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主要进展及工作建议

2023-04-15沈秀英

花卉 2023年6期
关键词:物种生物生态

沈秀英

(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福贡管护分局,云南 福贡 673400)

0 引言

生物多样性实际上是相对宏观和广义的一个概念,在限定的生物圈中,所有的生物(包括动物、植物和微生物在内)的多样性,这种多样性既是宏观上的生存环境多样性,也是微观上基因的多样性。因此,生物多样性实际上可以细分为遗传多样性(基因)、物种多样性(个体)以及生态多样性(环境)。从当前环境学的相关研究来看,生物多样性是维持生态圈稳定的基础,生物多样性越是单一的生态系统,其自我调节能力、恢复能力和外界干扰因素抵抗能力就越差,从宏观角度来看,人类是整个地球圈的一份子,而地球圈的生物多样性维持了整个地球生态的稳定,也就是说,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工作,实际上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有着密切的关联[1]。

1 当前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的主要进展

1.1 法律法规逐渐完善

法律法规是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的依据和准则,是各级政府相关工作执行的标准和内驱。21 世纪以来,我国对于生物多样的保护工作开始逐渐加强重视,在《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2011—2030年)》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 年远景目标刚要》中,都重点提及了保护自然环境、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在这之后,国务院相继出台《全国主体功能区划规定》《全国生态功能区划》以及《关于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的若干意见》[2]等具有纲领意义文件,这对于保护区的建立和划分起到了指导和决定作用,也为后续《森林法》《环境保护法》《生物安全法》《长江保护法》及《关于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动物交易、革除滥食野生动物陋习、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的决定》等众多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完善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通过法治建设,理清生物多样性保护红线,使得我国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在近年来成效显著。

1.2 保护形式多样,保护效果突出

为了提升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效果,我国当前已经建立了各种形式的自然保护区1.18 万个,其中包括10个国家公园试点,474 个国家自然保护区以及244 个国家级自然风景名胜区等[3],这些保护区的建立,提升了生物多样性的就地保护效果,对于部分环境适应力、竞争力薄弱的种群,我国还通过建立繁育基地、种质库、微生物保藏中心、动植物园的形式,施行迁地保护,整体来讲,打破了自然地域的限制,针对不同的物种,实现了多样化的保护,效果显著提升。

1.3 生态修复加入环境保护工作

我国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以来,一味追求高速的经济发展,导致自然环境的持续恶化甚至是生态的崩溃,当前随着环保意识的不断觉醒以及环保工作力度的加大,环境问题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在此基础上,我国进一步增加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的专项工作强度和力度,遏制污染的同时,进行生态修复,为野生动植物和微生物提供能加适宜的生存环境,为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工作提供了基础环境。

1.4 加强监管和宣传,上下联动效果有保证

从上层设计来看,一方面完善法律制度,并将生物多样性问题交予生态环境部专管,这有效的提升了行政执法效果和水平,降低了多头管控所带来的监管盲区情况,从执法动作上,对于偷猎、贩卖野生动物坚决打击,绝不姑息,从植发效果来看,每年查处的野生动物偷猎、贩卖野生动物活体、标本、野生动物制品的案件有了显著改善[4];自下而上则增强宣传教育工作,加强人民对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认知,主动参与到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中来,不违法犯罪的同时,进行监督和检举,提升了执法效果。

2 我国在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2.1 完善生物物种名录的编制,强化生物多样性的监测

以中国科学院为核心的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在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中,发挥了很多实际作用。例如在互联网发布《中国生物物种名录》,该名录在此前一直为纸质书籍,出版周期长、更新速度慢、时效性差、受众狭窄,自2008 年以后,不仅变成电子版于互联网直接刊载,与此同时,还做到了每年更新一次,这不仅降低了纸质书籍的出版成本,还提升了更新效率;当前《中国生物物种名录》已经成为世界上唯一一个可以做到以年为单位进行更新生物物种名录,这对于生物多样性的监测和相关宣教工作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5]。

在生物多样性监测方面,我国当前已经依托众多自然保护区建立了常规野生动植物和微生物的监测网点,定期收集并整理监测对象的数据,与此同时,对于当前我国的藏区、西南地区等地也多次组织科考队进行生物多样性的监测和相关数据的补充,尤其是一种生物空白区、薄弱区和关键区,这对于进一步完善我国的生物多样性监测记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2.2 不断深化对生态多样性维护机制的研究

我国地大物博,是物种多样性研究的天然温床,就当前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来讲,许多物种的灭绝成为谜团,这给物种多样性的保护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为此,我国积极投入生物多样性维系相关研究工作中来,旨在找到影响生物繁衍、生存、衰减、灭绝的外部环境因素,进而更好的实现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为此,我国先后启动“大尺度区域生物多样性格局与生命策略”专项、“泛第三极环境变化与绿色丝绸之路建设”科研专项以及“气候变化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与适应策略”科研专项[6],旨在进一步理清生物多样性与外部环境变化之间的关系,进而更好的进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2.3 生物资源收集与保藏工作效果突出,信息化建设贡献巨大

2016 年,我国启动战略生物资源计划,在该计划的大力推动下,我国相继建立了中科院植物园、生物标本馆、生物博物馆、生物遗传资源库、动物实验平台、生物多样性监测网以及中国科学院生物多样性科学委员会,对我国的生物多样性信息和资料进行收集与保藏工作。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当前我国已经通过信息化的平台建设,实现了至少700 万份生物多样性信息的全面开放和共享,这对于世界生物多样性研究和保护工作给予了巨大的贡献和帮助[7]。

3 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面临的挑战

虽然我国当前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以及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建设方面进展快速、成果斐然,对世界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做出了较大的贡献,但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的生物多样性下降趋势并没有得到实质上的遏制。由于人口数量增加、用地面积紧张、经济开发需求大等各种各样的原因,我国目前在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推动背景下,仍旧不得不面临着人与生物的生存矛盾。据了解,我国90%以上的自然生境已经因为人类活动而丧失,这导致了大量的生物种群面临灭绝危险,虽然我国积极成立保护区、繁育基地等,但是这种濒危形势未能得到有效缓解。从世界范围来看,目前生物多样性最受影响的主要是江河以及航洋。相关资料表明,在当前现存的生物中,因人类活动的影响而导致面临灭绝危险的物种已经超过全球物种总量的10%,这甚至比地球地质历史时期的前五次生物大灭绝的生物多样性灭绝速率还要快,而在面临灭绝的生物当中,主要以两栖动物、珊瑚和大型海洋哺乳动物为主,这类动物对于居住地要求较高,而当前人类的活动和开发,让他们的栖息地呈现碎片化形式,加上环境污染、食物短缺、种群减少后的近亲繁衍致使遗传多样性逐渐丧失等原因,给相关的保护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我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当前的人民经济水平仍然有较大的提升空间,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仍旧是当前我国的重要发展战略和方向,在我国市场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经济发展是重要的诉求,而目前来看,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冲突点并没有完全平衡,例如保护区建立之后,周边居民失去生计,因此返贫的情况较多,如何在生态建设与经济建设之间找到平衡,保证物种多样性的同时,满足当前我国日益增加的人口需要,仍旧是当前需要面临的尖锐课题和主要挑战[8]。

从目前我国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来讲,是以中科院作为核心,以生态环境部牵头进行的重要工作,在实际的工作中,各级政府尤其是基层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和科技水平较差,相关调查、监测工作的准确性不足,一些地区缺少相关人才,野生动植物监测手段主要为踏查,效率低、周期长,而且在实际的调查过程中,重心主要在野生动物,对于植物和微生物,尤其是微生物的保护,基本上是缺位状态。而相关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需要在基层,环境艰苦,工作条件差,对于人才吸引力不足,基层人才面临青黄不接的问题,也给生物多样性保护带来一定的挑战。

4 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的建议

4.1 加强生态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做好相关规划设计

就目前我国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来讲,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部分保护工作已经对当地的经济发展产生了负面的影响,在我国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阶段,这种以牺牲当地居民生活水平为代价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显然是不公平也是不合理的,面对这种情况,我国应该积极探索在生态保护红线之上的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工作,平衡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例如当前很多自然保护区内部,进行林下药材种植、花卉种植等,部分地区依托保护区和自然环境开发旅游业,很好的对当地的经济发展进行了补充,这会让更多的居民主动参与到生态保护和物种多样性保护工作中来,真正的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9]。

4.2 将污染治理和生态修复工作下沉到基层

目前我国的污染治理主要集中在城市的工业污染,生态修复工作集中在荒漠化修复、矿山修复等,对于农村当前较为复杂的环境问题,相关治理手段并不充足,而农村的面源污染存在复杂、多发、随机等特点治理难度巨大,尤其是当前农药、化肥和塑料地膜的泛用滥用,已经对乡村自然环境和生物多样性带来了严重的威胁,当前我国应该将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工作的重心适当向下偏移,遏制当前农村环境恶化的趋势。

4.3 加强科技支撑和人才队伍建设

鉴于当前我国基层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科技支撑薄弱、人才队伍建设不强的问题,应该加强支持力度,一方面,应该投入一定的资源,对当前生物多样性保护相关工作的方式进行调整,传统的踏查方式,应该结合当前的遥感、无人机等技术,提升工作效率、安全性和准确性,进而保证调查结果;另一方面,应该积极进行人才队伍方面的建设,目前我国开设野生动物保护与利用专业的高等院校仅有21 所,每年的毕业人才约为1000~1500 人,而相关专业的很多毕业生都没有从事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工作中,面对这种情况,应该进一步加强基础学科的建设,提升研究效果,增强人才的培养能力,加强人才队伍的建设水平[10]。

5 结语

总而言之,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工作时环境保护以及生态建设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一,我国在该方面经过20 多年的不懈努力,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是整体上仍旧难以遏制生物灭绝的大趋势,这就需要在未来的工作中,进一步加强相关工作,积极培养人才、强化科技、做好监测、宣传法规,为世界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做出更加卓越的贡献。

猜你喜欢

物种生物生态
生物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
上上生物
“生态养生”娱晚年
住进呆萌生态房
生态之旅
第12话 完美生物
回首2018,这些新物种值得关注
电咖再造新物种
世界上的15个最不可思议的新物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