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强消防救援队伍器材装备保障能力的相关思考

2023-05-30陈昱丞

今日消防 2023年1期
关键词:运行解决策略

陈昱丞

摘要:器材装备是保障消防救援队伍有效实施灭火救援工作的重要保障,做好器材装备的日常管理、维护工作,可以使器材装备在实战处置过程中充分发挥自身性能。目前,队伍内部在器材装备的日常维护、管理环节仍然存在诸多不足,器材装备实际保障能力与“全灾种、大应急”工作职能的实际需求存在较大的差距,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队伍实战能力的有效提升。通过对队伍器材装备实际保障能力的现状进行深入分析,在此基础上制定科学、完善的器材装备运行保障体系,确保实战处置及日常训练过程中所需器材装备能够始终处于完整好用的战备状态,从而为消防救援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坚实的后期保障。

关键词:器材装备;运行;存在的问题;解决策略

中图分类号:D035.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1227(2023)01-0022-03

随着各类新型建筑类别的出现,各类新的消防隐患问题也逐渐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之中。作为实施灭火救援处置工作的中坚力量,消防救援队伍在实战处置现场需根据灾情的实际情况选取合理的器材装备,在有效完成现场灾害事故有效处置的同时,最大限度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为了充分发挥各类器材装备在火灾现场的实际使用效率,各级消防指战员必须针对队伍配发器材装备定期开展维护保养工作,确保器材装备始终保持良好的战备状态,确保各类器材在实战处置过程中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的实际效能。

为适应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的职能任务,进一步提高各级消防救援队伍的装备建设水平和实用效能,实现装备保障由“单一灾种”向“全灾种”的切实转变,更好地发挥国家队、主力军作用,各级消防救援队伍应当本着“立足实战、注重质量、提高效能、强化管理”的工作思路,依据标准,着眼长远,积极主动作为,不断加快消防救援队伍器材装备保障能力建设工作的前进步伐。器材装备不仅是灭火救援任务成功完成的坚实基础,更是保护消防救援人员自身安全的重要保障,因此,合理结合辖区灾害事故特点和实战需要,全面开展装备达标建设,及时淘汰更新老旧装备,及时解决长期以来困扰我国消防救援队伍器材装备建设管理工作的顽疾问题,不断优化队伍装备配备结构,提升装备质量性能,实现装备配备数量与质量性能“双提升”,推动队伍装备达标建设工作及时驶入“快车道”,建立科学、完备的运行保障工作机制,是队伍实战打赢能力有效提升的必备条件。

1 我国消防救援队伍器材装备保障工作中存在的实际问题

1.1  器材装备前期采购工作不完善

事实上,采购环节的工作开展情况直接关系到实际购置的各类器材装备是否能够满足一线灭火救援现场的实际应用。然而,由于我国各级消防部门在器材装备采购环节普遍存在管用分离、监管不力等实际问题,导致采购人员通常只是对采买的各类器材装备的性能参数予以重点关注,却往往忽视了装备的实际使用。最终实际购置的装备配发到一线消防救援站后,由于与辖区内部的主要灾害事故处置过程中的实际需求存在较大差异,往往被“束之高阁”,不但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资源浪费现象的发生,而且使队伍在实战处置过程中面临了更为严峻的困难。目前我国装备市场中的各种器材装备的种类相对较为繁多,不同品牌的器材配件适用范围差异较大,导致零件的匹配度相对较低,各种器材装备一旦在日常出警或训练过程中发生不同程度的损坏,不能及时选配相应的零部件进行更换,必然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装备管理人员日常维护保养工作的难度。

1.2  器材装备日常管理机制不到位

目前,我国部分消防救援队伍只重视日常执勤训练工作的正常开展,对于器材装备的日常管理却并未投入高度的关注,导致各类执勤器材装备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故障率高、缺失情况较为严重等问题不断出现。例如,部分消防救援队伍将灭火防护服、灭火手套、头盔、阻燃头套等常规性器材装备直接交于消防员自行保管,且没有预留备份装备,导致消防员在抢险救援过程中一旦出现装备破损问题,就只能暂时退出现场处置工作,从而导致队伍的实战打赢能力反而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此外,部分消防救援站在日常工作开展过程中,根本不注重对执勤器材装备相关配件的保管工作,各类零部件储备严重不足的问题屡有发生。现阶段,由于零部件短缺导致各类器材装备无法及时投入实战处置及日常训练的现象普遍存在于各级消防救援队伍之中,特别是部分特种器材装备相比之下具有較为复杂的技术标准,生产厂家在生产时未及时生产可供替换的零配件,而消防救援队伍采购部门在购入该种器材装备的过程中,并未对该装备零部件的相应配备引起必要的重视[1]。当器材装备发生损坏时,由于在维修过程中缺乏可供替换的零部件,队伍各级装备技师通常无法对器材装备存在的各类细微故障实施有效处理,短时间内即可导致装备彻底损毁。

1.3  器材装备专业技术人才不足

一线消防救援队伍器材装备建设工作的稳步推进离不开装备技术人才队伍的同步发展,而目前我国部分消防救援站装备技师岗位却存在缺编现象。装备技师岗位通常需要较长时间的系统培训才能使该岗位工作人员自身能力能够符合该岗位的实际需要,然而,随着近年来各基层队站人员流动性较大等客观因素的影响,各消防队站的装备技师基本未经过专业训练,甚至部分消防救援站存在新入职消防员即担任装备技师的现象,部分实际从事该岗位的消防员只能对各类装备的配备数量开展粗略的统计工作,在装备器材的实际保管、使用过程中不同程度地存在操作不规范、维护不及时等问题,不仅极大地影响了各类器材装备的实际使用效能,也在一定程度上缩减了器材装备的实际使用寿命[2]。

2 加强消防救援队伍器材装备保障能力的具体对策

2.1  精心谋划、顶层设计,稳步夯实器材装备管理规范化

对于配发至一线消防救援队伍的智能空呼系统、灭火机器人、多功能移动遥控水炮、双水幕水枪等“高、精、尖”特种器材装备,在队伍内部采取更严标准、更实举措全面抓好器材装备建设工作。一是党委带头躬身入局。各级消防救援队伍所属党委应当及时采取分片包干、以身作则的工作举措,定期深入基层队站调研联系点,落实器材装备管理责任制,重点查找器材装备管理检查保养、维修登记、培训应用等方面问题短板,并以此为基础不断细化整改措施,及时出台切实有效的管理规定,进一步明确“支队党委统筹抓、主管领导亲自抓、业务部门重点抓、基层队站具体抓”的管控机制。二是全员参与多点推动。必要时,各级消防救援队伍可以结合队站实际情况组织开展器材安全性能检查、装备建设评估论证、执勤装备性能巡检、装备核查清理、灭火救援装备全员普训等形式的针对性整改工作,在队伍内部培育学装爱装的浓厚氛围,使得各项管装用装机制在队伍内部扎实生效。特别是在各类器材装备的定期清查工作中,应当集中针对各基层消防救援站库存积压的无维修价值的各类器材装备进行及时的报废清理。三是建立完善档案制度。各级消防救援队伍要进一步着眼灭火救援和执勤备战工作的实际开展情况,以执勤车辆为单位建立车辆装备档案,内容涉及随车器材的装备型号、装备时间、相关技术性能、工作情况、维护情况、移交情况以及相关附件等信息情况,出现执勤力量变动时应预先做好交接手续,有效追踪器材装备从配发到报废全寿命基本信息,为日后维护保养和查找故障问题提供数据支撑和论证基础。

2.2  精准导向、瞄准打赢,不断提升综合保障能力实战化

后勤为战而生、向战而行。现代化的消防救援队伍需要现代化的后勤保障。一是营造学装管装氛围。各级消防救援队伍应当依托灭火救援器材全员普训工作的开展,在队伍内部定期开展执勤器材装备培训工作,将爱装管装教育纳入队伍整个教育体系,各级队伍党委和全勤指挥部要定期深入基层队站学习,形成“人人学装、人人管装”的浓厚氛围。借新装备接装培训时机,邀请厂家技术人员为全体指战员进行理论讲解、重点答疑、实际演示、全员操作,并做好现场录像,以便日后开展自主培训。通过全员普训工作,使队伍内部全体指战员对器材的掌握率达到100%,装备技师和驾驶员对器材车辆故障排除率达到100%两个双百工作机制。二是紧贴实战科学施训。立足实战要求,队伍后勤部门和战训部门应当齐抓共管,加强各类执勤器材装备的日常操作培训,推行每日交接班装备器材全员“讲、做、教”装备训练,每周至少利用半天对各类特种器材装备进行一次实际展开训练。同时,充分利用“车场日”“演练周”等有利时机,重点巩固专业性实战科目的训练,深度熟悉各类特种装备的实际使用性能,切实做到装备“活起来、动起来、用起来”,充分发挥装备的最大使用效能。三是强化技术保障能力。各级消防救援队伍应当提前谋划、科学部署,有针对性地招录具有专业维修技能的合同制消防员,购置必要的维修检测设备,在队伍内部建立器材装备微型维修站,此外,也可以结合队站实际从队伍内部选拔从事多年器材装备管理工作的专业人员,使队伍自身初步具备维修、保养本级单位器材装备的能力。

2.3  精品打造、育才强基,持续深化专业人才队伍梯次化

聚焦实战强保障,提质强能助转型,力争在各级党委的正确领导下,聚焦“全灾种、大应急”保障需求,对标“国家队、主力军”职责使命,按照“实战配装、标准立装、规范管装、科技建装、人才兴装”的要求,始终坚持“精心谋划、精准导向、精品打造”,强化后勤全域保障,助推队伍提质强能,全力推动执勤器材装备保障工作取得较大成效。“三分建设,七分管理”,器材装备管理工作琐事繁杂、技术性强,装备人才是做好管理工作的根本和保证。各级消防救援队伍应当结合队伍及辖区实际情况合理打造器材装备管理人才队伍,建立“能者上、庸者让、劣者下”的良性用人机制,将器材装备管理工作纳入《年终一次性奖励暂行规定》,形成外有压力、内有动力的良好氛围,不断激发装备管理人员工作热情,积极推动管理水平得到有效提升。必要时可协调区政府财政和人力有关部门,开辟绿色通道持续加大装备技师的培训力度,力争短时间内初步形成专业人才梯队,在队伍内部形成器材装备专业人才的集群优势。一是规范器材装备报修程序,建立健全维修审批制度,各消防救援站执勤器材装备的例行检修和事故维修、故障维修都要逐级上报维修申请单,明确报修时间、项目、金额等相关事项,由上级机关审批后再联系修理厂进行维修。确有突发情况须对已经执勤的器材装备进行紧急维修的,要预先向上级消防部门报告并提交情况说明的书面材料。二是加强修理过程监督,针对历次自查中发现的突出问题,后勤部门要及时联系修理厂负责人商讨所需配件数量、厂牌、型号、价格以及维修日程安排等事宜,以求维修工作的尽快落实,切实保证队伍日常执勤备战工作的实际需要,切实维护队伍执勤训练工作的持续稳定[3]。三是与相关修理厂签订维修协议,加强监督车辆维修进度、完成报修项目情况、选用维修材料、维修质量等工作,确保各类随车器材装备的日常维修管理工作保质保量完成。在此基础上,对每件器材装备建立维修档案,及时更新记录并留档保管,为修理厂提供器材装备的“病历”依据,尽量缩短损毁器材装备的實际维修时长。

3 结语

器材装备在实战处置现场的合理应用,直接决定着灭火救援工作的成功与否,因此,各级消防救援队伍必须及时总结装备管理工作中普遍存在的弊端问题,在落实器材装备日常养护维修机制的同时,充分发挥器材装备在灭火救援现场处置工作中的实际作用。针对当前消防救援队伍器材装备保障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各级后勤部门应当尽快提高装备维护管理工作的整体水平,努力推动日常培训、装备管理等各项工作不断深入开展,为推进我国消防救援队伍战斗力建设工作的快速发展提供坚实的保障。

参考文献:

[1]刘文剑.新时期加强消防装备运行保障能力的思考[J].今日消防,2021,6(12):41-43.

[2]何泽华.新时期加强消防装备运行保障能力的思考[J].今日消防,2020,5(8):20-21.

[3]杨国林.加强消防装备运行保障能力的思考与对策[J].消防界(电子版),2019,5(4):34-35.

Related thoughts on strengthening the

equipment support ability of fire and rescue teams

Chen Yucheng

(Emergency Communication and Vehicle Service Section of Sichuan Fire and Rescue Department, Sichuan Chengdu 610037)

Abstract:Equipment is an important guarantee to ensure the effective implementation of fire fighting and rescue work by the fire and rescue teams. Doing a good job in the daily management and maintenance of equipment can make the equipment give full play to its own performance in the process of actual combat disposal. At present, there are still many deficiencies in the daily maintenance and management of equipment within the team. There is a big gap between the actual support ability of equipment and the actual needs of the "comprehensive disaster and coordinated emergency" work functions. It even affects the effective improvement of the team's actual combat ability to a certain extent. Through an in-depth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actual support capability of the team's equipment, a scientific and perfect equipment operation support system is formulated on this basis to ensure that the equipment required in the actual combat disposal and daily training process can always be in a complete and easy-to-use state of combat readiness. So as to lay a solid later guarantee for the smooth development of fire and rescue work.

Keywords:equipment; operation; existing problem; solution strategy

猜你喜欢

运行解决策略
高校图书馆计算机网络安全研究
变电运行误操作的原因及防范措施分析
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现象及解决策略
浅谈输配电线路运行与维护管理措施
家校合作问题分析及解决策略研究
秦山第二核电厂电气厂房冷冻水系统(DEL)运行分析
关于我国水污染治理存在问题与解决策略的分析
AN系列静调轴流增压风机运行、维修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