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水质因子与加州鲈幼鱼生长性能相关性的研究

2023-05-16修磊綦天华杨翼羽杨扬郭贵良潘发林杨立军李霞

农业与技术 2023年9期
关键词:生长率鲈鱼幼鱼

修磊 綦天华 杨翼羽 杨扬 郭贵良 潘发林 杨立军 李霞

(1.长春市水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吉林 长春 130000;2.长春市水土保持工作站,吉林 长春 130000)

加州鲈鱼属于鲈形目太阳鱼科,是典型的肉食性鱼类,经过耐心驯化可以摄食颗粒饲料,给大面积推广养殖增大了可行性。加州鲈鱼肉质鲜美,无肌间刺,营养价值特别,深受消费者的喜爱[2,3]。目前,市场上加州鲈商品鱼的经济价值非常可观,特别在北方高寒地区加州鲈鱼养殖业发展相对缓慢,该品种的推广必将对优化吉林省养殖品种,加快养殖结构调整,增加经济收入,振兴乡村经济等方面,起到积极的示范带动作用。

幼鱼的生长发育为其种群再生能力的基础,故幼鱼的生长及数量变化对其资源变动具有重要影响。然而,幼鱼生长发育对养殖环境的变化敏感度较高,特别在北方高寒地区,这也成为阻碍该地区加州鲈鱼推广和养殖的主要问题之一[2,3]。本文基于2021年5—10月在长春市水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养殖基地的鱼体取样数据,结合同期水质分析结果,针对水质因子与加州鲈鱼幼鱼生长性能的相关性展开了研究[4-7]。旨在找出影响加州鲈幼鱼生长的关键性水质因子,以期为加州鲈鱼池塘养殖提供科学数据,为其未来资源养护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对象

本文所涉及加州鲈鱼养殖池塘为长春市水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养殖基地,试验鱼亲本购于重庆眉山,所引进加州鲈鱼苗总重30kg,3万尾左右,平均规格为(1.10±0.15)g/尾。在完成苗种驯化后,分别于2021年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对鱼体体重进行监测,并定期开展水质指标监测(鱼体体重监测每月3次,监测值为打样单体平均重量;水质指标的监测值为打样同期监测值)。2021年5月正式开始养殖。

1.2 试验仪器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普析TU1900);立式蒸汽高压灭菌锅(上海博讯YXQ-LS-50A);电子分析天平(METTLER TOLEDO AL204);移液枪(Thermo);便携式多参数水质分析仪(YSI Pro 2030);pH计(Thermo)。

1.3 试验方法

入池第2天开始取样,每隔10d随机选取20尾幼鱼测量其体质量(W,g),采用每次测量的总体均值进行分析,并计算特定生长率(SGR)及日增量(DWG),观察鱼体生长趋势。详见式(1)、式(2)。同期对养殖池塘水温、溶解氧(DO)、pH、氨氮、总磷(TP)、总氮(TN)进行监测。

(1)

(2)

式中,t1为初始时间;t2为终末时间;W1、W2分别为t1、t2时间对应的体质量。数据统计与分析采用单因子方差分析(ANOVA),比较不同处理组间相关指标的差异显著性,并应用LSD检验法进行均值间多重比较,差异显著性水平P<0.05。采用Person分析相关性。所有统计分析均采用Excel及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1]。结果以平均值±标准差表示。

水质指标测定方法:水温,温度计或颠倒温度计测定法(GB/T 13195-1991)[8];溶解氧(DO),电化学探头法(HJ 506-2009)[9];pH ,玻璃电极法(HJ 1147-2021)[10];氨氮,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HJ/T 535-2009)[11];总磷(TP),钼酸铵分光光度法总磷的测定(GB/T 11893-1989)[12];总氮(TN),碱性过硫酸钾消解紫外分光光度法(HJ 636-2012)[13]。

2 结果与分析

2.1 加州鲈鱼不同时间的生长数据

根据测算结果作表1,利用加州鲈幼鱼特定生长率与日增量绘制柱形图1、图2。结果表明,加州鲈幼鱼特定生长率与日增量均随时间的推移而呈现上升的趋势,其中特定生长率在6月2日升至最高(P<0.5),6月11日—10月21日其特定生长率呈现显著下降的趋势(P<0.5)。日增量在8月2日达到最高(P<0.5),8月11日—10月21日日增量呈现显著下降趋势(P<0.5)。

表1 加州鲈幼鱼在不同时间的生长数据

2.2 水质因子正态分布检验

SPSS 17.0正态性检验,参考皮洛-威尔克方法作表2,其中特定生长率、水温、氨氮、溶解氧、总磷、总氮、pH的P>0.05。同时参考Q-Q图形检验方法,图3~8反映出各水质因子的实际分布于理论分布的符合程度,其数据点与理论直线基本重合。上述结果表明,加州鲈幼鱼的特定生长率及各水质因子检测结果服从正态分布,可继续进行相关性分析。

图1 加州鲈幼鱼特定生长率

图2 加州鲈幼鱼日增量

表2 加州鲈幼鱼养殖水环境水质指标正态性检验

2.3 加州鲈鱼特定生长率与各水质因子相关性

运用SPSS 17.0软件对特定生长率及水质指标数量变化进行双变量相关性检验,其相关性分析结果见表3,特定生长率与水温、氨氮、溶解氧和pH呈现显著线性相关(P<0.05),且r2均在5≤r2≤0.80范围内,呈现显著相关。根据相关数据,绘制图9~12,表明特定生长率与其具有显著相关的水质因子之间的关系。由图9可知,水温在22.9~30.2℃,加州鲈幼鱼特定生长率与水温监测值呈正相关。从图10可知,在5月21日—6月2日,特定生长率呈现显著上升(P<0.05),在6月2日达到最高;氨氮监测范围在5月21日—6月11日显著上升(P<0.05),监测值在0.8~0.92mg·L-1,6月11日达到最高,特定生长率与氨氮监测结果变化趋势高度重合,且特定生长率与氨氮的Pearson相关性r2为0.797,相关性最为显著(P<0.05)。图11表明,溶解氧范围在7.8~9.3mg·L-1,其特定生长率与溶解氧监测值呈正相关。图12监测的pH值范围在7.92~8.51,其特定生长率与pH值呈正相关。

表3 加州鲈幼鱼特定生长率与各水质因子的相关性

图3 水温的正态Q-Q图

图4 氨氮的正态Q-Q图

图5 溶解氧的正态Q-Q图

图6 总磷的正态Q-Q图

图7 总氮的正态Q-Q图

图8 pH的正态Q-Q图

图9 特定生长率与水温的关系

图10 特定生长率与氨氮的关系

图11 特定生长率与溶解氧的关系

图12 特定生长率与pH的关系

3 讨论

3.1 加州鲈幼鱼特定生长率与水温的关系

试验期间养殖池塘水温范围在22.9~30.2℃,加州鲈幼鱼特定生长率与水温监测值呈正相关,由于鱼类的代谢强度和体温的变化,直接影响到鱼类的摄食和生长,各种鱼类都有其适应的温度范围,随着温度升高,鱼类的代谢相应加强,摄食量增加,生长也加快。主要养殖鱼类最适生长温度范围在20~30℃,10℃以下则食欲减退,生长缓慢,因此,北方鱼类生长期短[7]。

3.2 加州鲈幼鱼特定生长率与氨氮的关系

试验期间养殖池塘氨氮范围在0.8~0.92mg·L-1,加州鲈幼鱼特定生长率与氨氮监测值相关性显著,且呈正相关。氮为鱼体生长所需的必要营养元素,其主要来源为饵料的投放和池塘水体中自然存在,加州鲈幼鱼鱼体增长期,所需氮元素较高,消耗量也较大,所以两者呈现明显正相关。

3.3 加州鲈幼鱼特定生长率与溶解氧的关系

试验期间养殖池塘溶解氧范围在7.8~9.3mg·L-1,加州鲈幼鱼特定生长率与溶解氧监测值呈正相关,溶解氧是养殖池塘浮游动植物呼吸及光合作用的关键,所以对水质变化起决定性作用;保持一定溶解氧可有效降低非离子氨和亚硝酸盐对鱼体毒害作用[4]。

3.4 加州鲈幼鱼特定生长率与pH的关系

试验期间养殖池塘pH值范围在7.92~8.51,加州鲈幼鱼特定生长率与pH值呈正相关,若养殖池塘pH值低于7,水体呈酸性,会对鱼的鳃部产生刺激,造成鱼类血液携氧能力下降,影响鱼类呼吸,从而导致鱼类体质下降,降低抵抗力。还会影响水体中各项理化指标,如有毒有害物质硫化氢的产生等[4]。

3.5 结论

根据试验中加州鲈幼鱼生长性能和养殖池塘水质因子的分析,试验期间养殖池塘中氨氮对加州鲈幼鱼生长影响最大,氨氮在0.8~0.92mg·L-1范围内,生长良好,特定生长率最快,两者监测值呈显著正相关。同时特定生长率在一定范围内与水温(22.9~30.2℃),溶解氧(7.8~9.3mg·L-1)及pH(7.92~8.51)呈正相关。

猜你喜欢

生长率鲈鱼幼鱼
舌尖上的四鳃鲈鱼
日本落叶松以林分平均木材积生长率代替林分蓄积生长率可行性验证
一叶舟
海南省马占相思生长率模型研建
基于海南省连清资料建立松树和橡胶树材积生长率模型
黄颡鱼幼鱼的赖氨酸需要量
黄颡鱼幼鱼对饲料中维生素C的需要量
不同温度条件下褐菖鲉幼鱼的耗氧率和排氨率
海洋浮游纤毛虫生长率研究进展
不同饵料对云斑尖塘鳢幼鱼摄食生长和消化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