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强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保障林业生态环境建设

2023-04-15黄婧

花卉 2023年6期
关键词:防治效果林业病虫害

黄婧

(广西百色市靖西市魁圩乡林业站,广西 靖西 533800)

0 引言

人类为了促进经济发展,需要对自然资源进行开发与利用,然而在此过程中,必须充分认识到自然资源并非用之不尽,在利用过程中要考虑到子孙后代的需求,这就是保护自然资源的意义。森林是社会经济持续、健康、稳定发展的基础,在国家经济建设中具有无法比拟的作用。在影响林业生态环境建设的灾害中,病虫害相比其他灾害来说破坏性更强,只有坚持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才能促进林业生态建设的发展。

1 森林病虫害概述

一般来说,森林病虫害主要指森林产业在发展过程中受到病菌与虫害的影响,森林健康受到严重威胁,甚至还会导致树木死亡。简言之,病害是指树木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受到病菌侵蚀,而虫害是指树木再生长发育过程中受到害虫破坏[1]。从当前林业生产实际发展情况来看,林业发展受到病虫害侵蚀影响巨大,维持林业生态平衡面临着巨大压力,同时也对森林整体经济效益造成一定破坏,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林业可持续发展进程。

2 森林病虫害的危害

我国在开展林业生态环境建设过程中,受到很多因素影响,因此导致森林病虫害发生的原因也有很多,具体可以从以下4 个方面进行分析。

2.1 森林病虫害发生具有不确定性

我国地区林业发展由于地理环境不同,因而也存在着一定差异,对于某一个地区导致森林病虫害发生的自然环境与人为环境也存在很大不同。当前,很多常见的森林病虫害常常是在没有任何先兆的情况下突然发生,因此,专家与林业工作人员对于即将发生的森林病虫害无法进行准确预测[2]。同时,随着我国林业迅速发展,人工林的面积也在逐渐扩大,无形中增加了林业管理难度,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提升了森林病虫害的发生概率。除此之外,相对于自然林木来说,人工林缺少防御能力,无法对森林病虫害进行自我防御,从而导致森林病虫害的不良影响逐渐扩大。

2.2 森林病虫害种类不断增加

我国对于森林病虫害的监测预报与检疫工作没有有效落实,导致病虫害对林业生态环境建设的不利影响进一步扩大。众所周知,我国地域广阔,森林覆盖面比较广,这对于我国林业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林业工作人员在实际工作过程中,由于没有落实森林日常监测工作,导致森林管理出现拈轻怕重的现象,对森林病虫害等相关信息没有及时进行预报,导致防疫工作滞后,病虫害肆意传播。现阶段,我国林业受到病虫害威胁的面积不断扩大,为林业快速健康发展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对于容易出现病虫害的林区,如果无法提前进行有效预测和预报,必将对林业发展造成无法估计的后果。

2.3 森林病虫害物种进化速度快

对于比较常见的森林病虫害,林业工作人员通常会采用农药等化学手段以减少病虫害的发生概率。然而,在使用农药过程中,由于没有掌握农药的正确使用方法,认为农药用量越大越好,使得农药在伤害病虫害的同时也对病虫的天敌以及林木等造成破坏,久而久之,甚至导致病虫产生抗药性,为后续开展的病虫害防治工作增加了难度[3]。同时,过度使用农药产生大量药物残留,土壤与地下水受到污染,林业生态系统遭到破坏,导致生态环境不断恶化。除此之外,由于受到全球气候变暖以及温室效应等因素影响,病虫害的死亡率出现下降趋势,增加了病虫害的防治难度与防治成本。

2.4 森林病虫害防治机制有待完善

现阶段,我国森林防治机制建设,大多采用由上而下的行政管理机制,林业部门之间缺乏有效沟通交流,从而造成同一个地区在开展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过程中出现不协调的现象。特别是对于小范围内的病虫害,相关部门如果没有进行有效沟通、协调开展工作,就会造成病虫害的影响范围进一步扩大,为林业发展带来巨大损失。同时长期在这种不协调的防治工作中,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不高,对于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的意义认识不到位,导致一些地区的病虫害范围不断扩大。

3 加强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在生态环境建设中的重要性

3.1 有利于增强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在整个生态环境建设中,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具有突出贡献,其有利于保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在开展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过程中,通过科学合理的防治手段能够有效降低病虫害对周边森林生态系统的破坏。在防治工作的初期阶段,应采用有效的防治措施,防治病虫害的爆发,从而减少病虫害对周边森林的破坏,为树木健康生长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加强林业生态环境建设,对于水资源与空气循环有着积极的作用。而病虫害的发生,导致林业资源受到破坏,使得林业资源本身的优势无法充分发挥出来。由此可见,林业工作人员在实际工作过程中,要采用科学有效的方法开展病虫害防治工作,从而有效发挥森林的调节作用,维持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3.2 提升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加强森林病虫害防治既有利于我国森林生态环境建设,也有利于提升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4]。

(1)从经济效益角度来分析,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开展病虫害防治工作,可以充分发挥出林业资源本身的价值。随着各个领域的深入发展,其对林业资源的需求量也在逐渐增多,林业本身所具有的经济价值也在不断提升,特别是一些能够展现美学价值的林木,可以促使旅游行业进一步发展。

(2)从社会效益角度来分析。加强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可以有效解决由于人们过度开采而导致的生态环境恶化问题,减少水土流失与荒漠化的发生概率。在新时代背景下,国家提升了对森林资源的关注度,在各项政策的推动下,开发了许多防风林建设项目,更加重视对森林病虫害的有效防治工作,进而促使林业生态系统保持稳定性。

(3)从人类自身角度来说,加强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有利于维持森林生态系统平衡,这不仅会给人类带来更加舒适的生存环境,还可以促进地区经济稳定发展。

总之,在新形势下开展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增强森林病虫防治效果,有利于强化林业生态环境建设,保护我国的林业资源。

4 我国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存在的问题

4.1 森林病虫害危害重视程度不够

随着经济飞速发展,大量资源被开采,森林资源作为可再生资源,由于被大肆开发,导致生态环境受到破坏。同时,由于没有对森林植被系统进行科学管理,导致森林病虫害加剧。然而,当前很多人对于森林病虫害工作都不重视,没有认识到其所带来的巨大危害。部分地方政府虽然开展了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但是没有认识到该项工作是一个周期比较长的工作,在实际防治过程中,一旦没有取得预想效果就放弃或者另想办法,对森林植被与土层造成巨大破坏,在不断恶性循环中,不仅没有有效控制病虫害,还加剧了生态环境恶化。

4.2 森林植被缺少病虫害预防机制

我国在开展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过程中,既不是在森林植被种植之后,也不是在管理途中就对于病虫害进行预防,而是在病虫害肆虐到一定程度后才开始治理工作[5]。简言之,就是只有治理,缺少预防,而要想切实做好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需要在管理森林植被过程中,将预防与管理有机结合,这样才能取得一个满意的治理效果。同时,在森林植被受到病虫害威胁发生病变后,缺少一个专门的治理部门对森林植被进行检测,因而在病虫害发生之前也就无法开展有效预防。

5 加强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的策略

5.1 增强对病虫害的认知,提升病虫害防治效果

要想促使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取得良好的效果,相关人员首先应具有一定的病虫害知识储备,可以大致掌握病虫害防治知识,对于目前林业生态环境建设中,加强病虫害防治工作的重要性能够有清楚的认识。在实际工作过程中,通过多样化的病虫害防治措施的尝试,在长期实践中不断改善病虫害防治方法,从当地林业生态环境建设情况出发,对林业发展展开科学合理的规划,制定出一系列能够促进林业发展的可行性管理方案,不断改善树木生长环境,提升病虫害防治效果。此外,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相关人员应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在开展病虫害防治工作中,要及时发现病虫害,建立网络管理系统,依托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对树木生长情况进行分析,跟踪可能发生的病虫害,并将其扼杀于摇篮中。同时,相关人员通过网络还可以从不同方面了解全国各地所开展的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并以此为参考,做好本地区的病虫害预防工作。

5.2 融入先进防治技术,保证防治工作有效性

要想全面提升森林病虫害防治效果,相关人员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应积极引进先进的病虫害防治技术,以此为开展防治工作提供支持与保障。很多地区在长期实践过程中,积累了颇为丰富的病虫害防治工作经验,相关人员在开展防治工作过程中,可以适当借鉴这些经验,并结合本地区林业实际发展情况,有针对性地运用病虫害防治方法,始终坚持因地制宜原则,从而取得一个良好的病虫害防治效果。在以往的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中,通常会频繁只用化学药剂,这种方法虽然对病虫有一定的作用,但是也会对林业周边环境带来不利影响。因此,相关工作人员在实际工作中,要积极采用绿色、无污染的工作方式来强化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可以将生物技术和物理防控技术有机结合,将二者的优势充分发挥拆开来,从而形成一个科学合理的病虫害防治模式,以此来促进病虫害防治工作的有效开展。

5.3 通过科学诱捕工作,促进林业生态良好发展

随着人们对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绿色发展与绿色管理的理念也深受人们的欢迎。相关人员在开展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过程中,可以利用生物昆虫之间相生相克的特点,为害虫的天敌营造出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这样做有利于降低病虫害的发生概率,能够促使林业生态环境建设取得良好的发展效果。

例如,在开展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过程中,可以采用诱捕法,这种方法是一个比较常用的防治方式,在长期的实践中取得了一定的防治效果,颇受人们欢迎。具体来说,就是从森林害虫的生活习性与自身特征出发,通过害虫喜欢的味道,将成虫吸引至某处,让成虫产卵或者交配,然后再将所有害虫集中在一个位置开展统一消杀与处理[6]。通过诱捕法,害虫对森林植被的破坏程度不断降低,该方法是一种可以被广泛运用的森林病虫害防治方法。同时,还可以采用药物灌输法,这种方法指的是将药物按照一定的配方注射到树木内部,这种方法可以有效防治病虫害,然而在使用该方法后,有关人员应及时为树木输送营养液,并且对于树木损害部分要及时进行修复。

5.4 构建完善的预警机制,加强实际防治效果

在开展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过程中,有关人员应积极地构建完善的预警机制,加强实际防治效果。通过预警机制,有关人员可以及时掌握林业生态环境建设情况,结合树木实际生长情况采取恰当的防治方法,从而有效提升防治效果。除此之外,要想促使现代化的森林病虫害预警机制充分展现自身价值,还应强化对整个林区的监管力度,要结合林业资源实际情况,采用恰当的预警措施,之后再通过科学有效的森林病虫害防治技术,降低病虫害对林业发展的影响。在开展监管工作中,有关人员应做好数据记录。例如,对于病虫害的发生时间、病虫害的发生特点,要进行详细的记录,从而为后续开展的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提供有力支持。

6 结语

总而言之,当前我国的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还需要深入研究有效的防治措施,才能促使林业生态环境建设持续健康、稳定发展。这就要求有关人员在实际工作中,要对森林病虫害产生的原因及危害进行深入分析,深刻认识到加强病虫害防治工作在林业生态环境建设中的重要性,针对当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采用相应的防治措施,促使我国林业生态环境建设能够取得良好的发展。

猜你喜欢

防治效果林业病虫害
用料不当致牛病 如何防治效果好
欢迎订阅《林业科学研究》
春季葡萄苗病虫害咋样防治
夏季玉米主要病虫害有哪些
三招搞定花卉病虫害
20%啶虫脒可溶液剂对苹果绣线菊蚜防治效果
land produces
林业有害生物的防治
缩宫素联合米索前列醇用于引产后出血的防治效果观察
林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