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红色基因传承教育的实施路径浅探

2023-04-22吴海芸

中小学德育 2023年4期
关键词:少先队红色育人

吴海芸

摘 要红色基因传承教育是新时代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有效载体。开展区域比赛,打造红色基因传承教育优秀课例;推进主题活动,提升红色基因传承教育育人实效;用好校外基地,拓宽红色基因传承教育实践阵地,探索红色基因传承教育的有效路径,助力青少年更深入、系统地学习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

关 键 词 红色基因;实施路径;党史教育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编码A

文章编号2095-1183(2023)04-0046-02

所谓红色基因,从概念上说它是一种革命精神的传承,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内核,是中华民族的精神纽带;红色基因随着时代的发展,内涵也在不断丰富。从学校实践角度,将红色基因传承作为一种教育内容和策略,即运用红色基因创新和改造学校的教育活动、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再通过有效的组织和实施将红色基因作用到教育对象身上,更好地促进教育对象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特别是思想道德和价值观念等维度的提升,让红色基因的传承成为教育践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有效载体和方式。[1]

红色基因传承教育的实施要融入日常、化作经常,以实践教育为基本形式,结合少先队的组织生活、队课、仪式教育、实践活动、协同教育等,运用各种形式推动青少年儿童学习红色文化、领悟红色精神、传承红色基因。

一、开展区域比赛,打造红色基因传承教育优秀课例

1.以赛促教,打造高质量的红色思政课

习近平总书记说,办好思政课关键在教师。调动思政课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必须增强教师的职业认同感、光荣感、责任感。必须旗帜鲜明讲清楚:讲好思政课不仅有“术”,也有“学”,更有“道”[2]。红色基因传承教育作为思政课的重要内容,可以专题课例比赛的形式,推动思政教师深入研究和思考,打磨少年儿童听得懂、乐参与、有收获的高质量红色思政课。

如利用区域微队会、微队课、微团课比赛,打磨围绕红色基因传承教育为主题的精品教案,通过线上培训的形式分享优秀课例。2022年长沙市天心区少工委围绕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譜系组织开展思政微课比赛,其中《解密“一带一路”,畅享美好未来》《一份了不起的成绩单——精准扶贫首倡地十八洞村》《跨越时空的“冻土豆”》等优质课作为培训资源包供中队辅导员学习,大大提升了日常红色基因传承教育的实效。

2.以赛提质,搭建自我成长的红色舞台

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比赛,让学生积极参与红色基因课程的学习,化“被动”为“主动”。如开展“学习新思想 做好接班人”讲红色故事比赛,倡导“人人都参与,个个都能讲”,让每一名学生都积极投入其中,通过班级海选、校赛、区赛,不仅营造浓厚氛围,还加深了学生对红色精神的领悟,将红色的种子埋在心间,在同伴互助中,让红色的血脉得以传承;开展“湖南少年讲湖南故事”红色讲解员比赛,“双减”政策落地后,学校、社会和家庭更加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学校充分发挥少先队的组织育人和实践育人优势,动员学生利用寒暑假或节假日在红色教育实践基地参观、学习,了解红色人物的故事,并在理解的基础上用讲述的方式录制成视频上传网络平台参赛,以此引导广大少先队员厚植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感。

二、推进主题活动,提升红色基因传承教育育人实效

主题活动是落实行动德育和红色基因教育的有效途径。为了全方位提升红色基因传承教育的育人效果,学校开展形式多样的红色主题教育活动,感染和引导青少年坚定理想追求,努力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1.学唱红色歌曲

红色歌曲是赞扬和歌颂革命和祖国的歌曲,是红色革命精神的真实写照。开展合唱、轮唱、拉歌等形式的红色歌曲主题活动,以少年儿童喜欢的方式来开展红色教育,能在音乐传唱中激发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巨大热情和朴素情感。如《闪闪的红星》歌颂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走向光明的光辉形象;《太行山上》展现了共产党领导革命战士不怕困难、敢于斗争的英雄事迹;《春天的故事》讲述了改革开放为中国经济发展带来生机的故事;《走向复兴》唱响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之路……学生们在红色歌曲的熏陶下学党史、颂党恩,在红色歌声中接受红色教育。

2.诵读红色书籍

一本本红色书籍记录着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华民族迎来解放,并进而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光辉历史,因此开展红色阅读是增强少年儿童了解党的历史,传承红色基因的良好途径。红色阅读主题活动不仅能提升党史教育的实效,还能引导少年儿童与好书为伴,注入红色血脉。如开展“红色经典进校园”主题阅读活动,小学高年级同学读《红岩》故事,体悟《红岩》人物特点,传承红岩精神;中年级同学读《小兵张嘎》《闪闪的红星》,以英雄少年的革命故事激发少年儿童爱党之情;低年级同学读《鸡毛信》《英雄王二小》等图文并茂的绘本故事,了解英雄小八路的机智和勇敢。活动中,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自制绘本、画手抄报、录制红色故事音频等,以丰富主题活动的形式,提高少年儿童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3.参与红色宣讲

国旗下的讲话、红领巾广播站和电视台是少先队开展组织教育和自主教育的阵地。充分利用阵地资源,组织少先队员开展红色宣讲,让更多的学生在讲和听中接受红色文化的洗礼。学校通过选拔培训红色宣讲员、征集红色宣讲稿等途径打磨优秀的宣讲员队伍,并成立“红色宣讲团”。

少先队在组织开展主题活动时,将红色文化资源引入其中,能带给学生以内心深处的震撼,帮助学生感受到艰苦卓绝革命斗争中坚忍不拔的精神,获得价值信念的成长。通过红色文化的融入,强化主题活动潜移默化地影响人、塑造人的实际功用,发挥少先队活动育人的重要价值。[3]

三、用好校外基地,拓宽红色基因传承教育实践阵地

《关于构建新时代少先队社会化工作体系的实施意见》提出,要用好少先队校外活动阵地,活跃少先队校外实践活动。革命传统资源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红色校外实践基地是一本本红色基因传承教育的“活教材”,蕴含着丰富的政治智慧和道德滋养。红色研学教育实践基地的打造,是对所在区域的红色资源进行挖掘,并通过课程的导入丰富实践内容,让少年儿童在沉浸式学习中传承红色基因。

如长沙市长郡外国语实验学校少先队辅导员带领少先队员前往毛泽东与第一师范纪念馆,开展主题为“少年立志正当时”的红色研学活动。队员们从“一张地图立志向”的故事入手,分小队围绕“寻青年毛泽东之志”“悟党的初心之源”“传伟大建党精神”研学任务,开展深入探究和主题分享交流。他们在听、看、研、悟的过程中,深入了解青年毛泽东从湖南第一师范走向中共一大的历程,感悟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的建党精神。

又如长沙市青雅丽发学校少工委整合本地及周边的株洲、湘潭、萍乡、吉安等地红色资源,以“红色教育”为抓手,打造湘赣两地“红色研学圈”。他们还将长沙市周围200公里的“红色研学圈”里的校外红色阵地细分成“伟人故居研学圈”“重要战役遗址研学圈”“革命大事件研学圈”三类,分别依照党史的发展顺序进行排序,并设立了不同的研学目标,帮助队员们将片段化的党史知识串连成珠,形成系统性的学习体系。

综上可见,中小学红色基因传承教育课程的开发与实践有助于青少年更深入、系统地学习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对于这一项长期的、系统的工程,学校未来需要将课程不断更新和优化,提升红色基因传承教育的育人效果。

参考文献:

[1]张莉.审视与建构:立德树人导向的红色基因传承教育[J]上海教育科研, 2021,(05):87-91.

[2]习近平.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J].新长征(党建版),2021,No.702(03):4-13.

[3]付恒德.小学少先队红色主题活动开展的现状与思考[J].教书育人,2022,No.785(19):16-18.

(作者单位:长沙市天心区青园梓枫小学湖南长沙 410009)

责任编辑辑 余志权

猜你喜欢

少先队红色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红色是什么
牵手校外,坚持少先队社会化
加入少先队
不老的少先队
让少先队走向校外
红色在哪里?
追忆红色浪漫
“珠”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