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习近平关于依规治党重要论述的三维释读

2023-05-08王新城

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 2023年2期
关键词:生成逻辑价值意蕴

王新城

〔摘要〕 习近平关于依规治党重要论述具有清晰的生成逻辑、丰富的理论蕴含和深刻的价值意蕴。从生成逻辑看,习近平关于依规治党重要论述是理论、历史和现实三重逻辑的统一。从理论蕴含看,习近平关于依规治党重要论述强调依规治党要坚持将政治性放在首位,指出依规治党对全面从严治党有重要推动作用,明确依规治党的本质是坚持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指出依规治党要坚持与依法治国、以德治党相结合,还必须把握人民至上的根本立场,从而不断构建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从价值意蕴上看,习近平关于依规治党重要论述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治党理论新境界,增强了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建设,为各国执政党管党治党贡献了中国智慧。

〔关键词〕 依规治党;生成逻辑;理论蕴含;价值意蕴

〔中图分类号〕D2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1203(2023)02-0020-05

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制度治党、依规治党”〔1〕。依规治党是中国共产党管党治党的关键,是提高党的建设质量的制度性措施。习近平关于依规治党重要论述是习近平法治思想的重要内核,具有清晰的生成逻辑、丰富的理论蕴含和深刻的价值意蕴。深入研究和探讨习近平关于依规治党重要论述对于推进法治型政党建设,提高新时代党的建设质量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一、习近平关于依规治党重要论述的生成逻辑

(一)理论逻辑: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管党治党思想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管党治党思想是习近平关于依规治党重要论述的理论之源,大致可概括为四个方面。一是重视党的纪律建设。在管党治党中,马克思恩格斯认为“铁的纪律”是党的事业成功的重要保证。1859年马克思提出,“我们现在必须绝对保持党的纪律,否则将一事无成”〔2〕。在马克思看来,严格的纪律是无产阶级政党依规治党的基础。列宁认为无产阶级政党铁的纪律是无产阶级战胜资产阶级的重要保障。列宁指出,“如果我们党没有极严格的真正铁的纪律”〔3〕134,“布尔什维克别说把政权保持两年半,就是两个半月也保持不住”〔3〕135。二是重视党内法规建设。马克思认为党章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最高的判决”〔4〕。恩格斯认为党的章程是具有法律效力的党内法律,指出“一个新的党必须有一个明确的积极的纲领”〔5〕,具有绝对权威的党章和纲领是确保党政治方向的重要保障。三是完善党内监督体系。马克思认为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干部要接受群众和党員的批评和监督,以确保无产阶级政党的纯洁性。为了苏维埃政权的稳定,在俄共(布)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列宁提出建立监察委员会,以加强对党内成员的监督和制约。四是运用法律惩治腐败。列宁认为完善严格的法律体系是杜绝腐败的重中之重。列宁主张对腐败分子采取严刑峻法,严惩党员违法违纪行为,不纵容和姑息任何意图凌驾于法律之上的腐败分子。

(二)历史逻辑:中国共产党管党治党的历史实践

中国共产党管党治党的历史实践是习近平依规治党重要论述的实践之基。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依规治党的实践以规范当时党内关系为主要目的,以解决党在革命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为重点。1921年党的一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纲领》规定了入党条件、党的组织机构,明确了党的性质、党的纪律等原则性问题。1922年党的二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中专列“纪律”一章,规范了各地党组织和党员的行动。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针对党内出现的纪律涣散的危险情况,中国共产党着力加强政治纪律建设,形成了《政治纪律决议》,强化了党组织的领导作用。1938年党的六届六中全会首次正式提出“党内法规”的表述。1945年党的七大首次提出“党规党法”的表述。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依规治党的实践侧重于党的组织建设和制度性建设。这段时期,党的领导制度开始建立并逐步深化,确立了党在国家各项事业中的领导核心地位,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干部管理工作的决定》《中共中央关于轮训干部的决定》,建立健全了党的组织制度,党的八大以党章的方式将党的监察工作的机构设置以及工作内容等确定下来,逐步建立了党的监督制度。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依规治党的实践趋于规范化和制度化。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将健全党规党法作为党的建设重要任务。这一时期制定的《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是一部全面系统的党内法规,为党内政治生活正常化奠定了基础。党的十五大后,党中央更加重视法治建设,将法治思维融入党的建设,为依法执政指明了方向。2000年5月江泽民提出,党应“形成一套从严治党的制度和机制”〔6〕。2006年1月胡锦涛提出,党要“加强以党章为核心的党内法规制度体系建设”〔7〕。从整体上看,这段时期党内法规在内容上更加全面,在体系上更加规范。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依规治党的实践注重整体谋划,体系化建设更加完善。2013年制定的《中央党内法规制定工作五年规划纲要(2013-2017)》初步确立了党内法规制度体系的框架。2018年制定的《中央党内法规制定工作第二个五年规划(2018-2022)》依据“1+4”的党内法规制度体系基本框架,对党内法规进行了科学合理的划分,为党内法规建设提供了科学标准。

(三)现实逻辑:立足党情国情世情,以解决现实问题为导向

党情国情世情的深刻变化对中国共产党的自身建设和治国理政能力提出了新挑战和新要求。习近平依规治党重要论述立足党情国情世情,具有鲜明的问题导向。一是立足党情,剑指党内突出问题。当前“党内存在的思想不纯、组织不纯、作风不纯等突出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8〕,党仍然面临着“四大考验”和“四大危险”的严峻挑战。依规治党是最有效的制度治党方式,是解决党内突出问题的有力武器。作为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的新任务和新举措,依规治党通过规范党组织的运行,强化党员的权利与义务、惩戒违法违纪行为使党内活动法制化和规范化,有效应对了党内面临的各种风险和挑战。二是立足国情,适应法治中国建设的新要求。全面依法治国对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提出了新要求。依规治党是中国共产党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主要路径,全面依法治国对中国共产党依法执政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适应这样的要求,中国共产党应完善党内法规体系,为法治中国建设提供制度保障。三是立足世情,积极应对国际形势的新挑战。当前党面临着复杂的国际形势。在经济活动方面,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在金融、贸易和科技等领域设置各种障碍,企图阻碍中国经济的发展。在意识形态方面,西方国家利用各种机会和手段向中国输出和渗透西方价值观,对我国意识形态安全造成严重威胁。在国际环境方面,国际局势错综复杂,局部动荡有所加剧。通过依规治党提升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有助于我们党从以上三方面有效应对国际形势的新挑战。

二、习近平关于依规治党重要论述的理论蕴含

(一)依规治党要坚持将政治性放在首位

依规治党要坚持将政治性放在首要位置,这具体包含三个方面。一是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旗帜鲜明讲政治是依规治党的内在要求。中国共产党不断发展壮大,从胜利走向胜利的重要原因在于中国共产党始终高度重视党的政治建设,始终保持着马克思主义政党本质不变质。党的十八大以来管党治党的实践表明,党的政治建设关乎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苏共亡党亡国的深刻教训启示我们必须坚持党内法规的政治属性。因此,依规治党必须坚持政治建设的统领地位,把政治建设放在首位。二是把政治属性融入依规治党的全过程。强化政治属性是依规治党实践的应有之义。这要求党内法规从制定到执行的全生命周期都要强化政治属性。在党内法规的制定环节,要把政治属性融入党内法规条款制订和党内法规体系构建中;在党内法规实施环节,要坚守政治标准,强化党建政治效果。三是要把坚持“两个确立”、贯彻“两个维护”作为依规治党的首要政治任务。明确坚持“两个确立”是贯彻落实“两个维护”的政治前提,将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作为依规治党始终保持正确发展方向的政治保障。

(二)依规治党对全面从严治党有重要推动作用

全面从严治党,基础在全面,关键在严,要害在治。依规治党可以从三个方面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对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有重要作用。一是依规治党覆盖面广,各类党内法规制度能有效覆盖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尤其是针对领导干部,我们党本着抓“关键少数”的原则,制定了《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等一系列党内法规制度,构建了覆盖全党突出重点的党内法律制度体系。二是依规治党以党内法规制度建设为依托,科学系统地构建了党内法规制度体系,通过不断建立完善党内法规制度,扎牢了权力的笼子,为纪检监察机关执纪执法提供了法律依据和制度支撑,对贪腐现象和不正之风动真格下狠手,以制度的形式确保了管党治党的举措和效果长效化。三是依规治党构建了具体细化的党内法规执行系统和全面有效的党内法规监督系统,有利于各级党委(党组)明确自身在全面从严治党中的责任,使各级党委书记强化了自身全面从严治党第一责任人的意识,使各级纪委能以严格执行党规党纪为抓手、整顿党的作风,切实履行执纪问责的责任。

(三)依规治党的本质是坚持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依规治党的本质是在社会主义法治道路上推进管党治党。一是在法治道路上推进管党治党是对制度治党基因的传承。党内法规是为解决党内违法违纪问题作出的制度性安排。中国共产党正是通过不断强化党内法规制度建设,取得了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节节胜利。在法治道路上推进党的制度建设,运用法治思维推进依规治党,是新时代管党治党的新思维。二是在法治道路上推进管党治党是制度治党的新飞跃。把法治引入管党治党,一个重要的目的就是健全制度治党的机制,提升制度治党的能力,把党内治理水平提升到新高度。党适应新时代的新要求,在制度治党的实践中积极创新,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了党内法规体系,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制度治党实现了新飞跃。三是在法治道路上推进管党治党旨在推进党和国家治理现代化。依规治党是推进党的领导法制化的重要途径,同时,党内法规制度建设的溢出效应有利于推进我国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四)坚持依规治党与依法治国相结合

坚持依规治党与依法治国相结合,是推进法治中国建设的必然要求。二者之间的内在统一性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中国共产党依据党内法规管党治党、依据宪法法律治国理政,是中国治理方式的新探索。党内法规体系和国家法律体系二者具有不同的规范范围和规范方式,各具独立的存在价值。坚持依规治党和依法治国相结合,既坚持了党内法规体系与国家法律体系一体建设,又坚持了依规治党与依法治国同频共振,是管党治党与治国理政的有机统一。二是为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提供引领。坚持依规治党和依法治国相结合,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提供组织保障和法治基础。依法治国具有全面性和系统性,需要各领域全方面整体推进,依规治党是其应有之义。在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过程中,必须通过依规治党保证全面依法治国的贯彻实施。

(五)坚持依规治党与以德治党相结合

依规治党与以德治党二者之间的作用机理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坚持思想建党与制度治党的必然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将法治与德治引入管党治党实践,坚持“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同向发力”〔9〕,把党的建设推向了更高境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伟大建党精神深刻揭示了思想建党的重要意义,昭示了以德治党的重要价值。坚持法治与德治相结合,在推进依规治党的同时,坚持以德治党,是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选择。二是提升党自我革命能力的必然要求。在推进党的制度建设的同时,也要充分发挥德治的道德教化作用。理想信念是中国共产党安身立命的根本。坚持以德治党,才能增强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只有强化制度建设和道德规范,才能提升党自我革命的能力。三是贯彻落实全面从严治党的必然要求。依规治党和以德治党是全面从严治党的基本方式。坚持依规治党,就要在制度上严抓严管,强化制度在管黨治党中的保障作用。坚持以德治党,就要通过道德教化统一思想,强化全党的理想信念。要通过坚持依规治党与以德治党相结合,把德规共治的治理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从而切实有效地落实全面从严治党的要求。

(六)依规治党必须把握人民至上的根本立场

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习近平关于依规治党重要论述始终把人民至上作为依规治党的价值旨归,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人民性。党内法规是引领和保障人民至上的法治制度,为人民群众最根本利益提供了制度保障。确保人民主体地位是依规治党的价值内核。我们党建制度、明法度、严约束,党的制度建设必须以人民为中心,保障人民的主体地位,这样才能让依规治党、治国理政的思路更加清晰。依规治党通过构建党内法规体系构筑了管党治党的制度性堡垒,提高了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确保了人民当家作主的主体地位。依规治党以党内法规的形式强化了党员干部人民至上的理念,确保党员干部将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扎根在脑海里、实践在行动中。贯彻实施依规治党,必须坚持人民至上的原则,始终坚守人民性,站稳人民立场,始终把以人民为中心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贯彻落实到依规治党的全过程。

(七)依规治党需要构建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

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是依规治党的基本遵循和重要依托。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内法规制度体系形成了以党章为主体、以党的组织法规、领导法规、自身建设法规、监督保障法规为主要内容的“1+4”基本框架。制度设计、制度实施、制度保障三者形成了统一的闭环,为党内法规制度内循环提供了重要保证。统筹推进党内法规体系建设,必须遵循系统化、同步化和整体性的原则,不可将三者割裂或对立。加强党内法规制度体系建设,既要以党章为总指导,统筹推进四大位阶党内法规建设,也要努力做好党内法规的立改废释工作,还要做好党内法规与国家法律的衔接配合。除加强党内法规制度体系建设外,还要重点构建党内法规制度实施体系和党内法规制度建设保障体系,确保党内法规制度得到贯彻和执行。

三、习近平关于依规治党重要论述的价值意蕴

(一)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治党理论新境界

习近平关于依规治党重要论述适应了新时代管党治党和治国理政的新要求,开创了马克思主义治党理论的新境界。一是树立了管党治党的新思维。习近平关于依规治党重要论述将依规治党与依法治国统筹推进,涵盖了管党治党和治国理政的各个方面。依规治党基于党内法规建设而展开,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管党治党,将党的建设纳入法治化轨道,实现了法治原理在管党治党一系列实践环节中的应用。二是提高了新时代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习近平关于依规治党重要论述从立规、执规和守规三个维度,由表及里、由点到面地用系统化的理论体系推进了新时代党的建设。在立规维度,通过完善党内法规体系实现有规可依;在执规维度,通过构建党内法规制度实施体系保障执规必严;在守规维度,通过构建党内法规制度建设保障体系保障全党守规。三是丰富和发展了全面从严治党理论。在推进依规治党过程中,形成的以党章为主体的“1+4”党内法规体系框架,深化了全面从严治党的理论内涵。坚持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相结合,依规治党和依法治国相结合,发展丰富了全面从严治党理论。

(二)增强了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建设

习近平关于依规治党重要论述为管党治党提供了新的遵循,加强了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建设。一是强化了党的政治保障作用。中国共产党一手抓党建,另一手抓国家法治建设,强化了党在政治保障中的主体作用。在党建方面,中国共产党通过依规治党,提升了党的建设质量。在国家法治建设方面,中国共产党坚决维护宪法的权威,发挥党在国家法律立法过程中的集中统一领导作用,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二是提升了党的领导能力和执政水平。习近平关于依规治党重要论述构建了系统完备的党内法规体系,实现了管党治党的制度化和规范化。三是保证了党的纯洁性和先进性。习近平关于依规治党重要论述对党的建设具有根本性和长期性的保障作用。依规治党建强了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加强了对党员干部权利的监督,以钉钉子的精神不断推进着党的纯洁性建设。依规治党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用党内法规统一党内意志,增进了党内团结,用制度性措施不断推进着党的先进性建设。

(三)为各国执政党管党治党贡献了中国智慧

习近平关于依规治党重要论述准确回答了新时代“怎样管好党、治好党”这一重大课题,具有鲜明的科学性、人民性、系统性和法治性,不仅为中国共产党管党治党提供了根本遵循,而且为世界各国执政党管党治党贡献了中国智慧。在科学性上,依规治党注重党内法规体系建设的前瞻性和整体性,构建了前后衔接、左右联动、上下配套的党内法规体系。在人民性上,依规治党始终致力于维护人民权利,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在系统性上,依规治党实现了党内法规体系层次性和系统性的统一,确保了党内法规有效实施。在法治性上,习近平关于依规治党重要论述将法治性贯穿于依规治党全过程,用法治思维管党治党,创造性地提出依规治党与依法治国统筹推进。这些原创性贡献,为世界各国执政党管党治党提供了宝贵经验,贡献了中国智慧。

〔参 考 文 献〕

〔1〕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22-10-26(01).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413.

〔3〕列宁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4〕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3:435.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271.

〔6〕江泽民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29.

〔7〕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181.

〔8〕赵乐际.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 坚定不移落实党的十九大全面从严治党战略部署——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工作报告〔N〕.人民日报,2018-02-13(02).

〔9〕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17-10-28(01).

责任编辑 王亚峰

猜你喜欢

生成逻辑价值意蕴
充分认识制定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若干准则的重要意义
网红现象的生成逻辑及其引导
习近平全面从严治党思想的逻辑理路
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价值意蕴
社交媒体时代大学生先进典型培育的价值意蕴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价值意蕴与模式建构
当前我国民歌文化产业发展模式的价值意蕴析论
儒家廉政思想的基本内涵、生成逻辑及其现代境遇
读懂名师
论职业教育的生成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