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血管变硬有六个推手

2023-04-17汪芳

家庭科学·新健康 2023年3期
关键词:硬化性心梗心血管病

汪芳

最近来心内科门诊看病的年轻人越来越多,大的三四十岁,小的才刚上大学。他们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检查发现有或轻或重的动脉粥样硬化。过去,该病在中老年人群中较多见,但美国西北大学范伯格医学院、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等机构近期联合研究发现,在六个危险因素的驱使下,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发病年龄会提前。

1.吸烟

烟草中的尼古丁和其他多种毒素会破坏血管内皮,引起血管痉挛,提高心率、血压和胆固醇水平,诱发血栓形成和动脉粥样硬化。一旦粥样硬化斑块破裂或脱落,它们会随着血液流动,如果阻塞了心脑血管,便会导致急性心梗或脑卒中,严重威胁生命安全。因此,尽早戒烟非常重要。研究发现,40岁前戒烟,可使吸烟相关性死亡风险减少90%。

2.高血压

高血压本身不可怕,可怕的是它能引起心、脑、肾等器官受损。研究发现,血压每升高20毫米汞柱,患心脑血管病的风险就会增加1倍。哪怕只是1级高血压(≥140/90毫米汞柱),都会明显升高动脉粥样硬化发病率,使供应心肌的血液减少。而且,受血压升高的影响,心脏泵血阻力变大,会令心肌耗氧增加、供氧变少。两者共同作用,可导致心律失常、心绞痛、心梗、心衰等严重后果。因此,建议定期测量血压,发现异常及时就医治疗。

3.家族史

相关研究发现,有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家族史的人,发生心血管病的风险是无家族史者的1~2倍。亲緣关系越近,患病时间越早。

4.坏胆固醇高

体内坏胆固醇蓄积过多,容易在血管壁沉积,形成脂质斑块,也就是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斑块逐渐增大,将导致血管狭窄,引发心脑血管病。一旦斑块破裂,很可能引起血栓形成,导致急性心梗或脑卒中,甚至猝死。坏胆固醇水平往往是缓慢升高的,也没有明显症状,因此不易察觉。所以,既要注重筛查,也要注意预防导致坏胆固醇升高的因素。筛查方面,建议20岁起至少每5年检测1次血脂。预防方面,应避免摄入饱和脂肪含量高的食物,尽量低盐低脂饮食,进行规律有氧运动,维持健康体重。

5.糖尿病

动脉粥样硬化是糖尿病的重要并发症,因为血糖长期超标,全身血管特别是微血管在高血糖的作用下,会损伤血管内皮,造成血管硬化。血管硬化后,患者容易出现各种并发症,如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肾病、冠心病等。因此,年轻人一定要将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内( 空腹血糖为3.9~6.1毫摩尔/升 ),若体检发现血糖超出正常范围,要尽早就医干预。

6.其他风险因素

影响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的危险因素很多,除了上述5个独立因素外,还包括年龄、绝经、肥胖、缺乏运动、睡眠差等。这些有的是客观原因,有的与患者日常生活习惯有关。因此,要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如健康饮食、保持合适体重、多运动、心态稳定、保证睡眠。

猜你喜欢

硬化性心梗心血管病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征稿启事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征稿启事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征稿启事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征稿启事
心梗猛于虎
诱发“心梗”的10个危险行为
心肌梗死常规检查漏诊率高,近2/3患者被遗漏
β2微球蛋白的升高在急性心梗中预测死亡风险的临床意义
硬化性胆管炎的影像诊断和鉴别诊断
多发性肺硬化性血管瘤18~F-脱氧葡萄糖PET/CT显像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