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形势下森林资源管理和生态林业的发展方向探讨

2023-04-15李新德

花卉 2023年6期
关键词:工程规划森林资源林业

李新德

(聊城市茌平区冯官屯镇农林水综合服务中心,山东 聊城 252122)

1 生态林业建设必要性

人类社会发展需要以良好的生态环境为基础,只有人与自然和谐统一才能确保人类社会稳定前行。从当前生态发展情况上看,生态林业建设无疑是恢复生态环境、强化自然生态基础的主要形式。不论是经济发展还是科技发展,其都要有相应的生态基础做保障,换言之,推动生态林业发展能够为经济发展和科技发展创造有利条件。另外,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对于生活品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生存环境直接影响着人们的身心健康,良好的生态环境可以改善空气环境,更多的树木覆盖也能够改善土壤性能,这些对人类的健康生活有重要意义。“金山银山不如绿水青山”,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当代人留给子孙后代最宝贵的财富,加强当前生态林业建设能够为后人积累宝贵的生态财富。除此之外,生态环境本身就是一种经济资源,更好的生态环境能够促进生态经济开发,依托于相应的生态林项目可以进一步带动地区经济发展,实现生态建设和经济发展的双赢[1]。

2 林业资源的生态功能

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人们的生活质量虽然得到质的改变,但是由于对地球资源的过度开发,导致部分地区生态平衡遭到严重破坏,大量动植物走向灭绝。而森林资源可以有效维系生物多样性,主要体现在以下3 个方面:①森林资源一般相对平衡、稳定,且温湿度相对适宜,再加土壤中的营养物质相对丰富,为多种动植物的生长提供优质的环境。②森林资源内部有较为丰富的食物链和相对复杂的食物网,再加上隐蔽的环境,是多种濒危动植物的繁衍生息的良好场所。③生态林可以通过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等实现对有害气体、可吸入性粉尘的有效吸收,从而抑制温室效应、改善生态平衡。

3 新形势下森林资源管理与生态林业现状

3.1 缺乏完善的法律体系,未能规范管理制度

从森林资源管理上看,我国早期主要依托森林资源进行经济发展,并未重视林业资源的生态平衡,导致大面积出现乱砍滥伐现象,生态环境持续恶化。在相应林业法律规定中,只强调林业资源如何管理,不涉及保护和培育工作。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物质生活基本保障,生态环境恶化对人们生存产生威胁。国家和社会开始提倡自然环境保护,在经济发展将自然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进行协调,实现二者和谐共生。基于科学发展观,开始倡导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进一步促进了生态林业发展。但是,整个过程中相关法律未能完善,没有将管理流程进行规范。林业部门在开展工作中,没有获得法律支撑,影响到林业资源管理与生态林业发展。

3.2 片面追求量的增加而忽视质的提升

在落实林业生态修复工作的过程中,应当以促进林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作为工作目标。但部分林业部门对林业生态恢复工作缺乏深刻的认识,将其当做简单的工作任务,认为只要重新栽种树木就是完成任务。这就导致工作人员片面地追求树木量的增加,而忽视了这一工作方法是否能够增强林业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3.3 生态林业工程规划缺乏实施的可行性

林业生态工程规划工作中,很难平衡生态与经济,长期与短期,原材料、市场资源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一方面,生态林业工程规划会给林区和伐木公司带来巨大的资金压力和市场风险,很容易造成经济、环境和商业利益之间的严重竞争,降低公司的盈利能力影响生态林业工程规划。另一方面,在生态林业工程规划、实施和管理也存在弊端和不足,不仅不能满足生态林业工程规划的需要,而且对生态林业工程规划和建设工作也有客观影响。特别是在人员的素质和能力方面,导致生态林业工程规划和实施上出现了严重的缺陷和错误。

3.4 资金投入不足

在林业工程建设过程中,需依靠大量财政支持。若资金不足,会影响到工作者积极性。当前,我国林业工作奖励机制并不完善,很多先进的技术在林业生产过程中也没有得到有效实施,使得林业科研人才越来越少,进一步影响到林业技术推广和研发工作。对此,在林业建设过程中,需不断提高林业推广人员的待遇,并加强素质教育,确保生态林项目建设顺利实施[2]。

4 森林资源管理与生态林业的对策

4.1 完善林资源管理与生态林业工程管理的制度

需要以项目为管理单元,对不同类型项目需要应用的建设原则予以明确,使效益原则、技术配套原则和可持续发展原则在不同项目中的应用措施更为明确,保证林业工程项目在前期准备过程中合理评估多维度建设效益、建立技术档案、评估项目的全发展周期,便于全面达成生态林业工程的建设目标。例如,针对纯公益性质的生态林业工程,要重视设置技术配套原则的相关指标措施,对建设成功后的验收技术指标进行目标设置和执行考核,使区域人均绿地面积、生物多样性恢复率等指标竣工后在合理范围。强化生态林业工程的可持续发展评估。这要求从业人员在项目前期准备过程中强化可持续性评估,对一次性和可持续的资源依赖开发项目,分两条路线设置完善的林业技术评估方法,从而反映出生态环境的恢复期限和恢复成本,使林业开发项目和造林恢复项目之间接续顺畅,推进林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和工程应用。确保成本可行性分析符合林业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这要求项目成本评估环节完善对不确定性因素的考虑,同时要求林业专业技术人员和林业工程管理人员全面参与项目的成本评估活动,从而规避林业施工材料市场波动、林业培育环境恶化等因素对项目成本的不利影响,使得生态林业工程的成本安排符合实际情况,最终全面实现预期的林业工程验收目标。

4.2 对森林资源进行更为科学的管理

森林资源的管理需要科学的方法,有关部门应当针对森林资源的类型、当地的气候、资源开发的实际需求等因素,进行综合考量,制定一套符合当地发展的、行之有效的管理体系,实现农林结合,让当地的林业更加多样化。首先在提升林业产能的基础上,保障森林资源的合理使用。有关部门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还可以采取林草结合、林牧结合的模式,科学改变产业结构,增加林业收入,同时达到改善生态环境的目的,让生态结构更加合理。其次,落实植树造林技术,让森林资源的结构更加完整,对病虫害的抵抗能力更强。最后,有关部门还要加强对林区监控系统的建设,借助先进的信息技术,来对林区内的各种问题施加精确的监控,尤其对于大面积的林区来说,监控更是有助于管理人员及时发现问题,采取针对性的解决方法[3]。

4.3 提升生态林业工程规实施的可行性

为了增加林业工程规划的可行性,有必要对生态林业工程规划进行相应的优先排序。将环境与经济的短期和长期分开,以及商业与市场,解决公司与市场之间的比例、一致性和关系问题,这涉及生态林业工程规划,利用市场管理功能和分配功能平衡项目建设的各个环节,以及与林业公司压力风险的关系,促进环境、经济、商业和社会的发展。同时,森林生态项目的规划和管理应纳入设计和实施,加强质量管理和生态林业项目管理[4]。为了整合更专业的生态林业工程规划,需要不断提高生态林业工程规划人员的能力,并让适当的人员参与生态林业工程规划的培训,更有效地完成生态林业工程规划。全面提升生态林业工程规划技术含量和能力,提高生态林业工程规划质量和效率。

4.4 建立林业生态保护监测机制和预警系统

基层林业部门对林业生态恢复工作予以了足够重视,但对后续林区管理工作的重视力度有所不足。想要充分发挥生态恢复工作的价值,保证生态恢复成果的最大化,就应当建立起完善的监测评估机制,实时管控林区的恢复情况。因此,基层林业部门应当构建林业生态保护监测机制和相应的预警系统,及时发现林区中出现的问题,采取有针对性的处理办法,避免出现“只种树不见树”的情况。首先,有关部门应当以智能化的信息平台为依托,对林区数据进行监督,对林区生态修复工作的具体开展情况进行检查。一旦出现破坏森林资源的行为,能够及时发现并依法惩处,从而减少破坏行为的发生,为林区生态系统的自我恢复奠定基础。其次,对于可能出现的洪涝、干旱、大风等恶劣天气予以监测,及时发布预警信息。基层林业部门在提前获知恶劣气候的预警信息后,能够及时制定应急预案,减少恶劣天气对林区的不利影响,从而助力林业生态修复与保护工作的高效开展。通过这一途径,能够实现从前期恢复到后期管理的全覆盖,建立起完善的林业生态恢复工作机制,在促进林业资源长远发展的基础上,也有助于环境保护目标的实现,为人们提供更加优质的生存环境[5]。

4.5 科技引领,智能巡护

针对森林资源的巡护与监管工作,有着相应的难度,要利用互联网信息化技术,有效开展森林资源的管护工作。要为相关工作人员统一采配先进的硬件设施与终端设备,构建信息化管控平台,能够实时监测巡护工作人员所在的位置以及行进的轨迹等情况,同时通过终端设备将有关的巡护信息向上级汇报,并且接受来自于上级的指令信息,从而做好相关管理工作。如果身处禁牧地区,没有较好的网络信号,针对这样的问题需要购买对讲机,以完成工作任务。针对林地管护工作,要严厉惩戒林区放牧行为。考虑到森林资源巡护与监管的难度,选择“互联网+”方式,并且有效整合云计算技术、移动通信技术以及大数据技术等,要给所有森林管护人员统一配备智能手机,并且安装所需的森林巡护APP,森林资源信息化巡护管控平台能够提供多种技术功能,例如,可以实现巡护位置实时定位操作、巡护轨迹快速查询操作、事件信息有效回报操作以及巡护日志高效管控操作[6]。

4.6 提高林业工作人员专业素质

提高林业工作人员专业素质,要从专业人才引进和人才培养两方面入手。

(1)人才引进方面,各地林业部门应重视专业技术人员的选聘工作,结合自身工作需求,适当增设必要技术岗位,着力于提升专业化林业工作人员占比。在人才选聘过程中,不仅要关注技术水平较高、工作经验较足的技术人员,同时也要为林业相关专业应届毕业生提供一定的就职岗位,给予这些专业对口人才相应的实践机会,有效促进我国林业事业发展。

(2)在人员培训方面务必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对林业工作人员进行专项培训,可邀请相关专家结合当地实情对新型林业技术进行介绍,先保证林业工作人员了解技术内容、明确技术优势。除培训外,还应建立相应的考核机制,定期对林业工作人员专业水平进行考核,并将考核结果与工作人员薪资挂钩,激励林业工作人员提升自身专业水平,更好地完成林业技术推广工作[7]。

5 结语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物质生活基本保障,人们更加重视生存环境质量。国家通过森林资源管理,制定了生态林业发展策略,期望借助这样的方式实现自然环境生态稳定。长期经济发展中,对森林资源不节制的使用,低效价值的产出,造成大量森林资源浪费,为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严重的生态危机。通过对林业管理法律法规的健全,生态林业体系逐步形成;调整林业人员组织结构,增强森林资源管理和生态发展质量;加快林业产业调整,构建生态林业体系;培育多样化林业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重视林业资源保护宣传,增强生态环境意识;加强林业资源与农业融合,建立生态循环经济,实现经济和生态效益统一,保障生态环境稳定。

猜你喜欢

工程规划森林资源林业
欢迎订阅《林业科学研究》
基于市政给排水工程规划设计及施工技术分析
land produces
保护好森林资源 让林区青山常在
新形势下北方森林资源保护探讨
新形势下加强森林资源档案管理工作的构想
浅议城市轨道交通工程规划与设计阶段的投资控制
博州城乡供水工程规划水量供需平衡分析
某县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规划问题研究及设计步骤
林业有害生物的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