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教学:让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联动起来

2023-05-26高智文

中学生学习报·教研周报 2023年8期
关键词:生活实际串联数学知识

高智文

摘 要:核心素养理念倡导下的数学教学,重视学生在真实情境下解决问题。数学知识结合学生实际,运用于生活实际,串联数学知识,串联课堂章节、数学知识,激发学生求知欲,提升学生素养。

关键词:核心素养;数学知识;生活实际;串联

核心素养理念倡导下的数学教学,重视学生在真实情境下解决问题,特别注重从情境创设和能力培养两个方面落实学生的数学素养。《2022年新课程标准》中提出的:“尝试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和提出数学问题,探索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经历独立思考并与他人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能初步判断结果的合理性。”现以人教版小学数学广角单元“搭配”的教学内容为例,谈谈如何联动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以达到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目的。

数学广角搭配单元围绕排列和组合的数学知识展开教学。人教版小学数学广角的搭配内容安排在二年级上册和三年级下册,排列组合的内容不仅是组合数学的最初步知识和学习概率统计的基础,而且也是日常生活中应用比较广泛的数学知识。“数学广角”搭配章节的教学,是让学生在学习排列与组合的基础上,开始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继续通过观察、操作、合作交流等活动学会有规律地排列和组合。“搭配”的教学,重在向学生渗透排列和组合的数学思想,培养学生有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通过数学眼光的观察,数学思维的思考,数学语言的表达对具体生活实际问题的解决,让学生将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联动,让学生建立数学模型的基础上,更是感受数学源于生活,数学又运用于生活,数学和生活关系密不可分。

一、数学知识结合学生实际,串联数学课堂章节,环环相扣

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中出现的是男孩子女孩子人物形象,学生对这两位数学小伙伴并没有什么新鲜感,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课堂内“请”了学生熟悉又喜欢的动画人物形象串联整堂课的教学。卡通形象可以是佩奇,可以是大头儿子小头爸爸,也可以是樱桃小丸子……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引用学生兴趣的形象远比呆板的书本里的人物更具有吸引学生的能力,学生的学习兴趣被提高了,他们很想和自己感兴趣的卡通人物一起学数学,更想知道这些卡通人物接下去会遇到什么事情,故事情节又会有怎么样的发展。在学生强烈好奇心的驱使下,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这个时候教师展开课堂教学给出数学信息,学生的信息获取情况十分理想。

数学素材是学生理解数学问题的基本载体,合理的学习素材能促使学生主动地思考、深入的探究和积极的交流,提升学习的效率。《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具有现实性的、多样化的素材,以便学生积极有效地参与学习活动。在数学学习素材的选择上,我们应当努力寻找那些有趣的、具有典型意义的、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素材来构建学生对这一知识学习的过程。如何把学生喜欢的事物和熟悉的生活情境组织加工为富有成效的数学学习素材,是教师设计教学过程时所要思考的问题。数学广角单元的“搭配”,整个课堂不仅由动画人物导入,也是通过学生熟悉且喜欢的动画形象将不同的教学环节串联好:动画人物由搭配衣服到搭配早餐,之后再到数学广角,接着便引出数学广角大门的密码题和路线图,最后也是由这个热门人物形象作为课堂总结的对象,让学生通过和卡通人物的交流,总结通过这堂课的学习学生获得的知识,这样的教学设计基于学生的生活实际,串联里课堂的每个环节,使课堂整体性更强。

二、数学知识结合生活信息,扩展学生思维空间,层层递进

教师的教学中需要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以学生的基本活动经验为基础,精心选择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和学生感兴趣的数学学习素材,充分利用好学习素材组织有层次的教学,有效的培养了学生积极的学习情感。数学广角“搭配”这节课的内容,教师可以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通过直观的观察获取信息,在学生获取信息的同时感受生活和数学的联系,并将生活中的许多问题提升到数学的思考角度,要有序地组合,有序地排列,在有序的活动中形成数学思维,掌握思考方法。

(一)选择生活常见的素材联动数学知识,贴近生活的实际

新课程标准十分强调学习内容的生活性和现实性。学习内容不应只是教材的重现,而是以学生的现实生活为背景,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基础,善于从学生认知角度出发,生活中衣服的搭配、食物的搭配、密码门的设置、路线搭配,选择他们熟悉的事物为素材。搭配的教学活动过程,要将生活和数学联系起来,需要教师抓住关键问题:“像你们说的那样,一件上衣搭配一件裙子,这里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搭配方法?”这个教学环节,以学生动手操作的形式让学生从信封中取出服装,并通过摆、连、算的不同方法将直观的思维转化成抽象的思维,这不仅仅给了学生充分动手操作和动脑思考的机会,更是给了学生多渠道的信息来源,让学生学会信息的处理,同时也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无处不在的衣服搭配,学生也从图形的具体搭配,到了划线搭配,再到通过具体的图形表示实物表达搭配方法,最后到运用数学算式计算搭配的不同种类,学生借用熟悉的事物唤起学生的生活经验,有生活逐步进入数学的智慧殿堂,让学生切身感受到了数学学习贴近生活,又回到生活。

(二)选择典型意义的素材联动数学知识,经历探究的过程

具有典型意义的学习素材能促使学生主动地学习、思考和探究,提升思维的深度与广度,提高了课堂的可操作性。“只想选一种饮料和一样点心搭配起来吃,你们帮她研究一下,这里有多少种不同的搭配方法呢?”食物的搭配就是生活中具有典型意义的素材。在搭配不重复不遗漏的情况下,让学生运用数学还原于生活:“在这么多的搭配中,你选择哪种搭配?你选择这种搭配的理由是什么?”通过课堂活动,让学生获取信息,但是要学生表示出自己的方法。由于老师没有提供给学生食物的素材,所以学生只能通过自己表达方法表示各自的思维,这时候就是促进学生提升自我数学思维的最佳时机,通过典型素材的运用,教师引导学生思维的方向,留足学生思维的空间,让学生采用多种方式解决同样的问题。小学阶段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启蒙时期,在这一阶段注意给学生渗透研究数学的基本思想和方法便显得尤为重要。学生熟悉的生活中的搭配是一份主食搭配一份饮料,那么同样一份主食,可以搭配N種不同的饮料,有多少种主食,就有多少个N种不同的搭配。学生在获取搭配总数的过程中,先独立思考,再合作交流,最后反馈修改,探索了排序的方法。在理解排列组合本质特征的前提下,经历了数学思维模型的形成的过程,有效地提升了学生的个人数学素养。

(三)选择学生喜欢的素材联动数学知识,激发学习的兴趣

学生的年龄特征决定了他们不喜欢枯燥无味地学习,有趣的情境是吸引学生参与学习的有效途径,提供具有趣味性的学习素材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必要手段。本节课并不是单一地提供衣服的搭配,食物的搭配,還有密码门的数字设置搭配,整个课堂的高潮就出现在学生猜密码的环节,由于课件中编进了程序,所以在输入非制定组合以外的密码时,电脑都会自动提示为:“再试试吧!”,并且将大门关上,小学生的好奇心特别强,所以总想将密码门打开看看里边的情景,可爱的学生“越挫越勇”,非将大门打开不可,教师在学生产生强烈好奇心的时候对学生提出要求,学生马上在自己猜测密码的基础上形成有序思维模式,解决了遇到的数学问题。将数学知识和生活进行联动,不仅仅是让学生了解数学与生活息息相关,数学更是融于生活,运用于生活。在设计了密码门的游戏环节,就是充分调动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在游戏中经历了学习的过程,掌握感受到了数学排列组合思维建模的同时,更是感受了数学为生活解决问题的价值存在。

在排列组合数学思维建模的过程中,教师选择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且富有典型意义的学习素材,创设符合学生已知经验的问题情境,运用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多方面、多维度地利用素材,创设富有意义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充满趣味和活力的课堂中探索发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使我们的数学课堂回归生活。

三、数学知识运用于生活实际,激发学生求知欲,步步提升

数学广角搭配课堂的生活中不同情况的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教材重点和学生的实际提出深浅适度,具有思考性的问题,将重点和难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结合起来,这样学生的思维活动容易被激活起来,通过正确的思维方法,提升自我的判断意识。例如:这么多的搭配中,你最喜欢的是哪种搭配?这个问题也成了提升数学和生活联系的关键性问题。学生在这个关键问题的开启下,思考数学提供的帮助下,解决生活实际问题。数学结合生活均衡呈现出生活性、开放性和多元性等特征,这对小学生解决问题能力提出了进一步要求。不管是衣服的搭配、食物的搭配,还是数字的组合,排列组合建模后,需要将数学运用于生活更是需要结合生活实际开展运用,尝试找到“帮助学生沟通现实问题与数学之间联系”的方法。

很显然,学生数学建模的基础源于真实生活,呈现形式生活化、情境化,且大信息量化,数学的教学结合具体生活实际入手,将数学知识联动具体生活实际,学生学得有收获,教师教得有价值!

猜你喜欢

生活实际串联数学知识
节拍器上的数学知识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串联法写记叙文的概括
新时代下小学数学教学方法深究
审批由“串联”改“并联”好在哪里?
回归生活实际的高中地理教学研究
激发兴趣, 成就精彩小学数学课堂
谈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我曾经去北京串联
让学生在生活中探索数学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