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课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有效应用的实践研究

2023-05-30王永宽

家长·中 2023年1期
关键词:数学课程微课教学模式

王永宽

教育信息化推动着传统教学模式变革,信息化技术与初中数学教学深度融合,为数学课程创新发展创造了良好契机。在这一背景下,微课发挥出了教学优势,尤其是基于在线教学平台的发展,微课打破了传统教学模式,让教学课堂不再受到时间、空间的限制,方便了学生学习之余,也为创建智慧课堂创造了良好契机。微课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结合课程特征,利用简短的微视频供学生主动学习、自主学习,在巩固数学知识的基础上,提高学生创新和创造能力,符合当前新课程改革对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提出的新要求。

一、微课的概念

微课并非传统课堂教学的缩减,其是以解决教学中某一问题或完成某一任务为目的,在明确教学目标的基础上,通过制作微小教学作品,开发出的一种在线视频课程,其中囊括了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重难点、易考点知识。微课教育较强的情景化优势,适用于不同类型的教学模式,是一种新颖的在线教学手段。微课主要将微视频作为教学主体,通过运用多媒体、信息化等技术,利用微视频为学生详细讲解某一知识点,其中,课堂教学视频也属于微课范畴。微课涵盖内容众多,包括教师点评、素材课件、教学设计、练习测试等内容。微课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创新,结合了视频、图片、文字、音频等资源优势,为学生提供更加生动的学习情境。初中数学教学中,要注重培训学生的思维能力、想象能力,运用微课实现情景化、在线化教学,对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养成具有重要意义。

二、数学教学中应用微课的基本原则分析

(一)突出性

微课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要保证微视频具备简短和精悍的特征,可以充分对教学中的重难点知识进行展现,提高线上教学内容的科学性与真实性。无论是传授学生数学基本概念,还是向学生讲解更深层次的支持,都需要突出设计,充分发挥微课的教育价值。

(二)系统性

教师应当充分体现出微课在数学教学中具备的系统性特征,结合教学内容提高微课的整体性,在灵活设计微课的基础上,布置相应的学习任务,做好教学规划设计和相应的教学评估。

(三)科学性

教师要注重优化设计微课内容,结合初中学生的发展特征以及学习需求,设计出与学生特征相符且较为完善的微课内容,保证微课内容具备较强的逻辑性和严谨性,持续对微课内容进行优化,以此助力学生逻辑思维发展。

三、初中数学教学微课的应用价值

(一)提高学生的自主性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明确了数学课程要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内容、带动学生核心素养提升,而将微课渗透并融入初中数学课程中,这种教学模式有利于更好地实现数学课程教学目标,提高学生的知识应用水平,尤其是在课前自主预习、课堂自我探究、课后自我总结等阶段,能够大幅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自主完成知识内化,在完成学习任务的同时处理好相应的问题,满足学生在数学教学中个性化与多样化发展的学习需求。微视频时间较短,具有在线播放、移动播放的功能,除了可以应用于多媒体教学环节,学生在各场景都可以借助电脑、手机进行观看,倘若遇到不了解的地方可以重复播放。微课的播放十分便利,对学生攻克数学学习难关有很好的帮助。

(二)提高課堂的创新性

数学课程是初中教学比较难攻克的科目,因为数学课程的抽象性与逻辑性更强,也比小学数学学习难度高很多,因为初中数学教学中涉及的许多数学知识都建立在学生理解及创新能力发展之上。得益于现代信息技术,微课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资源储备、信息展示等方面的优势,可以为学生提供反复学习的机会,强化学生对复杂数学知识的理解。学生可以借助微课总结和梳理相关的知识点,并以微课完善学生知识体系,让学生查缺补漏,在微视频的引导下让学生更好地内化知识。

(三)提高教学的互动性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发挥出微课在预习、复习等阶段的价值,能够为师生之间提供更多探索与互动的机会。将微课应用于课前预习阶段,在学生自主完成预习任务的基础上,总结预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在自身无法解决的情况下在课堂教学环节向教师提问,也可以将微课应用于课后总结、复习阶段,引导学生不断提升自我、完善自身知识体系,在巩固学习基础知识,提高课堂教学的互动性方面,能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以微课实现师生互动,并有效提高学生对教师的依赖性和信任度。

四、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常见问题

(一)学习进度差异较大

教师一般要结合初中数学学习内容,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设计有针对性、有创新性的教学工作,引导学生认识、理解并逐步掌握对应的数学知识,明确数学的内涵与价值。从学生的实际表现来看,许多学生的学习进度存在偏差,参差不齐的学习进度不利于学生综合能力提升,长此以往学生容易失去学习的动力,不利于学生学科素养的养成,在学生难以跟上正常教学进度且教师未及时采取应对措施的情况下,可能会出现大量学困生,不利于初中数学课程创新发展,不利于培养新时代人才。

(二)学生自主能力较低

在教育教学环境多元化趋势下,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里教师可能无法对学生进行全面指导,在这一背景下倘若学生缺少自主学习的内容,将难以在课堂学习的基础上,适当利用课余时间进行知识巩固与内化,即便学生掌握了扎实的基础知识,其应用知识可能缺少一定灵活性,在新课程标准实施后可能难以有效应对考题的新变化。长此以往,学生容易失去学习的欲望,缺少深入探究数学知识的兴趣,不利于学生整体发展。

(三)难以及时发现问题

在学习进度差异较大、课堂时间有限的情况下,教师难以利用课堂时间系统性开展教学活动,课堂教学效率提升难度较大,学生在课堂环节发现并解决问题也有很大难度,导致学生的探究欲望得不到满足,长此以往学生对数学课程将失去浓厚兴趣,更谈不上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学习,这是阻碍微课发展与应用的主要因素,不利于初中数学课程创新发展。

五、微课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实践应用

(一)应用微课优化课前预习

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应结合数学课程的特点,明确即将学习的教学内容,在此基础上设计简短的微视频供学生学习,让学生在课前预习阶段利用微课初步掌握相关知识,具备一定的基础能力、理解能力,从而简化课堂教学难度,以便学生有更多时间进行巩固和练习,全面提高数学教学的效率,提升学生对数学内容的探究欲望,内化知识体系,丰富学生内涵。教师可以结合数学教学大纲内容,学生在课前可以用微课自主预习,让学生自觉提升学习的效能,掌强化掌握各类数学基础知识点,提高学生创新思维,深化数学教学改革,为打造数学智慧课堂做好铺垫。例如,在学习“一次函数”相关知识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对变量、常量进行区分,明确自变量、函数、函数值的定义,掌握函数不同表示方法及函数解析式的意义,可以在课前利用微课以电脑学生进行预习,让学生初步对一次函数相关知识进行了解,利用微课创新课前预习方式,调动学生课前阶段的学习兴趣,为后期创新开展教学活动创造良好条件。例如,在学习“函数的图像”时,教师可以通过设计微视频,让学生自主控制视频播放,引导学生理解函数图像,让学生在课前预习阶段结合一次函数相关知识了解函数图像上点的横纵坐标和函数值与自变量之间的关系,同时结合图像数形结合分析并解决相应的问题。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在课前预习阶段利用笔记本做好相应记录,记录好自己不了解的地方,帮助学生打通教学难点。

(二)注重新知识的导入

微课除了可应用于课前准备阶段外,在课堂教学环节的导入也十分重要,微课在课堂教学环节的应用从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效果,通过适当融入新知识,利用趣味性十足的微视频,可以强化对学生的吸引,让学生的精神更加专注,避免注意力不集中。教师要注重微课与课堂教学环节的有机结合,利用微视频辅助教师开展教学,让学生在教师与微视频的共同引导下学习,缓解教师在课堂环节的教学压力。积极导入微课到初中教学中,充分发挥出微课在课堂教学环节的作用,能够引导学生学习方式转变,促进学生相更好方向发展。例如,在讲解“圆的概念与性质”相关知识时,教师要引导学生观看相关微课,阅读课前导学案,在学前就对圆的基本性质有充分了解,让学生自主对圆的相关知识进行总结,并在课堂环节以小组形式进行讨论、展示。通过将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授课过程转化为微视频的方式,让学生在观看教学相关微视频的情况下就能够完成学习任务,教师在这个过程中主要起到答疑解惑的作用。鼓励学生在观看视频和小组讨论期间针对不同的地方及时举手提问,并在学生提出具体问题后鼓励其他小组学习进行解答,随后由教师结合学生的问题详细对相关内容进行讲解,这样一来有利于强化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认识。在微课教学模式的帮助下,还可以帮助教师打造多维互动的教学模式,在教学模式创新的基础上,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比如在“實数”相关知识的学习中,教师可以结合立方根与平方根相关知识制定微视频,利用微视频对本单元重点知识进行讲解,并在视频中向学生提出相应问题,例如:实数与数轴之间存在什么样的关系;为什么不是有理数等。让学生结合所学知识自主探究问题,也可以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对问题进行探究。在此期间,教师要融入学生群体,观察学生的表现,及时为学生提供指导,在师生、生生密切互动的基础上,在微视频的帮助下,有效对课堂教学模式进行创新,提高知识内化效果,逐步强化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

(三)利用微课协助学生进行课后复习

微课可以用于复习巩固,结束一堂课教学之后,教师可以用微课让学生内化知识、巩固技能,帮助学生强化学习记忆,扎实掌握相关的知识点。由于学生在课堂教学环节对于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还不够熟练,考虑到部分学生缺少向教师提问、咨询的意愿,教师可以在充分了解学生情况的基础上设计相应的微视频,利用在线平台鼓励学生观看微视频,在微课的帮助下协助学生复习知识。例如,教师可以在微信群内分享与本节课相关的微课视频,然后引导学生家长带学生观看相关的微课复习视频,让学生针对自己的疑惑或掌握较弱的地方反复观看,家长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打分。例如,当学生学习“二元线性方程组”时,倘若学生未牢固掌握相应的计算方法,可以通过观看教师在微信群分享的微视频,学习巩固配方法、公式法、因式分解法等相关内容,在反复观看微视频的基础上强化学生对计算法则、计算顺序的记忆,鼓励学生主动进行课后练习,将自身掌握的计算方法应用于课后练习中,在课后复习及课后练习阶段充分发挥微课的价值。另外,在数学教学中还存在许多易错、典型的习题,学生对这些习题的掌握能力,决定了其应用数学知识的水平。教师在传统教学模式下,通常会选择题海战术,布置大量练习题,学生不爱学、学习效能低下,引导学生对这些知识进行巩固,降低学生在面对相应题型时解决问题的难度。利用微课教师就可以将易错知识点制作成微视频,让学生在观看微视频的基础上了详细的解题过程,避免学生后续学习中遇到相应题型再犯同样的错误。

六、结语

综上所述,微课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需要教师加强对信息技术的应用,结合学生情况以及教学特点,有针对性设计简短、直观和趣味性的微视频,将微视频融入课前、课中和课后三个环节,充分利用学生的闲暇时间降低传统课堂教学的难度,调动学生自主意识,提高学生思维灵活性,逐步打造高效、智慧的数学课堂,提高学生数学知识应用能力。

猜你喜欢

数学课程微课教学模式
基于在线教育技术下的大学数学课程预习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让钟表发展史走进数学课程思政课堂
微课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
微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高中数学课程资源的开发
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
与“微课”的首次亲密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