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路径研究

2023-05-12丁蕾,隋莉莉,夏天娇

物流科技 2023年9期
关键词:冷链农产品物流

0 引言

农产品冷链物流指的是利用制冷技术持续为水果、蔬菜、乳制品、肉制品和海鲜等易腐烂产品提供适宜的温度和湿度环境的食品供应物流链[1]。农产品冷链物流的高质量发展有利于促进农业实现规模化生产,推动农业现代化转型,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最终实现乡村振兴。近些年,我国出台一系列政策发展农产品冷链物流。2021 年11 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十四五”冷链物流发展规划》,对于今后一个时期冷链物流的发展进行蓝图设计,有利于促进农产品冷链物流行业高质量发展,巩固现阶段脱贫攻坚成果,推动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2022 年5 月财政部、商务部印发《关于支持加快农产品供应链体系建设进一步促进冷链物流发展的通知》,指出要进一步发展农产品冷链物流,完善农产品现代化供应链,实现智慧农业,助力乡村振兴[2]。

1 发展农产品冷链物流对于乡村振兴的意义

1.1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事业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截至2020 年底中国的农村人口数达到5.4 亿人,中国面临着世界上罕见的大规模、深度化贫困。经过8 年艰苦的努力,在2020 年底,现行标准下9 899 万生活在基本保障线下的民众实现了脱贫,832 个贫困县全部出列,12.8 万个贫困村全部摘帽[2]。在乡村全面脱贫的历史性重任完成之后,“三农”工作重心发生战略转移,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成为新的题中应有之义。

1.2 冷链物流行业发展现状

现阶段我国冷链物流行业已经具备一定的规模,有较大的发展前景。图1、图2 数据显示,受食品消费市场升级,上游生鲜电商市场繁荣,下游冷链物流蓬勃发展,我国冷链物流行业规模呈现逐年递增趋势,2017—2020 年复合增长率达到14%,2021 年首次突破4 000 亿元,预计2022 年将达到4 505 亿元规模。同时,疫情常态化防控下,我国冷链物流行业需求有了新增长点,2021 年冷链物流行业需求量为2.7 亿吨,预计2022 年需求量将突破3.2 亿吨。

图1 2017—2022 年中国冷链物流行业市场规模及预测趋势图

图2 2017—2022 年中国冷链物流行业需求量及预测趋势图

1.3 农产品冷链物流助力乡村振兴发展

作为乡村振兴的必要环节,发展农产品冷链物流能够有效地推动国内经济微循环、开展集约型农业、提高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3]。因此,我国不遗余力的发展农产品冷链物流。在国家“十四五”规划中明确提出每年拿出50 亿专项补贴用于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到2020 年12 月底,支持超过9 000 个新型农业实体建设和14 000 个仓储保鲜冷链基础设施翻新,共计能够储存600 万吨农产品。

2 农产品冷链物流现存的问题

在市场需求和国家政策的有力推动下,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由于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相较发达国家仍处于起步阶段,现阶段仍存在较多问题。

2.1 农产品冷链物流碳排放过量

根据应对气候变化的《巴黎协定》,2020 年我国制定了“双碳”目标,争取2030 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 年前实现碳中和,控制二氧化碳的排放,保护人类地球家园。作为一个能源密集型产业,农产品冷链物流在产品速冻、低温保存、低温加工、销售和冷链运输等过程中会消耗大量能源并产生大量碳排放。同时农产品冷链物流行业产生的食品损耗和交通拥堵等问题,也对于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有很大影响。因此,在节能减排的背景下,农产品冷链物流产业受到政府、企业、专家和消费者的高度关注,在冷链物流各环节进行环保节能创新,降低能源消耗和碳排放已成为冷链物流行业发展的必然要求[4]。

2.2 农产品冷链物流信息化、智能化不足

一方面,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设备科技创新不足。现阶段我国冷链物流过程仍为人工主导,自动化、智能化的分拣、装卸、搬运设备使用率有待提高,冷链物流运营效率低下。我国冷藏车数量不足且缺乏新技术应用,在我国,冷藏车占货运车的比例仅为0.3%,在其他发达国家,比例约为0.8%~3%,特别是新能源冷藏车发展落后。另一方面,农产品冷链物流信息化、智能化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智能空气质量检测,智能仓储,精准温度、湿度控制,无接触配送、大数据监测等新型技术仍在起步阶段,需要进一步推广应用。

2.3 新冠疫情对于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影响

自2019 年底新冠疫情爆发以来,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发展面临了新的机遇和挑战。疫情期间交通受限,供应链不畅,居民出行受阻,线上需求增加。冷链物流通过低温增加生鲜食材的保质期,结合无接触配送技术和智慧化管理系统,保障了疫情期间的物资供应,稳定了民生用品价格。但是,与经典的接触型“人传人”病毒传播途径相比,冷链物流中受污染的冷食或食品包装材料也可传播病毒,面对常态化防疫的要求,冷链物流的疫情管理必须严格规范[5]。

3 农产品冷链物流改进措施与发展趋势

3.1 加速绿色低碳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

绿色物流是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实现绿色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6]。第一,推广使用绿色包装。使用低碳环保的新型材料进行包装,例如有些企业使用可降解的聚乳酸基可降解塑料、淀粉基可降解包装材料等制成的包装箱,替代聚苯乙烯泡沫塑料箱,对于环境的影响较小。第二,对于农产品物流冷链设施进行绿色节能改造。淘汰高能耗的制冷设备,引入低碳环保的冷库、速冻装备、冻结间冷却设备等制冷设备,冷库建设要符合国家节能减排标准,推广使用太阳能、氢能、核能等新型清洁能源。第三,减少使用高能耗冷链配送车,大力发展城市绿色配送,推广使用新能源车进行冷链物流配送。加强对新能源冷链配送车车辆标准、节能环保、行驶安全等各环节监督管理,出台法规加以规范,保障新能源冷链车行业健康发展。

3.2 进行数字化、智能化升级改造

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如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和应用,传统的农产品冷链物流正逐步向数字化、智能化、可视化转型升级,成为更安全、更高效和更环保的生鲜食品供应链。作为一种传感技术,物联网助力农产品冷链物流行业数字化转型,通过使用不同类型的传感器(例如温度、湿度、空气、光照、运动和位置)和相关的通信技术(例如蓝牙、RFID、4G、WSN、WIFI 和以太网等)来监控、收集和传递生鲜供应链中的各类数据。运用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可以开发运输调度管理平台,优化冷链车运输路径,提高物流运输效率,同时可以开发冷库智慧化管控平台,推动冷库“上云用数赋智”。区块链技术提供分布式记账、去中心化网络、食品溯源等功能,使消费者能无需依赖第三方权威机构,查询到农产品从种植到销售各个环节产品信息(例如来源农场、批号、加工工厂和加工数据、储存温度、运输数据和有效期)。人工智能是一项工业4.0 技术,彻底改变了包括农产品冷链物流行业在内的众多行业和领域。人工智能可以提高物流运营的准确度和速度,甚至可以完全取代农产品冷链物流中大量的低技能劳动[1]。

3.3 强化农产品冷链物流疫情防控

严格控制农产品冷链物流安全,制定关于冷食系统、操作环境和冷链工作人员的安全防范措施,落实各方责任,政府部门制定疫情监管和追溯制度,企业加强冷链物流各环节货物消毒,人员核酸检测,工作环境定期清洁消毒,加强食品包装安全管理[7]。进一步提升农产品冷链物流智能化水平,现阶段的实践可以得出,疫情期间冷链物流依靠人工效率低下且有巨大的安全风险,需要提升冷链物流各环节智能化工具与设备的应用。

4 结束语

作为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国家高度重视发展农产品冷链物流,进行宏观布局,出台有力政策,以期建立绿色智能高效的产业体系[8]。但农产品冷链物流是我国流通领域的短板,发展不协调、不完善。在后疫情时代,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应该秉持低碳环保理念,应用多种信息化、智慧化手段,实现规模化、集约化运输,加强全流程疫情防控管理,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冷链农产品物流
农产品网店遭“打假”敲诈 价值19.9元农产品竟被敲诈千元
要不要做冷链物流?
打通农产品出村“最先一公里”
各地农产品滞销卖难信息(二)
本刊重点关注的物流展会
“智”造更长物流生态链
冷链物流用复合蓄冷材料的研究
劲达电装联手开发冷链物流市场
基于低碳物流的公路运输优化
农产品争奇斗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