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减”下高中数学作业优化设计

2023-05-22孟昭中

数理天地(高中版) 2023年9期
关键词:实践反思双减

孟昭中

【摘  要】  当前双减背景下的高中数学作业布置要与时俱进,高中数学教师要调整一种“提升思维、培养能力,激发兴趣”的作业优化布置思路,摒弃以往的“目的功利、重复练习、以知识为纲”的旧有作业观念,在具体教学实践中通过“分层设计、增强效率、间接沟通”等教学手法对数学作业进行更加结构性、系统化的布置,抓好课后作业与周末作业的布置方式,减轻学生作业负担的同时达到提高学生数学学习效率的教学目标.

【关键词】  双减;数学作业布置;实践反思

基于“双减”政策全面落实到高中教育的背景下,高中数学教师要围绕“双减”思想指导课程活动,对于数学作业的布置、设计要进行作业观念方面的调整,摒弃传统的“以知识为中心”的数学作业观,接受“以能力和习惯为中心”的大作业观,把全新的作业反馈与作业评价机制引入高中数学教学过程,通过控制作业总量和时长切实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满足学生对“学好数学”的客观需求,激发完成数学作业的体验感与荣誉感,学生能够在完成作业的前提下获得数学学科素养的全面提升.因此如何在减轻作业负担的前提下,保证教学质量,是当前高中数学一线教师关注的问题.

1  “双减”政策解读及内容分析

1.1  “双减”政策的改革目标

我国教育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许多问题均已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和改善,唯有“作业繁重”这个基础问题一直比较突出,如何在繁重的作业中去除无效甚至低效的反复练习,减轻作业总量和作业时长,同时保证教学质量,是当前双减”政策的主要改革目标.国家教育部通过不断发出倡议、扩大影响、解决思想问题等手段不断推出相关政策,例如,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发出倡议“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政府、学校、家庭、社会必须共同努力,标本兼治,综合治理[1].”将“双减”政策提升到社会全局的影响力度上,可见在政策指引下,中小学作业布置设计未来的发展之路将长期保持在“减量不减质”的道路上,通过有效教学手段消除学生的作业负担,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2].

1.2  “双减”政策的具体措施

在国务院和教育部颁发的《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文件中,可以看出国家自上而下对“双减”政策的执行已经梳理出了一些较为具体的落实意见,具体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①减时减量.在作业总量、作业时长两个方面进行全面压减,真正降低学生的作业负担;②重视课后.课后服务更多地由学校教育进行承担,要兼顾学情提升课后服务水平;③治理校外培训.对校外培训变相增加学生课业总量现象进行全面规范;④保教学质量.保证学生在校内的教学质量充足、完善、发展;⑤配套治理.旨在号召全社会一起行动,对双减政策保驾护航[3].

2  高中数学作业负担过重问题分析

2.1  外国对作业负担问题的研究

《教育大辞典》对作业的释义是“以完成学习任务为目的,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活动,是课堂教学工作的延续,用以帮助学生巩固、消化、理解和迁移课上的已学知识[4].”由此可见,作业对教学成果起到积极作用,美国密苏里大学心理学家哈里斯·库珀通过全美高中学生的海量数据研究显示,其成绩与作业的时间量成正相关性,相关系数为0.24;毕顿则做过一项世界性研究,对40多个国家的高中学生进行数据采样分析研究,发现了作业时间与成绩之间的函数关系,该函数曲线上选取了作业时间最佳临界点,该临界点附近的学生通过作业与学习成绩的正相关性最强,而距此临界区域或太远或太近,即作业时间太少或太多的学生的学习成绩都不够理想,颇有我国成语“过犹不及”的意思.

2.2我国对作业负担问题的研究

我国高中教育界主流作业观受著名教育家凯洛夫的影响很深,即“以知识为核心”的作业观,对于作业设计中体现的知识层面进行多层次展现,以扩充眼界的方式培养学生的答题能力.马吉磊撰写的《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数学作业设计研究》一文中认为,当前我国高中数学作业布置在以下几个方面问题较为突出:(1)作业时间量和数量均较多;(2)作业的难度偏向拔高设计;(3)作业的“一刀切”现象普遍;(4)作业无法激发学生主动性,抄作业的现象较多.学者李佳、徐建平曾经通过作业时间量、作业设计、批改反馈、教学评价四个维度研究其与学生成绩之间的关系,研究结论是这四个维度对学生成绩均有一定影响,这些影响对于学生成绩的作用是综合性的,最大的影响还是作业时间量上的增加不一定会对成绩产生有益作用,因此不能通过单纯给学生增加负担的方式追求成绩,是当前教育界较为一致的见解和看法.

2.3  “双减”对我国作业负担问题的改善

我国“双减”政策的依据主要是2017年通过大数据研究成稿的《中国中小学写作业压力报告》,这份报告中指出,2014——2017的3年时间在“减负”政策指导下,我国中小学生日均作业时间由3.03h降至2.82h,但这一数据仍高于全球平均水平3倍左右,在以中小学竞争压力较强的亚洲范围内来看,我国在这一指标上高出日本3.7倍,高出韩国4.8倍,而高中阶段的指标差距如果进行单独比较,差距可能进一步走高,可见“双减”政策还有很大的推进余地,如何优化高中数学作业的设置问题,是有效缩短我国中小学生日均作业时长的一个待解决问题[4].

3  高中数学作业有效管理的教学策略

3.1  课时作业的有效管理策略

当前高中数学教学中原有的作业观不利于缩短学生的作业时长,积极转变作业观并发挥课时作业布置管理迫在眉睫.新的高中数学作业观念应注重学生成绩与能力的双向提升,从以知识为中心转移到以能力为中心、以习惯为中心的道路上来,通过对作业的总体统筹、具体设计两方面自上而下进行优化布置设计,应着重考虑如下两个方面:①主要以课本习题为主;②对课本习题进行适当补充.例如,对一元二次不等式知识点的作业设计上,教师要补充一部分已知解集逆求参数题,这一思想转变体现出教师对知识教学的统筹、管理意识,是作业布置中的重要环节,例如,一元二次不等式的基本题型“充分不必要、必要不充分、充要、既不充分也不必要”的四大條件判别选择题,先以课本习题“如果甲是乙的充要条件,丙是乙的充分不必要条件,那么甲是丙的(  )条件”等简单形态入手,再结合知识点设计补充题型“设,则且是的(  )条件”或者“是的(  )条件”,让学生锻炼一元二次不等式知识的结构体系层面上更为系统、完整.

3.2  周末作业的有效管理策略

周末作业在布置的时候要突出主题性,对学生作业进行分层设计,不能为了图方便而采取“一刀切”的设计方法,要突出本周的重点,让学生看到标题就知道练什么,应当充分考虑学生学情,对周末作业进行分层设计,例如,在一元二次不等式课程的周末作业设计方面,针对基础薄弱的学生“吃不下”的现象,为了提高学生做数学作业的积极性和兴趣,周末练习以不等式性质+基本不等式为主,而针对基础较好的学生则要考虑“吃不够”的情况,为了保证这些学生数学学习积极性,可以以基本不等式+一元二次不等式为主,在难度上进行提高.除此之外,教师应加强对周末作业的教学评价,教师可以减少打分制的评价方式,而采用点评等类似于信息交互方式与学生实现间接沟通,从而强化师生之间的信息交流渠道.

4  高中数学作业有效管理的实施途径

4.1  布置开放性数学作业,培养学生数学思维

双减背景下高中数学教师可以将一定的课后习题引入课堂教学,在课后设置一些减压性质的数学作业,尽量多布置开放性作业,有助于学生之间互相讨论、互相合作,达到锻炼数学思维和引导建构知识体系的目的,例如,在一元二次不等式的教学期间可以针对如下数学作业“已知集合”,设计两个小题:①若是的充分条件,求实数的取值范围;②若命题“”为真命题,求实数的取值范围.此种开放性数学题一是信息全面,学生便于根据已知信息展开探究活动;二是难度方面层级分明,不同学生的学情能够照顾最近发展区部分;三是知识结构链短而精,学生容易围绕一元二次不等式的知识点来进行解答,巩固效果较好,有利于强化对已消化知识的进一步理解.

4.2  布置实践性数学作业,提升学生的作业积极性

要进一步改变传统高中数学作业类型单一,“运动量大”的做法,根据教学实践显示,以往的高中数学作业完成情况不理想,主要是由于学生觉得“完不成任务”的心理所产生的不愿做作业、积极性下降等情况,因此现在的高中数学教师一定要将数学作业控制在“可完成的目标”范围之内,建议多布置一些实践性的数学作业,将学生从书桌前解放出来,使学生通过参加实践活动的方式得到精神休息与放松,在完成目标的同时提升学习积极性,例如,网络收费问题、银行利率问题、生产经营问题等等,都可以成为编写实践数学题目的教学资源,让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深化对一元二次不等式知识的应用与认知,通过理实融合的体验感加深对数学的热爱.

4.3  布置分层化数学作业,满足学生的学情差异

双减背景下的高中数学作业要分层设计、分层布置,这是为了满足学情分布,数学是高中学生成绩普遍偏低的学科,学情差异大,学困生、中等生、学优生之间的知识、技能、能力分布不均,因此高中数学教师在设计作业时要本着三个层次的认知水平和自主学习能力设定A、B、C三个分层化的数学作业,具体操作如下:(1)A层次.此层次为基础层,一般针对学困生设置一些常规性数学习题,例如,基础习题“命题,则为(  )”,此题的设置初衷在于让学生巩固一元二次不等式基础知识与技能,也使学困生得到一次锻炼机会,中等生提高熟练度,学优生则可以直接跳过;(2)B层次.该层次是巩固层作业,对于三个层次的学生完成严格来说没有特别大的差异,只是在于解决时长不同、熟练度不同,例如,习题“已知命题,则该命题的否定是(  )命题”,对于学困生、中等生而言有助于巩固一元二次不等式基础知识,对其知识结构与解题能力也有一定的拓展延伸;(3)C层次.该层次习题相对提升一些难度,使学困生和中等生在最新发展区中触发挑战心理,能够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与完善,例如,一元二次不等式习题“已知集合,集合,,如果命题,为假命题,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为(  )”,使学困生、中等生体验一定的挑战刺激,学优生得到锻炼机会,全面学生们的综合素养.

5  结语

总而言之,在高中数学课程活动中,教师要跟随时代发展的步伐,围绕双减政策指引,優化数学作业设计方向、目标、内容,在课时作业方面,主要以课本习题为主,适当补充.

如,一元二次不等式,要多设置补充知解集逆求参数题,在周末作业中则要突出主题性,让学生看到标题,就能明确本周的学习重点,有目的地训练解题技巧,能够结合实际学习进度、自我对作业设计中的知识层次、实践目标进行认知、完成、巩固、归纳,有效率地锻炼自身的数学思维、学科核心素养,提升高中数学作业的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薛剑晨.优化数学作业设计,充分发挥学生潜能——高中数学长作业设计的探索与思考[J].中等职业教育(理论),2012(10):19-21.

[2]李佳,徐建平.家庭作业影响学生学习成绩的实证研究——以浙江宁波市为例[J].中小学管理,2012(12):4-6.

[3]王长新.促进高中学生深度学习数学的高效作业设计与评价的实践研究[J].中国培训,2016(02):219-220.

[4]马吉磊.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数学作业设计研究[D].西南大学,2021.

猜你喜欢

实践反思双减
“双减”重构义务教育格局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应用型本科院校英语专业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的实践反思
关于在高校行政干部中开展轮岗的实践反思
对课堂教学能力的反思和评价
打造魅力语文课堂,张扬学生个性
缩小城乡发展差距的实践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