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固相萃取技术在我国环境化学分析中的应用

2023-04-15马桂贤

化工设计通讯 2023年1期
关键词:卤代烃有机氯水体

马桂贤

(山西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山西运城 044000)

1 固相萃取技术在我国环境化学分析中的应用范围

1.1 水体基质

水体污染对环境具有较大的影响,需要对水体污染问题引起重视,实现在水体基质方面的检测,确保对水体中有害成分的检测效率。随着工业领域的不断发展,非法排放物的含量越来越多,即使排放指标符合标准规定,也会造成污染物的逐渐累积,再加上水体具有流动性的特点,很容易造成污染物的扩散。为了实现对水体环境的监测过程,需要注重固相萃取技术的应用,对水体的工业废水污染情况进行分析,实现对有机物质的有效检测。若水体环境存在大量有机物质,将会引起水体富营养化现象,不仅会引起藻类植物的生长,还会造成动植物的死亡,对水体基质具有显著危害。固相萃取技术在水体检测中具有适用性,可针对污染物进行分析,提高水体中有机物检测的效率,保证水体基质污染的控制水平,使水体污染能够被及时发展,提早展开污染防治手段[1]。

1.2 气态基质

空气污染传播范围具有广泛性,将会引起人体的呼吸类疾病,对人体造成直接危害。固相萃取技术在气态基质检测中具有显著效果,可在短时间内分析空气成分,对气体污染情况进行一定的判断,保障污染物得到及时发现。空气质量检测具有严格的指标,需要形成稳定的气态基质分析技术,结合固相萃取的分析手段,提高对空气污染物的辨识度。气态基质具有广泛的污染源,如工厂废气、汽车尾气等,属于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并且将长期伴随着空气流动存在,而且自然环境无法对污染进行降解,导致空气污染问题愈演愈烈。在固相萃取技术下,可对空气中污染物质进行整合,将其进行分离和再利用,不仅实现了空气污染物质的降解,还具有过滤空气的作用,降低污染气态基质对空气的影响,使空气处于无污染的状态,保障人们能够呼吸到健康的空气。

1.3 固态基质

环境中固态污染物的种类繁多,一旦将其丢弃到土壤中,将会对土壤造成污染,导致土壤无法正常投入使用。对土壤造成污染的物质大多具有毒性,如有机金属、重金属及其化合物等,一旦参与到与土壤的化学反应中,还会与土壤紧密结合,很难将污染物质进行分离,相对地,采取换填处理的方式,从本质上来看,无法对固态基质的污染进行根治。固相萃取技术土壤化学成分分析上具有显著效果,能够对污染物质进行定向分析,对土壤污染情况进行判断,避免污染问题进一步恶化。固相萃取技术有助于污染物质的调控,降低污染物质对环境的影响,能够为后续土壤的使用提供依据,将污染控制上升到一定的高度,并且可以确定具体污染物的含量,进而采用定量分析的污染确定形式。

2 固相萃取技术在我国环境化学分析中的具体应用

2.1 有机氯化合物

有机氯化合物普遍存在于水体环境中,具有较强的挥发性和高温稳定性,会在水体中稳定存在,在污染治理上具有一定的难度。有机氯化合物可采用固相萃取技术处理,实现分离和富集过程,将有机氯化合物从水体中降解出来,提高对污染物的处理效果。有机氯化合物处理过程中,采用SPE和GC/ECD离线技术,实现对有机氯化合物的有效检测。同时,还要结合活性炭纤维萃取技术,提高检测环境中有机氯化合物的萃取效率。萃取过程在40℃的温度下进行,萃取时间一般在10~20min,气化室温度为210℃,实现有机氯化合物的固相萃取。为了保证有机氯化合物萃取过程中的流通性,采用流速为40mL/min的N2进行通气,提高有机氯化合物的携带效果,使其能够汇聚在气化室中,实现有机物的集中化存储,同时加快有机氯的收集效率,保障固相萃取过程的顺利进行[2]。

有机氯化合物在农药方面具有广泛应用,如六六六、DDT等,在环境中很难自然降解,对环境具有较大的污染性。固相萃取技术是分离农药有机氯成分的关键,富集效率在90%以上,可实现对雨水、地表水等有机农药的萃取。固相萃取过程中,需要在加热搅拌条件下进行,萃取时间在15~20min,同时得到纯度较高的有机氯成分,实现对有机氯的有效检测。有机氯检测过程中,需要注重检出限的控制,一般控制在0.01~0.1μg/L,提高有机氯测定的精度,防止检测过程中产生较大的误差。农药普遍使用在农业生产中,将会对土壤、水源造成污染,需要确保固相萃取技术的有效使用,发挥出环境化学分析的作用,提高对污染来源的控制效果,对污染较为严重的农药禁止使用,实现良好的环境化学检测效果。

2.2 多环芳烃

多环芳烃是大气污染物之一,固相萃取过程采用专门的装置,确保多环芳烃的富集效率,实现对多环芳烃的有效处理。固相萃取过程结合SPME技术,可对多环芳烃进行直接采集,提高芳烃污染问题的治理效率。多环芳烃萃取采用石墨吸附装置,以石墨作为吸收多环芳烃的基体,吸附萃取时间在10~30min,吸附后的多环芳烃在气化室进行处理,热解析温度为200℃,萃取出高纯度的多环芳烃。多环芳烃属于大气污染的一类物质,包括苯、甲苯、对二甲苯等,对具体成分进行分析时,采用气相色谱火焰离子化检测法进行鉴定,实现对多环芳烃的有效检测,并且具有缩短检测时间的作用。另外,还可以采用石英纤维表面固相技术,使萃取吸收基体具有多孔性,实现对萃取效率的有效分析,保证固相萃取技术的综合性运用。

2.3 硝基苯酚

硝基苯酚属于一种工业污染物质,一般由废水污染产生,具有半挥发特性,在萃取条件上受到一定的限制,需要在萃取技术上进行深入应用。硝基苯酚可采用固相微萃取技术,构建出最佳的萃取条件,降低物质本身对萃取过程中的限制作用,保障萃取过程能够顺利进行。硝基苯酚固液萃取方法如下:取20mL水样,pH控制在2~3,并且向其中加入NaCl晶体,直至水样达到饱和状态,使硝基苯酚易于进行分离。萃取温度在室温下进行即可,时间控制在40min左右,有助于萃取效率提升。对硝基苯酚进行检测时,可采用纤维探针技术,实现硝基苯酚的浓度检测,便于对固相萃取的指标进行衡量,确保硝基苯酚具有良好的萃取效果,有助于硝基苯酚的进样控制,对萃取过程的有效性进行验证。

2.4 萘及硝基萘

萘及硝基萘主要分布在水环境,属于水体环境中的有机污染成分,具有较强的致癌性,对其采取萃取操作具有必要性。在固相萃取技术的作用下,可实现萘及硝基萘的快速检验,将萃取过程进行综合化运用,提高污染物质分析的可靠性。萘及硝基萘萃取过程中,温度控制在20~30℃,而且需要处于电磁搅拌环境下,边萃取边搅拌,促进萃取效率的提高。为了避免采样过程造成损失,选用50mL容量瓶作为采样瓶,通过毛细管柱实现采样过程,对采样控制方法进行拓展,便于对采样过程进行准确分析。经过固相萃取技术处理后,萘及硝基萘的检出限可达到0.20~0.30μg/L,将回收率控制在95%以上,实现固相萃取法的有效利用,确保萘及硝基萘易于检出,推进污染物分离控制的有效进行。

2.5 烷烃及其化合物

烷烃及其化合物具有较强的挥发性,污染物质一般来源于工业废水中,对环境具有较强的污染性,需要提高对污染的控制效果。固相萃取技术在烷烃及其化合物污染方面具有显著效果,能够实现快速准确地分析,发挥出污染检测的优势,进而对有机污染物的成分进行确定。在固相萃取技术作用下,可实现快速检测及分离,尤其是在挥发性组分方面,提高对烷烃的分离效果。固相分离过程中,需要运用到热解析技术,在358℃环境下进行,将活性炭作为吸附基体,使烷烃及其化合物能够分离。气化室温度控制在200~250℃,结合GC/MS联用进行定性分析,对烷烃及其化合物精准检测,可将相对偏差控制在3.0%以内,实现对精密度的有效控制,将固相萃取的优势发挥到最大化,实现污染物的快速检测与分离。

2.6 邻苯二甲酸二酯

邻苯二甲酸二酯属于工业生产污染物,能够随着环境的迁移、扩散和转化,具有较强的污染能力。而且,生物对邻苯二甲酸二酯具有富集作用,将会在生物体内逐渐积累,对生物的危害较为明显,尤其是在水生生物方面,会随着食物链体系进行,伴随着食物链转移到顶端。在固相萃取过程中,采用顶空固相萃取法,将毛细管柱和FID进行联用,实现对水环境中至少5种邻苯二甲酸二酯的分析,并且具有较高的萃取效率。萃取头使用过程中,需要插入到气化室中,温度控制在250~280℃,使萃取头处于最佳萃取条件。萃取过程中,还需要对热吸收时间进行控制,一般在90~120s,保障邻苯二甲酸二酯的热吸收效率,为萃取过程提供充分准备。在萃取头选择方面,选择高性能PDMS萃取头,确保检测限能够达到0.3ng/L,同时将偏差控制在0.5%以下,满足污染物质萃取控制的要求。

2.7 有机金属

有机金属属于金属元素与有机物的结合产物,具有金属元素和有机物的双重污染特性,需要做好有机金属的萃取工作。有机金属包括有机汞、有机锡等,可通过有机溶剂实现萃取富集,使有机金属能够提取出来,实现固相萃取技术的合理应用。

2.7.1 有机汞

有机汞固相萃取具有一定的难度,需要与原子吸收光谱法相结合,通过有机溶剂实现萃取富集,在萃取装置上较为复杂。有机汞一般以土壤污染为主,存在形式为甲基汞、乙基汞、丙基汞等,导致污染问题变得严重化。萃取过程中,需要使用毛细管柱,将萃取环境加热到700℃,保障有机汞能够吸收足够的热量,使其能够达到萃取温度。为了对有机汞进行测定,需要使用分光光度仪,在进样口温度达到200℃时进行检测,对检测结果进行多次测定,降低气流对检测偏差的影响,保障有机金属检测过程能够顺利进行。

2.7.2 有机锡

有机锡主要来源于聚合添加剂、杀虫剂、灭菌剂等,有着广泛的用途,但对环境具有一定的污染性。有机锡萃取需要采用萃取纤维,确保萃取过程的吸收能力,使萃取毛细管柱得到有效应用。以丁基锡化合物萃取为例,该物质存在于海水环境下,采用固相萃取法对有机锡进行分析,在分离控制上具有良好的重现性,将有机锡精准地提取出来,满足有机锡提取的控制要求。若需要对有机锡进行测定,应结合GC/FPD实现测定过程,提高有机锡测定的精度,提升有机锡检测的灵敏度,并且有助于对加标回收率进行控制。

2.8 挥发性卤代烃

挥发性卤代烃具有一定的污染性,一般存在于水域环境中,有时会存在于饮用水中,需要做好卤代烃的检测分析,降低卤代烃对环境的影响。选用PDMS作为卤代烃检测的萃取头,采用规范化的卤代烃检测形式。为了提高萃取过程的挥发效率,需要进行振荡处理,保证卤代烃的富集效率。卤代烃萃取过程中,进样口温度为200℃,检测室温度为250℃,使卤代烃易于进入到萃取状态。萃取物检测过程中,需要做好富集-进样分析工作,时间控制在30min左右,可有效缩短卤代烃的检测时间,提高卤代烃的检测效率。需要注意的是,卤代烃具有水样保存要求,以抗坏血酸作为保存剂,使卤化物具有易于保存的条件,抑制有机物与卤代烃的结合,进而保证后续固相萃取检测的精度。

2.9 多组分有机物

多组分有机物组成较为复杂,以海水污染物萃取为例,萃取物包括烯、醛、酯、酚、烃等,需要采取具有针对性的萃取方式,不利于对污染物进行分离。为了提高对污染物的分离效率,需要在PC-420型操作平台上进行,将100μm PDMS置于4m海水中于室温下进行萃取,时间控制在40~50min。对指定物质进行萃取时,需要对萃取温度进行控制,确保分离得到的单一的萃取物,保证萃取物质具有一定的纯度,对萃取质量进行严格控制。萃取过程中,需要注重色谱条件的控制,EI源为70eV,离子源温度为230℃,对萃取物的质量范围进行扫描,对物质组成情况进行确定,确保污染物萃取的有效性。多组分有机物污染会造成综合性污染,需要逐步实现污染的分离,实现对污染源的快速检测,使固相萃取技术能够发挥出重要作用。

3 固相萃取技术在我国环境化学分析中发展趋势

随着科技的进步,固相萃取技术的发展趋向于微量化,固相萃取盘和固相微萃取技术应运而生。固相萃取盘式萃取器较为坚固且无须支撑,因为它是含有填料的PTFE圆片或是载有填料的玻璃纤维片。固相萃取盘允许液体试样大流量通过,它的不足之处在于高成本和应用范围小。固相微萃取技术易于操作,几乎不消耗溶剂,但不足之处是把它应用于定量分析的条件还不成熟,有待进一步完善。固相萃取的自动化是人们一直以来努力实现的目标之一,能够提高对环境的净化作用,使污染源得到有效处理,使固相萃取技术在环境化学中得到多元化发展。

4 结束语

固相萃取技术有助于环境化学的快速分析,可对多种污染物质进行处理,提高对污染物的处理效率,并且降低污染物质的处理难度。在固相分析技术的作用下,可对污染物质进行回收利用,萃取效率可达到90%以上,在环境化学中应用价值较为显著,需要结合不同污染物采用合理化的分析形式,提高对污染物影响的控制效果,保障污染物萃取过程能够顺利进行。

猜你喜欢

卤代烃有机氯水体
农村黑臭水体治理和污水处理浅探
卤代烃在基础有机合成中的应用
生态修复理念在河道水体治理中的应用
气相色谱法测定橄榄油中22种有机氯农药
有机氯农药对土壤环境的影响
广元:治理黑臭水体 再还水清岸美
考纲指导下的高三化学备考策略
卤代烃重点难点例析
水产品中重金属与有机氯农药残留分析
浙贝母中有机氯农药残留量和二氧化硫残留量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