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职业适应性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研究

2023-04-16陈慧吉林开放大学

农场经济管理 2023年2期
关键词:侧重于适应性阶段

陈慧(吉林开放大学)

农民由“身份化”向“职业化”转型,有利于乡村振兴与人才培育同频共振,既能调动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也为实现农民职业化管理创造了有利条件[1]。然而,不同地区、不同职业背景、不同身份角色、不同农业生产技术与经营环境导致针对新型职业农民开展的培训内容需求完全不同。如何引导新型职业农民快速适应当前的职业环境,如何提高新型职业农民的职业适应力,成为重要的研究课题。

一、新型职业农民的职业适应性障碍

(一)知识技能屏障

职业适应性是指个人从事某项工作时必须具备一定的生理、心理、技能素质[2]。这种适应性由先天因素和后天环境塑造,传统农民受先天生存因素影响而被动选择了涉农相关职业,新型职业农民因主动选择而逐渐适应后天职业环境。前者因农业生产技术不足难以获得较高收益,后者因农业生产基础知识牢固且从业技能突出才适应职业发展。所以,新型职业农民第一重障碍源于知识技能屏障,因不适应新型农业生产技术成为新型职业农民发展的主要障碍。

(二)管理能力不足

职业适应性具有一定的阶梯式成长规律,初期能适应职业是因为承担的责任与义务偏弱,从事简单的体力劳动并不需要具备管理职能。随着农业生产规模的扩大,对从业者在管理层面上的能力要求就会逐渐显现。不适应大规模农业生产经营活动、从业者管理能力不足是限制新型职业农民适应管理岗位的巨大障碍。

(三)创新创业局限

创新是对传统农业生产、经营模式的颠覆,创业是对现有农业生产和经营的资源进行有机整合,并扩大生产规模和拓宽经营渠道,在本质上创新创业均属于新型职业农民在职业发展道路上的终极目标。若创新创业能力受限,新型职业农民的发展瓶颈则难以突破,因而创新创业局限成为新型职业农民适应职业发展的瓶颈障碍。

二、基于职业适应性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方向

(一)初始阶段侧重于基础知识传授

新型职业农民与传统农民最大的区别在于农业基础知识是否完备。传统农民参与农业生产习得一身本领源于祖辈经验,而新型职业农民主动选择这一职业,是在充分学习农业知识后确立了长远的职业生涯,但此时的新型职业农民对自身的发展方向并不一定完全清晰,因此培训方向需从生产经营、专业技能、社会服务等多方面引导初始选择农民职业的学习者清晰职业规划路线,为适应后续职业发展提供坚实的农业知识理论基础。

(二)实践阶段侧重于劳动技能养成

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应侧重于实践,通过职业培训来强化学习者在农业生产方面的专业技能适应性。培训生产经营型新型职业农民,应结合农业生产周期,分时段开展田间地头的农业生产培训。培训专业技能型新型职业农民,应结合农人职业定位,开展涉农生产经营活动的相关实践课题,以强化骨干农业劳动力实践技能为主[3]。培训社会服务型新型职业农民,应根据职业场景来设定培训课题,如农业电商平台、村级动物防疫工作、全科农技员工作场景等。参考职业定位来设定培训内容,侧重于劳动技能的养成,有利于巩固新型职业农民的职业适应力。

(三)成长阶段侧重于管理能力培育

当新型职业农民打下坚实知识基础,且具备一定的农业生产经营实践经验后,新型职业农民进入了职业发展的成长阶段。在这一阶段应侧重于新型职业农民管理能力的发展。很多家庭农场在扩大规模后并未达到预期的经济效益,并非生产经验不足,而是管理能力受限。当生产规模达到指数级增长时,原有的生产管理模式适应性逐渐弱化,此时应传授新型职业农民关于农业生产经营的管理方法,以适应全新的农业管理型职业场景。

(四)瓶颈阶段侧重于创新意识启发

每一种职业在中长期发展中都会遇到瓶颈,不甘于现状的新型职业农民会学习新技能、谋求新发展、创造新突破。在瓶颈阶段培训方向应侧重于创新意识启发,打破传统农业生产方式,提供新型种植技术指导,开展新型养殖技术培训,普及农产品电商销售路径,从而启发新型职业农民突破发展瓶颈,找到全新的职业发展方向[4]。但每位新型职业农民在瓶颈阶段遇到的问题并不相同,所以培训中也要依据个体问题开展个性化培训,进而实现对新型职业农民职业适应力的个性化教育,真正启发新型职业农民走出创新之路。

(五)成熟阶段侧重于创业行为扶持

新型职业农民并不是社会场域下赋予的“农场打工人”,自主创业将是新型职业农民在成熟阶段的最终职业归属。在这一阶段,新型职业农民不仅要适应自身的职业属性,而且需积累农业生产经营资源,因此协助新型职业农民贷款、提供资金扶持、开拓市场资源整合,均对新农人创业结果转化具有积极影响。

三、基于职业适应性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模式

(一)“树立榜样”结合成功案例普及新技术

无论是初始阶段经验不足的从业者,还是瓶颈阶段遭遇发展障碍的从业者,亦或是具有投资实力的成熟阶段的从业者,都需要借鉴成功案例的经验来适应农业生产技术的新发展格局。在提供培训学习内容的同时,还需“树立榜样”典范效应,结合成功案例来普及新技术。培训机构应结合当地在农业生产经营方面的成功案例,在培训课程中推广新技术。可以邀请当地知名农业企业家或优秀家庭农场从业者,以经验传播的对话模式树立典范形象,指导新型职业农民从业实践,激发从业者学习新技术的积极性。

(二)“精准画像”针对职业背景划定培训内容

鉴于职业农民拥有的技能不同,各地在培训新型职业农民过程中应强化培训内容的针对性。第一步便是了解新型职业农民的职业背景,对其职业生涯规划“精准画像”,从而确定培训内容符合从业者适应职业发展的需要。

一方面,针对奋斗在农村农业一线的能工巧匠进行职业培训,应注重理论知识和新技术的传授,应结合职业发展所需设计相应培训内容,以此来体现培训内容的针对性。另一方面,针对从事特色产品研发的技术骨干进行职业培训,应注重管理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方面的培养。除此之外,应考虑返乡创业就业的大学生、“农创客”等职业群体的特征。这一部分新型职业农民创业意愿强烈,但在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方面均存在能力欠缺,既需要鼓励其从事农业生产的主观意愿,同时也要提供更多学习资料和相关案例,确保培训内容符合创业群体职业发展所需,规避盲目投资和创业的巨大风险,从而促进新型职业农民创业结果转化。

(三)“因地制宜”甄选培训方法提升学习效率

在推进新型职业农民走上实践岗位的职业道路时,应结合当地农业生产的实际情况设计培训内容,在甄选培训方法的前提下提升学习效率。

江西省上高县农业生产技术薄弱,且长期以来受病虫害侵扰,导致农业生产效率不高,当地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也在逐渐下降。根据当地情况,上高县敖山镇人大联合镇农业农村办对当地20余名农业经营带头人进行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助推当地农业转型升级。培训过程中,农技员分别从病虫害防治和节能增效等方面展开授课,全面讲解了农药化肥减量增效的相关知识,同时介绍了病虫害防治原则和实践方法,并耐心地为农户解答疑难问题,普及了病虫害防治方法,提升了当地农业科技水平,对新型职业农民适应当地农业生产环境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云南省南涧县政协积极助推优质农产品线上销售,联合县人社局、县“一县一业”茶产业领导组办公室组织开展南涧县优质农产品电子商务线上销售“双助推”培训班。由云南云茶职业技能培训学校提供专业培训资料和课程,在云南天上人间茶业有限公司实训基地开展线下培训,通过线上和线下培训相结合的方式,帮助新型职业农民掌握电商销售方法和宣传手段。南涧县政府出面,校企合作联合授课,解决了培训场地、培训老师、培训课程等多方面资源的综合运用问题。对当地农业技术培训资源的深度开发,优化了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训方法,对提升培训学习效率具有积极作用。

四、结论

新型职业农民的职业适应性障碍主要体现在3个层面,分别为:知识技能屏障、管理能力不足、创新创业局限。在全面提升新型职业农民的职业适应能力方面,初始阶段应侧重于基础知识传授,实践阶段应侧重于劳动技能养成,成长阶段应侧重于管理能力培育,瓶颈阶段应侧重于创新意识启发,成熟阶段应侧重于创业行为扶持。基于职业适应性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模式中,应“树立榜样”结合成功案例普及新技术,从而发挥榜样典范效应,帮助新型职业农民接受新技术,快速适应新技术带来的农业生产环境的变化。与此同时,应“精准画像”针对职业背景划定培训内容,从而为不同职业发展阶段的新型职业农民提供针对性更强的培训内容,帮助其快速适应全新的职业岗位,并掌握全新的职业技能。最后还需“因地制宜”甄选培训方法提升学习效率,以当地实际情况和现有培训资源的整合为发展方向,进一步改善培训方法的实用性,提升新型职业农民在培训过程中的学习效率,全面提升其职业适应力。

猜你喜欢

侧重于适应性阶段
谷子引种适应性鉴定与筛选初报
关于基础教育阶段实验教学的几点看法
几对常被用错的词语
在学前教育阶段,提前抢跑,只能跑得快一时,却跑不快一生。
健全现代金融体系的适应性之“点论”
文学的两股劲儿
大型飞机A380-800在既有跑道起降的适应性研究
空巢青年
大热的O2O三个阶段,你在哪?
两岸婚恋迈入全新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