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渗透陶行知“知行合一”理念,促进小学数学教学改革与发展

2023-05-10查林林丁寿锋

教育界·A 2023年10期
关键词:知行合一陶行知理念

查林林 丁寿锋

【摘要】在小学数学这门学科的教学中,教师应基于陶行知“知行合一”的教育理念,及时地转变教学方式,从而促进教学的发展。本文就陶行知“知行合一”理念的落实进行了探究,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改革与发展做了实质分析,旨在使教学变得更加高效,让学生的学习信心得到激发。

【关键词】陶行知“知行合一”理念;小学数学;教学策略

作者简介:查林林(1977—),女,江苏省淮安市淮城勺湖中心小学。

丁寿锋(1979—),男,江苏省淮安季桥中心小学。

数学这门学科学习起来有一定的难度,部分小学生会因为知识点复杂而失去学习的信心。当前,有的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无法做到熟练地应用知识,出现这个问题的原因是他们的学习停留在表面,缺乏思考的过程。

陶行知先生是一位伟大的教育家,他所提出的各种教育理念随着教育的发展越来越受到重视,这不仅有利于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还会使教育变得更有意义,促进了教学的改革与发展。在陶行知“知行合一”教育理念指导下,教师让学生及时对相应的知识点进行实践应用,能够让学生的学习变得更加有效,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的信心。

一、陶行知“知行合一”理念的内涵

陶行知主张“知行合一”,提倡生活教育,把教、学、做统一起来,这是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在数学学科教学中,“知行合一”理念的渗透就是将学生对知识点的学习和运用结合起来,进一步巩固学生所学的知识,从而实现更加高效的教学[1]。教师需要将这一理念落实到教学实践当中。

二、渗透陶行知“知行合一”理念的意义

(一)落实实践学习目标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学生对知识的实践运用情况体现了学生学习的质量。学生如果对知识点理解得不够深入,在学习中就容易出现一些问题,影响学习的信心。在陶行知“知行合一”的教育理念下,教师重视对知识的实践运用,使学生在课堂上围绕相应的知识点及时进行实践练习,能够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落实教学目标,让实践学习这一重要环节真正地融入课堂中。

(二)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自主学习能力已经成为学生需要具备的能力之一。在数学学科学习中,不少学生仅靠教师在课堂上的讲授很难理解相应的知识点。在陶行知“知行合一”的教育理念下,教师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根据实际的情况开展教学,能够让学生更好地进行自主学习。

(三)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素质教育重在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为了达到这一目标,教师需要对已有的教学方法进行创新,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在陶行知“知行合一”的教育理念下,教师让学生及时形成对自身学习的认知,高效地投入课堂中,能够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等综合能力的提升。

三、小学数学学习的现状

(一)学生觉得课堂内容枯燥

数学是一门比较抽象和复杂的学科,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在学习相关的知识点时容易感到枯燥乏味,这种感觉会极大影响他们的学习动力,从而降低数学课堂教学效率。针对这个问题,教师应该及时转变教学的方式,将一些趣味性、新颖性的元素融入课堂当中,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从而提升数学课堂的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学生缺乏学习方法

部分小学生尚不具备较强的数学思维能力,在学习难度较大的知识点时会感觉比较吃力,从而导致学习质量下降,也限制了教学的发展。在数学学科的学习中,掌握好的学习方法、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很重要。但部分小学生缺乏学习经验,没有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这会影响他们的学习质量。针对这个问题,教师需要对学生的学习基础和能力进行分析,结合数学知识的特点,对具体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进行研究,将复杂的知识点直观地呈现出来,降低学习的难度,并且帮助学生寻找适合他们的学习方法,以此促进数学课堂教学的开展,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和教师的教学质量。

四、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要注意的问题

(一)注意教学的灵活性

教学是灵活的,教师在每一节课上都会讲不同的知识、不同的内容。在教学时,教师需要注意教学的灵活性,根据课堂上实际的教学情况,结合学生的数学基础和能力,创新教学方法,并基于具体的教学内容,灵活地采用教学方法,以此让学生的学习方式变得更加多样化,促进教学灵活性的提升。

(二)注意知识点抽象性的降低

数学知识点的抽象性及复杂性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抽象的知识点往往需要部分学生耗费大量的时间去理解,从而会影响学习的效率。因此,在开展数学教学时,教师就需要通过巧妙的教学,尽可能地降低知识点的抽象性,让学生学起来更加轻松,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的信心,促进数学学科教学质量的提高。

(三)注意让学生自主学习

对于数学知识点的教学,教师让学生自主参与到学习中,能够让教学变得更加高效。因此,在开展小学数学的教学时,教师要注意让学生自主学习,通过一些引导性的方法来鼓励学生展开探究,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質量和效率,使学生更加积极地参与到接下来的数学课堂学习中。

五、陶行知“知行合一”理念下的小学数学教学策略

(一)提出问题,鼓励学生积极探究

问题是教师在数学课堂上经常会遇到的,这些问题如果得到了合理的运用,就能够成为宝贵的学习资源。在陶行知“知行合一”的教育理念下,教师可以通过利用课堂当中的数学问题,合理引导学生,鼓励学生对问题进行思考探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取知识,从而让学生的学习体验感和学习信心进一步增强,促进数学学科教学的发展[2]。

在陶行知“知行合一”理念下,实践运用是非常重要的。学生需要对问题进行思考,以此来促进他们探究意识的形成。比如,对于“多边形的面积”的知识点,教师在教学时先从正方形和长方形的面积开始讲起,并且利用方格纸来引导学生理解,这对于学生后续学习平行四边形等多边形的面积是十分有益的。在具体的实践中,教师提出一个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合理的思考,以此来培养学生的探究思维:“如何用方格纸上的长方形去推导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呢?”借助这个问题,学生思考的积极性能够被有效地激发出来。如有的学生说可以通过数方格的方式来求出面积。这样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锻炼学生的探究能力。

(二)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情境教学是在课堂当中,通过创设一个情境,并以这个情境作为知识点的载体,引导学生进入情境中去学习,以此改善课堂的氛围,促进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升。在陶行知“知行合一”理念下,情境的创设有助于改变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固有认知,让学生在有趣的课堂氛围中激发学习兴趣,在情境的辅助下进行自主学习。

情境的创设需要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并且对学生的学习需求进行综合性的研究,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更加主动地参与到课堂当中,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比如,“长方体和正方体”这一节课的学习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空间思维,但是部分学生自身的思维能力较弱,所以在学习上会遇到一些困难。在陶行知“知行合一”的理念下,教师在教学时可以创设一个具体的教学情境,将一些卡片作为学生的学具,让学生利用卡片制作几个长方体和正方体,以此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学习当中。在情境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根据教材,利用自己制作的长方体和正方体,对顶点、棱、面的相关知识点进行研究,这有利于落实“知行合一”的理念,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和数学学科教学的发展。

(三)数学建模,提供实践运用机会

数学学科的内容十分丰富。教师如果在课堂中只采用单一的教学方式,不仅容易让学生感觉枯燥,不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容易降低学生学习的质量。模型意识是数学学科核心素养之一。具备模型意识的学生在做题时,能够借助所建立的数学模型,根据具体问题进行思考,找到解题的关键点,以此提高学习的质量。

在陶行知“知行合一”的理念下,教师可以在课堂上根据实际的教学内容构建数学模型,使学生结合所构建的模型,对相关内容进行思考,以此来发展学生的学习思维,让学生的课堂学习更加高效。比如,对于“在一条长100米的路上每隔5米栽一棵树,当两端都栽时,求一共能栽多少棵树?”这道植树问题,为了帮助学生找到解题的关键点,促进学生的实践学习,教师可以根据植树问题涉及的知识,对树的数量、间隔数、总距离之间的关系进行总结,从而构建出一个模型,即树的数量=间隔数+1=总距离÷株距+1。在这个模型的辅助下,学生可以明确思考的方向,实际参与到对问题的思考中,以此在对知识的实践运用中加深理解,提高学习的质量。

(四)生活教育,营造良好课堂氛围

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之间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教师将教学与实际生活结合起来,能够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因此,在陶行知“知行合一”理念下,教师可以在课堂中融入生活元素,开展生活化教学,优化学生的学习环境,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生活化教学的应用能够有效地改善课堂氛围,同时使知识具体化,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比如,在教学“圆”的知识点时,教师可以根据这节课的教学要求,结合实际生活来开展教学,并列举生活实例来降低学生学习的难度。如“确定起跑线”的内容涉及圆的周长的知识点,在计算时要知道跑道的宽度,然后在多条跑道宽度相等的情况下思考起跑线的设计,加上起跑线在学校操场上很常见,因此教师就可以基于陶行知“知行合一”的理念,借助操场上的起跑线来开展教学,尽可能地让学生自主思考相关问题。可见,借助生活元素来教学,能够呈现更加有趣的教学内容,让学生更加积极地思考,从而发挥教学的意义。

(五)设计任务,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能力是每个学生都需要具备的。因此在教学时,教师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在陶行知“知行合一”的理念下,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设计学习任务,引导学生尽可能地发挥学习积极性,依据学习任务进行自主学习,让陶行知“知行合一”的理念真正地落实到课堂教学中,帮助学生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促进数学学科教学的发展。

采用任务导学的模式能够很好地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从而让陶行知“知行合一”教育理念更好地落实。比如,对于“分数加法”的知识点,学生在学习时需要掌握通分的方法,这是学习的难点。为此,教师设计了下面这个任务:对通分的方法进行分析总结,结合实际的分数加法计算练习,做到深度理解。在这个学习任务的驱动下,学生通过教师展示的如“+”这道练习题,能够看出两个分数的分母分別为2和4,4是2的倍数,所以在通分时直接将分母是2的分数转化成分母是4的分数即可,从而正确地计算出题目的答案。这样能够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并且能够在任务导学模式下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潜力,落实陶行知“知行合一”理念。

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所阐述的陶行知“知行合一”理念的内涵、渗透意义和具体教学策略等,旨在发挥出陶行知“知行合一”理念应有的作用,让学生的学习效率进一步提升。“知行合一”理念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渗透,能够促进学生实际参与课堂学习,引导学生在学习数学时找到一个正确的方向,更加科学地看待数学,让学生对数学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促进数学教学的改革与发展。

【参考文献】

[1]苏鹏.陶行知教学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融合与应用策略[J].学周刊,2022(07):107-108.

[2]李殊鸿.基于陶行知生活教育理念的小学数学模型思想渗透策略探究[J].考试周刊,2022(21):95-98.

猜你喜欢

知行合一陶行知理念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我们的100期纪念2011-2020
陶行知教育名录
浅谈中西方健康及健康理念
立“三者”,提升“两学一做”实效
如何在小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用公共治理的理念推进医改
陶行知生活力专题研究的形成及其发展趋势
中医理念的现代阐释
陶行知的赏识教育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