质宗旨、初心使命、伟大建党精神、组织原则、组织体系及其与'党的领导'之间的内在必然关系,引导学生全方位认识到'党的领导'归根结底是由党的特质与使命所决定”[2]。夯实大中小学生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的思想根基,使其更加自觉地认同和拥护中国共产党,自觉向党靠拢,传承党的信仰和精神。

(二)从“何谓领导”的角度认识党的领导地位

“党的领导”融入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教学,最重要的是要让学生知道什么是党的领导,党的领导地位体现在什么地方。1954年,毛泽东同志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的开幕词中开宗明义地指出: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是中国共产党。[3]2018年全国人大表决通过的现行宪法第五次修正案第三十六条规定:“宪法第一条第二款'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制度。'后增写一句,内容为'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把党的领导写入了宪法,等于在法律上进一步明确了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党地位,也是在全体人民心中强化“党的领导”的意识。对党的领导地位认识的教育,除了要有法理阐释外,还要精心选择符合不同学段学生认知水平的正反两方面的事例,在事实澄清、观点辨析中,让大中小学生充分认识到党的核心地位、执政地位及其重要性,認识到党的领导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统一性,形成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的政治自觉,在实践中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

(三)从“如何领导”的角度把握党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

“党的领导”融入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教学,还应当让学生了解党是如何实现对国家的统一领导的,即党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有哪些。这也是“党的领导”教育的重要内容。“党的领导”包括党对内政、外交、国防各方面和治党、治国、治军全过程的领导。只有把“党的领导”有效地落实到国家生活各方面和全过程,才能确保党和国家的事业始终顺着正确方向前进,而这需要一系列配套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

中国共产党是按照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原则发挥领导核心作用,始终把牢中国前进方向的。“党的领导”融入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教学,要特别结合宪法教育和国情教育,让学生在明白党的特质与使命、党的领导地位后,进一步明白党是如何实现对国家生活的统一领导的,明白健全和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要不断改进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加强政治领导、思想领导和组织领导,坚持依法执政、民主执政和科学执政。可以通过议题引入、情境讨论、案例分析等综合性教学方式,引导各学段学生不同程度地了解党的不同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之间的区别与内在联系,从而明白党是怎样在国家生活中实现领导地位的。有关“党的领导”的体制和工作机制的教育,有利于学生在学习和了解党发挥领导核心作用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党是代表人民的根本利益的,党的主张和人民的意志是一致的,从而能够自觉执行和贯彻党的各项决策要求。

(四)从“何以领导”的角度感悟党的自身建设

“党的领导”融入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教学,还要引导学生明晰党何以能够长期拥有领导地位、长期执政。从理论上来讲,既然党的领导地位与党的特质和使命有关,那么如果党出现腐化变质,党的领导地位也必将荡然无存。在今天,我们之所以坚信党将长期处于领导核心地位,必须要一直坚持党的领导,原因在于党在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要全面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伟大工程,全面从严治党,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和制度建设等,不断增强党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

思政课中在讲述党的自身建设内容的同时,重点要讲清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的品格,这是党永葆生机和先进性的所在,也是坚持党的领导地位和党的领导体制机制的内在支撑。让学生明白,自我革命能够有效解决党自身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使党具有极强的自我修复能力,从而跳出治乱兴衰历史周期律,确保在长期执政的条件下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进而引导学生坚信中国共产党能够始终成为坚强的领导核心,并在党的坚强领导下,沿着中国特色现代化建设道路奋勇前进,对最终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充满信心,更加自觉地投身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

三、实践理路

(一)整体性与渐进性相统一,制定准确的教学目标

准确定位与分析教学目标,是思政课教学的第一步,也是推动“党的领导”融入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教学最终培育目标实现的关键环节。科学地制定大中小学思政课融入“党的领导”的教学目标,应当遵循整体性与渐进性相统一的原则。整体性就是依据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符合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培养课总目标的要求,如必须要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和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渐进性就是不同学段的目标要体现不同学段的特点和要求,相互之间构成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关系。例如,高中学段的目标制定应依据高中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和课程标准的要求,同时也要把它作为初中学段目标的延伸和大学学段目标的基础。

结合思政课课程目标对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要求,“党的领导”融入大中小学思政课的总体目标应当是增进学生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帮助学生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方法,站稳政治立场,坚定永远跟党走的信念;培养学生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以及在党的领导下,自觉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自觉性和主动性,立志做党和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就各学段目标而言,要符合不同学段学生的认知规律,还要在整体目标的引领下充分体现循序渐进的特点。小学学段的目标:初步形成热爱党、亲近党、愿意接受党的领导的纯朴感情,具有听党话、跟党走、做共产主义接班人的美好愿望。初中学段的目标:把党装在心中,形成拥护党的领导的思想根基,强化做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思想意识。高中学段的目标:不断提升政治素养,在情感认同、思想认同的基础上形成拥护党的领导的政治认同。大学阶段的目标:增强对党的领导的理论认同和政治自觉,积极践行拥护党的领导的使命担当,自觉投身于党领导的复兴征程与强国实践中。

(二)层次性与立体性相统一,构建合理的教学内容

构建合理的教学内容是思政课教学活动顺利开展的基础。“党的领导”融入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的教学,应当围绕不同学段课标、教材规定的内容,致力于构建合理的课程内容体系,统筹教学内容的层次性与立体性。一方面,大中小学思政课关于“党的领导”的内容应根据不同学段的教学目标,围绕“为何领导一何谓领导一如何领导一何以领导”的内容逻辑,构建相对独立又有所侧重的完整体系,体现层次性;另一方面,要统筹义务教育、高中教育和高等教育之间的关系,在大中小学思政课中架构一个包含若干主题,每一主题内容由浅入深、螺旋上升的立体化内容体系。该体系既要避免不同学段之间内容的简单重复,也要避免重点内容出现缺失遗漏。结合国家统编教材的内容,小学阶段思政课中“党的领导”教学内容,应当主要有认识党旗、党徽等象征性标志;了解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特别是实现中国梦所付出的努力;认识到中国共产党是代表人民利益的,我国是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国家等。小学阶段的内容应侧重党的特质使命的教育。初中阶段思政课中“党的领导”教学内容,应当主要有党的性质宗旨、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宪法对党的领导地位的规定;党的组织原则、组织体系、领导制度体系;党带领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基本线索等。初中阶段应侧重对党的领导地位的认识。高中阶段思政课中“党的领导”教学内容,应当主要有党的初心使命、执政理念、指导思想;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必然性;党的领导方式、执政方式、领导体制;加强党的自身建设等内容。高中阶段应侧重对党如何领导国家生活作出重点阐释。大学学段思政课中应当系统介绍党的领导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体制机制;阐释党的领导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大学阶段的内容应侧重讲清中小学思政课没有深入讲解的加强党的建设的问题。

为了实现教学内容的立体性,不同学段思政课教师在教学中,面对“党的领导”教育中相同或相似内容的教学主题,还应当做到对教学内容的承上启下。“承上”是指通过扎实的课堂教学,帮助学生深度掌握本学段的学习内容,为下一学段进一步学习奠定良好基础;“启下”是指能够顺利从前一学段的内容过渡到本学段的内容,以及在完成本学段内容后对前一学段内容进行升华。

(三)阶段性和连贯性相统一,采用适切的教学方法

除了要构建好教学内容,思政课教学还要讲究方式方法,这是思政课达成教学效果的关键。“党的领导”融入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教学,还应超越具有严密知识体系的学科界限,注重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创新方式方法。一方面,要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认知特点,选择适合的教学方法,以便更加有效地达成教学目标。另一方面,教学方法的选择也不是机械地和学段一一对应,还需要强调贯通性,同一学段可以用多种教学方法,好的教学方法也可以在不同学段使用。

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小学阶段思政课应当主要采用具体形象的生活化教学。例如,可以鼓励学生讲述革命领袖或英雄模范的故事,介绍身边的发展变化,描述历史或现实场景中的细节;可以组织学生参观革命旧址和纪念馆、庆祝党的生日、学唱红色歌曲、观看红色影片等,对学生做好思想启蒙,培养拥护党的领导的朴素情感。初中阶段“党的领导”思政课教学要注重开展以小组合作为基础的体验性教学。初中生更加注重自身的真实体验,也更容易受到同伴的影响,要多采用学科实践、专题访谈、主题活动、集体参观红色教育基地等方式,帮助他们从小打牢“听党话、跟党走”的思想基础。高中阶段“党的领导”思政课教学要注重开展任务导向下的活动探究性教学。高中生具有一定的知识储备,也具有积极探索世界的求知欲。教师可以“党的领导”相关议题为引领,布置学科任务,组织学生自主或合作探究学习;可以组织学生在课堂上围绕有关“党的领导”的具体案例展开谈论,分享观点;可以发动学生开展辩论、模拟活动、参观访问等活动。大学阶段“党的领导”思政课教学要注重理论性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结合。通过学理分析、经典阅读、理论宣讲、社会调查、职业体验、校外实践等方式,不断增强大学生对坚持和拥护“党的领导”的理论自信和行动自觉。

(四)针对性和共向性相统一,提供有效的教学评价

思政课的教学评价是思想政治课程教学不可或缺的一环,也是推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党的领导”融入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教学还需要提供有效的教学评价。一方面,不同学段的教学评价需要结合该学段的教学目标、内容和实施情况,充分考虑不同地区、不同年龄学生的实际水平、能力养成和思想觉悟等,突出不同学段的特点,精心设计、精准实施,从而实现对思政课的有效考评。另一方面,教学评价设计与实施,必须紧紧围绕并服务于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总体目标的达成,实现不同学段相关教学评价的相互贯通,坚持评价的共向性,增强评价在总体落实为党育人要求中的协同效应。只有教师和学生共同创新教学评价机制,统筹好教学评价的针对性和共向性,才能不断提高“党的领导”融入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教学的有效性。

如果我们把构成思想品德的四个基本要素“知”“情”“意”“行”作为思想政治教育效果评价的内容依据,那么“党的领导”融入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教学的评价也可以包括知识理解、情感倾向、观念认同、行为表现四个方面。小学阶段重在启蒙道德情感,教学评价应主要考量小学生的情感倾向,即有没有形成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朴素情感。初中阶段重在打牢思想基础,教学评价应主要考量初中生的观念认同,即是否确立了坚持和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思想观念。高中阶段重在提升政治素养,教学评价应主要考量高中生的知识理解,即有没有形成对党的领导的有关知识的深刻理解。大学阶段重在使命担当,教学评价应主要考量大学生的行为表现,即有没有去争做党领导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从共向性的角度,我们还要建立“党的领导”融入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教学的发展性评价机制。教学评价不是目的,而是改进学生学习和促进素养发展的重要手段。要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诊断和指导功能。“党的领导”融入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的教学评价,要通过加强表现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激发学生的内在发展需要。从小学到大学,随着学生年龄的增加,教学评价要能让他们不断增强对党的领导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逐步形成坚持和拥护党的领导的行动自觉。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党的领导”融入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教学,是为党育人和国家各项事业发展的必然要求,做好这项工作意义重大,需要广大思政课教师肩负起自身的重任。同时,党和政府要进一步加强顶层设计,构建大中小学一以贯之的“党的领导”教育的制度性保障机制,鼓励各级各类学校进一步开放办学,建设大中小学通力合作的思政课教师队伍。

参考文献:

[1]周如东,王艳玲.习近平新时代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论[J].城市学刊,2019(2):1-8.

[2]吴林龙.加强“党的领导”教育的展开逻辑[J].中國德育,2022(1):32.

[3]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350.

(唐翔,江苏省南京市江宁高级中学。)

猜你喜欢

党的领导一体化思政课
坚持党的领导
学习百年党史 坚持党的领导
新时代高校思政课中中国故事的创新表达
——评《新时代高校思政课的打开方式》
浅议高校学生在思政课中的情感认同
思政课堂这样“沸腾”——陕师大思政课从“有意思”到“有信仰”
履职尽责 主动作为 在坚持党的领导下发挥人大作用
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保证“十三五”规划的顺利实施
中高职一体化课程体系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克里米亚完成入俄“一体化”
青少年对思政课的逆反心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