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分析林业工程的苗木培育与病虫害治理

2023-04-15唐先伟

花卉 2023年6期
关键词:苗木林业病虫害

唐先伟

(山东省东平县新湖镇农业服务中心,山东 泰安 271000)

0 引言

林业工程建设是复杂的工作,涵盖较多的工作步骤,如栽培树苗与种植浇水、防止病虫害侵蚀等。这个过程会消耗一定的时间,任一环节都极为关键,若某一步骤存在差错,则会引发林业工程问题的出现,对林业工程运行产生不良影响。基于此,依据造林标准与技术应用方法,提高工作人员技术能力尤为重要,力求构建出完美林业工程。

1 林业工程苗木培育技术应用要点

1.1 科学有效选择育苗地

林业工程建设中,要想给苗木生长营造良好的环境条件,选择育苗基地极其重要,依据苗木种类需求特征,选择适宜的环境气候条件,在这个基础上,明确地下水位与排水条件,有效划分育苗基地区域。对于部分苗木栽培对水肥具有一定的要求,基于此,利用行之有效的改良技术整理苗地,保证育苗具备一定的使用特性。除此之外,选择育苗地要关注空气与光照等因素,重视外部环境条件,保证选择的苗木育苗基地利于后续苗木生长,拥有良好的环境条件。

1.2 种子处理技术要点

处理苗木种子过程中,如果缺乏科学的种子处理技术,则会影响苗木保存率和成活率。种子处理技术要点分为以下3 点内容:①选择树种过程中,侧重优良品种母树,保证苗木种子自身具备一定的抗病虫害能力,外形良好,一定程度上其对工程育苗总体质量具有一定影响;②实际播种前,关注催芽处理,例如,淘洗苗木种子过程中,将消毒处理工作落到实处,保证苗木种子拥有足够的水分与温度,加快其生长[1];③播种苗木过程中,全方位检查种子萌芽率,防止存在萌芽率过低的情况,不然对后续林业工程苗木保存率具有一定影响,并影响成活率。

1.3 对施肥工作要求

身为林业工作人员,苗木生长施肥过程中,控制肥料数量是十分重要的,肥料过多过少对苗木产生一定影响。作为工作人员应提高专业水平,依据苗木生长情况科学判断所需肥料数量,如果苗木为快速生长阶段,应加大肥料用量,确保苗木拥有足够的营养,在这样基础上,添加一定量的氮磷钾化肥。此外,部分苗木生长对肥料需求较少,基于此,工作人员应多多学习种植知识,确保苗木良好成长。

1.4 苗期管理

幼苗生长过程中,易遭受到外界因素影响,使得生长质量不理想。这个过程中,其具备较差的抵抗力,因此加强生长阶段的幼苗苗木管理极为重要。

1.5 利用互联网制定管理方案

林业工程建设中,工作人员制定未来管理方案尤为重要,全方位分析潜在的病虫害问题。工作人员优化工作理念,利用互联网技术预测苗木未来生长情况,从而减少工作人员工作压力,确保将水分与肥料送往有需求的苗木个体。此外,做好提前准备,避免病虫害问题的出现,一方面减少经济损失,另一方面确保林业工程苗木健康[2]。

1.6 管理要求与技术应用方案

树苗生长区域附近,构建保护屏障是极为必要的,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有效监管培植工作各个环节,确保树木良好生长。利用科技技术全方位监控树苗生长期情况,为其提供充足的水分养料,将病虫害防治工作落到实处。

2 林业病虫害防治面临的问题与原因

2.1 林业病虫害防治面临的问题

具体问题如下:①乱用药物。为及时有效的消灭病虫害,部分林区存在乱用药物的情况,从而造成消灭害虫具有一定的难度,并使得害虫产生抗药性,导致生物链遭到破坏,对生态系统平衡性产生一定影响。②病虫害防治技术缺乏创新性。一些地区针对病虫害防治工作缺乏一定的支持性,具体体现为实施病虫害防治措施中,利用的理论具有陈旧性,技术具有落后性,总体上创新性不足,造成病虫害防治措施与具体情况不吻合,最终林业病虫害出现风险较高,对林业总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对林业长远化发展是极为不利的。

2.2 林业工程病虫害出现原因

具体原因分析如下:①生态原因。林业工程建设中,生态调节是极为关键的环节,对经济建设发展具有一定的价值作用。因此,要想提高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水平,应给予生态调节一定的关注。对于林业工程建设来讲,生态工程建设主要是人工植树造林形式,该种方式对生态状态具有转变性,仅仅依靠人力而为之,选用的树种没有迎合工程建设要求,造成生态调节工作机制具有单一性。加之林业物种单一性,缺乏一定的自我修复能力,因此易遭受病虫害的侵蚀影响。②人为因素。就林业生态工程病虫害问题来讲,人为因素是十分重要的。林业工程中,不同林区管理方式是不同的,从而造成林业工程病虫害种类具有多样性。最为主要的原因在于林业工程工程管理方式与实际实施机制存在缺陷性,没有将整体林业生态病虫害防治工作落到实处,最终影响林业生态建设效果。③自然因素。对于林业工程建设,由于自然因素影响导致病虫害的出现。受特定自然环境影响,一些病虫繁殖能力与生存能力较强,受多种因素影响,加大了病虫害传播范围,对林业生态工程建设产生影响。当前形势下,一些林业工作者处理病虫害过程中,没有制定多样化防治手段,解决病虫害问题具有一定的困难。受自然环境变化影响,使得病虫具备一定的抗药性[3]。加之大部分防治药物不能确保病虫彻底处理,反之加快了繁殖速度,最终对林业工程发展产生一定影响。

3 林业防治病虫害原则

3.1 针对性

林木资源与森林中昆虫见具有极为紧密的联系,预防病虫害过程中,应给予内在关联一定的关注,深入分析具体情况,真正认识到病虫害类型,利用科学有效的病虫害防治方法加以处理。其中保护害虫天敌从而消灭害虫是一种极为有效的方法。利用多样化方法,确保防治优势的发挥,确保病虫害防治效果。以病虫害为基准开展防治工作,技术工作人员深入分析病虫害范围,认识到病虫害产生的危害程度和规模大小。在此基础上,和实际情况结合来制定防治计划。病虫害出现范围较小,加之危害程度较低,将干预工作落到实处,利用行之有效的防治措施解决问题,确保防治工作总体效果。

3.2 环保性

就社会发展现状看不难发现,林业病虫害预防和控制包含多种措施,但部分措施运用中对生态环境会产生不良影响。选择病虫害防治方法时,应关注是否会产生污染,是否含有毒性,防治破坏环境并危害人畜。病虫害防治措施应具备环保性,进而确保病虫害防治效果的提高。

4 病虫害防治技术要点

4.1 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技术以生物食物链效应为主,实现了病虫害的全面预防,在病虫害预防中占据一定地位,发挥着关键性作用,具有良好的效果。该种防治方式不仅防治成本较低,并且实现了防治目的。生物防治包含以下几种方式:①利用天敌方式进行防治工作,该方式对病虫害繁殖起到了遏制性作用,实现生态平衡,加快林业建设发展;②利用微生物防治技术,防治病虫害中细菌与病毒具有极为明显的效果。

4.2 物理防治

林业工程中物理防治是良好的病虫害防治技术,实际利用中应掌握病虫害特征,在此基础上,和相关数据结合,利用针对性措施消除病虫害。依据害虫趋光性完成捕捉,或是利用超声波方式杀虫,这两种方式中任一方式都十分有效,能减少一定的经济成本。此外,利用热处理与超声波方式除掉虫子是极为良好的方式,例如,物理防治技术中,将树木枝干放在一定温度水里浸泡,待一定时间后,利用热处理方式杀掉病原物。还有一种物理方案,将物料薄膜缠绕在树苗枝干上,虫子和树干为隔绝状态,防止虫子伤害枝干。

4.3 化学防治技术

林业工程中涵盖较多的工作步骤,其中防范病虫危害,治理多种疾病是极为关键的工作。防治病虫害输中化学防治技术是十分有效的方法,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病虫害出现率,有效遏制了不良趋势发展。该种方式不需要花费太多的资金与劳动力,确保少投入高回报。当下林业发展趋势较好,农药种类多样化,科学应用则能避免病虫对树木产生影响。种植树木前,将化学药剂播撒在土地中,降低病虫危害。播撒药剂过程中,不能对当地环境产生不利影响[4]。

4.4 综合防治

林业工程病虫害防治中综合防治是十分重要的方式,将物理防治技术和化学防治技术结合,有效解决了病虫害问题,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林业工程发展水平,给予生态环境以保护,加快林业持续性发展。不同情况背景下苗木出现的病虫害具有差异性,基于此,需利用多样化技术加以防治。单一化技术不能获得良好的效果,作为相关人员应结合具体情况加快综合防治。

5 病虫害预防对策

5.1 做好病虫害预测

防治病虫害过程中,预测预报为基础工作,应给予一定的关注,对病虫害实施全方位监控,监控其发生状态,指派相关人员做好该项工作。在此基础上,明确具体方法进行针对性调查,及时有效地发现潜在问题并加以解决。该过程中,建立病虫害预测预报系统极为重要,之所以这样做是为了发现林区病虫害问题,针对发现动向,实施地区预警与预报,并和林业资源具体情况相结合,依据天气环境情况做出预报,确保制定决策时获得有效依据[5]。此外,对病虫害进行全面调查,从而积累大量的知识,建立全方位数据库,将监控数据处理平台运用于预测预报系统之中,关注区域设施建设,优化管理工作,确保设备设施技术化,使得检测和报告功能确保病虫害防治总体效果。

5.2 科学营林造林

播种前清洗消毒种子是十分重要的步骤,将种子浸泡在一定比例浓度中的波尔多液中,浸泡一定时间后开展播种工作。利用轮休轮作的方式进行营林工作,确保病虫害的防治。终止前将苗圃消毒工作落到实处,全面清理发病植株,预防病原菌的侵袭。造林过程中,利用抗病性较强的品种,科学抚育,实施病虫害防治工作,减少病虫害出现概率,做好追肥与深翻整地,确保树木具备抗虫性。针对发生病虫害问题的情况,对发病植株进行及时清理,并加以焚烧,防止发生相互感染的情况。病虫害问题极为严重的情况下,应做好清理工作,防止影响正常生长的植株。

5.3 加强林业检疫工作

林业病虫害防治中,据数据调查不难发现,国外生物入侵是造成林业生产病虫害最为主要的原因。当下我国由于国外生物入侵影响,使得林业资源病虫害威胁日益严重,新的病虫害疾病对林业生产具有极大的破坏性。如果大范围爆发病虫害,则对林业资源构成极大威胁。基于此,相关单位应全方位检疫与监测外来物种,对于国外优质林木引进过程中,林木入境时,做好严格检疫,全面检查林木携带的病菌与寄生病虫,坚决从源头上杜绝病虫害蔓延,确保林业生产。

5.4 科学有效调整树种结构

基于森林资源调查与清查情况,及时有效地采伐抗病能力弱与长势差的树种,更新抗病虫能力较强的树种。该过程中,针对生长势头较弱密度大的树林进行科学间伐,并营造混交林。针对一些采伐更新的林地,利用点状与块状方式营造混交林,科学有效地栽植经济林树种,改善单一化状况,防止病虫害大范围爆发。此外,科学有效搭配树种,营造多样化树种,并不断引进优良树种,将树种搭配工作落到实处。退耕还林过程中,对于抗逆性的经济树种,保证立体开发经济植物与草木,真正防治病虫害。

5.5 提高管理人员素质能力

林业生产中,病虫害管理工作人员发挥着关键性作用。管理人员应具备极为丰富的经验,从而有效控制病虫害对林业生产的影响。反之则会造成林业生产产生极大的损失。林业生产中及时有效地发现病虫害,明确病虫害种类,利用相关措施缩小发病范围,实现病虫害损失的控制。作为工作人员应掌握相关知识,积极参与技术培训,加快病虫害工作的开展,从而减少病虫害造成的损失。

6 结语

总而言之,开展林业工程过程中对各项工作有极高的要求,不管是选择种子还是选择苗地应具有严格性,给予施工管理与播种一定的关注,做好苗期管理。病虫害防治中,利用化学防治与物理防治方法,降低病虫害产生的影响,从而有效解决病虫害问题。实际防治中给予周边生态环境以保护,提高林业工程质量基础上,确保林业工程持续化发展,使得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获得良好的效果。

猜你喜欢

苗木林业病虫害
欢迎订阅《林业科学研究》
春季葡萄苗病虫害咋样防治
夏季玉米主要病虫害有哪些
三招搞定花卉病虫害
苗木供求信息
land produces
最新苗木行情
最新苗木行情
林业有害生物的防治
林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