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公共参与素养的培养

2023-05-30祁站兵

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 2023年1期
关键词:知行合一高中政治

祁站兵

[摘    要]公共参与是政治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在高中政治教学中,教师要避免直接灌输公共参与相关的知识,而要基于“知行合一”的思想,引导学生参与到各种实践活动中。当前,部分高中生存在缺乏相关常识、参与渠道不多、教学策略不够丰富等问题。教师在课堂上要创设情境,开启教学体系;引导学生展开逻辑分析;要结合事实,激活学生学习需要。在课外生活中要展开社团主题活动;要以家庭为抓手,开展亲子活动;要拓展课堂时空,促进学生参与志愿服务。这些方法都起到了知行合一的效果,有助于学生全面提升政治核心素养。

[关键词]公共参与素养;高中政治;知行合一

公共参与素养指的是公民有序地參与公共事务、承担社会责任的积极态度和行动,直接行使人民当家做主的政治权利和义务,是高中政治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如果教师只是灌输相关的知识,学生必然感到乏味,难以产生参与兴趣。陶行知提出“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认为要基于知行合一的思想组织学生学习。要促使学生提升公共参与素养,就要促使他们真正参与到公共服务中,展开知行合一的学习,这样才能让他们全面提升政治核心素养。

一、高中生公共参与素养培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缺乏相关常识

在高中政治教学中可以发现,很多学生虽然理论知识掌握比较好,但是却缺乏生活常识,公共参与能力也比较弱。有的学生对如何参与社区管理的了解不多,在日常生活中,他们虽然能发现垃圾分类管理不好、共享单车被破坏、有人乱停乱放车辆等社会问题,但不知道该向哪些部门反映这些事情,也不知道自己在社会生活中应该承担什么责任,履行什么义务。在学习“政治生活:自觉参与”等课程时,教师要把握好机会,引导学生了解相关的知识,并自觉参与到政治生活中,为社会管理出一份力。有学生在实践中了解到社区居委会的职能,了解到市长热线、环保局电话等反馈信息的渠道,并尝试在实践中加以利用。

(二)参与渠道不多

有时,学生虽然想要参与公共生活,但是却缺乏相关的渠道。有的学生不知道从什么地方入手了解政府信息,更不知道自己可以参与到哪些社会实践活动中,因此影响了学习效果。针对这样的问题,教师要积极联系社会有关部门,为学生的公共参与铺平道路。在学习“民主决策:做出最佳选择”一课时,教师首先给学生介绍相关的政府网页,看看公民可以参加哪些民主决策,并了解相关的信息。除了网络活动以外,教师还联系了社区有关部门,给学生提供参与民主决策的机会。这样学生就能积极参与到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提升了参与兴趣,他们在自主活动时也会积极关心各种社会问题,并思考该如何参与到社会管理中。

(三)缺乏教学策略

教学形式不够丰富,缺乏足够的教学策略,也是影响学生公共参与素养的重要原因之一。很多教师采用灌输式教学的方法,只是将相关的知识介绍给学生,但是却没有指导他们参与到实践活动中,所以,学生的参与性不高。因此教师要构筑课内、课外多元互动的平台,组织学生参与到多种活动中。如在学习“政治生活:自觉参与”一课时,在课堂上可以组织学生辩论,说说为什么要参与到政治生活中,对自己有什么积极的作用。在课后则要给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让他们了解社会热点问题,并给政府出谋划策,提出自己的建议。这样的教学策略就打通了课堂内外,比较灵活,更趋于多样性,有助于激发学生参与公共生活的动机。

二、提升学生公共参与素养的课堂策略

(一)创设情境,开放教学体系

知行合一的课堂必须要和学生的实际生活密切相关,教师要通过创设情境的方式让学生进入到情境中,构筑开放的教学体系。这样学生就能从社会生活的真实案例、时事新闻、社会热点中汲取信息,并运用课堂学习的知识解决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进而提升公共参与素养。

在学习“政治生活:自觉参与”一课时,教师引导学生收集一些信息,了解公民如何行使民主权利,如何亲身参与政治生活,促使学生更积极地关心社会和国家大事,提升公共参与意识。为了让学生更主动地参与信息搜索,教师设置了开放的情境,拍摄下日常生活中的某些场景,展示给学生,包括参与选举、参与社区民主会议等内容,并促使学生思考:“你是如何看待政治生活的?作为一名学生,你认为要如何参与政治生活?”此后教师还引导学生参与到角色扮演的活动中,结合自己收集到的资料,展现出中学生应该如何投入到政治生活中。如有学生展现了“参与网上评议活动”“给政府出谋划策”“参加地铁票价听众会”等活动。在角色扮演中,课堂具有了一定的开放性,将生活真实事件融入其中,因此学生的感受也会更深刻。

在当前的公共参与中,常常发现一些学生缺乏公共参与的常识,出现情绪化、无序化等问题,他们不知道自己要承担怎样的社会责任,态度也不够积极。针对此问题,教师要避免“满堂灌”式的教学方法,而要积极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在课堂中讨论公共参与中的各种具体问题,构筑开放的教学体系,促使他们更有序地参与到活动中。

(二)指导推理,学会逻辑分析

在高中阶段,学生已经具有了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所以教师可以引导他们进入到某些情境中,搜索各种信息,并进行逻辑分析和推理,尝试得出自己的答案。这样学生能积极主动地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常识,并运用所学知识去分析、解决现实问题,在此过程中,学生投入到社会生活中,他们的公共参与能力也有所提升。

在学习“民主决策:做出最佳选择”一课时,教师引导学生了解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渠道,然后说说自己不理解的地方,并指导其展开逻辑分析。有学生提出:“民主决策包括社情民意反映制度、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社会听证制度和专家咨询制度等,我觉得这些制度都和我们学生关系不大,我们就算向政府反映什么问题,也不会受到重视吧。”结合这个问题,教师引导学生展开辩证分析,思考高中生要如何参与到民主决策中。在辩论中,学生认识到参与民主决策的方法有很多种,如上网查阅政府出台的新政策,参与班委选举,班级行动决定等,都是民主决策的参与方法,高中生可以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在推理分析后,学生认识到高中生也有参与民主决策的好方法。

广泛的公共参与展现了人民的主体地位,是公民行使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的表现。在实际过程中,学生必然会遇到各种问题,又或者产生一些彼此矛盾的观点。教师要把握好这些课堂生成资源,引导他们围绕这些问题展开逻辑分析,在尝试科学推理后,学生发现这些问题迎刃而解,他们就会更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公共参与中。

(三)结合时事,激活学习需要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也体现了“知行合一”的思想,在教学中,教师要避免闭门造车,而要将生活中的各种时事新闻融入教学中,引导学生分析,这样就能让他们认识到学习政治知识有助于自己更好地了解社会发展,理解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使学生激活了学习需要,学习兴趣也会得到提高。

“坚持国家利益至上”一课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树立正确的国家利益观,增强维护国家利益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学会合法有序地表达爱国情感。为了提升学生的认识,教师可以组织他们围绕时事新闻展开讨论:“在印度新型肺炎疫情爆发后,我国立刻施以援手。你是如何看待这个问题的呢?”结合这个时事新闻,学生的公共参与意识更浓厚了,他们主动探究国际形势,并分析要如何有序合法地表达爱国情感。有学生认为:“在国际性大灾难面前,中国要体现出中国担当,所以我们要支持国家的决定。”学生认识到自己是社会的一份子,要积极参与到时事讨论中。

了解时事新闻也是一种促使学生进行公共参与的好方法,在分析新闻的过程中,学生更好地了解了民主管理的程序,并通过自主探究体验了民主决策的价值,感受了民主监督的作用。这样学生就能更好地认识到自己是社会的一员,要以积极的心态投入到社会生活中,学习需要自然就得到了激发。

三、提升学生公共参与素养的社会实践策略

(一)建设社团,开展主题活动

“教学做合一”的思想并没有停留在“知行合一”的“致良知”阶段,而是在其基础上发展起来,进入了“行动”的阶段。组织学生参与到社团中,展开主题活动,是促使学生进行公共参与的方式之一。在社团活动中,学生围绕各种社会问题展开探究,思考如何能在力所能及的范围中更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社会生活中,这样他们就能提升公共参与的素养。

在学习“文化创新的途径”一课时,教师将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团队实践活动结合在一起,引导他们展开主题活动。学校中有各种不同的社团,每一个社团都要思考如何让传统文化体现出时代特征,进行文化创新。在这样的社团主题活动中,学生思考如何继承传统、推陈出新,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参与到社区活动中,给小区居民展示自己的成果,将社团活动和公共参与融合在一起,让学生投入到小区文化建设中。如有的学生便将时装走秀等时尚元素和地方戏曲结合在一起,展示给小区居民,让他们产生新奇感,促使他们主动了解昆曲。

在社团活动中,学生将自己掌握的知识运用到了实际生活中,更真切地感受到了知行合一的重要性。教师要避免学生盲目行动,而要让他们在充分了解课堂知识、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后再展开社团主题活动,这样学生的活动效率就能得到显著提高。

(二)亲子活动,以家庭为抓手

不少家长自己本身的公共参与意识不够强烈,平常很少收看国内外新闻,不和邻里接触,不参加社区活动,甚至也要求自己的孩子“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没有给他们提供参与公共活动的机会。针对这样的问题,教师要联系学生家长,让他们认识到提升公共关系素养的重要性,并以家庭为抓手,促使家长和学生一起反思,参与到各种社区活动中。

在学习“民主管理:共创幸福生活”一课时,正好某小区召开业主大会,教师用微信和各位家长沟通,发现有的家长本身不关心活动的内容,也没有了解相关的信息。教师和家长沟通,让他们意识到公共参与能力也是未来社会需要的一种能力,如果学生提升相关的素养,有助于他们更好地融入社会。此后,又建议家长和学生一起参与到社区活动中,为社区建设出谋划策。如某家庭深受邻居养狗的困扰,但是家长却不愿意和邻居沟通,该狗咬了其他的居民,他也没有帮助解决。在教师的建议下,家长在社区业主大会中提出建议,认为要督促宠物狗的主人加强管理,避免出现狗伤人的问题。该提议得到了其他邻居的认可,最后邻里一起商讨了细则,做出了详细规定。学生发现,这样做不仅提升了公共参与度,而且也能自觉使生活状况得以改善,解决了“狗患”问题。由此学生和家长都认识到公共参与的重要性,他们就不会再拒绝参加类似的活动。

在亲子活动中,家长自己的公共参与意识也得到了提升,当学生参与相关的实践活动时,他们就不会加以阻止、干扰,反而会给学生提供很多意见和建议,帮助他们更好地参与到活动中。这对提升学生的公共参与素养有很大的帮助。

(三)志愿服务,拓展课堂时空

参与志愿服务既能体现知行合一的思想,又能促使学生拓展课堂时空,将学习融入日常生活中,在帮助他人的过程中更扎实地掌握各种知识。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也是参与公共服务的一种表现,能激发社会活力,也能让学生在此过程中体会到成就感,有助于激发他们的情感态度,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在“民主管理:共创幸福生活”的學习中要促使学生了解村委会、居委会的作用,正确理解基层民主管理中公民民主参与的形式,让他们结合实际情况分析公民在基层管理中起到的作用。教师组织学生参加到居委会敬老志愿者服务中。学生首先要了解小区有哪些具体的敬老措施,然后要尝试提出自己的建议,并和居委会工作人员进行商讨,提高敬老措施的效率。如有学生发现老年活动室的卫生条件不好,活动器械比较少,于是便向居委会提出整改建议,同时还参与到了义务劳动中,并在新老年活动室建成后参与到了义务宣传中。这样就拓展了课堂时空,提升了学生的参与意识。

教师要积极开辟第二课堂,让学生参与到志愿服务中,创设良好的学习和交流氛围,让学生认识到“我为人人,人人为我”,他们能主动投入到社会生活中,提升公共参与素养。

陶行知在“知行合一”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的观点,认为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成为真正的教育。在高中政治教学中,教师也要充分认识到这一点,要基于“知行合一”的思想制订教学计划,让学生从生活中汲取养料,充分提升公共参与意识。

参考文献:

[1]吕萍萍.公共参与核心素养的培养与践行[J].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2019(2).

[2]秦小萍.高中政治教学中政治认同、公共参与素养的培养[J].江苏教育研究,2018(26).

[3]严久华.信息化背景下高中政治课堂学生公共参与素养培塑[J].中学教学参考,2017(22).

(责任编辑:姜波)

猜你喜欢

知行合一高中政治
立“三者”,提升“两学一做”实效
如何在小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浅析如何打造高中政治简约课堂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政治教学中对多媒体手段的有效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