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究陶艺课程中学生自适应学习策略

2023-05-23姚娴婧

佛山陶瓷 2023年4期
关键词:混合式教学教学方法

姚娴婧

摘 要:在开放共享的“互联网+”时代背景下,陶艺课程的教学应紧随时代的发展,寻找符合现代化教学的方法。从“讲授-练习式”的教学方式走向混合式教学之路,学生在学习中既要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又要做到学有所为,做有方向的新型学习模式。提高应用型本科学生的重要途径是充分利用混合式教学模式进行陶艺课程教学,使学生学会适应性学习。创设陶艺设计的情境,打造创作氛围,用项目学习的模式开展课程的设计,组织学生开展解决问题的学习、基于案例的学习、拓展性的学习和项目的学习。利用深度学习模型满足在线自动问答系统的要求,改进了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解决陶艺课程中的问题。

关键词:陶艺课程;自适应学习;混合式教学;教学方法

1 前言

一种土与火相结合的艺术模式经历时代的变迁铭记于每个人的内心,人们习惯称之为陶瓷艺术,简称为“陶艺”。广义上指的是日用陶瓷、陶瓷雕塑、陶制品、瓷制品等;同时陶艺也指利用陶和瓷的材料,进行技术和艺术的表达。传统陶艺借助现代的审美标准进行主观的、个性化的创新表现,使作品不管在内涵还是形式上都能展现具有时代特征的艺术形式。在陶艺的传承和延伸过程中,陶艺教育的作用功不可没。伴随着一代代人的言传身教,陶瓷文化、工艺技巧得以世世相传。在全球化互联网+背景下,当代陶艺教学需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让自适应性学习道路得以在陶艺教学中更好应用。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学生学习时间变得更为灵活随性,学习的视野也大大拓宽。要想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必须在学习内容上实现个性化,面对学生对基础知识接受能力不相同、认知不同,因此要提供与他们自身能力相适应的个性化服务,用自主探究学习的方式获取知识成为全世界课程改革的必经之路。对于应用型本科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的方案应不断反思“讲授-练习型教学”的弊端,尝试采用各类新形式探究性学习方法进行组织教学,比如“探究-研讨式教学”“启迪-探究式教学”等。

2陶艺课程的特点和教学现状

通过在教学中反映出在陶艺课堂教学效率不高的问题,学生水平参差不齐,虽兴趣很高,但对陶艺创作缺乏信心,知识向能力的转化率偏低很难满足应用型人才培养标准。为响应應用型本科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的新理念,发挥学生主动位置,课堂上教师辅助学生获取知识,二者相互配合,但这些互动往往过于形式化,教师很难做到有意义的启发式提问,多媒体的空泛展示造成课堂时间流逝,学生形成不了真正意义上的高效率学习。因此如何激发我校学生在陶艺课堂中的学习动机,将自适应学习贯穿陶艺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

陶艺课程的教学现状大部分学生对陶艺课程兴趣十足,但普遍没有多少基础;还有少部分学生平时上网喜欢了解一些当代陶艺的知识,已经对陶艺技法有过相关了解,因此能在学习的时候理解得较为轻松。因此,在教学中融入多种教学方式相配合的模式可以更好地因材施教,让学生通过网络搜集相关知识能够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在以往的陶艺教学中很多教师采取的是传统的教学手段,上课时候通过“讲授——示范——练习”的模式教学,这种教学方法偏向传统型教学模式。虽然部分学生能做出具有艺术性作品,但对于课堂的效果来讲,过于被动的学习方法很难满足大部分学生的兴趣。只靠老师单方面传授经验的讲课模式,学生了解到的知识面过于片面,唯恐思维会固化。所以,在实践过程中,学生的实践能力与设计水平难以把控。

传统的陶艺课程教学模式下,学生表现得不够积极并且难以发挥个人的主动性,遇到问题不能进行下一步的探究,部分学生对陶艺的兴趣没有更大,很难用兴趣作为引导进行探究。陶艺偏向实际操作,缺少自主问答机制,从而使学生缺少思考问题的空间,无法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思考获得知识,从而导致学习效率偏低。

近年来由于疫情背景下网课教学的推进,我们发现,部分学生没有在老师的手把手教学模式下依旧能做出来很多优秀的作品。有些学生可以从被动接受知识转向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生本应是课堂中的主体,在互联网的基础平台下将陶艺课程的基础知识与课程实践都给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采用自适应式教学模式,能将网络中各类优秀的案例及时传递给学生,丰富教学形式,提升教学质量,让学生的自适应学习能力得以增强。

3开展自适应学习教学模式

信息化时代下陶瓷艺术翻转式教学模式将大大丰富陶艺课程教学资源,开阔学生视野,让课堂变成学生展示和表现自我,感悟人生的舞台,有利于学生在设计和艺术领域综合应用能力的提升。本课题的研究目标是为了帮助学生及时解决学习问题,提高学习质量和效率,在陶艺课程的教学中探索新的教学策略,将互联网与自动问答系统相结合,建立一个基于深度学习的自动问答系统,以提高教学效果。将构建学生自主有序学习的环境,增加了学生和老师之间的互动和个性化沟通的时间,改变了学生听、老师讲的教学现状,推动了教师角色的转化和课堂功能的变化,从而较大地提高教学效率。

打造个性化互动平台,利用互联网增强教学互动性,在教学过程中透过学生的学习情况发现普遍存在的问题并解决问题,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和效率,将陶艺教学与其他学科相结合的进行教学思考。陶瓷艺术教学可以从器皿的角度介绍陶瓷工艺的发展,从色彩和质感的角度介绍釉色和坯体材料对陶瓷艺术的影响。还可以在茶道、茶学、茶画、茶艺等茶文化美学的影响下形成新的美学意义;可以与艺术相结合,从古今中外艺术的异同角度介绍陶瓷艺术的构成和情感表达,从出土文物的角度介绍历代名窑的特点。

从陶瓷艺术的基本制作方法角度介绍陶瓷艺术的基本制作过程和核心要领,让学生利用互联网资源搜集整合陶艺相关案例,并分享在数据库中,让学生涉猎不同学科与陶瓷艺术的交融点出发,有利于学生完善知识体系,开阔视野,同时了解陶瓷艺术发展史,构建陶瓷艺术理论体系。

教师在参与个性化学习的课堂中,创建混合学习教学法的在线模块,随着课程中学习和体验个性化学习,教师会更加关注个性化在学生成长中的作用,使用自觉理论作为框架感受学生的心理需求(如个人能力、自主性和相关性)的满足感与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之间的关系。分析基于深度学习DL和个性化学习的相关理论。在DL相关的理论中,卷积神经网络,长短期记忆,门控循环单元进行了比较,实现了一个单一的模型和一个混合模型。对收集到的学生问题进行筛选和处理,设置不同模型的实验参数进行对比试验。

教育界更加关注建构主义的教育观。建构主义强调开放性、结构性和变革性,认为现代教育应该是师生的一个互动过程,即使同一年段的班级在教学内容上也要体现出他的不同点,而且建构主义强调学生自己对知识结构的构建和累积,教师依据陶艺制作过程进行问题的设计与学生解决问题的引导,以便使学生建构起自己的知识体系。

在教学过程中,创设陶艺设计的情境,打造创作氛围,帮助学生自主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将书本知识进行活学活用,了解陶艺过程中的一些经验积累,用项目学习的模式,组织学生开展解决问题的学习、基于案例的学习、拓展性的学习与基于项目的学习,并项目为组织线索,进行课程的设计与编制。

4自适应学习方法的应用

首先,通过网络平台提供适合学生的优质慕课内容。虽然互联网上已经存在很多陶艺教学视频,但是让学生在庞大的网络资源中去选取适合自己的学习内容比较困难。为此,教师应该在课程大纲的限定基础上,针对所教学生能力,设计适合学生的慕课资源(包括微课、微课件、微教案、实操视频、案例素材等)上传到网课平台供学生观看。

其次,借助网络平台,寻找优秀案例进行共享。教师在课前布置任务,引导学生利用网络平台学习、自主思考,提前传递知识内容,完成前置任务。通过师生之间搜集的案例进行分享交流,让每一位学生成为信息资源的收集者也是课程知识的传递者。大家互动协作,掌握必备的陶艺基础知识点,了解陶瓷发展的背景脉络,探索陶艺在当代的发展趋势,并结合本专业所学的内容能够合理化应用知识。在自适应的学习过程中,既起到引导学生自主思考的作用,也让学生能在面对问题的时候学会借助互联网资源解决问题,同时还能够增进师生之间的感情交流。

最后,教师要负责加强监督。自适应学习要求学生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如遇学生难以解答的问题时,可利用线上答疑与线下示范的方式同步教学,课堂上通过问答方法来检验学生的学习情况。还可以将在自主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共性问题示范性地加以解惑,把课堂中更充分的时间用来训练大家动手能力,把具体的大赛引入课堂,切实做到引赛入课,加强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在陶艺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启发式自适应学习课堂模式的探索可以很大程度上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扩展知识的了解层面,使知识能够活学活用,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

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建立知识信息库进行模块化学习表达的能力。但同时面临很大的困难,比如网上的知识结构不够系统、数据和媒体知识较少,只靠学生上传一些搜集来的案例很难得到精准数据库,没有数据库的支撑,学生在设计陶艺作品的过程中或许会出现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此时还需老师及时给予应对策略。

5环境陶艺课程自适应学习

随着公共艺术中的陶艺设计的发展,陶艺不能仅固于室内在展架上陈列,它要走向室外,融入社会大环境中放到公共空间中去。当陶艺“伸出了指向户外的触角”,作为一种公共艺术去构筑一个景观环境时,它是具备艺术性的同时,也被明显地打上了“设计”的烙印。在环境陶艺课程教学中,引导学生的自适应学习探索环境陶艺设计的文脉、分类、应用和制作技术,通过慕课视频的方式了解陶艺制作的基本成型手段以及装饰烧成工艺;搜集新作品、新案例让环境艺术与公共艺术进行完美的结合,凸显时代性和當代设计感;立足中国,展望国际视野,以艺术家的设计作品和制作过程为导向,体现实用性和实践性价值。

目前应用型本科高校对于环境设计专业的人才培养多以基础设计类课程为主,融入环境陶艺能让学生对材料和工艺都产生浓厚的兴趣。对张玉山主编的《环境陶艺设计》为基础教材,辅助《世界当代公共环境艺术·陶艺》这本书的内容,让学生从案例中体会环境陶艺的设计方法,结合本学科的基础设计知识进行艺术创作。打造环境陶艺设计以人为本的初衷。环境陶艺的艺术表现形式是多样的,遵循以下原则:

第一,整体协调性原则;第二,整体系统性原则;第三,文化可持续性原则;第四,功能性原则。在学生自适应学习过程中,他们将国内外的优秀案例进行整合,多次强调了西班牙建筑陶艺大师安东尼奥·高迪的艺术作品,了解世界现当代环境陶艺现状,分享荷兰设计师芭芭拉·南尼,日本的会田雄亮以及中国的黄焕义、朱乐耕、罗小平等陶艺家的设计作品,重点讲解陶瓷壁画、园林景观陶艺的内容,让学生在自适应学习过程中找寻适合自己的创作手段,帮助学生在今后的设计工作中能合理化应用陶瓷艺术进行创作。让陶瓷艺术与人类的生活空间形成有机的联系,让陶艺在建筑空间中能够富有生命力。

6结论

目前高校开设陶艺相关课程是对于陶艺传承与创新的一种探索,教师应将课堂还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在对学生传授陶艺的创作技法的同时,还通过自适应学习展示优秀的陶艺作品并传递陶艺教学理念。让陶艺课程的学习环境、学习内容、学习活动适应每位学生的不同特点。通过理论分析和个案研究,建立的深度学习模型满足在线自动答疑系统的要求,能完善教学体系,学生如何做得到自适应学习,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解决陶艺课程中的问题。对解决传统课题出现对问题进行研究和创新探索,准备建立陶艺课程相关的学习内容呈现模块、学习效果评价模块、协作交流模块、智能答疑模块。探索出陶艺课程中自适应学习的策略激发学生在陶艺课堂学习动机,找到适合高校学生自适应学习的课程安排。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还要重视知识和案例的更新,拓宽学生的视野,注重在陶艺课程中实践性与艺术性相结合。

参考文献

[1]曹明亮.论当代中国陶瓷艺术教育[D].湖南师范大学,2006.

[2]罗艺.现代陶艺的视觉特征[J].陶瓷研究,2013,28(A01):2.

[3]张玉山.世界当代公共环境艺术 陶艺[M].湖南美术出版社,2006.

[4]张玉山.论环境陶艺中的陶瓷雕塑与装置艺术[J].中国陶瓷,2009(06):3.

[5]朱乐耕.中国现代陶艺的发端与发展[J].大美术,2007(06):3.

猜你喜欢

混合式教学教学方法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方法初探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混合式大学英语教学实证研究
离散数学课程教学方法改革
基于SPOC平台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和实践
基于SPOC模式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的研究
浅论在混合式教学模式下高职思政课评价体系的构建
《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
实用型中医人才培养中慕课教学方法的探讨
文言文教学方法实践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