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中国之治”的广阔天地大有作为

2023-04-27中华雷锋文化研究院专题调研组

雷锋 2023年2期
关键词:中国之治学雷锋雷锋

中华雷锋文化研究院专题调研组

“文明实践让‘阿拉’生活真开心!”

上海里弄居民的这句大实话,浓缩了人民群众对新时代文明实践的“硬核”评判,深情表达了人民群众对学雷锋志愿服务给基层社会治理带来的新作为新景象的由衷赞许。

迄今为止,全国共建成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2817个、新时代文明实践所3.8万多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58万多个,3000多个县(市、區)党政一把手出任学雷锋志愿服务总队总队长、副总队长,近两亿志愿者注册登记,穿“学雷锋志愿者”红马甲的队伍纷纷走进社区、乡村、校园,宣传党的创新理论、用雷锋精神培育时代新人,开展普法教育和法治宣传活动、扶危济困、扶弱助贫、清扫卫生等公益活动,文明新风惠万户,激发了社会治理新活力、形成了和谐祥和的社会环境,提高了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

新时代文明实践取得的丰硕成果,充分证明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战略和全局高度作出这项重大决策的正确性,也充分彰显出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开展的新时代学雷锋志愿服务的强大生命力和时代价值。

顶层设计,精准布局,学雷锋志愿服务

在社会治理广泛实践中全面回应人民群众新期待

2018年7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对新时代文明实践作出精确定位、提出明确要求。之后,党中央相继对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作出一系列部署安排,明确以全县域为整体,以县、乡镇、村三级为单元,以学雷锋志愿服务为基本形式,打通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运行机制、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的工作机制、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引导机制,整合人员队伍、资金资源、平台载体、项目活动,推动基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改革创新,实现更富活力、更有成效、更可持续的发展。

确定新时代文明实践以学雷锋志愿服务为基本形式,助推新时代文明实践落地,并实行常态化,实质是把学雷锋志愿服务引入了“治国理政”基层实践,推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和基层宣传思想工作守正创新、开创新局面,不断适应人民群众新期待,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既是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实践创新,也是基层社会综合治理的实践创新,对建好用好文明实践中心、推动基层精神文明建设、优化社会治理水平和环境、满足人民群众对生活的美好向往,具有基础性、战略性意义。

社会的进步,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和努力。学雷锋志愿服务最重要的作用是传递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在送爱心、送温暖的同时,进家入户、到田间地头、厂区车间,开展党的创新理论、法制宣传教育和宣扬英雄模范、身边好人,推动移风易俗,涵育文明乡风,调解邻里纠纷、家庭矛盾,消除现实的、潜在的各种不和谐、不安定因素,使人民群众的精神面貌发生深刻变化,人与人加强交往、相互关怀帮助、关系融洽、家庭和睦相处、生活幸福安宁,建设富裕美丽和谐文明的村寨、乡镇。

新时代文明实践的一大功能就是培养教育功能。学雷锋志愿服务通过组织以党政机关干部为中坚、以“五老人员”为骨干、以青年大学生为辅助力量,利用当地各种培训要素、资源和条件,持续不断举办理论讲座、英模事迹报告、组织实地参观、文艺演出等方式,对青少年进行“三观”教育,对人民群众进行理想信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红色革命文化和公民道德、文明素养、乡村“三风”宣传教育,以春风化雨的行动、发人深省的活动、润物无声的氛围,使人民群众特别是广大青少年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洗礼、得到教育、滋养道德、培根塑魂,和睦相处蔚然成风,好人好事随处可见。

赋予内涵,明确导向,学雷锋志愿服务

在社会治理广泛实践中绽放时代新光彩

“等我长大了,也要像他们一样帮助更多有需要的人。” 意外烧伤的12岁新疆姑娘古丽则热·吾斯曼因,在广大志愿者的热心关爱帮助下,她和家庭生活脱离了困境,由此表达了长大后要做一个学雷锋志愿者的心愿。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2012年11月15日,刚刚当选为党中央总书记的习近平面对中外记者,向全党、向人民、向世界作出庄严承诺。

美好生活,既包括物质生活,也包括精神生活和安宁生活。人们既渴望和向往富裕的物质生活,也需要高尚充实的精神生活和和谐平安的社会生活。

让人民生活幸福是“国之大者”。由此,学雷锋志愿服务成为顺应时代需要、人民期待、社会发展的一个有效载体,也是新时代治国理政基层实践的迫切需要。

2016年8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二十七次会议,通过《关于公共文化设施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的实施意见》,强调为建好用好公共文化设施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这是中央层面第一次对公共文化领域的学雷锋志愿服务进行例会研究和顶层设计。而用学习“时代楷模”“最美奋斗者”雷锋冠以志愿服务,明确规定始终以学雷锋引领志愿服务,赋予中国志愿服务以政治、文化、精神的新内涵,意义非凡,对中国志愿服务事业的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

2019年7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致中国志愿服务联合会第二届会员代表大会的贺信中提出,“希望广大志愿者、志愿服务组织、志愿服务工作者立足新时代、展现新作为,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继续以实际行动书写新时代的雷锋故事。” 这与2014年3月5日他给“郭明义爱心团队”的回信“希望你们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向上向善,从‘赠人玫瑰、手有余香’中感受善的力量,以实际行动书写新时代的雷锋故事,为实现中国梦有一分热发一分光”是一致的,明确了学雷锋与志愿服务融合之义,指明了新时代志愿服务的发展方向。

2019年3月2日和11月12日,中宣部分别在北京和抚顺召开学雷锋和志愿服务座谈会,号召“全民学雷锋、人人学雷锋”,并首次明确“学雷锋是魂,志愿服务是体,学雷锋和志愿服务是魂与体的统一”,清晰、准确地定位了学雷锋和志愿服务的关系,形成制度安排,以鲜明的导向,倡导和推进学雷锋志愿服务实现常态化。

居民如想请志愿者到社区提供文化艺术、医疗健身、助学支教等服务,可以在手机App上“下单”。学雷锋志愿者看到需求后,即可报名接受“派单”。这是北京市的做法。这种在社会公共文化领域开展精准化志愿服务的模式,满足了群众多元化的需求,成为文明实践活动的一个“亮点”。

党有号召,学雷锋志愿者有行动。为了让文明实践活动扎实有效地推进,学雷锋志愿者从群众的切身关注入手,在解决群众的实际困难中成风化俗,在攻克社会生活的“顽疾’中以文化人,积极主动作为,为人民群众提供了教育、文化、生活、生产等服务,在党、政府和人民群众之间架起了“连心桥”。

“我帮你!”“我来了!”一个个身穿“红马甲”的学雷锋志愿者,像随风飘拂的蒲公英,走到哪里就将文明的种子撒到哪里,就把爱心和真善美播洒在哪里,书写了新时代雷锋故事,成为新时代学雷锋志愿服务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制度创新,定岗明责,学雷锋志愿服务

在社会治理广泛实践中注入发展新动力

历史和现实的实践告诉我们,任何一项工作的实施、开展,制度保障是重中之重。因为只有制度才能确保达到预期目标。而新时代新形势新情况,客观要求以务实、管用的制度创新来保障实现工作达标。

为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而实行 “三级设置”、由县(市、区)党政主要负责同志担任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主任和志愿服务总队总队长、明确职责、加强保障,就是一项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制度创新。

制度创新的作用和魅力,在于激发责任落实、推进工作进展。新时代文明实践的制度设计和全面推行,特别是作为“一把手工程”的设置,有力推动了包括学雷锋志愿服务在内的相关工作蓬勃开展,并成为不竭的动力。

实践表明,党中央给各县域试点单位党政主官赋予“县(市、区)文明实践中心主任”“县(市、区)志愿服务总队长”两个“新职位”,既是出于对负有一方经济社会发展重任的主官的信任,也是出于适应时代新情况、人民群众新期待的迫切需要,更是为了着力推进学雷锋志愿服务在文明实践全程全域落地落细落实。

作为全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首批50个县级试点单位之一,徐州市贾汪区区委书记张克一开始就把“区文明实践中心主任”和“区志愿服务总队长”两副新担子扛在肩上、两个责任落在行动,在带头示范的基础上,把“书记工程”“一把手项目”推进到全区,纳入镇、村主官的政绩考评体系,明确在以学雷锋志愿服务为主要形式的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哪个书记镇长、村长不带头不亲为,休怪“挂鸭蛋”“挪位子”。创出了学雷锋志愿服务“十必联”(即群众家中有喜事、丧事、难事、急事、病事必上门联系;群众家中有矛盾纠纷、信访诉求、当兵入伍、空巢老人、留守儿童的,必上门联系)做法,受到中央领导的赞许。

《雷锋》杂志记者在“辽宁行”中了解到,辽宁省铁岭县4万多名学雷锋志愿者在县“总队长”的示范带动下,全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的各项志愿服务活动都突出了学雷锋元素,贯穿于各项活动之中,形成了“全民学雷锋,共当志愿者”的生动局面。

《雷锋》杂志记者在与福建省上杭县委书记傅藏荣的访谈中了解到,该县作为全国首批50个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单位之一,特别注重强化党的领導,建立起中心、所、站三级网络,中心主任、乡镇所长、村级站长全由三级党组织的“一把手”担任,推行“3+N”模式组建学雷锋志愿服务队,“3”是在县级建立志愿服务总队,在乡镇建立志愿服务支队,各行政村建立志愿服务分队;“N”是广泛动员各种社会力量加入志愿服务队伍。从“送服务”到“种服务”,从“送文化”到“种文化”,从“送爱”到“种爱”,党风政风带动乡风民风持续向好。

这些新时代文明实践取得的可喜成绩、形成的“良政善治”生动局面,生动体现了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展开学雷锋志愿服务的重要作用和强大生命力。

贴近民生,服务人民,学雷锋志愿服务

在社会治理广泛实践中展现出平安和谐新景象

“天下太平,万物安宁。”祈盼风调雨顺、丰衣足食、国泰民安,是人民群众最基本、最普遍的愿望,也是人心所向、人民福祉所在。

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础,直接关系到经济社会能否持续发展、繁荣和稳定。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各地按照中央要求,结合实际,着力维护国家政治安全、确保社会大局稳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提高人民法律素养、保障人民安居乐业、创造安全和谐的社会环境。

各地按照习近平总书记要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的要求,把社区治理作为新时代文明实践的重要内容抓紧抓实。下大力加强社区治理体系建设,建立健全区域内各有关单位联席会议、工作协调配合运行机制,创新基层治理形式,加强对居民委员会、物业的指导和管理,特别是整合区域内各种力量,组建成学雷锋志愿服务队,成为街道、社区和乡村的社会治理主体力量,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实现了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居民的社区认同感和归属感不断提升。

“一线吹哨、各级报到”,长沙市望城区坚持以党建为引领,以雷锋精神为内核,创新实施“党建聚合力——雷锋哨”工程,把弘扬雷锋精神和“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结合起来,引导以党员干部为生力军、学雷锋志愿者参加的万名网格员下沉基层,及时发现和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打通基层治理的“最后一米”。

沈阳市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争做贡献促振兴”实践活动,全面叫响“我是党派来的”口号,积极探索践行“以邻为善、以邻为伴”理念新路径,组织学雷锋志愿者在内的多种力量,组建志愿服务小分队入村、进社区进行法治宣传,全面激活社会治理“末梢神经”,有效提升了社区治理效能,用心用情办好民生服务,打造有爱、有善、有暖、有伴的幸福家园。

《雷锋》杂志记者在踏访贵州龙里县时看到,该县的志愿者在“总队长”的带头示范和统一指挥下,以激发群众内生动力为目标,在全县开展了“新时代文明实践大比武”。如今,各村寨组建以农村党员、乡贤寨老为主的组管委、寨管委、理事会605个,组成一支2800多人的“萤火虫”志愿服务队,各族人民群众在党组织的引领下,自商、自筹、自建、自管蔚然成风。

湖南省长沙市望城区充分吸纳公安民警、法官、司法调解员、各类志愿者以及公益协会等参与到社会治理中来,形成了融合联动的工作格局,基本实现了“小事不出社区、大事不出街镇”。

“全国优秀派出所”、桂林市公安局秀峰分局白龙派出所组织辖区60名网格员和200名志愿者积极参与基层社会治理。大力推行“警调衔接”“民调入所”“律师进所”等举措,形成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确保矛盾不上交。

各地还从实际出发,重视吸纳各界特别是离退休的公检法司的学雷锋志愿者参加矛盾纠纷化解,充分发挥这些人懂法律、会宣传、会做思想政治工作、会用雷锋精神影响和感染有关当事方,化解他们的心结、帮助他们解决个人或和他人发生的法律方面的纠纷问题。广大学雷锋志愿者将法治精神与雷锋精神融为一体,对化解群众纠纷、社会矛盾和不稳定因素、优化基层法治“公序良俗”,促进以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的有机结合,发挥了重要作用。

春风吹拂万象新,大地盛开文明花。胸怀“国之大者”,点亮“万家灯火”,确保“万家平安”。 随着新时代文明实践的不断深入推进和发展,广大学雷锋志愿者积极作为,齐心合力促成了城乡基层的“良政善治”,谱写了“中国之治”的新篇章。

(执笔:雷锋文化学者、辽宁省互联网协会新时代雷锋文化研究传播中心主任王真茂,责任编辑:仇学平)

猜你喜欢

中国之治学雷锋雷锋
助人为乐的“小雷锋”
接过雷锋的“枪”
“中国之治”彰显全球魅力
张维为:“中国之治”凸显制度优势
比较视野下的“中国之治”
写给雷锋
学雷锋,他们一直在路上
学雷锋 知感恩
他们二十四年学雷锋
学雷锋好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