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面践行生态立区 做大做实绿色资产
——关于武汉市江夏区“三山公园”建设工作的调研

2023-04-15吴梅

花卉 2023年6期
关键词:江夏江夏区三山

吴梅

(武汉市江夏区园林和林业局,湖北 武汉 430200)

0 引言

2021 年12 月8 日,武汉市江夏区第六次党代会首次提出,深入实施“生态立区、产业兴区、创新活区、文化名区、共富强区”战略,奋力建设“富强江夏、和谐江夏、美丽江夏、活力江夏、幸福江夏”[1]。

生态立区占据武汉市江夏区五区战略首位,建设美丽江夏是生态立区实施方式之一。生态立区的提出带来江夏区发展方式的转换,主要坚持以低碳绿色发展为导向,既要提升绿水青山的“颜值”,又要实现金山银山的“价值”,不断强化生态文明建设,打造宜居宜业环境。生态兴则文明兴,江夏区将持续推进高品质生态环境保护,多形式打通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的转换渠道,利用现有山水资源优势,大力提升生态容量,发展“双碳”经济,建设美丽武汉的“生态后院”,优美环境同步引领居民规范言行,努力构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争创全国低碳生活先行区。

1 打造“三山公园”的重要性

江夏城区所处的地理位置,被大花山、青龙门和八分山“三山环抱”。实施“三山(大花山、青龙门和八分山)”国家级森林公园建设,深度挖掘江夏“三山、三水、三分田”山水绕城、沃壤灵秀的独特生态优势,充分彰显江夏“楚天首县”历史悠久、文化富集的独特人文魅力,构筑武汉南部最美生态屏障[2]。采取打造民宿、景区、碳汇林、产学研教学基地、植物园、森林科普园等多生态形式带动周边经济快速发展。通过林相提档升级、强化山林管养、完善基础配套、保护名胜古迹、加强宣传营销,将自然禀赋江夏的绿水青山最大限度地转化为金山银山。

“三山公园”的建设首先是对绿色发展理念的深入落实,多形态、多举措、多功能修复生态系统,打造纸坊城区“绿色肺”,营造良好的纸坊城区环境小气候。其次是对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积极响应,结合山体现状,通过新建、改造、完善配套设施,提档升级现有山体环境,打造以自然为本的森林型公园[3]。传承纸坊城区文化基因,形成凸显江夏特色的山体地标,赋能纸坊城区发展,打造最美江夏名片,带动江夏经济提升。最后,实现以人为本的生态立区建设,唱响“武汉那么大,周末到江夏”的江夏特色生态品牌,共建共享舒适宜人的江夏人居环境,努力实现山水相依、文脉相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景。

2“三山公园”建设现状及遇到的困难

2.1“三山公园”建设现状

根据《江夏区政协六届一次会议3 号建议案办理工作方案》要求,2022 年2 月份江夏区已成立以园林和林业局牵头的“三山公园”工作专班,根据计划安排和工作要求,截至目前已完成公园概念设计、景观设计、公园投融资方案和开发运营综合方案,项目初步估算总投资134.64 亿元,其中:公共配套类(政府投资)25.58 亿,生态文旅类投资24.77 亿元,商业开发类投资84.29 亿元。

总体规划结合山体地形地貌和江夏纸坊城区文化底蕴、经济发展需求,旨在打造八分山循环经济产业园,八分山森林康养产业园、八分山森林文旅科创产业园、青龙山农业科创产业园、大花山森林休闲产业园及“三山”绿道连通的项目策划。文旅类项目已完成了江夏极限花山珞客公园、青龙山三潭公园概念规划设计,公共基础设施配套项目青龙山官塘口森林景观提升项目初步设计已获批,青龙山西绿道及游步道连通项目初设完成。既有项目建设统筹推进,改造环山绿道1800m,八分山植物科普教育基地打造完成;启动富美林场森林资源保护、林场设施提升、林业生产服务设施3 个子项目;青龙山桔聚坊桔文化公园项目涉及游乐、休闲类建筑的主体改造完成。

大力争取政府专项债,目前申报专项债资金11.64亿元,分别为:江夏文创产业园项目、青龙山文旅教育产业园项目、江夏林下经济产业园配套基础设施、桔聚坊桔文化公园项目4 个项目计划,其中:文创产业园、文旅教育产业园、桔聚坊3 个项目已录入政府专项债需求库。

2.2 遇到的困难

(1)主管单位不统一。“三山公园”共涉及3 家管理单位,无法均衡管理,存在死角。其中:环山绿道为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管理,熊廷弼公园归属文旅集团管理,森林公园归属青龙山林场管理,3 家单位管理范围互有交叉,又有真空,影响了工作开展进度。

(2)项目申报遇瓶颈,专项债项期手续还不完善。策划的“三山公园”项目因用地性质不能明确,编制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缺乏依据,致使项目未落地。同时申报重大项目要求必须是符合规划、有具体的建设位置、建设内容和投资计划的落地项目。因该项目立项批复和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复而未进入国家重大项目库,导致现在无法申报专项债。录入政府专项债需求库的项目其建设工程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土地证、施工许可证等手续还未到位,影响后期专项债发行评审。

(3)融资不确定性因素多。受政策调控和当前经济形势影响,“三山公园”项目融资存在不确定性:①专项债方面,由于区级申报项目多、额度有限,申报指标不确定能否按计划批复。②PPP 方面,受政府财政收入影响,争取指标存在不确定性。③银行贷款方面,因“三山公园”投资回报率存在不确定性,有意向的银行虽多,但落实贷款计划的少。④招商引资方面,受经济下行压力影响,企业投资观望心态加重,招商引资难度较大。

(4)项目启动资金短缺。“三山公园”项目多,部分项目需要政府投资,目前“三山公园”文旅策划、可研编制及前期全过程咨询招采资金尚未落实,初步设计费用和政府性投资项目未纳入财政预算,资金筹措压力大。

3“三山公园”现状建议与后期设想

3.1 现状建议

区政府大力支持“三山公园”建设,亟须就相关困难形成指导意见和做好相关部门协调工作,权责下放“三山公园”工作专班。建议理顺“三山公园”管理机制,统一归口区园林和林业局,并责成相关部门加快规划编制工作,同时加大流转林地回收力度。同步编制项目建议书,对“三山公园”项目库项目进行责任分工,明确项目建设责任主体,分类策划包装专项债,制订详细计划确保当年建设的项目早施工、早建设、早完成。

3.2“三山公园”建设后期设想

(1)多渠道筹措建设资金:政府大力投入资金的同时启动项目专项债包装策划申报工作。按照先易后难、先山上后山下、先生态后发展的原则,通过专业公司拟定债券申请方案,采取项目基础设施改造、储备林、生态修复、特色公园、产业融合等渠道,遴选出可以申报20 年期政府专项债项目。

(2)多思路打造“三山公园”:江夏区有良好的自然禀赋,“三山公园”建设将对标中国森林公园风景资源质量等级,采取多种形式、多种思路、多种主题打造国家级森林公园。现三山有足够的山林腹地且紧贴建成区,“三山公园”建成后可以成为逃离都市、贴近自然的好去处及周末休闲娱乐放松打卡圣地。大花山拟依托户外运动中心,充分利用现有山体、水库、矿山厂等自然类体育旅游资源,通过自然和体育融合,打造极限花山户外运动乐园,形成青少年释压群落,强健体魄、愉悦身心。青龙山打造以“生态+、旅游+、科技+”为导向的寓教于乐户外团体活动与亲子深度体验聚集地,微缩江夏生态“三山三水三分田”的景观沉浸区。八分山充分整合白云洞、慈云寺、森林水库矿山等文旅资源,丰富升级山林活动与空间层次,结合武汉创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发展契机,打造宜居、绿色、人文、韧性的康养山林[4]。

(4)多绿色资源变现资金资产。根据整体规划聘请专业团队对项目实施情况进行绿色资产变现,如停车场收费、商业区租赁、康养小镇民宿租赁、旅游业门票收费、木材销售、特色培育园销售、林下经济等多形式、多渠道、全方位的收益模式,以期更多的绿色资源创造更多的资金价值,带动江夏区乃至武汉市的经济飞跃发展。希望采用政企共建、资源共享、碳汇林以供找需的形式,提前做好风险管控和收益变现的同时早日完成“三山公园”建设。

4“三山公园”建设的必要性和效益

4.1 必要性

“三山公园”建设是强化生态文明,打造宜居宜业新环境的客观要求。具体分析如下:①“三山公园”系列建设项目是江夏区乃至武汉市重要的城市绿色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工程的实施可以优化城市生态环境,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是推进武汉市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途径,同时对于建设生态宜居幸福美丽武汉具有重要意义,也是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战略决策的重要步骤。②是落实《武汉市江夏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的重要支撑。江夏区境内有大小山体118 座,森林覆盖率10.69%,青龙山、八分山、大花山3 座山体体量较大,且位于江夏区核心范围,紧临建成区,是江夏区重要的生态本底资源和生态旅游基地。依托江夏山体生态资源优势,建立“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多元投入”的文旅投入机制,依托国有林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自然保护区丰富多彩的森林景观,建设一批“森林小镇”“森林人家”和生态文化村,加快发展生态旅游、高端康养等绿色产业,促进临山经济多样化发展。③是开展“城市双修”、提升城区形象的重要环节。项目通过对青龙山、八分山、大花山等山体及周边区域开展生态修复和文旅景观建设,进一步强化青龙山、八分山、大花山等山体资源质量,通过“三山公园”建设,做好“山”文章,既是对江夏区生态资源修复的直接体现,同时在生态修复的基础上开展绿化文旅景观建设,提升了城市绿色基础设施条件,完善了城市公共服务功能和质量,对于美化城区形象、提升城区建设品质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④是推动现代文旅产业全域发展的重要途径。江夏区以“三山公园”建设为契机,大力整合、优化周边自然资源和城市基础设施,通过公园、文创基地、旅游设施、商务配套等功能的融入打造功能复合型生态文旅产业基地,项目的建设对于江夏区文旅产业发展起着重要的带动作用,是推动现代文旅产业全域发展的重要途径。⑤是完善城市功能、美化城市景观、提升居民幸福指数的需要。拟建项目的实施是对武汉江夏区绿色基础设施建设的进一步推动和促进,是落实城市总体规划和绿地系统规划的重要步骤。同时,项目的实施将大力助推江夏区绿化档次提升,进一步完善区域的城市功能,为当地居民和外来游客提供良好、舒适的外部环境。

4.2 主要效益

具体分析如下:①生态效益。“三山公园”系列工程涉及的生态修复和绿化景观建设是对江夏区“三山、三水、三分田”山水绕城、沃壤灵秀独特自然生态优势的诠释和对区域自然肌理与景观特色的提升与美化,也是对江夏区绿地系统的完善和补充,同时是对武汉市城市绿地系统建设的极大促进,其建设对于江夏区乃至武汉市城市生态环境改善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通过“三山公园”建设中计划的增加乡土植被,营造丰富、稳定的混交林和乔、灌、草植物群落,有利于改善区内日益恶化的脆弱生态环境,对防止水土流失、保护土地、净化空气、调节气候等有着重要的意义。②社会效益。“三山公园”建设项目通过大绿量、高档次园林景观建设,可以显著提升江夏“三山”区域的景观环境水平和区域形象。随着近年来人们在精神方面的需求不断增大,人们对城市大型生态游憩型公园的建设也越来越关注,园林建设的效果也越来越明显,生态建设向景观型态多样化、自然生态效益最大化发展,目前来说最直接的社会效益就是城市绿道、公园的建立能改善生态环境,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户外游憩需求,改善人们的精神面貌,促进社会安定团结;增加就业机会,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并带动社会相关产业发展,促进社会良性健康发展。③经济效益。“三山公园”的出现,会促进周边娱乐、交通、商业、旅游等配套的完善,从而带动所在区域的整体发展。由于住宅的价值受周边生活配套的成熟度和便捷度等多方面因素影响,区域价值的整体提升也会为楼市带来利好。在“公园地产”盛行的今天,也有很多项目依傍公园而建,这些项目所在的区域借助公园的影响不断发展和完善,环境优势更是显而易见,土地价值增色不少。市民和投资者看中区域齐全的配套和发展潜力,未来会逐步吸引更多的知名商业企业进驻,区域的消费模式、居住方式以及城市的发展会带来更多的良好预期和投资价值。

5 结语

对照江夏区“十四五”规划要求,示范打造“两片区”,北部城市发展引领片区和南部生态经济示范片区。“三山公园”建设是生态兴区的重大壮举,此文希望引起政府领导重视并加大推进实施力度。通过“三山公园”的逐步建设,以点带面,示范江夏新生态环境,打响生态立区新高地。形成以武汉都市农业为基础,打造智慧农业型、文化创意型、设施园艺型、研学一体型、美丽生态型、美好生活型、民宿康养型、田园运动型为一体的美丽经济产业发展标杆区[5]。

猜你喜欢

江夏江夏区三山
福建江夏学院学报2021年总目次
辽太祖卓龙眉宫“取三山之势”之三山考略
给你一个橙子好不好?
创造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
——武汉市江夏区第一初级中学德育工作掠影
逃离至三山岛
一湖一河,润养三山万户
扶好“素质”管好“规范”—— 武汉市江夏区学前教育优质发展经验
重塑城管新形象——记武汉市江夏区城管委主任范汉斌
一起撑伞吧
福建江夏学院法学院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