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路径探析

2023-05-25蔡雅虹

关键词:实践对策爱国主义教育大学生

蔡雅虹

摘  要:新时代加强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具有传承与弘扬中国精神,坚定崇高的理想信念,引领大学生争做时代新人的重要意义。以问题为导向,准确把握新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应以鲜活的伟大实践事例为素材,从“知、情、意、行”四个维度,加强政治引领,强化阵地协同,强化价值引导,丰富校园文化,将大学生常态化管理与爱国主义教育紧密结合,引导大学生自觉树立爱国之情,砥砺强国志向,践行报国使命。

关键词: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实践对策

爱国,是人类最深层持久的情感,是一个人立德之源、立功之本。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必须把爱国主义教育作为永恒主题。要把爱国主义教育贯穿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1]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把爱国主义教育放在首要位置。爱国主义教育能有效激发大学生的爱国热情,促进国家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对高校实现立德树人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新时代高校爱国主义教育要立足爱国主义教育的内涵和时代要求,以鲜活感人的英雄事迹为重要教育素材和资源,从“知、情、意、行”四个方面切实开展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厚植大学生爱国主义情怀。

一、问题的提出

新时代下世界正面临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形势复杂多变、意识形态斗争更加突出的基本现实要求必须加强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近几年,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不断挑起经济贸易摩擦,纠缠华为5G,打着病毒溯源的幌子不断污蔑中国,并借助网络散播错误思潮,妄图给主流意识形态造成冲击。当代大学生多是“00”后的青年群体,出生在网络时代,对网络具有高度依赖性。但是网络信息庞杂、真假难辨,这为青年大学生获取真实可靠信息带来难度,虚假信息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青年大学生的爱国意识与爱国行为。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社会环境和真假难辨的网络信息,大学生由于社会阅历不够,缺乏用辩证思维看待社会问题,对爱国主义的认识不够深刻,如对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的有机统一理解不到位,对理性爱国缺乏深入理解与认识,部分学生爱国热情高涨,但是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和不稳定性[2]。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以及意识形态斗争的复杂性、严峻性要求高校必须加强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然而,当前高校在开展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实际过程中,其教育形式未能很好地与时俱进。这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教育成效,无法充分引领大学生的爱国意识与爱国实践。新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需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只有坚持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相统一,爱国主义才是鲜活的、真实的,这是当代中国爱国主义精神最重要的体现。”[3]高校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应立足于新时代的大背景,以时代使命与社会担当为着重点,培养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面对国内外复杂的形势,爱国主义教育要以问题为导向,充分利用网络阵地,结合先进事例,运用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教育话语体系,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切实提升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实效性。

二、新形势下加强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意义

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中指出,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要面向全体人民、聚焦青少年,把青少年作为爱国主义教育的重中之重。大学生是青少年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思想状况关乎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新时代大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中,以身边的英雄事迹和伟大实践为教育素材,对加强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传承与弘扬中国精神

中国精神作为兴国强国之魂,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重要精神支撑。传承与弘扬中国精神,就是要传承与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加强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有利于传承与弘扬中国精神,引导大学生在学习实践中激发爱国情感、增强爱国意识,做忠诚的爱国者和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爱国主义是维系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纽带,是中华儿女最自然、最朴素的情感。新时代加强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要真正做到思想政治教育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以身边人身边事的鲜活案例为教育素材,使爱国主义教育更具有感染力。通过爱国主义教育,传承与弘扬中国精神,增强大学生的国家认同。

(二)坚定崇高的理想信念

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理想信念指引人生方向,支撑着青年一代坚韧不拔,勇往直前。新时代加强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有利于大学生在实践中认同与理解崇高理想信念对个体、社会及国家的重要精神指引作用。爱国主义是民族精神的核心,是坚定大学生理想信念的思想根基。以英雄人士的事迹为素材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学习他们坚定的理想信念,能够有效引导大学生从身邊人、身边事中强化对祖国的情感,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在大学生常态化管理下,以真实事例为爱国主义教育素材,有利于增强大学生对理想信念强大精神引领作用的理解与认同,促进大学生树立远大理想与崇高信念。

(三)引领大学生争做时代新人

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历史征程中,当国家面临艰难险阻,爱国主义成为巨大的精神力量,引领青年人奋勇当先,敢于担当,报效祖国。爱国主义精神中蕴含理想信念、价值操守、责任担当等内涵,影响青年大学生的行为规范[4]。只有将爱国之心转换为报国之行,爱国主义教育才有真正意义。以身边真实榜样为开展大学生爱国主义提供鲜活素材,以身边人的志愿服务故事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有利于引领大学生争做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明确社会责任、时代担当与爱国的关系,有利于引导大学生将个人的前途发展与国家命运紧密联系,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从而引领大学生将所学知识投入到报效国家的实际行动中,争做勇担民族复兴重任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三、新形势下加强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实践对策

新形势下,以伟大故事为教育素材,从“知、情、意、行”四个方面引导大学生厚植爱国主义情怀,砥砺强国志向,践行报国使命。

(一)加强政治引领,增强爱国主义意识

新形势下,加强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首先最重要的是对大学生加强政治引领,增强爱国主义意识。强化大学生爱国主义思想认知,要让大学生深刻意识到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坚持党的领导,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听党话,跟党走;要让大学生深刻认识到爱国主义不仅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要求,而且是一种社会实践,是每个人的立身之本和成才之基础。因此,加强政治引领,增强爱国主义意识,一是高校要健全爱国主义教育课程和教学体系[5],着重聚焦“四史”教育,创新教育方法,创新教育载体。这会使得青年大学生充分认识党的百年奋斗历程,做到知史爱党,知史爱国,强化对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认识,获得时代认同感,深刻感受到幸福感和安全感。二是统筹融合“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两个渠道。爱国主义教育的内涵与内容,需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加强理论知识学习。同时要结合课程思政,科学阐释爱国主义内涵,推动爱国主义精神融会贯通到教学的全过程,真正使爱国主义入心、入脑,实现全员全方面全过程育人。三是以党建工作为抓手,突出政治功能,坚持大学生常态化管理与育人实践相结合,以先进故事为重要教育资源,融入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内容,如医务人员、工程师、基层干部、青年志愿者等感人先进事迹,切实开展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做好大学生的“立心铸魂”。

(二)强化阵地协同,厚植爱国主义情怀

爱国主义教育不仅仅只限于理论知识学习与认同,同时还需要着眼于大学生的情感获得与情感认同。当前高校对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方式及载体较为单一,主要以课堂教学为主,如思想政治理论课和讲座会议等传统形式,缺乏创新活动载体和“家—校—社会”的联动机制。对爱国主义情感缺乏针对性、有效性引导的理论学习方式,会使得大学生无法较好地将爱国主义意识转化为爱国主义行为。爱国主义教育应当通过情感话语,培养大学生对祖国悠久历史、深厚文化的价值认同,增强青年大学生对自己祖国的归属感、认同感、自豪感和荣誉感,明白“什么是爱国”[6]。强化阵地功能建设,需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这一主渠道,同时构建课堂内外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模式,把情感教育融入到学生的教材中,结合课堂教学和课外实践、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模式,创设爱国主义教育情景。

一是家—校—社会协同育人。激发大学生对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取得的伟大成就的情感认同,强化大学生对爱国主义与爱党、爱社会主义的高度统一,需要学校、家庭、社会等多维度的共同努力。家庭对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主要表现为潜移默化的熏陶,家长的言行举止对大学生产生重要影响。自觉遵守相关管理规定,邻里之间相互帮助、相互理解,贡献力所能及力量,是家庭对爱国主义的一种践行。因此,高校开展爱国主义教育要联合家庭、社会,加强家校沟通,形成育人合力。

二是占领网络主阵地,利用“两微一端”等网络渠道,构建线上线下联合的爱国主义教育机制。在网络信息发达的新时代,青年大学生的爱国情感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得到更为直接充分的表达。例如,宣传鲜活生动的先进故事和爱国行动,营造弘扬爱国主义的良好氛围,唱响爱国主义网络主旋律。高校应鼓励大学生通过拍摄微视频、歌舞话剧等形式,铭记英雄的爱国主义事迹,扩大爱国主义的影响力。

三是充分发挥朋辈群体先进典型的示范作用,构筑师长培养、朋辈影响、自我教育的三促进模式。通过党团日活动,讲好中国故事,如84岁高龄仍逆行武汉奔赴一线的钟南山院士、身患渐冻症仍坚持奋战的张定宇院长、无数“95”后和“00”后青年医护人员、志愿者奔赴一线,彰显青春力量。充分抓住这些感人的事迹,传递爱国主义的情感,以榜样的力量激励大学生,筑牢学生思想根基,坚定学生文化自信,厚植学生爱国主义情怀。

(三)强化价值引导,砥砺强国志向

爱国应体现在由内在热爱的情感所引发的坚定意志和远大志向[7]。高校加强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关键,是要引导大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把爱国之情转换为强国之志,塑造勇于担当、艰苦奋斗的精神和坚毅品格。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历经险阻、浴血奋战,创造了极具特色的中国先进文化。这富含丰富的革命精神和历史文化底蕴。新形势下,高校应把学生常态化管理与爱国主义教育相结合。一是在新形势下引导大学生求真学问,学真本领,深刻领悟在伟大实践中体现出的中国力量、中国精神与中国效率,提升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通过“学思践悟”等形式,讲好爱国故事,传递勇于担当、恪尽职守、无私奉献的爱党爱国情怀,提升大学生担当能力。二是与学科专业相结合,以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为指引,扎实开展专业特色明显的品牌活动,激发大学生爱国之志。通过“身边人讲身边事、身边事教身边人”的方式动员全体学生“在学中做”“在做中学”,激发学生爱国之志,鼓励大学生运用自己所学投身爱国主义的社会实践中。例如,韩山师范学院的党建品牌项目“韩山红”生态文明教育基地,结合学生专业特色,举办“韩山红生态文明专业技能展”,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激发学生爱国志向。其成立的“韩山红志愿者服务队”,发挥生物专业和食品专业学生特长,开设系列科普教育活动,编写《科普知识宣传手册》,拍摄相关科普知识微课,将思想引领和价值观塑造有机融入学生学习生活。高校应引领学生将自身所学专业知识自觉投入到社会实践中,在实践中发挥专业力量,激发学生学习动力,自觉承担社会责任,砥砺强国志向。

(四)丰富校园文化,践行报国使命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时代中国青年要听党话、跟党走,胸怀忧国忧民之心、爱国爱民之情,不断奉献祖国、奉献人民,以一生的真情投入、一辈子的顽强奋斗来体现爱国主义情怀,让爱国主义的伟大旗帜始终在心中高高飘扬。”[8]高校开展爱国主义教育要充分重视知行合一的教育方式,根据学生的行为特点,强化校园文化建设,坚持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开展特色社会实践活动,把爱国之情、强国之志转化为报国之行。一是丰富校园文化和课外实践活动,发挥党员及优秀学生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以重大节日如国庆节、中秋节、清明节等节日为教育契机,针对性组织升旗、宣誓、扫墓等现场教育与体验式教育,强化学生的家国观念和集体观念。强化国歌校训校史等文化育人功能,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二是以共青团工作为抓手,通过各类主题班会、党团课、演讲比赛、文艺晚会等方式进行升华传播,让大学生在校园文化中强化对爱国主义的理性认同,深化实践教育。以“新时代大学生素质训练营”为平台,把思想政治工作与专业教学工作相融合,挖掘各专业特色,扎实开展“新时代大学生专业素质技能竞赛”等一系列专业特色明显的品牌活动,引领带动学生积极参与学生组织管理工作,引领优良班风学风建设,推进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践行。三是构建“寓爱国主义教育于学科教学”“寓爱国主义教育于公寓文化”等教育空间多元化的育人模式,参与社区文化知识宣传、义教义工等工作,弘扬责任担当,真正将爱国主义教育与专业学科教育进行点、线、面的有机融合,切实引导青年大学生把爱国之情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以實际行动践行爱国主义精神。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新时代高校爱国主义教育要以《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为基本准则,将大学生常态化管理与爱国主义教育紧密结合,抓住特殊的教育契机,以日常实践引导大学生要把个人发展与国家前途紧密联系,深刻认识到科技创新、开拓进取是国家不断发展的源源动力,要不断提升爱国主义本领,强化科技支撑,自觉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读书,增强理性思维,积极投身于科研创新活动,用过硬的知识本领担当时代的使命,成为走在时代前列的开拓者、奉献者。

参考文献:

[1]习近平.论党的宣传思想工作[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0:178.

[2]周静,曲翃佼.大学生爱国主义情感现状及教育对策分析[J].新西部,2019(24):134-135.

[3]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129.

[4]夏文斌,姚瑶.疫情之下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新启迪[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0(19):79-81.

[5][6]兰涵旗,余斌.从“知情意行”维度加强高校爱国主义教育探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0(20):25-27.

[7]刘建军.厚植爱国主义情怀的理论阐释[J].思想理论教育,2019(09):12-16.

[8]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334.

责任编辑  周  静

猜你喜欢

实践对策爱国主义教育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中职院校教育学实践教学探究
浅谈高中美术教学现状及其实践对策
高校人事管理转变为人力资源管理的实践探索与尝试
临床医学专业预防医学教学现状及社区实践分析
浅谈如何在小学思想品德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浅谈化学教学中德育思想的渗透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