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体系构建

2023-05-29黄翠新

现代教育科学 2023年3期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话语体系思想政治理论课

黄翠新

[摘要]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建设需要与党的创新理论同步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党的十九大报告和二十大報告提出的重要命题,彰显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特征,指明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新高度。面对生态危机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思想政治理论课,尤其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的话语体系需要基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进行改革创新,既坚持发挥意识形态说教功能,起政治引领和价值引领作用,又坚持讲好中国故事,展示中国对全球生态危机的积极应对和大国责任担当,以及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积极构建,从而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时代性、实践性、亲和力和针对性。

[关键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话语体系;思想政治理论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

[中图分类号]G4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843(2023)03-0092-06

[DOI]10.13980/j.cnki.xdjykx.2023.03.01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仍然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但又充满危机与挑战,需要与时俱进,不断发展、丰富和完善工作内容和工作方法。“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1]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中也提到,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材内容不够鲜活,要求“必须坚持思政课建设与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同步推进”[2]。具体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要求教材和教学话语体系紧跟时代步伐和党的最新理论成果不断创新。

在不断推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活动中,党的最新思想理念和理论成果是不断丰富和发展的,如“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人类文明新形态”“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等重要论断。这些新思想新论断凸显了党的领导和人民至上的红色价值,也彰显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绿色价值。如果说思想政治理论课强调意识形态说教功能,发挥政治引领和价值引领作用,致力于弘扬红色价值,那么聚焦人与自然对立统一关系,融入生态元素,和合绿色价值,则能够显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哲学高度和普遍性意义,使更多受教育者增强政治认同和人类共同价值认同。也就是说,基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尤其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话语体系进行研究,能够增强课程的时代性、实践性、亲和力和针对性。通过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接受、认同和参与,大学生的理论素养可以得到全面提升,自觉投入世界历史发展进程的实践能力也得到激发。

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话语体系创新的生态图景马克思主义既是科学的世界观,又是科学的方法论,既改变了世界,也改变了中国。“马克思主义始终是我们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是我们认识世界、把握规律、追求真理、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3];“马克思主义极大地推进了人类文明进程,至今依然是具有重大国际影响的思想体系和话语体系”[4]。正因为马克思主义是得到实践检验的真理,且是不断发展的科学理论,“我们要坚持用马克思主义观察时代、解读时代、引领时代,用鲜活丰富的当代中国实践来推动马克思主义发展”[5]。“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6]党的二十大报告在“马克思主义行”之后补充了“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7]。这掷地有声的铿锵话语,表明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一以贯之的指导思想,并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和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使马克思主义不断与时俱进。当然,前提是要完整地把握马克思主义,精通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运用好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作为系统讲授马克思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其授课对象是作为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大学生,主要任务是帮助大学生掌握好什么是马克思主义,诠释好为什么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引导好如何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指导好如何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很重要,但上好却不容易。因为作为基本原理,其内容主要是从具体的实践中提炼和概括出来的,必然具有一般性和普遍性。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包含有哲学的内容,使得“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相较于其他思想政治理论课,更理论、更抽象,也更枯燥。“难上”“晦涩难懂”是不少教师和学生给这门课贴上的标签。如果知难不上,不全面讲好马克思主义,则会导致一些人对马克思主义的认知一知半解,甚至误解,比如,“认为马克思主义只是一种意识形态说教,没有学术上的学理性和系统性。实际工作中,在有的领域中马克思主义被边缘化、空泛化、标签化,在一些学科中‘失语、教材中‘失踪、论坛上‘失声。这种状况必须引起我们高度重视”[8]。习近平同志进一步提出要发挥哲学社会科学的作用,加强话语体系建设。而哲学社会科学,毫无疑问,也包含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作为从属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思想政治理论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更需要结合党的创新理论加强话语体系建设,使学生能够全面把握马克思主义,运用好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

“话语”(discourse)一词,狭义上是指构成一个相当完整的单位的语段,广义上是指一切拥有意义的口头的或者书面的陈述[9]。话语形成于人们生活实践的交往或对话,又运用于实践当中,从而是“活”的而不是“死”的。符号学家巴赫金则认为,“话语”具有意识形态或生活的内容及意义,具有事件性、指向性、意愿性和评价性,“话语永远都充满着意识形态或生活的内容和意义”[10],“与其说是话语的纯粹符号性在这一关系中重要,倒不如说是它的社会性重要……话语将是最敏感的社会变化的标志”[11]。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体系的创新就体现为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对话所使用的话语。新时代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要求是立足教材,增添具有新时代特色的内容和党的创新理论成果,即补充党的系列报告、文件、政策中所使用的书面陈述。特别是人类命运与共的情况下,国与国、地区与地区之间的合作可以实现多方的共赢,但也面临全球性的生态危机,需要处理好人与自然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也就是社会经济的发展与自然生态环境保护如何实现统一的问题。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中国人民给这个世界难题的破解提供了方案和智慧,其中的理论创新成果就包括各种命题和话语的提出,如“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以及“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等。这些创新理论成果来源于中国正在全方位推进的生态文明建设,既指导中国的生态文明实践进一步发展,也推动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

为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而大力推进的生态文明建设既关乎当代人的健康发展,也关涉人类的美好未来,需要全世界各个国家、地區的政府和人民的积极参与。中国全方位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积极参与全球环境治理,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具有世界意义,我们已经“成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12]。与之相呼应的是,我国生态文明和生态文明建设的话语权和影响力不断增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授课对象主要是我国在校大学生,作为时代新人,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必然要求他们认清当今的世界格局和中国在世界舞台扮演的角色,把握中国共产党的创新理论成果,以便更好地传承、创新;并在坚持中国共产党的全面领导前提下,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传递中国建设绿色家园的好声音,彰显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影响力,增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国际话语权。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是要解决人与自然关系恶化的问题,既要经济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又要保护好自然生态环境。作为先进生产力代表的中国共产党,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文明理念,其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指向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带领中国人民走的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道路。基于此,我们可以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命题统摄中国共产党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理论创新成果,或者说,生态文明建设其他方面的理论创新目的都是为了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相应地,基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话语体系创新,既是与时俱进融入党的理论创新成果立德树人,也是对社会时代问题的积极回应。

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的提出和地位的凸显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是人类从古至今一直在探究的问题。哲学的基本问题,即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就蕴含着人与自然关系的问题,也就是人类能否认识世界的问题就包含着能否认识自然的问题。在古代,受生产力水平的限制,人类对自然的认识是粗浅的,对自然规律的把握是非常有限的,因而人类更多的是对自然的敬畏、恐惧和膜拜,人类顺应自然而生活,人与自然能够保持原初的和谐关系。在近代,知识就是力量,人类掌握了更多自然的密码,结果是人类的狂妄自大,意欲征服自然和控制自然,导致的是人与自然的对抗。生态危机及其全球化,倒逼人类重新思考人与自然的本真关系,既不是人匍匐于自然脚下,也不是凌驾于自然之上,而是生存论意义上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平等关系。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的关键词是“自然”和“共生”。“自然”不是指自然界中所有自然事物的集合,而是指自然界作为一个有机整体,或者说生态系统,按其本性和规律,自然而然,生生不息。狭义的自然指与人相对、在人之外的自然,广义的自然也包括人的内在自然,因为人是从自然界演化而来的,自身就是自然的一部分。由此就可以进一步探讨人与自然共生的可能性。“共生”(symbiosis)一词,由德国微生物学家和真菌学家海因里希·安东德·巴利(Heinrich Anton DeBary)于1879年创造,用于描述“两种或多种不同生物以互利共生、寄生和共栖等关系生活在一起”的生物现象[13]。事实上,在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中,就有类似的思想。例如,儒家的“日新之谓盛德,生生之谓易”(《周易·系辞上》),“天地之大德曰生”(《周易·系辞下》),“万物并育而不相害”(《中庸》);道家的“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庄子·齐物论》)。基于对中国传统生态思想的研究,宋冰认为,东亚文化中的共生思想即来自传统哲学中的“生生”智慧与一体论,“第一个‘生指生活,生存下来,继续生活,第二个‘生指给予和赋予生命。这就是为什么有些哲学家把‘生生翻译成英文的‘Live and let live(‘自己活,也让别人活)”[14]。与西方的共生思想相比,中国传统的生态文化凸显的主要是自然的好生之德和人与自然互不干扰的和谐共生,是统一、合一、并育,而不是相互作用、相互利用而实现的共生、寄生和共栖。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是中国共产党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产物。中国共产党人既继承了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与自然辩证统一的生态思想,又同中国具体实际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不断丰富和完善人与自然具有统一关系的内涵,从生存论和发展论的角度全面把握人与自然应当具有的和谐关系。2012年党的十八大报告就提出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15]“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16]的命题。2015年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公报又明确提出了“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17]。党的十九大报告则指出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这一命题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维度,“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人类只有遵循自然规律才能有效防止在开发利用自然上走弯路,人类对大自然的伤害最终会伤及人类自身,这是无法抗拒的规律。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18]。也就是说,“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提出的理论基础或者说前提在于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实践维度在于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即通过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从另一个角度而言,也可以说“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引领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在中国共产党理论中的重要地位日益凸显。如习近平同志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提出,新时代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首条原则[19],其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则强调,“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协同推进人民富裕、国家强盛、中国美丽”[20]。党的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公报也提出,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统筹发展和安全,加快国防和军队现代化”[21]。在2022年中国共产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地位和重要意义得到极大彰显。如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作为中国式现代化区别于西方国家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特征,把“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为报告15个方面的一个重要内容单独论述,并进一步提出:“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22]。

具有社会主义性质的高校,按教育部要求设立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尤其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必然要在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宣传党的基本纲领和理论主张,进行意识形态教育。在生态危机全球化的背景下,则要宣讲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所取得的生态文明成就,且需要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求创新话语体系,培养具有生态素养和全球视野的中国式现代化的建设者。

三、立足“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构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话语体系基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进行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话语体系创新,是既立足于教材中的主要内容,又要补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相关内容,在确保“红”的意识形态前提下让“绿”的一般内容显现出来;在“绿”的共性内容中,让学生关注更多生活现实,了解中外的生态环境治理,把握中国的制度优势,增强道路自信和制度自信。

(一)坚守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论,彰显马克思主义的生态世界观

一方面,我们要坚持物质的客观实在性,把握自然界先于人而存在,人是经过漫长的时间从自然界中逐渐演化而来的,这是一种客观事实,自然科学也证明了这一点。人从自然界演进而来,自然界是人的母体,虽有相对独立性,但人离不开自然界,正如马克思指出的:自然界是人的无机的身体,人靠自然界生活。“自然界是人为了不致死亡而必须与之不断交往的、人的身体。所谓人的肉体生活和精神生活同自然界相联系,不外是说自然界同自身相联系,因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23]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则是对马克思自然观的继承和发展。另一方面,意识和物质具有辩证关系,意识虽然由物质决定,但意识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和能动性,能够反作用于物质。正是人的自我意识的生成,在认识论层面、知识论或思想、理论的层面,才有“我们”与“世界”的区分。但我们毕竟是如马克思所说的,是现实的人、具体的人,有自我意识的我们是以实践的方式把握世界的,而“世界”,“是随着人的实践活动的不断发展而发生变化的历史性的、客观性的、现实性的世界”[24],人在世界中,而不是世界之外,换句话说,“‘我们就是世界”[25]。如此观世界,必然能够把握我与世界的一体关系、本质的统一关系,以实践方式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并进一步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和意识的辩证统一关系原理。

(二)立足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以生态话语凸显马克思主义的生态实践论

马克思主义既能够指导人类客观把握人与世界的关系,也体现为对社会规律和自然规律的深入揭示和遵循,更体现为人类主体通过实践活动实现不断地创造、创新和发展。一是具有生态维度的联系观和发展观,促进生态实践。人类主体要清醒地认识到世界的普遍联系,人的发展不能片面的、单向度的向自然索取资源,而是需要在遵循自然生态规律的前提下开发和利用自然,实现在发展中保护和在保护中发展的统一,把对自然规律的“求真”和保护自然的“求善”统一起来。二是具有生态维度的对立统一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和量变质变规律,推动生态实践。人从自然界演化而来,依赖自然界生存,这是人与自然原初的统一性,而人与自然又有对立的一面,既表现为人因意识、理性等与自然相异,也表现为人的主体性张扬而导致的人与自然的对抗,自然对人的报复。但最终也依赖人的主体性发挥,致力于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复归。这是一个彰显否定之否定规律的进程,也是渐进的有量变和质变的过程。三是生态实践证明人能改变自然,自然也能改变人,“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或自我改变的一致,只能被看作是并合理地理解为革命的实践”[26]。一方面,表现为“通过实践创造对象世界,改造无机界,人证明自己是有意识的类存在物”[27],即通过人的自由自觉的实践活动彰显人的本质力量和主体性,能够按照自己的需求和美的规律改造自然界。另一方面,人也通过实践活动把握对象世界的规律,特别是自然界的生态规律,丰富自身的认识广度和深度,并能够以生态的尺度来衡量和制约实践活动的限度,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三)以人民为中心,共建生态文明,坚守自然观和历史观统一的历史唯物主义

一方面,自然生态环境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永恒的、必要的条件,属于社会存在的重要内容,其自然基础性地位和稀缺性被人们的意识所反映,并制约社会的生产和生活,即人类主体的实践活动必须遵守底线原则,不能破坏而是要维护和守护这一自然基础和生存家园。不仅如此,人类社会各主体还要积极参与环境治理,修复被污染和被破坏的自然生态环境,还自然以美丽、和谐和宁静。另一方面,自然是向人的生成,自然因人而更美丽,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立场。我们不否认自然生态环境在人类生产和生活中起重要的作用,但我们不能向西方深生态学提出的那样,完全以生态为中心,而忽略人的维度。这是由于世界是人類自己的世界,虽然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但人更是具有创造性的能动主体,在世界的发展进程中占有一席之地。这种重要性既通过积极担当生态责任、参与生态文明建设来体现,更通过共同享受生态文明成果来实现,“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28]。

(四)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批评思维和生态理性,批判资本主义的社会生态困境

马克思恩格斯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英国工人阶级状况》和《资本论》等著作中,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所造成的对生态的破坏进行了深刻批判,揭示了以追求剩余价值为绝对律令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导致工人生活状况、生产环境和社会生态出现恶化,劳动出现异化,城市和农村出现对立,物质的新陈代谢发生了断裂。“资本主义生产发展了社会生产过程的技术和结合,只是由于它同时破坏了一切财富的源泉——土地和工人。”[29]西方马克思主义者霍克海默、阿多诺和马尔库塞,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者阿格尔、莱斯、福斯特,生态社会主义者高兹、奥康纳、戴维·佩珀、萨拉·萨卡等人,进一步对资本主义社会的物化、工具理性、技术理性、经济理性、技术法西斯主义、资本逻辑、消费主义、生态帝国主义、生态殖民主义、“踏轮磨坊的生产方式”等方面进行了多维度的批判。尤其是奥康纳,他分析并拓展了马克思的“生产条件”概念和卡尔·波兰尼对生产条件的定义,提出了“资本主义第二重矛盾”,即资本主义生产的无限性与资本主义生产条件的有限性之间的矛盾,这重矛盾从内部揭示“资本在损害或破坏其自身的生态条件的时候,便会走向自我否定”[30]。也就是说,奥康纳在“生产的自然条件”这个更为根本的基础上,“指出了另一条导致资本主义灭亡的生态路径,从资本扩张逻辑与生态环境条件的制约性矛盾的角度,论证了既是生态的,又是资本主义的生态资本主义是不存在的”[31]。郇庆治对21 世纪以来的生态现代化、绿色国家和环境全球管治等生态资本主义理论进行了研究,认为在维护资本主义经济与政治制度前提下的经济技术手段革新,虽然比较实用和有效,但在实践中会凸显出难以克服的内源性矛盾,如渐进改善与结构性变革之间的矛盾,个体环境意识、责任和行动与国家培育、规约之间的矛盾,本土中心与全球视野需要之间的矛盾[32]。也就是说,资本主义制度框架下的改革,维护的是资产阶级的利益,不可能实现资产阶级或者说资本主义国家的自我限制,也难以担当对其他国家、人民和自然生态的责任。

(五)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生态原则,走向人的解放和自然解放相统一的共产主义社会

一是要合乎自然规律地改造和利用自然,努力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提出的“自然报复”论警示我们,人与自然之间是相互作用的,大自然不是人类任意征服和控制的对象,而是有其自身规律的、生生不息的,人类需要保持对大自然的敬畏,既要尊重作为整全的具有生机的大自然,也要基于自然之道去利用自然和保护自然。二是利用生态科技,通过生态劳动和生态生产力,合理调节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资本主义社会生产方式之下,生产力凸显为征服自然和控制自然的能力。但在生态问题全球化的背景下,我们既要重新认识和把握经典马克思主义著作中关于自然生产力的思想,同时也要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对生产力内涵的不断丰富和完善。除了认识自然、改造自然和利用自然之外,在生产力内部已逐渐生成了一种保护自然的能力(包括生态平衡和修复能力、原生态保护能力、环境监测能力、污染防治能力等)。基于此,我们对生产力这一作为马克思唯物主义观的核心要素的内涵在新时代要有新的认识。生产力应当是人们认识、改造、利用和保护自然的综合能力,这4种功能的整合,构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产力[33]。正如习近平同志所说的,“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34]。三是走向人自由也让自然自在存在的人与自然和谐的个性自由。正如马克思和恩格斯所指出的,“只有在共同体中才可能有个人自由”[35]。当然这种共同体必须是真正的共同体,不仅包括人,也包括非人存在物,只有回归人性本真的自然状态和社会状态,实现人与人之间和谐的社会自由,以及人与自然之间和谐的生态自由,人的个性自由才能真正实现。

四、结语

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并引领人类文明的发展。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建设教育强国、人才强国,具体落实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堂的建设,就是在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人民至上的红色意识形态的前提下,有机融合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色理论和行动,创新具有中国民族特色,又能反映人类发展方向的话语体系。特别是基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话语体系创新,既能深化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发展规律的认识,又能增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的亲和力和认同度,有利于学生从整体上把握马克思主义,从内心上认同马克思主义,从信仰上认定马克思主义,从行为上践履马克思主义。

参考文献:

[1]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378.

[2]习近平.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9:14.

[3][4][5]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15;11;27.

[6][20]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13;14.

[7][22]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6;49-50.

[8]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10.

[9]刘继林.“话语”:作为一种批评理论或社会实践——“话语”概念的知识学考察[J].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03):78-81.

[10][11]〔苏〕巴赫金.巴赫金全集(第5卷)[M].钱中文,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9:416;358.

[12][19]习近平.论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2:14;9.

[13][14]宋冰.走出人类世: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哲思[M].北京:中信出版社,2021:92;96.

[15][16]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9;19.

[17]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公报[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17.

[18]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50.

[21]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公报[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16.

[23][26][27][35]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61;500;162;571.

[24][25]陳培永.如何观“世界”:《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新读[M].北京:红旗出版社,2022:21;21.

[28][34]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4;4.

[29]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580.

[30]詹姆斯·奥康纳.自然的理由[M].唐正东,臧佩洪,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294.

[31]解保军.生态资本主义批判[M].北京:中国环境出版社,2015:105.

[32]郇庆治.21 世纪以来的西方生态资本主义理论[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3(02):126-128.

[33]潘家华,等.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构建与实践探索[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9:75.

(責任编辑:刘丽)

Construction of the Discourse System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 Based

on the Proposition of “Harmonious Coexistence between Man and Nature”

——Take the Course of “Basic Principles of Marxism” as an Example

HUANG Cuixin

(Taizhou University,Taizhou,zhejiang 318000,China)

Abstract: The construc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 needs to advance synchronously with the Party's innovation theory. “Harmonious coexistence between man and Nature” and “Modernization of harmonious coexistence between man and nature” are important propositions put forward in the reports of the 19th and 20th National Congresses of the CPC. They highlight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hinese path to modernization and point to a new height of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ist society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in the new era.In the face of ecological crisis and unprecedented changes in the world,the discourse system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s,especially the course of “basic principles of Marxism”,should be reformed and innovated based on the concept of “harmonious coexistence between man and nature”. It should not only play the function of ideological preaching,play the role of political guidance and value guidance,but also insist on telling Chinese stories well. It demonstrates China's active participation and responsibility in the global ecological crisis and the active construction of a community with a shared future for mankind,so as to highlight the universality of philosophy. Therefore,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 can be improved in its timeliness,practicality,affinity and pertinence.

Key words:  harmonious coexistence between man and nature; discourse syste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 course of “basic principles of Marxism”

猜你喜欢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话语体系思想政治理论课
核心素养如何在中小学校落地生根
在修辞与实践之间:环境权概念的贫困及其义务转向
讲好中国故事的几个路径创新
中国故事中国认知国际表达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路径与策略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艺术探究
基于综合能力测评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开卷考试改革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述评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念浅析
评价视角下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堂语篇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