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园林景观绿化工程技术管理探讨

2023-04-15陈先祥

花卉 2023年6期
关键词:反季节园林景观园林绿化

陈先祥

(无为市园林管理所,安徽 芜湖 238300)

0 引言

园林景观绿化工程作为城市的基础工程,不仅可以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而且可以进一步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在我国绿化园林工作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如园林绿化发展不平衡,总体标准偏低,园林绿化总体规划简单,景观单一。造成这一问题的一大原因可能是相关部门对城市的绿化和园艺重视不够。为了更好地解决这个问题,政府部门必须转变思路,把绿化园林工作作为城市的重点工程。此外,政府机关也要做好绿色园林的推广工作,提高居民对绿色园林的重视程度,推动绿色园林成为全员工程。

1 园林景观绿化工程技术管理的特点

1.1 在实际运用中具有一定的观赏性

在一个城市将要进行该工程之前,需要相关的设计师对该区域进行合理的实地考察,对该区域的风土人情、适合种植的植物以及交通等实际情况进行勘测,以此来运用合理的方式方法对其进行建设,使设计出来的方案能够更好地符合该地区的情况。

1.2 进行园林景观绿化具有一定的生态性

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的发展,人们赖以生存的环境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那么在对该区域进行工程设计时,相关设计人员还需要对该地区的地势环境、空气情况以及天气状况等进行合理的分析判断,以此来挑选出最为合适的植物进行栽种。这样不仅能够保证该区域所种植被的存活率,同时也能够进一步提高这些植物的作用,使城市减少大气污染、噪声污染等,从而达到生态城市的发展目的。

2 园林景观绿化工程技术管理措施

2.1 园林景观绿化工程建设中苗木反季节栽植

2.1.1 内涵

在园林景观绿化工程建设中,为了使苗木反季节栽植技术使用效果能够得到全面的增强,相关管理人员需要加强对反季节栽植技术内涵的深入性分析,之后再根据园林景观绿化工程建设的要求和标准选择正确的技术方案,避免对后续工程建设产生一定的影响。在反季节种植基础实施的过程中,需要考虑到季节性的因素,完善当前的栽植方案,使整体栽植效果能够符合相关的要求。在园林绿化施工之前,还要考虑城市园林建设的相关标准,按照不同植物的特点来优化当前的栽植方案,例如,要了解植物的生长规律以及植物特点等等,严格按照植物生长的条件需求建立良好的施工条件和施工场所,避免对植物的生长造成一定的影响。这样一来可以满足植物在季节内部的代谢要求,使植物成活率能够得到全面提高。在反季节种植技术实施的过程中,存在着难度较大的问题,这主要是由于在实际施工时需要克服来自于施工季节方面的问题,严格按照园林绿化植物的生长特点来完成当前的施工任务,使反季节种植技术使用水平得到全面的提高。另外在反季节施工技术利用的过程中,还要避免在植物后续生长时出现死亡的问题,要按照现场的施工特点和季节特点了解周边环境对植物所产生的影响,优化当前的工作方案,使植物本身的成活率能够得到全面的提高。反季节种植技术实施的过程中对技术条件的要求较高。在实际施工中要配备完善的基础设施,并且还需要做好不同施工环节的有效管理,避免突发因素对植物生长所产生的影响,构建高品质的园林景观绿化工程建设模式,为植物后续的生长提供重要的基础,凸显现代化反季节种植技术本身的应用优势[1-2]。

2.1.2 掌握主要工作原则

为了充分发挥反季节种植技术本身的业务优势,在实际工作中需要掌握反季节种植技术本身的应用原则,以此来优化当前的工作方案,为后续园林建设提供重要的基础。首先在实施工作中需要落实保护性的工作原则,反季节种植技术主要是指植物不适合在一定季节内进行种植但是却被种植的技术,反季节种植技术是相对于植物生长季节而言的,在城市园林建设中采取反季节种植技术,有效保证了城市中的绿化景观,符合城市当前的发展要求。在实施工作中需要按照现场的情况来提高反季节种植技术本身的实施效果,并且还需要使各个绿化更加协调科学,达到了好的搭配效果,保证植物的健康生长。在实际施工过程中采取反季节种植技术时要以植物的生长规律为主要的基础条件,之后采取相对应的保护策略,使植物能够达到良好的平衡状态。在实际栽植的过程中,需要将理论和实践相互融合,避免对根系的生长造成严重损伤,并且还需要考虑植物本身的新陈代谢特点,和周边环境相互协调,避免对植物的生长造成一定影响,从而使植物的环境适应能力得到全面的提高,并且也可以和施工任务相互匹配,使整体操作能够变得更加流畅。在反季节植物移植过程中需要将植物保持在休眠的状态下,之后采取人工的手段来进行有效保护,避免对植物本身的生长造成一定的影响。同时还需要考虑植物生长习性,将植物移植到新的成长环境中,并且按照周边环境的变化特点,重新建立起植物本身的新陈代谢体系,使植物成活率能够得到全面的提高。在实际种植过程中,相关管理人员需要落实保护原则,防范各种矛盾问题的发生,使反季节种植技术应用水平得到全面的提高。其次在反季节种植技术实施的过程中还需要落实科学化的工作思维,按照现场的情况选择正确的反季节种植技术,为苗木的生长提供重要的基础,在反季节种植过程中,相关施工单位要根据园林景观绿化工程的实际情况和季节因素,加强对苗木品种和质量的有效选择,满足不同季节的观赏需求,为园林建设提供重要的保障。在一部分苗木移植过程中,根部会长出新的根系,在二次移植过程中有较强的吸水能力,适应周边的移植环境,使苗木的成活率能够得到充分保障[3-4]。

2.2 进一步明确好工程监理责任

在工程管理中,要明确监理人员的工作责任,通过实际施工管理工作来实施,改善风景园林绿化工程的建设和管理的综合质量和水平。具体来说,作为项目监理首先要做好工程图纸的监理工作,严格检查设计好的工程图纸,帮助各参与方图纸会审能顺利完成,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施工图中的施工管理质量问题,作为项目监理,要监督施工程序的质量和管理。首先,需加强对施工人员程序管理的正确理解,充分了解管理的重要性,严格控制土壤质量,营造健康的成长环境。其次在施工管理的实际过程中,要注意土壤各项指标的试验和监测监督,在此过程中可以邀请专家和技术人员进行试验和检测工作。最后,详细分析土壤的营养素,获取相关数据,为植物的生长环境与植树造林提供重要参考,但在施工管理工作中必须遵循风景园林绿化工程建设的适当条件,这样才能充分使施工管理的价值发挥作用,提高现场建设和管理质量[5]。

2.3 园林规划设计中植物配置

在园林绿化景观设计中,既要综合考虑植物的生长习性,也要考虑土地的自然条件,在园林植物配置时,应优先选择原生的植物,可以有效减轻移植过程所造成的破坏和植物的损害。园林景观设计完成后,合理实施植物的季节性配置,有利于提高植物的成活率,对后期养护管理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园林景观植物配置规划设计中,植物病虫害的综合防治也应重视。选择行之有效的病虫害防治方法与策略,尽可能选择生物防治、综合防治等方法,最大程度减少土壤和环境污染。加大观赏类芳香植物的配置应用,观赏类芳香植物不仅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还具有良好的生态价值,使人们享受自然美景,身心愉悦。此外,园林绿化景观设计中还应注重地被植物的应用,草坪品质的选择还应考虑其抗践踏性能。总之,生态园林绿化工程作为一门系统的学科,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有着紧密的联系[6]。因此,在园林植物的配置中,既要与生态学、社会学、美学有机融合,又要在现代农业、林业工程相互依存和共同发展中有效结合。在生态园林规划设计过程中,绿色植物的配置要科学规划、合理搭配。要加强对中国古典园林与现代园林的研究,运用传统与现代的艺术方法,将生态理念与景观艺术有效地结合起来,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生态发展理念,为人们创造一个协调、稳定、优美的生态环境。

2.4 善用园林植物的自然品赋

要想使园林景观绿化工程取得良好的效果,必须充分了解各类园林植物的生长习性,利用其自然规律及特点合理地进行配置。园林植物本质上属于生物,与其他生物一样,具有依赖自然、适应自然及根据自然改良的本能属性。因此,必须根据园林绿化景观工程所在地的自然条件选择与之相适应的园林植物,并结合植物品种的自然生长习性,充分评估其种植后的生长、养护等状况,尽量挑选一些适应性强、抗病力强、生长良好的植物品种,确保园林景观绿化工程成景迅速、景观效果良好,并有效控制工程的施工成本及运维成本。例如,在岭南地区,榕树、木棉等乡土树种具有适应环境的先天优势,既能迅速生长,又能实现较好的景观效果,还能起到修复土壤、改善园林生态系统等作用,能够在较短时间内获得效益。

2.5 大数据背景下园林的建设

大数据处理的存储技术,可以为建立现代园林数据库系统提供技术保障;还能够对所采集到的园林有关数据进行管理和分类,并从中分析出促进园林发展的关键技术,为园林规划决策提供数据帮助;还能够进行资源共享,提高社会大众和园林管理者对园林发展实际状况的掌握程度,为提高园林规划服务质量提供技术支持。

2.5.1 使用大数据技术构建园林苗木信息平台

园林原有的经营方式是:区域内的多数苗商掌握全部苗木的信息,园林采购部门的人员在购进苗木时需要和多个苗商进行联系和沟通,这种情况会导致购买的时间较长,并且经常会出现苗商抬高价格的现象。在园林景观绿化工程准备种植苗木时,因为施工人员对当年苗木的出苗时间、苗木数量规模等因素不能进行及时的了解,错过了苗木种植的最佳时间,苗木的死亡率大大增加,给园林单位带来了很大的经济损失。现阶段,园林部门可以使用大数据技术构建一个统一的、权威性的园林苗木信息平台,绝大部分苗商将自家的苗木信息全部上传到信息平台上,园林部门的采购人员可以在网上对全部的苗木信息进行了解,从而选择经济实惠、质量好的苗木产品,并优化品种搭配,减少采购苗木的时间,提高苗木存活率,让苗木快速、稳定地生长[7]。

2.5.2 建设综合监管平台

利用移动巡检、监控、物联网监控、遥感检测、绿地管理养护监测等信息技术辅助工具,形成综合监督平台,以全面掌握园林建设情况。具体介绍如下:①移动巡检。可以使用智慧终端App,利用信息技术辅助工具进行无线传输。②在园林的维护管理工作中,依据北斗定位系统或者GPS 定位,能够进一步判断园林管理维护工作人员的活动空间情况,从而观察园林维护工作者工作时是否在岗。③利用物联网技术可以在园林的绿化区域内设置环境感应器,进而完成对园林绿化中肥力、气温、水分等的监控工作,为园林绿化保护管理工作的实施提供依据。

3 结语

在园林景观绿化工程的建设过程中,必须坚持科学的规划设计,合理选择配置园林植物,突出园林的文化特质,保证园林景观绿化工程具有实用性、科学性和艺术性。另外,要足够重视园林景观绿化工程的管理养护,必须加大园林养护人、财、物等方面的投入,要大胆创新地运用科学技术,提高园林绿化景观工程的科技投入,利用科技手段进行园林植物管理养护全过程监测。通过大数据分析对比,精准摸排城市园林绿化管养投入分布情况、各地植物生长状态、病虫害隐患等现存问题,再通过专业的论证,提出有效的解决办法,确保园林植物健康茁壮生长。通过上述手法来营造园林绿化景观工程,既能满足园林景观的设计要求,又能保证园林植物成活率、降低园林景观绿化工程后期的运维难度,对于控制园林景观绿化工程的建设成本、确保工程取得良好的景观效果也具有积极意义。

猜你喜欢

反季节园林景观园林绿化
果园反季节抽水贮存
市政园林绿化设计创新思考
论园林绿化种植与养护管理
园林植物配置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
生态环境建设与园林景观结合初探
浅析竹在园林景观中的应用
论生态美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传承与创新
论豆科植物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
长根菇反季节设施栽培技术初探
房地产开发中园林景观工程建设成本管理与控制