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春日品茗正当时

2023-04-20徐双双

红蜻蜓·中年级 2023年4期
关键词:祁红猴魁瓜片

徐双双

2022年11月29日,我国申报的“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名册)。截至2022年12月,我国共有43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名册),总数位居世界第一。其中,安徽省有7项。

四月百花开,春意浓,茶正香。在安徽省南部云雾缭绕的深山茶园里,茶树在经历了一个冬天的休养生息后开始吐露新芽。清晨,茶农们顶着露水,迎着晨光,背着采茶篓,穿梭在茶园里,采摘今年的第一茬嫩芽。

每年的清明、谷雨前后是春茶的采摘时间。清明前采摘的茶叶被称为“明前茶”,明前茶是“头采”,受虫害侵扰少,芽叶细嫩,味醇形美,因为稀少而更显珍贵。谷雨时节采摘的茶叶被称为“谷雨茶”,谷雨茶经过雨露的滋润,营养丰富,香气逼人。

一片叶子落入水中,

改变了水的味道,从此便有了茶。

茶的历史有多久?

安徽都有哪些名茶?

茶又是如何制成的呢?

茶兴于唐,盛于宋。中国人很早就开始种茶、采茶、制茶和饮茶。勤劳智慧的中国人民根据当地风土,运用杀青、闷黄、渥堆、萎凋、做青、发酵、窨制等技艺,制出绿茶、黄茶、黑茶、白茶、乌龙茶、红茶六大茶类及花茶等再加工茶,数千种茶品。在与茶的深厚联系中,博大精深的茶技艺、茶习俗早已渗入中华民族的血脉,成为延绵千余年生生不息的一种集体记忆。

安徽名茶知多少

黄山毛峰

黄山毛峰属绿茶烘青类,原产于黄山市徽州区富溪乡等地。每年清明、谷雨前后选摘初展肥壮鲜嫩芽叶,经过杀青、揉捻、烘焙等工序制成。成品毛峰形似雀嘴,入杯冲泡,汤色清澈微黃,香气如兰,滋味醇甘,被誉为茶中珍品。由于“白毫披身,牙尖似峰”,故取名“毛峰”。2008年,绿茶制作技艺(黄山毛峰)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太平猴魁

太平猴魁为烘青绿茶(尖茶类),首创于黄山市太平县(今黄山市黄山区)猴坑,故名“太平猴魁”。制作工艺分采摘、拣尖、摊青、杀青、整形、烘焙等工序。成茶扁平挺直,色泽苍绿匀润,遍身白毫,叶脉绿中隐红,每朵茶都是两叶抱一芽,俗称“两刀一枪”。入杯冲泡后,清香氤氲,汤色嫩绿明澈,滋味醇厚持久。品饮时能领略到“头泡香高,二泡味浓,三泡四泡幽香犹存”。2008年,绿茶制作技艺(太平猴魁)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祁门红茶

祁门红茶属全发酵茶,是中国十大名茶中唯一的红茶,名列世界三大高香红茶之首,产自安徽省祁门县。制茶过程有萎凋、揉捻、发酵、筛分、匀堆等工序。传统“祁红”的质量主要取决于手上功夫,所以祁红又叫“祁门功夫红茶”。成品祁红,外表色泽乌润,条索紧细,入杯冲泡,汤色红艳透明,叶底鲜红明亮。祁红的香气,独树一帜,清香持久,被誉为“祁门香”。2008年,红茶制作技艺(祁门红茶)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六安瓜片

六安瓜片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其产地分布于大别山北麓,六安市裕安区黄巢尖周围。六安瓜片的制作工序分鲜叶采摘、扳片、炒片、烘焙等。烘焙分毛火、小火和老火三次进行,温度逐渐升高,其中拉老火是最后一次烘焙,对形成茶叶特殊的色、香、味、形影响极大。成茶为单片叶,不含牙尖、茶梗,大小匀整、自然平展、叶缘微翘、色泽宝绿、形似瓜子。入杯冲泡,汤色清绿明澈,叶底黄绿明亮,气味清香沁人,味道鲜醇回甘。2008年,绿茶制作技艺(六安瓜片)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非遗知识窗

安徽省有7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名册)。

猜你喜欢

祁红猴魁瓜片
“祁红”茶源调研
——浮梁昌北茶业文化遗产的现状与价值
称述祁红产区形成与客观认定
尖茶魁首 太平猴魁
茶香如兰 猴魁本色
灵山秀水出名茶 六安瓜片甲天下
瓜片记
猴魁记
一品新绿 一缕茶香
“特香早”鲜叶制作瓜片初探
金字招牌提升规模效益——“徽六”牌六安瓜片获“中华老字号”殊荣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